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秘密

    乾隆一共有17個兒子,在位60年,當皇帝當了這麼久,乾隆有11個兒子死在了乾隆的面前,所以很尷尬的事,乾隆只剩下6個兒子了。剩下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還有兩位過繼給其他親戚的阿哥。過繼成別人的孩子是不可能當皇帝的,所以只剩下4位候選人了,我們來看看什麼情況?

    八阿哥永旋身體殘疾、腿腳不好、所以不可為皇帝,影響帝國形象,自然被排除了。

    十七阿哥永璘年紀比較小,不愛讀書、竟然遊手好閒、惹是生非,乾隆對這個兒子非常頭疼,也不適合當皇帝。

    那麼只剩下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一阿哥永星了。

    十一阿哥永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很有才能,對乾隆也是很孝順的,能力在永琰之上,有治國才能,其實非常適合當皇帝的,但是缺少了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只有在永琰身上可以找到。

    永琰並非很優秀,治國才能至少比永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很多。所以在嘉慶皇帝的手上,清帝國一直在走下坡路,沒有轉衰為盛。像很多朝代,都是有中興之主的,因為選對皇帝,扭轉整個帝國衰敗的局勢,短暫幾十年昌盛,讓整個帝國多活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乾隆是個非常貪戀權力的皇帝,畢竟在位60年,還沒有掛了,說自己不能超過自己爺爺康熙的在位時間,於是把皇位傳給了永琰,後為嘉慶帝。實際上,嘉慶當皇帝的前四年,還是乾隆掌權的,嘉慶是沒有任何權力的,主要是因為嘉慶非常的聽話,孝順,所以乾隆好掌控這位新皇帝,正因為是乾隆的貪戀權力,所以選擇永琰為繼承人,永星卻沒那麼聽話,想法很多,乾隆掌控不住。所以在嘉慶當皇帝前4年還掌握了帝國命脈,主政朝野。事實證明,乾隆是個非常貪戀權力的人。

  • 2 # 楊某人雜家派

    嘉慶確實資質平平,乾隆到死也一直不甘心把祖宗基業交到這麼個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兒子手上。其實乾隆也想過可以學朱元璋,直接跳過兒子從孫子裡面挑一個才幹突出的立為太子,比如皇長子永璜的次子綿恩就深得乾陵喜愛,但是一想到朱元璋立朱允炆而導致的內亂,也就作罷。所以儘管綿恩比永琰還要大14歲,在政事處理上也更有經驗。但他就算再疼愛綿恩,也沒有動過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念頭。皇十五子永琰又無過錯,跳過他將皇位傳給皇孫,勢必引發骨肉相殘的慘事,於國體不利。甚至於當年秘密立永琰為太子時乾隆對天祈禱,要是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不適合做王朝的掌舵人,那就讓上天保佑讓他死了算了。反正之前乾隆立誰當太子誰就死,乾隆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個烏鴉嘴,要不然就是開過光,準的出奇。

    乾隆生了十七個兒子,怎麼就挑不出一個出色的來當接班人呢?那就挨個說一說他這些兒子:

    皇長子永璜,乾隆十三年,連喪兩子的乾隆富察皇后悲痛而死。永璜身為皇長子前往迎喪。乾隆悲痛之下怎麼看這個大兒子怎麼不順眼,雞蛋裡挑骨頭說他不夠悲痛,還說他幸災樂禍,覬覦太子之位,甚至於要奪過侍衛的佩刀作勢砍殺。左右是為見狀自然極力勸阻,但是乾隆冷靜過後還是惡狠狠的下詔說,我不殺你是念及父子之情,但是太子永遠沒你的份,別做夢了。乾隆的這個懲罰讓永璜陷入了絕望,同時他又因受到乾隆的責罵而內心憂懼,不久便一病不起。捱了半年,還是病死了。死的時候才23歲。

    皇次子永璉,乾隆與富察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深得乾隆鍾愛,“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弘曆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但是不幸九歲夭折。

    皇三子永璋,死於乾隆二十五年,死時二十六歲。

    皇四子永珹,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祹,失去繼位的資格,活了三十九歲。

    皇五子永琪,死於乾隆三十一年,死時二十六歲。

    皇六子永瑢,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子,失去繼位的資格,活了四十七歲。

    皇七子永琮,乾隆和富察皇后生的第二個兒子,“性成夙慧,歧嶷表異,出自正嫡,聰穎殊常”,皇七子頗受弘曆疼愛,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出天花夭折,年僅兩歲。這下富察皇后連喪兩子受到不小的打擊,再也沒能力生孩子了,第二年就染病而亡。這下乾隆立嫡子的願望徹底破滅,只能從庶出的兒子當中選擇能力出色的立為太子。

