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舊18歲
-
2 # 亮哥講歷史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朔風凜冽,大雪飛揚。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趙光義趕到後,宋太祖屏退了左右侍從,獨自與趙光義酌酒對飲。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宮女遠遠看見殿內燭火搖晃不定,趙光義的人影突然離席起身,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不久,便聽見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同時大聲喊道:“好為之,好為之。”兄弟二人飲酒至深夜。趙光義告辭兄長出去後,宋太祖才解衣就寢。然而到了次日凌晨,宋朝的開創者太祖忽然離奇駕崩,年僅五十歲。這是歷史上稱為“斧聲燭光”的其中一種說法。這種說法出自宋代文瑩的山林老僧名為《湘山野錄》的書裡。事實上,在官修的宋史上,關於趙匡胤之死,都是語焉不詳的。《宋史·太祖本紀》中只有兩句簡單的記載。一句是“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另一句是“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官修宋史語焉不詳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宋太宗趙匡義以後的北宋皇帝都是由太宗一支人繼承有關。這些人既不願說清事實,又不好胡編歷史,最妙的辦法就是繞過去。那麼,開寶九年,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究竟發生了什麼?趙匡胤真正的死因是什麼?首先,我們看《湘山野錄》裡的第一句“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晉王趙光義入宮”。這顯然就出現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宋太祖突然召趙光義入宮?而且時間是深夜。有什麼重要的秘事非要這時候談?再看後一句,“趙光義趕到後,宋太祖屏退了左右侍從,獨自與趙光義酌酒對飲。”這裡也有兩個疑問,一是二人深夜見面,難道就僅僅是為了喝酒?二是,即便是隻為了飲酒,為什麼要屏退左右侍從?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有重要秘事要談,到底是什麼事呢?接著看“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什麼是“柱斧”?並不是用來砍人的斧頭,而是一種可以把玩於手中的文具類用品,形狀似一支輕巧的如意。由玉或水晶製成。君主一般用這東西在圖紙上勾畫,拿在手中正合適。宋太祖不是長臂猿,他要拿“柱斧”這玩意兒戳地,就得蹲下身來。這就更奇異了?兩個人喝著酒,怎麼就忽然拿“柱斧”戳地呢,還發出清晰的“嚓嚓”聲?一邊戳還一邊喊“好為之,好為之”。關於這句話,有的解釋是“好做”,有的解釋是“好好幹”。做什麼?幹什麼呢?由於這些諸多疑點,便有了趙光義毒死兄長一說。尤其是“趙光義的人影突然離席起身,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樣一幕—— 趙光義在酒裡下了毒,趙匡胤喝下,毒性發作,他順手抓起“柱斧”戳向趙光義,但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於是身子一軟蹲下,也可能是倒下或趴下,手裡還拿著 “柱斧”在地上痛苦地戳著,口中喊道:“好為之,好為之。”而趙光義驚慌離席起身,本能地躲避。如果是這樣一種情形,趙匡胤在說“好為之”這句話的前面,篤定有一段趙氏兄弟間的談話。談話內容會是什麼呢?應當是趙光義請求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自己,當然,這請求中帶著威逼。趙匡胤猶豫憤怒間,毒性發作,這一刻他感覺生命走到了盡頭,萬般悲憫無奈地說:你當繼位吧,你好好做,好好幹。我要說的是,這一幕並非是空穴來風的主觀臆想。從“斧聲燭影”事件前後,就可以得到一些依據。首先說說趙光義,他在開封府擔任府尹,長達16年。在這之中他培養了自己的大批黨羽,在他的旗下,有精通吏術的宋琪、有能言善辯的程羽、有文武雙全的賈琰。可以說是人才濟濟。而且趙光義本人禮賢下士,善於交友,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所以他的勢力不僅大,而且在朝中是根深蒂固。到了開寶九年,公元976年3月的時候,朝中的群臣爆發了“遷都之爭”。趙匡胤認為以開封作為國都,地理位置雖然不錯,然而地勢不險,不易防守,容易四面受敵。於是有意遷都洛陽。雖然兩地各有利弊,但在趙匡胤看來,遷都洛陽是利大於弊。