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快5歲了,今天他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我家孩子不懂事,懂事晚,就比如老師打了他他會更加的黏著老師。老師說有的孩子懂事的早,那孩子懂事晚怎麼辦呢?
6
回覆列表
  • 1 # 媽媽在呀

    我個去,孩子不懂事,老師還不懂事嗎?老師打了孩子?孩子黏著老師,還說孩子不懂事?“懂事”,顧名思義,就是明白道理,可以理解事物,獨立思考並有所行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髮育節奏都是不一樣的,我的孩子就是生性比較慢熱的那一種,所以,上課回答問題、邀功表現的事情就註定和他無緣,我要做的就是讓他知道他的性格有他自己性格的美好之處,並不需要和其他孩子去比較。說回“懂事”這件事,認知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30+我們自己都難免不諳世事地做著啥事,怎麼能這樣去評判一個5歲的孩子。如果覺得5歲的孩子對老師的語言理解比較緩慢,建議家長可以多和學校的老師聊聊,瞭解孩子所生活的學校的環境,老師的秉性,孩子在遲緩表現時的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為什麼會一直黏著老師?和孩子多聊聊天,多鼓勵,多引導,讓孩子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勇敢和獨立地去和周圍的人接觸、交流。我覺得這才是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 2 # 樹媽和嘰小歪

    這位幼兒園老師的教育理念不敢苟同。

    幼兒園難道不是教育孩子讓孩子懂事的地方嗎?雖然說家庭也很重要,但並不等於說幼兒園就沒有相應義務了。幼兒園對孩子的評價將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幼兒自身,要麼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責要麼是在推卸責任。

    打這種方式,一般不提倡,這位老師竟然如此自然地脫口而出,很可能該幼兒園自身沒有一個正確而系統的教育理念,包括如何教育小朋友,如何跟家長溝通,並達成一個家園共育的良性迴圈等等。

    作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小朋友這個年紀不懂事,難道不是正常的嗎?所以才需要家長和老師去教育和引導啊!所以問題並不在小朋友,而在家長和老師。

    然後,為什越打越粘老師,這反映的就是打這種方式的弊端。小朋友捱打了,不會就知道該怎麼做,他知道的是得哄老師開心才有好日子過,才能避免捱打,這是種討好心態,長期在這種模式下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變得不獨立,容易依附別人。

    這問題其實主要出在老師身上,但是跟老師溝通其實是件比較敏感的事,因為萬一溝通不好,後果可能會落到小朋友身上,得將就策略。

    首先,你可以跟老師客氣地溝通一下。肯定老師的付出,檢討一下自己教育的問題,然後帶引導性地探討一下,除了打,有沒有其他能培養小朋友生活規律和規則意識的辦法,比如積分獎勵制,建立一個反思角,不用暴力,如果萬一小朋友犯規了,可以去這裡思考一下自己的過失。

    另一方面,瞭解一下,小朋友一般是因為什麼事捱打,在家也要進行相應地訓練,讓他不再犯同類錯誤。

    最後,如果老師一直採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的話,還是考慮一下能不能換班或轉園,因為其實幼兒園時期對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影響非常深遠,但是因為其隱蔽性常被大家忽視。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抓住這個轉瞬即逝的時機好好引導才能發揮教育的最大作用,等他長大了性格形成了就只能順其自然了。

    以上。

  • 3 # 父母加油站V

    看見看見樓主的問題,想起來我家大寶上幼兒園的事。我家大寶從小跟爺爺奶奶在老家長大,三週半接回市裡上幼兒園,而且上的是公立幼兒園,那裡的老師相對來說是比較威嚴的,我兒子在老家自由慣了,剛回來有些不適應,很調皮不受規矩,每天老師都告狀我兒子如何如何皮,如何如何搗亂的話,總之沒有一天不告狀的時候,突然間我兒子成彷彿成了問題寶寶。放學家長排隊接孩子,即使我站前面,老師也不會喊我兒子出來,每天基本俺們娘倆都是最後一個走,可以理解為受歧視的行列,無論老師如何批評指責,我從沒動搖過對兒子的信任,我相信他只是在農村跑慣了,短時間內還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問題只是暫時的。

