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小世界

    ①家長以身作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著孩子,所以才有古語: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孝敬上一輩,關愛下一代,孩子都會看在眼裡,影響著他,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成為什麼樣的人!②讓孩子參與家裡的勞動,讓孩子去體驗勞動,體驗生活中艱辛,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衣食都是來之不易,知道去感恩,而不是讓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好是理所當然,這樣怎麼能讓他心懷感恩?③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讓孩子知道去幫助別人,用愛心去回饋世界,心中有愛之人,又怎麼不會知道感恩?

  • 2 # 拼搏支撐

    日常日常,要培養孩子有感恩之心,首先家長要有感恩之心。我們不是一天長大的,其間我們受了許多人恩惠:父母長輩,老師故友。這些人老了、病了、有困難了,我們帶著孩子去探望,說暖心的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感受到了。這些做了嗎?做幾次了?教育孩子,言傳身教最重要!這是我的回答,但願能夠幫到您!

  • 3 # 拙趣散人

    首先,謝謝邀請。感恩之心,主要是環境,社會,家長都要深具感恩之心。但是事實上,現在很多事例讓我很痛心,“扶不扶?”的問題,其實就是被救老人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現。我個人認為,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從父母做起,讓孩子不要學的自私,然後,全社會都要提倡感恩,這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激感恩別人,而且,感恩,感激的前提是尊重別人,尊重家長,尊重老師,尊重他人,進而感恩家長,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感恩國家。

  • 4 # 末末地讀書

    1.和孩子交流什麼是感恩的事情?我經常會給孩子講,他第一年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怎麼做的,怎麼讓媽媽覺得心裡心安,覺得非常的感恩幼兒園,感恩老師。

    2.讓孩子自己分享一些覺得感恩的事情。

    3.在日常生活中帶領他做一些助人為樂的事情,讓他體會到別人對他感恩的心情。

  • 5 # 魯冰花1314

    培養孩子感恩之心,最關健的起點是從我做起。在家庭的環境裡,要上尊下孝,團結友愛,合睦的家庭會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後天感知都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所做的一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6 # 徐春丹666

    如何利用日常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有以下幾種方案:

    一、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在家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中。所以父母在家要從自身做起,做好示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如媽媽做飯了, 爸爸要對媽媽說: “謝謝!你給我們一家人做了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爸爸下班回家,媽媽說:“辛苦了,謝謝你為大家在外辛苦工作”。外婆外公給孩子禮物時,要告訴他這件禮物是外婆外公給你的,你要感謝外婆外公;這本書是哥哥姐姐送你的, 你要謝謝哥哥姐姐。 在這種氛圍中, 孩子耳濡目染,漸漸接受這種最基本的禮儀,也學會向父母道謝,將感恩之心融於日常言行中。

    二、父母要學會偶爾“撒嬌”。

    要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比如週末在家覺得累了,讓孩子幫忙弄水果;假裝不舒服,請孩子倒杯水喝,請孩子給自己敲背……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三、及時的表揚孩子

    在孩子做了好事後,不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滿意,父母都要發自肺腑地感謝他、 讚揚他,那麼孩子定會大受鼓舞。例如孩子在公交上給老人讓位,要立馬對孩子這行為給予表揚,說他做的對。孩子聽後會非常開心。

  • 7 # Super媽媽呀

    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1.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希望孩子怎麼做,自己就要怎麼做。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顆感恩的心,首先自己必須要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孝敬長輩,善待老人,言談舉止儒雅,孩子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自己的言行中體現出尊老愛幼,寬容有道,嚴於律己的美德。

    2.接受孩子的愛,接受孩子的分享

    中國家長都習慣於拒絕跟孩子分享,當孩子興高彩烈地將好吃的東西拿給父母分享時,往往得到的都是拒絕,媽媽不吃,寶寶吃,奶奶不吃,給娃娃吃,等等。孩子會從心底認為分享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行為,不然為什麼他們都不要呢?慢慢地,孩子變得自私,拒絕付出,自然不會感恩。

    3.給孩子提供做他力所能及事情的機會

    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導致孩子成為家庭中心的中心,全家人圍著孩子轉,替孩子大包大攬,很多孩子甚至連襪子都不會洗,何談感恩。

    所以聰明家長要不斷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鍛鍊,比如讓孩子掃掃地,洗洗菜,收拾餐椅,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幫爸爸媽媽洗洗腳等等孩子能夠部分或獨立完成的事情,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既能促進親子交流,又能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付出,這樣的孩子還會學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 8 # 佛系媽媽駕到

    【感恩之心究竟要怎麼培養?】

    《弟子規》裡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這是一句非常簡單而又具體的行為指導。加深關係、相互依賴、互惠互利,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有了這樣的想法,才能理解感恩之心的真正含義。

  • 9 # 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三世因果》因果不虛?善因才會有善果!孩子從子教育行善!千萬別造業?傷害小生靈?浪費糧食財物?出口傷人?諸多惡業!有惡因?必遭惡果!(鬼迷心巧!)定出敗家之子!忤異不孝!不類男女,皆應信因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10 # 明月入懷618

    感恩之心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時的芳香,也是幸福的真諦,生命的精髓。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鍛鍊他吃飯時,有好吃的先讓爸爸媽媽吃。在他4歲的時候,我就給他講24孝中的部分故事,讓他背誦《弟子規》。每當放假,我就讓兒子、女兒給住敬老院的姥爺送去吃穿用的,給爺爺奶奶送去東西,他們到那兒後,給老人洗手,洗腳。

    我的目的是:讓他們知道:“處富貴地,要矜持貧賤的痛癢,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的辛酸。”這樣,他耳濡目染,懂得了感恩。

    兒子五歲時,我把從姥姥家拿的菜雞蛋給兒子,打成荷包蛋打在湯裡面,他再搗搗我的碗,如果我碗裡沒有,他堅決不吃。我只好從集上買點雞蛋對付兒子。

    8歲時,兒子就讀於離家60多里的春來小學,除了買本子之外,從不要零花錢,我硬塞給他2元錢,他用僅有的2元零花錢,給我每週買兩盒四季潤喉片,我問他買著幹啥?他說:有一次,自己喉嚨疼,服了一瓶好了,我想媽媽天天講課,一定喉嚨疼。所以,讓您試試!

    在小學時,每天晚上學校分點零食,兒子從沒吃過一點點,全給妹妹捎來,我說:你別再捎了,我能給她買。他依然這樣做。

    高中時,學校一做好吃的,就給我們捎回來,縣高中的炸雞塊是一特色。兒子說:一有好吃的,我就想起了你,因為你不會做,自己吃了心裡難受。

    從高中到現在,每每放假,兒子都是和我一起做飯,說:不幫你做飯,給你說說話,陪陪媽媽也好。做點好吃的,兒子總是把東西放在我嘴裡,說:“孃親,你先嚐”。有時候放假我不捨得叫醒他,就把飯,送到他屋裡,他感動得說:“孃親,您受苦了,兒子給您磕頭了!”

    開學前,兒子恐怕我不捨得買菜,兒子就把菜、肉、買滿滿一冰箱。過馬路時,兒子女兒都說:媽媽太懸,咱擋住她。讓我走路邊。兒子大學裡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學金,他用獎學金給爸爸媽媽還有妹妹買了很多衣服。常常打電話讓我們注意身體。

    每每想起這些,心裡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認為稱呼演員為“戲子”是對他們的不尊重,“戲子”一詞是否含有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