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特爾知IN
-
2 # SUM電影
自閉症最佳干預方法就是持之以恆的訓練。沒有捷徑。
目前,中國的自閉症人士已經超過1000萬,每一年還呈現出遞增的趨勢,當下唯一被認為最有效果的干預方法是ABA行為分析法。這也是老師和家長必須掌握的干預方法。
這是一種結構性的教學方法,可以把需要教授的內容分解為每一個可執行的部分單元,然後用特殊的手段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培訓,直到孩子完全掌握。最後把孩子掌握的行為單元串聯起來組成複雜的行為,具體表現在模仿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干預。這也是一種在干預中經常使用到的方法。
家長們在干預的過程中,還要注意DTT的回合教育方法和實操經驗,在提到ABA的治療過程中,經常會提到DTT的五要素,表現為孩子的指令訓練。輔助訓練、反應、結果以及停頓等。根據孩子的反應給與強化或者其他反饋,從而達到干預的目的。
這是一種很積極的教學方法,比以往的傳統教學更為有效,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求孩子在教室被動的聽講,而DTT要求孩子經常性的反應,每一次指令都要求有一次反應,讓孩子下學習的過程中理解新的知識和能力,體驗到和人溝通交往的快樂,理解社會性交往的規則和特點。
-
3 # 吉家凡
我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家長。經過不斷的干預,我的孩子已經完全康復,現在正常上學,老師和同學都看不出他是自閉症患者。
自閉症沒有治療的方法,什麼針灸療法、幹細胞療法等等都不靠譜,千萬不要相信。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干預,訓練。在長達七八年不間斷的干預中,我們自己總結出來一套方法。
自閉症兒童可以到機構裡進行培訓。但這種培訓應該有父母參與,父母要從中學習到干預的辦法。
家庭的干預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想去機構,可以進行家庭干預。
干預不僅僅是上課,也包括隨時隨地把他從自己的世界裡拉出來。核心就是:“不要給他發呆的機會”。看到他發呆了,要叫他,抱他,輕輕把他的頭扭向你,跟他說話,一定要把他拉出來。
干預是循序漸進的,先練對視和語言,然後是聽指令、表達。
干預的原則是:愛心、耐心、恆心、狠心。
-
4 # 進擊的滷蛋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有人說,康復訓練機構是對自閉症孩子干預最好的地方,有人說,終身養護將是他們最後的歸宿,還有人呼籲,社會人士應該多多捐獻“愛心”,以維持他們的生活。
但對他們而言,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關愛才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關鍵。
因為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是不可教育。
曾有懵懂不知世事的自閉症孩子,不明白何為與人交流,不懂得換位思考,不在意他人情緒。
但他幸運地生活在了一個同樣“懵懂”的集體,在這裡沒有排斥,沒有特殊照料,只有正常孩子間的歡聲笑語、爭吵打鬧。——這是他人生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也因此,三年之後,他學會了正常人該有的言行,順利地融入社會生活。
這個集體,就是我們最常見最普通的校園班級。
美國教育家杜威有個最著名的教育觀:生活即教育。對於這些孤獨症患者來說,自然地對待他們就是最好的關懷。
如果你身邊出現行為怪異,舉止反覆的自閉症孩子,請不要用異樣的目光看待他們,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平常對待。
-
5 # 自閉症康復訓練許老師
當下治療的自閉症,據我的瞭解,的確存在著一些新的研究和方法,當然這些研究與方法都還沒確認就是治療自閉症的的唯一方法,只能說這些新的研究與方法,只是治療自閉症的一種方法與方式,這些也是我的機構我所看到的,接下來我具體說說這些新的研究或方法:
1.生物療法又稱禁食:據有研究表明,自閉症與食物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有些自閉症孩子對某些食物有些很大的反應。所以,我在我的機構,他們會進行生物療法,就是去做基因方面檢測,然後送入美國做檢查報告然後在發回來中國。最後根據做出來的報告,然後從平時的飲食做出調整。
3.ABA應用行為分析法:這是心理學發展出來的一個分支,就是根據孩子的行為進行分析,來判斷孩子的情緒與心理,最後在制定計劃來干預孩子的方案。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上面說的這些療法他們都只是治療自閉症的一種方法,因為在國際上並沒一種準確的說,一定能夠治療自閉症。當然主流的還是進行康復治療,這種方式當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很多的孩子都有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這也是我在教許多孩子的過程當中發現的。
回覆列表
中國目前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300萬,而師資方面,中國現有的自閉症康復老師僅能覆蓋1.3%的患者人群,98.7%的患者暫時無法得到有效、系統的康復訓練。如果一臺機器可以替代人力治療,甚至利用“替代療法”達到人力所無法達到的治療效果,那麼自閉症治療領域專業人才不足、社會資源緊缺的問題,將會得到極大緩解。
自閉症傳統的治療方法是ABA療法。近幾年來,一種不同於傳統ABA療法的VR治療方法正在被各國專家所研究。
VR技術的核心特點是沉浸性(immersion)、互動性(interaction)和想象性(imagination),這與自閉症患者“交流能力障礙、互動能力障礙、想象能力障礙”的主要能力缺失剛好吻合。
在國外的少數國家,這種VR治療自閉症已有過初步嘗試。在中國,經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亞松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系教授翟廣濤教授的合力研究,在醫療、產業、科研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這種全新的“沉浸式孤獨症診療系統(ITA)”已初步面世。
沉浸式治療遊戲
在治療遊戲研發上,平均每研發10款遊戲中,只有1款能夠最終應用在大多數孩子身上。遊戲設計過程中,“能力、技巧、意願和準則”需要層層推進,最終經篩選,5款遊戲已經被使用,孩子能夠鍛鍊到的能力包括聽從指令能力、認知能力、體能和對面部的識別能力等。
以人臉識別遊戲為例,遊戲透過進階式的訓練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麵部識別能力。而關注表情等社交相關資訊,本身對培養孩子注意力也有很好的效果,在孩子能力提升後,可以有效減少人際交往中的障礙。
顏色、聲音、順序等指令認知訓練,人類面部表情觀察、目光追蹤訓練,模擬人類互動類訓練……這一切透過VR獨有的沉浸式體驗來實現,讓患兒進行沉浸式情景模擬,達到“人力所不能及”的治療效果。
目前,“沉浸式孤獨症診療系統(ITA)”已經以搭載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的VR一體機形式推出,並落地十餘家專業康復機構。未來,透過B端市場中臨床經驗的反饋,包括人工智慧幫助下的資料分析,也有望進一步研發C端產品,讓患兒家長在取得一定培訓後,有機會在家自行指導孩子使用家庭版VR治療裝置。
我們並非說VR技術可以完全治癒自閉症,但至少給相關專家和所有患病家庭,帶來一種全新的可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