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杯美酒香又甜
-
2 # LoveDJ
記得貳嬸有一首古風歌《一身詩意千尋瀑》,〔原曲《電燈膽》】,我聽了好幾個翻唱版本,包括好評最多的不才的版本,還有唱功好但幾乎無人問津的lon版本,全把哂唱成曬〔shen唱成shai〕,藤wan唱成man。
的確她們是唱的好聽,但誰知道不修音之後是什麼樣呢?字音卻可以很好的判別歌手對作品的認真程度。何況貳嬸原版是唱對的,無數翻唱唱錯,證明他們本身態度就不夠認真,而且對原唱根本沒有認真聽,也不好學。我很喜歡不才的聲音,但她唱的好多歌字音都是錯的。
這裡不得不誇獎野火大鴻,聽了那麼多字音不對的翻唱,失望的時候聽了他的版本,字音全對差點高興的要哭出來。
再看後來貳嬸參加《國風美少年》,和另外兩個歌手合作的版本,三個人唱的都是對的。
匿名,我喜歡古風歌,正因為如此,知道現在古風圈的有些【畫重點,不是大部分】粉絲不能接受批評。
-
3 # 齊不凡o
這個答案是不確定的,歌曲本身就是一個愉悅身心的,可能是字幕打錯了,也可能是歌手唱錯了,不管是誰的錯我覺得還是本人自己唱著舒服才對,或者是感覺哪個字和本人此時此刻的感受最相像就好啦
-
4 # 音你而美樂享無限
對於聽眾來說,一首歌的欣賞角度可能有很多。有些人因為歌詞而喜歡一首歌,有些人因為旋律會喜歡一首歌,而有些人是喜歡歌手的唱法或音色為此喜歡一首歌,還有些人可能比較挑剔綜合考慮一首歌……如果歌手唱錯詞我覺得也不是很稀奇的事,因為歌詞也都是人寫出來的,尤其若自己寫的更沒所謂啦。如果是別人寫的可能會有些侵權問題吧,若作者不介意,我覺得也OK啦。不過別人的作品儘量尊重,不要輕易改動吧。
若歌手唱的與專輯裡的詞有所出入,我可能會尊重專輯吧。
你可以改,也可以不改,自願吧。很多歌手都唱錯過字音,比如……
先羅列幾個歌手唱錯字的情況:
1、劉德華《冰雨》:“你就像一個劊子手把我出賣”,他把“劊子手”(音guìzǐshǒu)唱成“筷子手”。
2、張信哲《愛如潮水》:“不願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把“嫵媚”(音wǔmèi)唱成“斧妹fǔmèi”。答應我你從此不在深夜裡的“徘徊(páihuái)”唱成“páihuí”。許多歌手都這樣讀“徘徊”,如胡彥斌“像快樂的徘徊在遊樂場”裡的“徘徊”,唱成徘huí。
3、張學友《吻別》:“總在剎那間有一些瞭解”,“剎那間”(chànàjiān)唱成“煞那間shànà jian”。有“霎(shà)時”這個詞,於是有人習慣了造個詞“霎那”,但“剎那”絕不能讀“shànà”。 古剎,總不能讀成“古殺”。
4、綺麗 [qǐ lì] ,華美豔麗,鮮明美麗的意思。“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到中秋的時候,你就看那些歌手怎麼唱了吧,蘇軾的那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絕大多數歌手,包括鄧麗君、梅豔芳、張學友、王菲的版本,都唱成“低以戶”。歌唱得不錯,但聽起來就是彆扭。
5、楊洪基:《多情的土地》第二段歌詞有“我時時都吸吮著大地母親的乳汁”,楊將“吸吮(shǔn)”,唱成“吸yǔn”了。楊洪基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歌唱富於磁性,深受人們的喜愛。這裡的這個小瑕疵不應該,至少錄製的時候工作人員應該提醒指出。
以上都是我聽過的。本人骨子裡不會趕時髦,對於非常時尚的東西總感茫然,因而對太過通俗的歌曲總很難以捉摸和理解,也不太容易接受。所以,很多類似的歌手唱錯別字的情形我見的不多,只好再百度百度——
湯姆貓83 發表於:08-04-04 19:38
臺灣小天后蔡依林 在翻唱王菲的歌曲《懷念》中,將“齟齬”(ju yu),唱成了“齟齬”(zu yu)。
