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杯
-
2 # 趣說正史
蘇秦為何幫助張儀事秦
一、同門師兄弟,知根知底
蘇秦與張儀曾在鬼谷子先生出一同學習遊說諸侯之術。求學時本是舊交,因此蘇秦對於張儀更加了解。一方面蘇秦知道自己的學問和才識不如張儀,正如蘇秦所說“能用秦柄者,獨張儀可耳”。果不其然張儀在秦國做了多年相國。
二、減少秦國軍事行動,防止合縱盟約破裂
蘇秦先張儀一步在各個諸侯國實施遊說之術,而張儀學業完成後遊說諸侯時在楚國遭受楚相侮辱,鬱郁不得志,恰逢蘇秦合縱之勢已成,但為了防止在秦國軍事進攻壓力下各諸侯國背棄盟約,希望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能去秦國內部掌握大權,此時的張儀便成為了蘇秦心目中的最佳人選。因此蘇秦使用激將法助張儀入秦。張儀本人也許下了“蘇秦在,不謀趙”的承諾。
蘇秦自以不及張儀,為何“放虎歸山”?
一、蘇秦為人慷慨有君子氣節,顧及舊情
蘇秦早年因遊說屢遭挫折,遭他人恥笑。後來蘇秦作了合縱聯盟的領導人,途徑家鄉,昔日恥笑他的人恭敬地匍匐在地上,然而蘇秦並未報往日之恥,反而分賜千金昔日故人和同族。另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蘇秦曾借他人一百錢,事後便償還一百金。由此可見如果蘇秦將張儀殺害倒是一種反常行為。
二、虎有大用,不可殺
蘇秦在各諸侯國實行合縱之術後,為防止合縱之盟被破壞,從外部遏制虎狼秦師的軍事行動成功性極低反而容易反制,只能尋求一個有才幹的人選從秦國內部掌控秦國全域性,正如蘇秦所說張儀是他已知可選擇的人中最為合適,如果蘇秦在招致張儀時,選擇將其置於死地,那麼蘇秦試圖從秦國內部控制秦國政治軍事行動的計劃就會落空,反而會加劇對蘇秦構築合縱盟約產生巨大的威脅,以致合縱之勢全面崩潰。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
-
3 # 暗夜思考
蘇秦當然不是純碎的只為幫助張儀,他實際上是為了幫助自己!
因為當時的蘇秦想要在六國之中推行“合縱聯盟”以抗秦的方案,為了不讓秦國出來搗亂,保證自己的“合縱”計劃萬無一失,所以蘇秦想要利用張儀去穩住秦國!!
首先,值得宣告的是:《史記》中關於張儀與蘇秦的記載存有爭議。在《史記》中,太史公司馬遷將《蘇秦列傳》與《張儀列傳》作為史弟篇來進行編寫!
其認定了張儀與蘇秦為同一個時代的兩個縱橫家!
按照《史記》中的記載,張儀與蘇秦同屬戰國時期鬼谷子的弟子,他們學成出山後開始以“縱橫術”遊說各國。
其中,蘇秦主張“合縱抗秦”的策略,意在使秦國之外的六國聯合起來形成聯盟以對抗秦國的侵擾!而相反的是,張儀卻主張“連橫親秦”的外交政策,希望其他六國都放棄“合縱聯盟”依附於強大的秦國之下!
然而,1937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書被整理成了《戰國縱橫家書》!在此書中就有記載了關於蘇秦的書信與談話內容!跟據書中的記載,蘇秦與張儀跟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張儀活躍於秦惠王時代,而蘇秦活躍於秦昭王時代!這點與《史記》中的內容完全違背!!
所以,在歷史界與考古界,對於《史記》中關於蘇秦與張儀的記載一直都存在著爭議!
