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府門
-
2 # 聚英文化傳播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華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
3 # 2木木夕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華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節風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回覆列表
七夕的節日習俗
穿針乞巧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喜蛛應巧
所謂“ 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 黃金瓜、 巧果、花生、紅棗等為主)放在果盆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作了準備。喜蛛,其實是一種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樹木上,常能見到,偶而有一隻爬在人身上或被人發現在屋內,都說是喜事之兆
投針驗巧
“投針驗巧”: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原來面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Sunny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染指甲
有些七夕習俗在“乞巧”之上還有“乞美”的內容。中國多地舊俗在七夕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說是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的含義,當然還是為了美麗。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髮、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願。而姑娘們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則更是充滿了對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溫柔想象:女兒家的心事,柔軟又美麗。
磨喝樂
盛行於宋元時期的七夕節玩磨喝樂的習俗則是關於“乞子”的。磨喝樂,又稱魔合羅、摩呵羅等,音譯自佛經中的梵語神名,是民間七夕節的玩物,即小泥偶,多是嗔眉笑眼、手持蓮葉蓮花的男童形象。磨喝樂被視為“巧兒”,供兒童把玩遊戲;也可以在七夕時供奉起來,傳達婦女們“宜男”的心願。“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正是關於七夕節物磨喝樂的寫照。
巧果
至於吃什麼的問題,對節日來說似乎總是要緊事兒一樁。巧果是七夕的應節食品,比較常見的是用糯米粉或麵粉加糖,揉剪成長條小薄片,入油鍋炸制而成,入口鬆脆,還有灑在上面的芝麻香味。這種巧果是彎扭的形狀,以“七曲八彎”來寓“巧”之意。而除了這種型別以外,巧果的其他形制也很豐富,手巧的女子,自己製作巧果時,會捏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或寄託了自己美好心願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