大臣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譬如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就認為:開封得運河漕運之利,有通往江南之便,每年從江淮運來百萬斛米供給京師數十萬軍隊。而且東京根基已固,不能動搖。趙匡胤卻不聽從,他認為開封城中所需物資全仗水路由外地運送,萬一開封被圍,後果難以想象。看起來,趙匡胤已經下了決心遷都。而這時候,也反對遷都的趙光義說了一句微言大義的話:“在德不在險。”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趙匡胤聽了這句以後,默然無語。等到晉王趙光義出殿後,他居然對左右大臣說:“晉王的話不錯,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盡敝。”於是,遷都計劃沒有成行。趙光義一句話就能說動趙匡胤,是他在趙匡胤心目中的地位極重極高,還是這句話本身就含義深刻,合情合理呢?兩方面原因都有。我們來看看“在德不在險”這句話的出處——此語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為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吳起的重要觀點。據《史記》載:有一次,魏武侯攜吳起乘船渡河。行至中流,魏武侯一邊欣賞著兩岸險峻山峰一邊說:“多麼堅固美好的山河呀!這不正是魏國得以鞏固的根本嗎!”吳起立即回答說:“國家政權鞏固與否,其根本原因在於施德政而不在於天險屏障。古代的三苗王國左洞庭(洞庭湖)右彭蠡(鄱陽湖),但因為他不修德義,而被夏禹所滅;夏桀的都城左河濟(河指黃河,濟指濟水),右泰華,伊闕(春秋時周的關塞,地勢險要,在今河南洛陽南)在其南,羊腸(羊腸坂,在山西境內)在其北,可謂固若金湯,但由於他實行暴政,被商湯所取代;殷紂王所居的國都左孟門(孟門山,在太行山東),右太行(太行山),常山(恆山在山東境內) 在其北,大河(黃河)經其南,但因為他為政殘暴,而被周武王所殺。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如果您不施德政,船上的人們都會成為您的敵人。”魏武侯聽了吳起的一番話,十分感嘆。由此可見,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他說出這樣一句話,倒不是為趙匡胤著想,而是出於自己的憂慮。因為一旦遷都,他的勢力肯定就會被削弱。不管趙匡胤遷都是否有這個目的和深意,他都會對此憂慮。他要保持住自己的勢力,這說明他有繼位當皇帝的野心。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事實上,在“遷都之爭”6個月後,這位趙光義就由晉王變成了皇帝。這就要說到“斧聲燭影”事件之後的發生的事情。
回覆列表
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後周禁軍最高統帥趙匡胤發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治國有方。宋朝的經濟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到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之道有密切的關係。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他對待權臣剛柔並濟,懷柔安撫,很好的解決了天下統一後的軍權問題,永不消逝的英雄——趙匡胤。
1.從功績上,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殘暴戰亂,開創了一個穩定繁榮的盛世。尤其是經濟的發達程度,民眾的生活水平和自由度來講,宋代是古中國最高的。宋代繁榮和自由的重要原因是,對於商業貿易最為開明和認同,這在重農抑商傳統濃厚的古代中國,尤其是難能可貴。而中國重農抑商的農本主義觀念、是抑制中國發展,導致中國落後貧窮的重要原因。所以,元明清雖然看似強大,但老百姓生活卻其實並不幸福,也無多少權利和自由。對於宋代批評最多的是對外居於軟弱地位,但這是一種國家主義的歷史觀。有宋四百年以來,老百姓的生活總體還是很不錯的,在中國古代史上是最自由和富庶的。他拯救中華文明於水火,甚至可謂是再造中華文明。
2.個人品行。趙匡胤的雄才大略自不必說,而且他的寬容、仁厚更是在歷朝統治者中所沒有的。宋朝是唯一一個值得懷戀的朝代,唯一一個值得為其滅亡深感惋惜的朝代。從趙匡胤與其他歷代皇帝的對比可以發現,似乎出身貴族的皇帝,更容易胸襟開闊,仁厚寬和,如朱元璋等人,則都太殘暴、粗野、狹隘。更不用說出身草原蠻族的金、元統治者了。趙匡胤唯一可能被詬病的是,文治雖好,武功有限,未能完全統一中國,在大統一王朝裡地盤太小,外戰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