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伍治堅

    老王給我的印象很深。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因為他特能省。我們第一次見面吃飯,我說我請客,結果點菜點到一半,他硬是讓我別再點了。說吃不掉,浪費,吃到7分飽就夠。

    老王在30多年前從馬來西亞來新加坡。來的時候,身無分文。從公司裡的小職員做起,創辦了自己的軟體公司。大約10年前,他把公司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然後自己又開了一家諮詢公司。

    老王其實不缺錢,但他閒不住,說寧願每天來上班,也比混吃等死強。他的獨子在英國上大學。如果不工作的話,每天在家裡和老婆大眼瞪小眼,更難受。

    老王開著一輛又髒又破的尼桑。我經常揶揄老王:你那麼有錢,怎麼還開輛破尼桑?至少買輛寶馬嘛,這才符合你的老闆形象。

    老王總會撇撇嘴,有點不屑的說:四個輪子,能動就好。

    老王的穿著,倒是和那輛破尼桑很般配。他平時總穿著一件T恤和牛仔褲,手上戴著一塊很普通的卡西歐,腳上一雙紐巴倫。看他一身打扮,從頭到腳加起來不到1000人民幣,怎麼都不像一個有錢人。

    但基於我的經驗,真正靠自己雙手掙到財富的有錢人,反而是像老王那樣的居多。他們的內心,已經強大到不需要靠名車,名錶,或者各種消費行為來標榜自己的財富。

    老王的低調和隨意,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朋友,在一家著名的外資企業中任職的高階合夥人,陳Par。

    陳Par在上海浦東的金茂大廈上班,前兩年剛換了新車:賓士S450。有一次我和他吃飯,他忽然問我:你知道我這身西裝多少錢?

    我說:”這麼挺括的西裝,至少得2000多人民幣吧?“

    “2千?你開什麼玩笑!“陳Par略帶激動的說到:”加個零,2萬多!“

    由於是高階合夥人,陳Par的收入不菲,稅前有300多萬,在上海應該屬於高收入階層。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讓人有種”吃力“和”心虛“的感覺,完全不像老王:”舒服“,”自在“,”遊刃有餘“。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老王見了我幾次後,決定委託我向他提供一些理財服務。簽好了檔案沒過幾天,老王默默的往他的投資賬戶裡轉了100多萬美元。老王表現的非常淡定,連電話都沒和我打。因為他覺得,自己所有的問題都已經得到了回答,投資流程在合同裡已經寫的清清楚楚,按合同辦就行。

    陳Par則完全不同。在通了幾次電話,包括見面吃飯,問了很多問題後,陳Par決定投資10萬美元。後來錢打進來時,陳Par又特意向我道歉:老伍,實在對不起,家裡有點事需要用掉2萬,只剩下8萬投資。

    再過了半年,陳Par又打電話給我,說老伍實在不好意思,家裡又要用到錢,我需要贖回那8萬,以後有了多餘的積蓄再投資。

    在別人眼裡,陳Par事業成功,出入光鮮。但我知道,他其實過得挺辛苦的。老婆不上班,家裡有2個娃,再加上豪宅的按揭貸款,每年竟然省不下幾個錢。

    由於我的工作關係,經常會接觸到老王和陳Par這樣的朋友。在觀察他們的人生百態時,我總結出一個有違常理的規律:一個人是否殷實,和他的消費習慣,基本沒啥關係。很多時候,兩者甚至是負相關。

    為什麼說這條結論有違常識呢?因為我們平時在判斷別人的財富水平時,通常會從面子來推斷裡子。比如一位朋友如果穿著高檔西裝,開著豪車,出入高階餐廳,飛商務或者頭等艙,住5星酒店,那就讓人感覺他一定很有錢。但如果反過來,穿的普普通通,拎著一個幾十年都沒換過的破包,在街頭小吃將就吃一頓,住廉價酒店,你怎麼也很難相信對方腰纏萬貫吧。

