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達人李臻

    紅中柱根腐病植株易早衰,呈矮化萎縮裝。主要侵染根部,病菌由內向外侵染。下部老葉葉緣發黃變褐,壞死甚至蜷縮,逐漸向心葉擴充套件,無明顯的斑點狀,最後全部枯死。紅中柱根腐病根系變褐腐朽,易拔起,剖開主根,中心株變為赤褐色,根部腐爛從裡向外擴散,嚴重時整條根乾枯。

    草莓炭疽病和紅中柱根腐病都屬於真菌病害,一定要從苗期抓起,早預防早好。及時摘除枯葉和病葉,防治病原菌繼續傳播蔓延。

    炭疽病:用哈茨木黴菌進行防治,主要以噴霧為主,稀釋300倍,搭配灌根使用,可以增強植物免疫力,活化土壤,防治真菌病害的同時,對細菌病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紅中柱根腐病:用哈茨木黴菌和枯草芽孢桿菌衝施或灌根使用,苗期如果噴施不方便,可以把噴頭擰下來,噴施衝施使用,稀釋300倍,殺菌抑菌,促進作物的更好吸收。

  • 2 # 草莓種植助手

    兩者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之處:炭疽病與紅中柱根腐病都是久雨初晴後葉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不同之處:慢性根腐病下部老葉葉緣變紫紅色或紫褐色,而炭疽病匍匐莖、葉柄、葉片染病,初始產生直徑3-7毫米的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瘍狀病斑。而且根腐病的根部是從內向外腐爛,根部潰爛,易拔起,炭疽病從外向內侵染,根系正常,難拔起。

    根腐病這樣防治: 1、合理輪作及時拔除田間病株,清理病殘體集中燒燬,大棚土壤進行消毒燜棚處理。 2、不施用未經腐熟的糞肥做底肥,用生物菌肥做底肥可減輕病害發生; 3、加強苗期管理,草莓根腐病應以預防為主,預防藥物有,阿米西達,防毒礬,烯醯嗎啉,乙蒜油等藥劑。噴施重點噴施莖部及根部周圍,便於藥劑滲透下去。如果棚內發生後也可以用此類藥,並結合灌根,藥劑可選: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或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或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等。

    炭疽病這樣防治:1、要注意育苗地清溝排水,做到雨期不積水,雨後溝幹。 2、合理的藥物預防,6-7天噴一次,雨前雨後及時預防。藥物有:代森錳鋅等代森系列,百菌清,咪鮮胺等。

    當發現有炭疽病時及時拔除病株,可選用40%多•福•溴菌腈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大生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使百克25%咪鮮胺乳油、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等。特別注意的是目前最好不要施用帶唑的藥物,也可施用微生物菌劑,如哈茨木黴菌,不但殺菌,還能促進壯苗。

    注意事項:打藥時不光是葉片,噴灑到根莖部及土壤。每次噴藥都應加入噴霧助劑,可以減少藥液的表面張力,達到更好的潤溼性,使藥液更均勻的附著於匍匐莖和葉片,起到更好的保護和治療效果。如:有機矽類助劑、植物油類助劑。

  • 3 # 農業技術直播間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這兩種病害的發生基本都是高溫高溼後容易發作,一是要做好預防雨過天晴及時通風遮陽,二是種植起壟前大量使用有機肥,配合EM 菌劑和微量元素的補充,這樣的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三是,在種植管理期間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啟用內因子,增強抗病性。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病害的發生,提高產量的同時,提高品質。

  • 4 # 土壤大管家

    草莓種植過程中炭疽病和紅中柱根腐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害。只是草莓的主莖上發病時,兩種病害有一定的相似。

    兩種病害最大的不同是發病時的部位不一樣。紅中柱根腐病是從莖部中心開始往外擴散,最後整體主莖變紅。草莓炭疽病,雖然也是莖部發病時變紅,但是炭疽病從邊緣開始發病,一直向莖部中心擴散!