    我即沒想過送禮,也從沒想過換幼兒園,因為那所幼兒園的師資還是比較強大的,而且頻繁換幼兒園對孩子心理會造成影響,無論如何我都會克服困難,接下來就是我努力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給他講文明禮貌,講團結小朋友,講各種他以前不懂的一些事情,同時每次老師留給家長的作業我都會“超質量”完成,讓老師看到我和孩子的努力和用心,基本每次作業我們都會作為典型被表揚,慢慢的老師改變了對孩子的看法,後來還成了老師的小紅人,護旗手、領隊、排頭兵,各種美差也接踵而至。從被老師討厭到喜愛,這個過程融入了俺們娘倆的多少的努力,天知道,現在想想我當時的內心也真夠強大的!

    其實樓主說的那位老師和我家幼兒園遇到的老師有相似之處,是老師出了問題不是我們孩子出了問題,“不懂事”這個詞本身就是貶義詞,用在一個三歲孩子的身上太過分了,還大言不慚的說什麼打過孩子之後孩子還讓她抱著著,聽的我即氣氛又心酸,他為什麼又憑什麼去打孩子,還打的如此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寶寶去黏一個打過他的老師,可以想象寶寶心裡有多無助、多希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寶寶不會去記恨的,因為他還小,他心裡只有愛和Sunny,老師確用成人的眼光評判孩子,未免有點過分,怎配為人師表。

    寶媽不要去糾結孩子“不懂事”的問題,這三個字扣寶寶頭上對寶寶不公平,孩子沒有懂事不懂事,只有心智成熟的早晚,男孩相對女孩就晚一點,說白了就是察言觀色能力差一點,這也無妨,等寶寶慢慢長大。還有一點寶媽要注意,有時老師的一些話是故意說給家長聽的,她也在考驗家長,做一個智慧的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一定是最棒的!

    育兒路上,旺仔媽與你同行!

  • 4 # 燭之光jy

    第一,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懂事,那得看看孩子不懂事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特別淘氣,好動不能夠按照老師的指令做事,對老師的話置若罔聞。

    2..脾氣特別大,任何小朋友都不能得罪他,一旦有人得罪他便會大發脾氣,哭鬧不止,甚至動手打人。

    3.少言語不合群,經常自己離開班集體,喜歡一個人獨立玩耍。

    4.話多,願意給小朋友和老師起外號。

    5.學習能力差,學東西要比別的小朋友慢很多。

    6.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佔為己有,甚至偷偷把東西拿回家裡。

    7.耍霸氣,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不能和別人在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不允許別的小朋友動。

    8.說髒話,好動手打人。

    9.好動,無法控制自己,不論老師怎麼說,都不能靜下心來和老師與小朋友一起活動。

    第二,針對小朋友的表現,採取適當的措施。因為受孩子年齡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很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很謹慎的,所以想改變孩子的缺點就需要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密切配合。

    1.對於第1項、第3項和第9項的問題,建議家長先到醫院進行細緻的檢查,明確是否有自閉症和多動症的情況,排除以後,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和溝通,改變這種不良的習慣。

    2.對於第2項和第7的問題,首先家長要和老師經常溝通,分析孩子脾氣大的原因,家長可適當的採取一些強制措施,改變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的毛病。

    3.第4項和第8項,話多,老師應該引導小朋友進行正確的表達,教會孩子會說話,會說文明話,起外號是不文明的表現,要教會小朋友之間和睦相處,要相互幫助。

    4.孩子學習能力差不是問題,孩子的發育各不相同,有很多幼兒園喜歡教孩子寫漢字、拼音、算術,甚至還有教孩子寫外語的,這些都是不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

    5.第6項,這就更需要家長和幼兒園緊密配合,很多小朋友剛開始的時候都會有這個毛病,家長和老師不要大驚小怪,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能拿,一旦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家長要及時和老師聯絡還給人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家醜,因為孩子在家玩慣了,到了幼兒園也以為這些東西自己可以隨便拿,在孩子眼裡還沒有偷的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舉制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