    但生活的精彩之處,恰恰在於它經常讓人大吃一驚。在暢銷書《鄰家的百萬富翁》中,作者也提到類似的規律。那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別人的消費偏好,是他的現金流支出。從邏輯上來說,消費層次越高,現金流支出越多,勢必導致積累的財富越少。因此外表光鮮,看上去很有派頭的消費者,未必能完成積累成為殷實的富翁。而真正的富翁,卻很可能寧願低調,過著和常人差不多的節儉生活。在他們眼裡,財富,是積累下來的東西,而不是你花掉的東西。

    節儉,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似乎越來越被淡忘,甚至被鄙夷。但事實上,深刻理解節儉的價值,並身體力行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節流,永遠比開源容易。這個規律有一定的普遍性。舉例來說,回顧過去40年,全世界的能源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個變化,並不是我們挖到了更多的石油或者煤炭,而是我們對於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大的提高了。今天的美國,和1950年的美國相比,每一塊錢GDP產出,需要使用的能源,下降了60%。

    要想將石油或者煤炭的產出量,提高60%,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把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透過節儉來增加每單位產出量,卻要實際和有效的多。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1975年時,家用汽車對於汽油的使用效率是每升5.5公里左右。而到了2010年,該效率被提高到每升14公里左右。

    節流比開源容易,這個規律的實用性很強,但卻不容易被人理解。

    舉例來說,絕大多數投資經驗有限的新手,在尋找比較各種投資產品時,上來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回報有多高。回報10%的,比8%好,但肯定不如15%更好。

    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在投資領域,哪怕是要提高0.1%的投資回報,有時候也是相當困難的。在美國市場,平均大約有90%左右的基金經理,在過去15年的投資回報落後於市場基準,無法戰勝市場平均水平。因此為了戰勝市場,哪怕只是超過0.1%,基金經理們使出了各種招數,動用了各種科技手段(比如高頻交易,衛星照片,等),還不一定能夠保證提高自己的投資業績。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比較各種基金產品的收費,並且做出聰明的選擇,那麼未必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就能省下2%,3%甚至更高的費用。比如如果透過銀行購買海外的公募基金,一般都要支付2%以上的申購費。基金的管理費,一般都在每年0.75%到1.5%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而如果購買投資相同市場的ETF,不光不用付申購費,年管理費往往在0.3%以下。從數學上來說,省下3%,和多獲得3%,對於投資者的回報效果是一樣的。但是在投資實踐中,想要多獲得3%的回報,其難度比省下3%高多了。

    節流比開源容易的邏輯,還能進一步被擴充套件,應用到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這個話題上。

    快樂和沮喪,是期望和現實發生碰撞後的結果。很多研究顯示,人的快樂曲線,好像一個笑臉。那就是:年少時很快樂。隨著年齡慢慢增加,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焦慮。這種趨勢,在50歲左右達到底部。然後在50多歲以後,焦慮開始減少,快樂又開始增加,一直到退休終老。這也是為什麼,40-50歲那段時光,是絕大部分人最不快樂的一段生命,簡稱中年危機。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背後主要的原因,是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痛苦越深。人在25-50歲那段生命裡,一般期望都比較高,有更強的攀比意識,因此無形的壓力也更大。在50多歲以後,人並沒有變得更優秀。但是他的期望降低了,因此也更滿足了。

    像老王那樣的”鄰家百萬富翁“,恰恰是看懂了這個邏輯,明白了這些道理的聰明人。他的生活需求很簡單,因此他的滿足感非常強,時時都感到很幸福。而陳Par,則是另外一種狀態,雖然收入很高,但卻總還讓人有種”氣喘吁吁“的感覺。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只為自己活,有些人不得不為別人活。世界的精彩,恰恰在於沒有對錯,百花齊放。老王和陳Par,各有各的活法,也都有自己的理由。聰明的讀者,不會急於去做道德判斷,而是會從他們各自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啟發,獲得一些感悟,提高自己和家人的滿足感和快樂感。

    參考資料:

    托馬斯·斯坦利,威廉·丹科,《鄰家的百萬富翁》,1998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什麼食物解酒護肝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