張惠妹把《不顧一切》中的“思念是我身上末期的癌(ai)”唱成了“思念是我身上末期的炎(yan)。”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裡,“澎湃”唱成“澎拜”。
“你就像一個劊子手把我出賣”,這是天王劉德華《冰雨》中的一句歌詞,劉天王唱錯了音,將“劊子手”唱成了“筷子手”。(前面我有說過)
伊能靜的《念奴嬌》犯了兩個常識性錯誤:一、她將羽扇“綸”(guan)巾唱成了羽扇“綸”(lun)巾;二、她將“金步搖”這種髮簪給來個“金步緩搖”,愣是給整成了動詞,以致於MTV還不得不回廠重錄了一遍。
有網友認為:
以上是一些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明星鬧的笑話,他們因為中文水平有限,犯一些錯誤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明星唱錯字的事件已經有很多,有些還是被大家公認比較有才華的,結果還是屢犯錯誤。天王劉德華從小就喜愛中華文化之一的書法,而且文采不錯,很多歌曲都是他親自作詞,然而面對博大精深的漢字,劉德華也有犯錯的時候。劉德華把“劊子手”唱成了“筷子手”。後來在歌曲《回家真好》中,“雙手能為家人而粗糙,那麼榮耀那麼驕傲”,劉德華把“糙”唱成了“糟”。最近的一次則是他在唱殘奧歌曲《Everyone is No.1》(《每人都是第一名》)時將“自怨自艾”中的“艾”(yì)唱成了“愛”。因為犯錯十分明顯,劉德華更被有些網友戲稱為“白字先生”。
既然唱錯了就應該改過來!伊能靜不錯,知錯了就認錯而且改了。但我就從來沒聽說劉德華在某個場合發表過承認這些錯誤或將改之的言論,上面列的那幾位,也沒有,只是鄧麗君和梅豔芳沒機會說了。
看看專家的觀點——
專家觀點一:是整個娛樂圈的文化氛圍有問題
明星的文化素質高低,早已不是個新鮮話題。按照明星的製造流程,大多數明星都是從十幾歲就開始接受演藝培訓,趕在20歲前儘快在娛樂圈亮相。歌手之所以唱錯字,並不能怪單一的歌手本人,而是整個娛樂圈的文化氛圍有問題。歌手出了錯,那麼監製是否也太粗心了,有些甚至監製自己也沒弄明白。
以我看,有些監製本身也就那麼半斤八兩的水平,只是會忽悠那些盲目追星人而已。監製,所謂監製,就是要“監”而後“制”。如果不是因為害怕得罪了明星——既然監製就不該害怕。或者怕傷害了明星們的自尊心,也說不通。難道他們就不怕傷害了明星們的億萬粉絲。明星的身份和影響力非同一般,多少不學無術的人,對正統教育毫無興趣,但對明星們的崇拜和模仿卻是無比的瘋狂!要知道,教壞了人家的孩子,罪莫大焉。當然,知道的人,要麼一笑了之,要麼,嗤之以鼻。娛樂圈成文化沙漠圈,眾所周知!
專家觀點二:中國不同地區語言運用差別大
他們是對明星們抱著理解的態度:“歌手唱錯字或許與藝人的文化素質有關,但也與中華民族雖然文字統一但語言有差別有一定關係,像港臺地區,他們的普通話很多就和內地的用法不同,所以也不能一味地去責怪歌手。而且作為要演唱的歌曲,有時候為了旋律上口和押韻,可能詞作者是在經過考慮之後對讀音做了一定的修改,這都有可能的。不過,我們教師和學者有責任公開指出流行文化中的這些偏差。”
這種解釋根本站不住腳!說這種話的所謂專家我看也就是“好好先生”。以他的論點,港澳臺的漢語言文字學者都要完蛋,他們別做學問了。難道他們在大學講堂裡上課也那麼教學生認字?錯了就是錯的,這隻能說文化沒有普及,流行樂壇的混混們早就該加強文化修養啦。而且,依他的論點,內地歌手的唱錯字又該如何解釋?為什麼那些美聲唱法的、唱民歌的特別是那些學院派的歌者很少出現這種情況?要知道,除了演唱者他們自身較好的語言文字功底外,音樂製作、出版界有多少他們的堅強後盾。怎麼也不會出現這種狀況!否則,真要貽笑大方了。
該專家的最後一句說的還像句人話!我們的社會,包括各種官方和民間媒體,要勇敢地也有責任指出這些名人的某些小缺陷,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明星們不會也不敢責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