    皇八子永璇,活了八十九歲,一直活到道光年。據北韓史料記載,出使清朝的北韓使節曾經對北韓國王說過皇八子永璇是“沉湎酒色,又有腳病,素無人望”,還說他“性行乖戾,屢失上意”。乾隆很不喜歡這個兒子,連親王稱號都沒給。

    皇九子和皇十子死得太早,連名字都沒來及起。

    皇十一子永瑆,活了七十二歲,是個大書法家,與劉墉、鐵保、翁方綱並稱清中期四大書法家。但是這個皇子行事風格怪異,出奇的摳門,可能藝術家都是性格怪異的吧。但乾隆帝對他的不重騎射、仿效漢族儒生的文人習氣很是反感,也曾嚴厲申斥。北韓史料的記載為“為人愷悌,最著仁孝”,但“柔而無斷”。在乾隆看來,如此度量的人是不適合作為一國之君的。

    皇十二子永璂,乾隆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於乾隆十七年生的,可是說是當時唯一一個嫡子。但是乾隆並不喜歡這個皇后,皇后也一肚子委屈,跟乾隆關係鬧得很僵。直到在乾隆三十年南巡的時候,和乾隆鬧崩,當眾剪髮,夫妻恩斷義絕,乾隆震怒,收回她的皇后璽綬,皇后名存實亡,形同廢后,過了一年就鬱鬱而終了,頂著皇后的名義,乾隆卻以皇貴妃的儀式將她下葬,甚至比皇貴妃的儀式還要低些。而且作為堂堂的皇后,烏拉那拉氏甚至沒有自己的寢陵,要被葬進純惠皇貴妃寢陵,反倒像是屈居純惠皇貴妃之下。相比於當年孝賢皇后耗資巨大的喪事,烏拉那拉氏的顯得無比寒酸。而永璂自然也不被乾隆喜愛,甚至對他十分討厭,直到乾隆四十一年鬱鬱而終,死時年僅二十四歲。到死乾隆沒也給封親王,更別說立為太子。

    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四子永璐也都是早夭。

    接下來就是皇十五子永琰,活了六十歲。據史料記載永琰“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在禁中,聲譽頗多”,同時“為人沉重,處事剛明,皇帝寵愛,朝野想望”。

    皇十六子死得太早沒名字。

    皇十七子永璘,活了五十四歲,最大的願望就是盼著和珅死後皇帝能把和珅的恭王府賜給他。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對別人說,就算CROWN想下雨一樣從天而降,也落不到他頭上。永璘也確實志不在此,天天像遊俠一樣結交民間好友。

    如此一來,乍一看好像十七個兒子很多,足夠乾隆挑一個出色的當接班人,但是其實能夠活到成年讓乾隆挑的只有四個兒子——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再排除缺點太多明顯不適合的三個兒子永璇、永瑆、永璘,其實就剩下一個永琰,乾隆根本沒得挑。永琰雖然沒有什麼突出的優點,但是也沒有像其他兒子那麼明顯的性格缺陷。況且勤奮好學,性格穩重,天天早起到上書房讀書,一天也沒落下過,一直到三十多歲還從沒遲到過。面對這個資質平平的兒子,雖然乾隆不滿意不甘心,但是永琰的表現沒有理由不被立為太子。

    從後來的表現來看,也確實只有永琰有能力坐上皇帝大位。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名義上退位讓賢於嘉慶帝實際仍然大權在握,嘉慶帝名義上是在位的皇帝實際連和珅都鬥不過,經常被和珅算計。嘉慶為了麻痺和珅,一方面專心侍奉老皇帝,另一方面寫詩賦詞裝作沒有志向不關心朝政的樣子,見了和珅還和藹可親地套近乎,誰向嘉慶帝打和珅的小報告就當場斥責,聲稱和珅是自己未來要倚重的重臣。就這樣一直到乾隆太上皇三年後駕崩,嘉慶帝立即收起和藹可親的面孔露出本來面目,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處死了和珅,出了一口惡氣,順便抄家充實了國庫。

    雖然在位二十五年,嘉慶帝表現的十分保守,完全沒有乾隆那樣的意氣風發銳意進取,但是面對恨之入骨的政敵能夠隱忍三年不被政敵察覺,試問其他三個兒子有哪個能做到?而且嘉慶地即位之後也一以貫之,處理朝政十分勤勉,也十分仁慈,是一位好人也是一位好皇帝。乾隆沒看錯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款好用的滾筒洗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