-
1 # 戀戀有情
-
2 # Ann嘖嘖
從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輔食性狀由稀到幹,由糊狀慢慢過度到顆粒,塊狀,軟硬程度也需要根據寶寶的接受狀況不斷調整。
也沒有個明確的時間點告訴你,主要還需要看您孩子的餵養情況和接受情況。個體差異還是挺大的
-
3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很多寶媽都知道,寶寶從6個月左右開始就可以新增輔食了。一般來說,最先給寶寶新增的輔食為流質食物,比如說調得很稀的米糊,果汁、菜汁等,然後再逐漸變成泥糊狀食物,再變成顆粒狀、碎末狀食物,最後逐漸過渡到和成人食物相近的大小。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寶媽並不瞭解應該在寶寶多大的時候從泥糊狀食物變為顆粒、碎末狀食物,也就是說,很多寶媽對於寶寶多大應該開始練習咀嚼並不清楚。
寶寶輔食最開始為泥糊狀1、咀嚼練習不一定要等到長出牙齒
很多寶媽認為,寶寶還沒長牙齒呢,能嚼食物嗎?於是,一直等啊等,等到寶寶的牙齒長出來後再給寶寶吃塊狀的食物。
但是,寶寶長牙時間有早有晚,最晚的可能要10個月以後才長牙,如果此時再練習咀嚼,已經偏晚了。
在寶寶長出牙齒之前,寶寶的牙床裡面其實已經有真正的牙齒了,母乳餵養的寶媽如果不小心被寶寶咬到乳頭也是很疼的,所以,即使牙齒還沒長出來,寶寶也是咬得動軟麵條、稀飯、煮熟的蔬菜等食物的。
寶寶咀嚼練習可以從青菜稀飯開始2、8-9個月是寶寶開始練習咀嚼的最佳時間
很多母乳寶寶都是從6個月時開始新增輔食的,最開始新增的輔食一般是米糊,研磨成泥的蔬菜和水果等。
從8個月開始,寶寶已經嘗試過不少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了,此時,正是調整食物形狀和鍛鍊寶寶咀嚼的最佳時間。
此時,寶媽在給寶寶吃輔食時,應該從泥糊狀的食物逐漸過渡到剁碎的顆粒狀食物,比如說顆粒面、軟麵條、稀飯、剁碎的胡蘿蔔等等。同時,還可以加入手指食物,比如說切成薄片的蘋果、土豆條等,既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能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
手指食物3、咀嚼訓練要堅持
此外,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相同,吃飯的速度也有快有慢,寶媽沒有必要非要和別的寶寶去比較,只要自家寶寶有進步就是很好的現象。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4 # 麻麻的小生活
其實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孩子生長髮育、餵養方式都不同,不必過於糾結,只需要注意循序漸進就可以了。
寶寶6個月後,開始新增輔食6個月後加輔食,這個是寶爸寶媽們都是很清楚的。
按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是按這個順序來安排的,大家可能參考下。
細膩的稀米糊
加碎菜葉的較粘稠的米糊
泥狀的水果
加碎肉沫的帶顆粒的米糊
蒸雞蛋
碎麵條
丁狀的蔬菜、粒狀的水果
軟爛的米飯
水煮雞蛋塊狀的蔬菜、水果,肉絲不要過度保護孩子有時候外出吃飯,看到3歲多的孩子了,父母還在自帶剪刀把肉、菜弄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真的沒有必要。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慢慢放開手,讓他多嘗試。
-
5 # 小兒外科王曉軍
寶寶沒長牙時可以先新增流食作為輔食,等到孩子慢慢長大,開始長牙了,就要準備斷奶,開始鍛鍊寶寶的拒絕能力了。
一開始不要直接給寶寶換成全固體食物,比如之前是喝粥,可以先在粥里加一些熟透的米粒,讓寶寶吃著吃著嚼到一個米粒,他可能會好奇,然後再慢慢往裡面增加米粒的比例,讓寶寶慢慢適應,等寶寶槽牙等咀嚼牙齒長齊了就可以給寶寶吃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了,當然前提也是得有個過度,不要一下子換掉,以免寶寶產生厭惡。
-
6 # 擷得明月
就個人經驗,寶寶6個月可以開始加輔食,這個時候大部分寶寶沒有長牙齒,不具有咀嚼能力,所以這個時間段的寶寶基本以流食為主,如各種米粉,或者各種煮熟或者蒸熟的水果(香蕉/蘋果等)和雞蛋黃!