    現階段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基本沒有屬於絕症,沒有任何藥物可以解決這種問題。一般發現草莓紅中柱根腐,直接拔出帶出園區。草莓生長過程中,從苗期到結果期都會發生,而且還會出現傳染,一般隨水傳染,澆水時最好用滴灌澆水。

    草莓炭疽病主要以預防為主,尤其在苗期,發病時不允許移栽。草莓炭疽病傳染性也比較強,所以移栽這樣的病苗容易傳染健康的草莓苗造成損失。移栽後發現有少量炭疽病,也可以直接換苗。草莓炭疽病預防大於治療,苗期就需要提前預防,可以用咪鮮胺,苯醚甲環唑防治。

  • 5 # 墨翟農青年

    相同點:這兩種病菌均屬真菌性病害,能透過植株傷口進行侵染,亦能危害草莓根莖。

    不同點:

    1、整株表現:

    炭疽病植株前期發病症狀不明顯,無明顯矮化;根腐病植株易早衰,呈矮化萎縮狀。

    2、地上部表現:

    炭疽病侵染範圍比較廣,可侵染匍匐莖、葉柄、葉片、果實,從匍匐莖侵染的較多,有明顯的黑色斑點。根莖部橫切面觀察,可以發現由外向內發生區域性褐變,病菌由外向內侵染。

    根腐病主要是侵染根部,病菌由內向外侵染。下部老葉葉緣發黃、變褐、壞死甚至蜷縮,逐漸向心葉擴充套件,無明顯的斑點狀。

    3.地下部根系表現:

    炭疽病的苗根系正常,細根新鮮,病株不易拔起。

    根腐病的苗根系顏色呈黑色或者暗褐色,呈腐爛狀,病株易拔起。

    4.發病條件:

    炭疽病是高溫高溼病害,主要藉助於雨水等傳播,盛夏高溫雨季此病易流行。

    根腐病是低溫高溼病害,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或者大水漫灌的地塊,發病重;重茬連作地,植株長勢衰弱,發病重。

    這兩種病害的防治難點在於,植株發病後農戶們一般只用單一作用的化學藥劑,大多沒有傳導功能,只能滅菌。長年累積,不僅抗藥性增強,而且殘留的藥物對作物構成一定的危害。小編在此建議使用醫養結合的中(草)藥製劑,其具有安全性高、傳導性好、殺菌廣譜、修復傷口、營養復壯、適宜早防重治的特點。

    防治方案:

    1.炭疽病:

    (1)及時清園,摘除病殘體並將帶病殘株帶出園內,集中燒燬,減少病害的傳播蔓延。

    (2)持續出現高溫天氣時灌“跑馬水”,並用遮陽網遮陰保護降溫,降低病害發生的機率。

    (3)苗期噴霧預防:用靚果安50ml+大蒜油5-15ml+沃豐素25ml+有機矽兌水30斤,定期噴霧,可以殺死潛伏在植株體內的病原菌,還有營養復壯,增強植株長勢,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4)針對發病期的植株:可適當增加用藥濃度和次數,用靚果安70-150ml+大蒜油15ml+有機矽兌水30斤噴霧,間隔3天噴施1次,連噴2-3次。病情嚴重的可適當復配當地化學藥。

    2.根腐病:

    (1)合理輪作,清潔果園,及時清除前茬病株和病殘體,集中燒燬,減少傳染。全園噴霧,用青枯立克50-100倍液噴霧殺滅潛藏在中柱的病菌,同時中(草)藥製劑中的多糖、多硫化合物、中微量元素等,可以被草莓植株吸收利用,提高免疫力及自營養能力。

    (2)採用高壟地膜栽培,設施大棚內控制好棚內溫度,合理灌水。施用微生物菌劑,促進作物根系生長。

    (3)定植前:用青枯立克100ml兌水30斤進行蘸根,可縮短緩苗時間,增強植株抵抗力。

    (4)緩苗期、苗期:用青枯立克50-100ml+地力旺30-50ml+沃豐素25ml兌水30斤,灌根、噴霧1-2次。

    (5)坐果期:用青枯立克50-100ml+沃豐素25ml+有機矽兌水30斤,噴霧2-4次,間隔7-14天。

    (6)發病後期,可適當增加用藥濃度來控制病害,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有機矽兌水30斤,同時進行灌根1次、噴霧2-3次。病情嚴重時可同時復配其它化學藥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診斷膽囊息肉樣病灶,膽囊收縮功能差,手術能保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