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嗚咪嗚咪喵

    講真,不建議用藥。什麼七星茶啊保嬰丹啊亂七八糟的裡面的成份不清不楚的。我的建議多揉肚子,多運動,別吃太多。

  • 2 # 你若不來我不老

    七個月的孩子,比較小,用藥要謹慎,如果只是輕度積食,沒有明顯便秘、發熱症狀,建議去推拿醫院推拿治療,另外口服一些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媽咪愛,如果母乳,媽媽飲食要清淡。

    如果積食較重,幾天無大便,低熱,那麼需要給予開塞露納肛通便,然後推拿、口服益生菌調理。孩子比較小,不建議口服肥兒丸、七珍丸之類的。

  • 3 # 暖and寶寶

    1.如果母乳的話,你吃的清淡點,很多母乳寶寶積食是因為媽媽吃的油膩了不好消化的東西導致的。

    2.如果寶寶吃輔食了,建議輔食只吃粥類好消化的,多吃奶。

    3.如果喝奶粉,可以稍微稀一點了。

    4.可以試著推拿推拿,七個月寶寶推拿效果不錯了,清胃,清大腸(有便秘症狀),補脾,看看舌尖紅不紅一般內熱厲害了舌尖都會有紅點點的,加上幾分鐘清天河水。

    其實治療積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最近少吃不好消化的東西!!!一定要捨得餓餓孩子!

  • 4 # 康貝母嬰

    寶寶積食,指的是小兒過量食乳,損傷到了脾胃,導致食物停留於中焦造成的一種胃腸疾病。

    主要症狀表現為寶寶沒胃口,厭食。舌苔白厚,口臭。睡眠不安等。

    發生積食是很普遍的情況。七個月的寶寶還小,家長的關心可謂無微不至。一旦發現寶寶積食,一定別急,有幾種辦法處理。

    一、發現寶寶積食,適當少食,選擇清淡的食物。宜容易消化的蔬菜、麵湯等,忌吃油炸食品,少吃肉類。

    二、適當吃一些能夠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

    三、給寶寶做適當的按摩,促進消化。

    我們應當如何預防寶寶積食:

    ①定時定量進餐,寶寶飲食應當規律,不按時按量,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紊亂。

    ②寶寶進食應當適量,7個月的寶寶,胃部還比較小,一般給寶寶吃個七分飽即可。不能給寶寶餵食過多食物。

  • 5 # 藍弧營養師

    寶寶7個多月積食,一方面寶寶小,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寶寶從純奶類食物到新增各種種類的輔食,腸道需要適應的過程;

    另一方面寶寶剛新增輔食不久,有些寶寶在剛加輔食時會表現得對輔食興趣很大,然而目前寶寶所需的輔食量不需要太多,常常會因為寶寶的需求而導致過度餵養而造成積食。

    當寶寶出現積食時,飲食上很重要,給予寶寶適宜適量的輔食,或者適當減量以及降低輔食濃稠度,特別是晚上儘量先不要加輔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法可以緩解寶寶積食:

    1、捏脊、腹部按摩,增加寶寶腸道蠕動。

    2、艾灸中脘穴、神闕穴(肚臍)、足三里穴,健脾胃,促進消化。

    3、蘿蔔水(白蘿蔔煮的濃濃的,飯後代水喝,適合吃多了不消化大便幹有口氣等情況)

    4、適當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群,有助於消化。

    5、給寶寶吃小米粥油。

  • 6 # Hly愛米

    這要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了,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話,可能跟媽媽的飲食有關,媽媽的飲食益清淡,如果媽媽太貪嘴的話,寶寶會跟著受罪的。如果是新增輔食的寶寶,可能是對輔食不太適應的原因,輔食要循序漸進的新增,由細到粗。對於已經積食的寶寶,可以適當的做些按摩,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給寶寶做一些運動,如果這些還未能讓寶寶積食緩解的話,就要去看醫生了,作為一名護士媽媽,還是要提醒各位寶媽們,任何藥物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尤其是針對寶寶的

  • 7 # 小兒推拿高老師

    中醫推拿作為解決積食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家長一試。

    清補脾經:具體操作手法是,推拿者沿患兒拇指橈側緣(手掌向上,靠近大拇指一側為橈側,靠近小拇指一側為尺側)從指根到指尖推之,推3-5分鐘。作用: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

    清胃經:由腕橫紋推至拇指根部,外側緣,赤白肉際處。屬線型穴位。操作方法:清胃--離心性推之,推5-10分鐘。作用:能清胃熱,通調三焦之氣。

    清大腸:食指外側緣,赤白肉際處(由指根到指尖),屬線型穴位。操作方法:清大腸——由指根到指尖推之,推5-10分鐘。作用:調整大腸功能。

    四橫紋穴:掌面,食、中、環、小指,四指本節(掌指關節)之橫紋處,屬線型穴位,推3-5分鐘操作方法: 推四橫紋――醫者左手掌託患兒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節處,以右手拇指外側面或螺紋面,來回推之。

    退六腑:沿患兒上肢尺側(即下方),屬線型穴,推5-10分鐘。操作方法:退六腑——從肘關節向腕關節推之,退六腑長於清熱、涼血、解毒。用於一切實熱之症,清熱之力較強。除是退高熱專用穴位外,還用於脾胃實症引起的發燒,簡單講就是吃多了引起的發燒,中醫講臟腑、髒與腑相互協作,心肝脾肺腎為五臟。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六腑的病怎麼治呢?六腑是以通為順,腑氣不通往往是發病的根源。捏脊: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5-9遍,調理時每天兩次。

    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每次5-10分鐘。點揉法:伸出雙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併攏,點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點,力度以自己能夠承受為準,堅持10秒鐘,鬆開,然後再點,再鬆開,直到症狀減輕。掌揉法: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醫講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洩,一般是指肚臍周圍,此處不必考慮順逆補洩。

    以上方法堅持每天一到兩次,症狀明顯時,可一天兩次。症狀緩解時,可去掉退六腑,按以上穴位推拿即可,能夠起到調理脾胃、消食導滯的功能,從而治療小兒積食。

  • 8 # 請留言i507

    七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鋪食應循序漸進的新增,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積食建議服雞內金,配上推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原裝進口的奶粉哪個牌子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