等到10-12個月開始長牙齒,大概長到8顆到12顆左右就可以新增蝦仁/肉末之類的東西!
在寶寶10個月左右開始長牙的時候,寶寶就會下意識的用牙板啃東東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買一些磨牙棒之類的東西給寶寶啃咯,會增加寶寶的咀嚼能力的,大概從這個時間段開始寶寶就可以咀嚼一些食物了,但是還是建議儘量多啃一些軟軟糯糯的蒸熟的水果為佳!
如果寶寶不吃固體食物的話,個人建議引誘為主,這是個習慣問題,應該是前期寶寶被固體類是食物有陰影,這個需要家長注意了,要分析一下原因,為啥不吃,是不是之前把寶寶噎住過還是磕過牙齒啥的,分析原因後對著來,比如先從看似固體,實際咬上去軟軟的東西,都行,總之需要循序漸進!
回覆列表
寶寶到了4個月以後,就具備了咀嚼和吞嚥的生理能力。但是具備這個能力,並不代表寶寶就能夠會使用咀嚼功能。因為咀嚼和吞嚥的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透過對固體食物的咀嚼和吞嚥鍛煉出來的。就像新生兒生下來就有吸吮乳頭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們不給新生兒吸吮乳頭的機會,慢慢的這種生來就有的能力就會喪失掉,這就是用則進、不用則廢的道理。寶寶的咀嚼能力。
寶寶舌頭上下左右、前後運動,把食物研磨碾碎,送到咽部。寶寶會運用上下切牙,把比較硬的食物咬下來。寶寶不但會咬食物,還能會咬一些比較硬的物品,拿牙齒當工具使用。寶寶會適時地放過太硬的食物,以保護自己的牙齒不被咬壞,父母可以觀察到寶寶不再像沒牙的老人,會一下一下地運動下巴,會把比較堅硬的食物咬得脆響。
寶寶的吞嚥能力。寶寶吞嚥食物時會很協調地完成覆蓋氣管的任務,吞嚥完畢後,會再快速地開啟氣管開口,讓寶寶呼吸、說話。寶寶在吃飯的實踐中不斷鍛鍊這種協調能力,最終學會很好的咀嚼和吞嚥食物,不咳不嗆,也不影響呼吸和說話。
如果寶寶一歲半還不能吃固體食物,需要看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沒有疾病,父母什麼理由都不要再找了,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勇敢地把固體食物拿給寶寶吃,鍛鍊寶寶咀嚼和吞嚥能力,以及兩者的協調能力,這不僅僅是為了寶寶的吃,也是為了寶寶的語言發育。
寶寶不吃固體食物怎麼辦?其實大多數父母在寶寶一歲以後才給寶寶真正的餵食固體食物,在這以前主要是喂半固體食物。吃固體食物早的嬰兒乳牙萌出時間相對也早。如果媽媽總是怕寶寶噎著、嗆著,不敢大膽的給寶寶固體食物,寶寶就沒有鍛鍊的機會。所以寶寶不吃固體食物,大多是因為媽媽不敢這麼做。
建議從這樣幾個方面來鍛鍊寶寶吃固體食物:
不要讓寶寶吃塊兒大的固體食物,比如水果,但是可以切成丁狀,方便寶寶吃。
過硬的時候儘量做軟些。
寶寶特別喜歡吃的食物,儘量以固體形式提供給寶寶,讓寶寶自己拿著固體食物吃。
儘量減少寶寶吸吮的機會。
新增固體食物的順序是:穀物、蔬菜、水果、蛋肉,最後新增肉類固體食物。
寶寶在最初吃固體食物時,可能會反覆把食物吐出來,有的寶寶會噎著,媽媽不要著急,要給寶寶一個學習的過程。
食物不要過熱,寶寶口腔黏膜比較嬌嫩,對熱也比較敏感,寶寶可能會因為怕熱而拒絕吃固體食物。
防止氣管異物,不能喂寶寶脆硬的豆類或菜丁,米飯中的豆子一定要保證煮的很爛,不給花生瓜子等堅果類吃,寶寶吃飯時不要逗寶寶笑,不能讓寶寶邊跑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