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明淏

    這種題?比寫論文都難!

    東漢末年,代表中央政權的曹操有不少壓制豪族名門浮華風氣的舉動。曹操並非名門,其祖父是與名士對立的宦官集團中的一員。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因此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為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如:破壞朋黨交遊便是其一舉措。但在戰亂時期,曹氏政權還須依靠地方名士,因為他們在鄉里有較高的聲望,完全廢除鄉里評議是不可能的。曹氏政權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議納入政權軌道,使名士與政權合作。這樣以設立中正官專門執掌品第人物以備仕進參考的方式,代表“國家利益”的政權便對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議也便合法化,從而為其發展勢力創造了條件。

    曹魏初期中正以郡為基層,郡中正是真正發揮品第人物作用的,它們尚為地方士族所專控,而州都只不過總其議罷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門大族尚沒能很好地控制中正製為其服務。但在曹芳以後,情形發生了變化。

    “晉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這種情況似乎是國家政權進一步把選舉中的品第人物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打擊地方士族。此在一方面乃是正確的,但另一方面卻便利了掌權的中央豪門士族擴充套件其勢力,他們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選官制度。

    這就為中央豪門士族進一步發展打下了人脈基礎,每一個王侯將相的家族之間盤根錯節,相互之間都有必然聯絡,你兒子在我手下,我女婿是你主簿。所以,當司馬懿廢除曹爽勢力的時候,曹操、曹丕、曹叡們的大臣幾乎集體沉默,就是這個道理!他們有心替曹家鳴不平,他們的子女不幹,子女的子女更不敢幹,一切都服從於順理成章了。

    這就是司馬懿能夠奪取曹家政權的最關鍵因素,也就是說,曹丕所施行的政治制度就是為豪門士族發展而設立的,或者是被篡改利用了!導致皇權岌岌可危,當然這就不是曹丕所能夠預料到的了。

  • 2 # 歷史遨遊

    我們都知道,三國經過近百年的戰亂,其中發生著可歌可泣的故事,文人武士各領風騷數,演繹者一幕幕精彩的歷史話劇。

    而經過魏、蜀、吳,多年的紛爭,最後卻讓司馬家族鑽了空子,不知道曹操和劉備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司馬家族的篡權行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從高平陵事變,到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讓,前後16年,司馬家族三代四人,才完成了蓄謀已久的篡位。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司馬懿可謂是西晉王朝的奠基者,司馬懿輔助的曹丕擊敗了曹植,獲得了繼承權,司馬懿自此扶搖直上。

    曹丕駕崩後,曹睿繼位。司馬懿與陳群、曹休、曹真共同擔當輔政大臣,和曹休一起負責對吳作戰。

    曹休死後,朝廷命他配合曹真一起伐蜀。司馬懿不願在曹真手下,便開始消極怠工,致使伐蜀計劃被迫取消,曹真鬱悶而死。

    而後司馬懿,全面負責對蜀戰爭,抵擋了諸葛亮數次北伐,最終在五丈原拖死諸葛亮。

    多年的戰爭,使他對曹魏西線部隊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影響力。而鎮壓公孫淵反叛,又使他的影響力加強。

    曹睿去世後,司馬懿與曹爽一起輔佐曹芳。

    經過短暫的合作後,司馬懿與曹爽出現矛盾,曹爽也感到了司馬懿的威脅。

    司馬懿又展示出老謀深算的一面,藉著老伴去世,要求退休,又裝出一副老年痴呆的樣子,讓曹爽掉以輕心。

    趁著曹爽祭拜高平陵的絕好機會,以司馬師培養的三千死士為基礎,加上多年建立的威望,接管了御林軍,發動政變,得到太后詔書,罷黜了曹爽,然後將其滅族。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的故事,因《三國演義》的關係,也為世人所熟知。

    除掉曹爽後,便沒人能壓制司馬懿,他的野心開始了膨脹,權利什麼時候都是那麼誘人啊。

    慘死的司馬師

    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在司馬懿去世後,升任撫軍大將軍,執掌魏國軍政。

    他執政時間不長,總忙著打打殺殺,可以說是三華人物中死的最悽慘的一個。

    被文鴦夜襲大營,因驚嚇過度,而且眼睛剛做完手術,傷口流膿,眼睛震出眼眶,活活疼死。

    他執政生涯,廢曹芳,殺好友夏侯玄,立曹髦

    而立曹髦,可以說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錯誤,這個決定給司馬家族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禍根。

    司馬昭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可真是傻子都看出來司馬昭要幹嘛了

    而曹髦明顯不是傻子,受夠了壓制的曹髦準備發動政變,提前下手。

    曹髦率領幾百由禁衛軍和老弱僕人組成的隊伍親自討伐司馬昭。

    不知深淺的蠢蛋總是有的,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忽悠下,太子舍人成濟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用長矛將皇帝刺了個透心涼。