就我個人認為:既然《史記》與《戰國縱橫家書》中都認定他們為縱橫家,那麼他們同學於鬼谷子肯定不假。然而,按照他們各自活躍時期的推算,他們兩人之前應該存在有20歲左右的年齡差距(張儀比蘇秦要大20歲左右)。
再加上他們分別活躍於秦惠王與秦昭王時期,而秦惠王與秦昭王之間隔著的秦武王卻僅僅在位了4年而已!所以我認為,張儀與蘇秦(做為師兄弟的兩人)雖說年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生前還是有所交集的,只不過各自錯過了對方最巔峰的時期而已!(純屬個人觀點!)
其次,若《史記》記載屬實,那麼蘇秦表面幫助張儀而實際幫助的是自己。根據《史記·張儀列傳》中的內容:“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優秦伐趙敗從約.........盡蘇君之計謀’”
其大概意思為:蘇秦當時已經說服了趙王簽訂“合縱聯盟”!但是蘇秦在打算去遊說其他國家的同時,擔心秦國會在“合縱聯盟”沒有形成之前去攻擊其他國家,從而導致“合縱”的失敗!!於是,蘇秦就想到幫助自己的師兄弟張儀去到秦國,也相當於是賣給了張儀一個人情。這樣,張儀因為感恩自己的幫助之情,就不會主張秦國攻打趙國了!因此,就相當於給了已經同意“合縱”的趙國一個不被秦國攻打的保障!!!然後,蘇秦自己就可以放心的離開趙國,去遊說其他各國“合縱了”!!
由上可知,蘇秦表面上是在幫助張儀事秦,而實際上他其實是在幫助自己保趙而已!
而事實上,蘇秦也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跟據《史記·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
意思就是說,張儀在得知蘇秦在幫助自己時,感嘆道:有你蘇秦在趙國,我又怎麼會對付趙國呢?你蘇秦事趙的時期內,我張儀絕對不會主張秦國攻趙!!
由此可知:蘇秦幫助張儀事秦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讓張儀主事的秦國不來攻打趙國,讓得自己可以後顧無憂的遊說各國,以達成“合縱”之事!!
-
4 # 細微的小確幸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無論蘇秦如何,最終結果都是為了自己。
回覆列表
世人都愛將蘇秦張儀一同提及,我們知道蘇秦和張儀都師從著名的縱橫家鬼谷子,其實蘇秦和張儀的關係就是同門師兄弟關係。
因為兩人總是被一同提及,於是便有了爭議,有說兩者是不同時代的人,有說是同時代的人。
持不是同一時代觀點的人認為,關於蘇秦的事蹟見於《戰國策》和《史記》等書。《史記》說他是東周洛陽人,曾到齊國受業於鬼谷先生,後出遊數歲,一無所獲而歸,遭到家人的譏笑,於是他發憤用功,最後身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司馬遷在寫《蘇秦傳》時,發現不少有關蘇秦的記載不可信,有張冠李戴之誤。但他在處理蘇秦的事蹟時,特別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錯誤。儘管這樣也並不影響蘇秦在“連六國從親”的過程中,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
蘇秦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決心要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著名的錐刺股典故,由此可見蘇秦的刻苦和努力。
而張儀生年不詳,卒於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說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國貴族後裔,學縱橫之術,主要活動應在蘇秦之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張儀於公元前328年相秦,登上歷史舞臺,而蘇秦於前287年才在歷史上登臺,兩者相距50年有餘。
按25年為一代人的中國傳統摧斷,蘇秦晚於張儀兩代人還不止。
而認為是同一時代的人也指出,蘇秦學成後周遊列國,西行至秦國求見秦王嬴駟卻被趕走,最後得到趙王的賞識。在歷史上,張儀能見到秦王是因為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因為同是縱橫家的蘇秦希望張儀能說服秦王合縱。可見兩人在當時的關係非同一般。
歷史的真相是永遠看不清的,兩種說法孰是孰非也無從下定論,我們只能無限接近歷史,而唯一的真實就是蘇秦和張儀其過人的謀略和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