    這可是怎麼洗都洗不掉的罪名,當眾弒君的惡劣影響就此與司馬家族結下了不解之緣。

    司馬昭還殺害了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曹操的曾孫女婿嵇康,致使廣陵散成為絕唱。

    蜀國已被滅,司馬昭坐擁巨大權利,障礙也大都被掃除,可以說具備了篡位的一切條件,皇位唾手可得。

    而公元265年,正準備稱帝的司馬昭突然中風,搶救無效而死,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最終勝利者司馬炎

    這個貢獻“羊車望幸”成語的皇帝,也算傳奇。

    公元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元泰始。

    他的繼位,是司馬家族三代四人,費盡心思才得到的。

    司馬炎即位之初,勵精圖治,西平鮮卑叛亂,南滅東吳一統,結束三國爭亂,書同文,車同軌,大力休養生息。

    在司馬炎前期的領導下,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

    然而,司馬炎和歷史上很多皇帝一樣,在執政的前半期尚能勤儉節約,反對腐敗,精心治理國家。

    但到了後期,政治上威脅最大的司馬攸死後。

    司馬炎開始縱情享受,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貪圖享樂,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

    甚至公開賣官,宮中姬妾更是達到了萬人規模。

    導致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不理政事,鬥富成風,奢侈之風盛行。

    公元290年,沉溺於酒色財氣的司馬炎撒手人寰。

    春秋時期的韓、趙、魏三家分晉,拉開了戰國時代的序幕;魏、蜀、吳的三國歸晉,同樣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

    司馬家族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悲劇,中原百姓在異族的馬刀下瑟瑟發抖,慘遭蹂躪,中國歷史又進入了兵火連天的三百年浩劫。

    而司馬家族作為三國最終的勝利者,在享有最高權利的前提下,應該擔負起凝聚人心的責任,而不是給世人做出如此壞的榜樣。

  • 3 # 小號哥

    關鍵是司馬懿的壽命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出奇的長,同時曹操的兒子,孫子都是短命鬼所造成的。本來曹丕,曹睿的年齡都比司馬懿小,可先後都死在司馬懿前面,也就是說司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才等來了竄權的機會,同時也說明了曹爽是一個不折不扣無能又狂妄自大的笨蛋,曹魏的根就斷在他身上。所以說活著就是最好的證明,就是勝利。

  • 4 # 小小鹿說事兒

    從根本上來說,曹爽跟司馬懿兩個人能力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魏明帝託孤的幾個人中,開始曹爽的實力太大,司馬懿韜光養晦長達10年,曹爽漸漸放鬆了警惕。即使是高平陵之變曹爽都有翻盤的可能,當時曹爽的智囊桓範出城找到曹爽,說皇帝還在我們手上,我們可以以天子作為資本。曹爽不聽,說我現在投降還能回去做個富翁,桓範氣的說曹真英雄蓋世怎麼生出來這麼沒用的兒子。

  • 5 # 上善若水0408

    首先司馬懿能夠篡奪曹魏政權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而是局勢的發展,曹操時期司馬懿並沒有實權,所以根本不可能有篡位的想法,曹操繼承人曹丕為了稱帝立國,採用了司馬懿和鍾繇的建議採用九品中正製取仕,作為交換條件門閥士族認可和支援曹丕稱帝立國,此舉加強了司馬懿等門閥士族的勢力,同時曹丕猜忌心強,在位期間大力削弱宗族勢力,而其在位僅6年便亡故,其子曹睿大有曹操的文治武功,可惜其壽命不長,36歲便亡,在曹丕和曹睿執政期間,司馬懿得到重用,朝中地位不斷提升,作為三朝元老同時又有功於社稷,而曹氏宗族經過曹丕和曹睿的打壓勢力已經很弱小同時又無優秀的宗族人才,以至於曹睿託孤選擇曹爽(政治能力低),所以曹魏政權之所以能輕易的被篡奪原因如下:1、曹魏歷代君王壽命不長,國無長君,此為關鍵因素,2、曹魏宗族勢力的打壓和弱化,不能與以司馬懿為首的門閥士族勢力進行對抗與制衡,3、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加速了門閥士族的崛起,4、曹睿託孤的架構幫助了司馬,稚嫩曹爽豈是老奸巨猾司馬的對手,再者兩人格局的政治平衡很容易被打破,託孤架構有嚴重缺陷,同時選用曹爽輔政已是失策,其能力不足以作為輔政大臣,一朝權在手,便肆意妄為起來,得罪了曹魏元老的大部,使得他們站在了司馬懿的一邊,如此焉能不敗。

  • 6 # 成熟的標誌是相處不累

    歸根結底曹魏政權,連同蜀漢及東吳政權都不是一個士族政權。所謂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故亦稱世族。世族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有本階級掌握的政權。

    他們與士族階級都有矛盾,有衝突,有鬥爭。因為只有晉,還是完全徹底計程車族地主階級政權。所以三分歸晉是順應歷史潮流發展的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切葉蜂怎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