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鳶飛九天2018

    清朝宗室的爵位分為十二等,如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而鐵帽子王則是王爵中最為尊貴的一種,它不像其他爵位,每過一代就會降一個等級,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永不降爵。因此,這個王爵被民間俗稱為鐵帽子王。

    所謂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其實直到乾隆時才叫起來。分別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這八個人,因功勳卓著,同時又是皇室,因此被封為八大鐵帽子王。

    努爾哈赤以女真部落為根基所建立的八旗制度,是一個典型的奴隸制軍功集團。努爾哈赤視八旗為私人財產,因此他將八旗分封給他的子孫和親屬,如他的嫡系子孫代善、皇太極、多爾袞、嶽託、豪格等人,麾下都有八旗佐領,甚至直接成為旗主,不過此時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封爵制度,因此,並未確定八大鐵帽子王。

    努爾哈赤死後,1636年,皇太極成為繼承人,並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頒佈了封爵制度。皇太極冊封了親王、郡王共七人。在這次冊封中,代善為禮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嶽託為成親王等等,基本奠定了後來八大鐵帽子王的基礎。但是這次所分封的王爵並不能世襲罔替,而且所分封的親王、郡王也有多人爵位仍有變化。

    順治繼位後,除了恢復豪格、多鐸等人親王的爵位,也加封了皇太極第五個兒子碩塞為承澤郡王,並在順治八年又將其升為親王,碩塞這一支也被稱為莊親王。順治五年,又將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為順承郡王。

    雖然經歷了兩代帝王兩次正式分封爵位,但此時的清朝依然沒有明確這些王爵可以世襲罔替,並且他們很多人的爵位也始終在變化,不斷有人爵位被廢黜、被降爵或被更改。如著名的睿親王多爾袞,在他死後,先被順治封為義皇帝,很快又被黜出宗室,廢除尊號,直到乾隆年間方才平反。

    一直到清朝中期,乾隆繼位後,乾隆三十四年,乾隆皇帝明確了清初王爵的名號,並且正式確認了世襲罔替的制度。直到此時,八大鐵帽子王的說法才正式形成。這八個鐵帽子王中,除了鄭親王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外,其他七人均為努爾哈赤的嫡系子孫。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八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但世襲罔替的是爵位而非本人,如果繼承王位的鐵帽子王們犯錯,依然會被罷黜或被懲罰。

  • 2 # 秋爽書齋

    清朝初年的八大鐵帽子王大多是皇太極封的,有個別順治皇帝封的,共八位。

    一是禮親王代善 崇德元年,1636年,封和碩禮新王

    二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崇德元年封和碩鄭新王

    三是睿親王多爾袞 崇德元年,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被清太宗皇太極封為睿親王。

    四是豫親王多鐸 崇德元年,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被清太宗皇太極封為豫親王。

    五是肅親王豪格 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為肅親王

    六是和碩承澤親王碩塞(和碩莊親王) 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封多羅承澤郡王,尋進親王。七年以無號故改稱郡王。八年二月晉和碩親王。

    七是多羅克勤郡王嶽託 崇德元年,代善長子嶽託被清太宗皇太極封為成親王。

    八是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代善的孫子,薩哈璘第二個兒子,多羅順承恭惠郡王,順治五年(1648) 受封順承郡王。

  • 3 # 千佛山車神

    鐵帽子王是清代獨有的一種爵位世襲機制,其受封者可將王爵原原本本的傳世於後代,世襲罔替

    鐵帽子王這種制度是相對與明朝而言的,因為在明代,皇族除了嫡長子繼承皇位以外,其他的皇子均受封為親王,而明代親王全部都是世襲罔替的。

    並且除了親王外,明代所有的皇族爵位也都是世襲的。

    但是到了清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清代皇族所受封的所有爵位都是每代遞減的,比如說一個皇子受封為親王,但傳到他兒子時爵位就必須降一級變成了郡王,郡王的兒子再將一級,以此類推,直到降到皇族爵位的最低一級輔國將軍為止。

    而且清代也不是每個皇子都能受封為親王的。有些混得不咋地的終身也就是個貝子。

    當然混得好的皇子不僅能受封親王、郡王,而且有權利將自己的爵位原封不動的流傳下去,獲得這種資格的就叫鐵帽子王。

    有清一代一共有十二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開國時期因軍功受封的。

    這其中的六位是親王爵,兩位是郡王爵,分別是:

    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和碩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

    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璘次子

    這八位都是在清初的開國戰爭中戰功卓著的人物,都是由清太宗皇太極冊封的。

    (睿親王多爾袞,由於其身後無子,其爵位由多鐸第五子多爾博後代承襲)

    到了清代中後期,在清廷的政治權力鬥爭中,又增加了四位鐵帽子王,非別是: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綿性長子

    這後來受封的四位鐵帽子王都是親王爵,全部都是“恩封”。其中除了胤祥是在雍正時期受封外,其他三人均是在慈禧掌權時獲封。

    (奕劻,清代最後一位受封的鐵帽子王)

  • 4 # 我善良可愛

    “八大鐵帽子王”指清朝開國八位赫赫有名的親王、郡王,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

    代善:1636年,代善被清太宗封為禮親王

    多爾袞:1636年被清太宗封睿親王

    多鐸:1636年被清太宗封為豫親王

    濟爾哈朗:1636年被清太宗封為鄭親王

    豪格:1636年被清太宗封為肅親王

    碩塞:1651年被清世祖封為莊親王

    嶽託:1636年被清太宗封為成親王,1639年封為克勤郡王

    勒克德渾:1648年被清世祖封為順承郡王

  • 5 # z山海

    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六個是清太宗皇帝皇太極封爵的,二個是順治皇帝封爵的。

    睿親王多爾袞

    清朝的鐵帽子王,是對一種清朝獨有的、享有特殊優異待遇“世襲罔替”王爵的俗稱。

    古時的封建社會爵位制度,爵位與職務沒有關係,王、親王、郡王,都是爵位,是高於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多是皇親國戚,或者是在帝王創立國家之初的開國功臣,得封王爵。

    漢高祖劉邦,開國時曾封功臣為王,如楚王韓信、九江王黥布、燕王臧荼、梁王彭越等,在政權穩定後則予以遞奪,並公開宣佈,“非劉氏不得為王”。

    清朝的鐵帽子王,為王爵享有最優異待遇者,優異在於王位可以“世襲罔替”。

    其他爵位,後世每襲爵位一代,要降爵位降級一等。如王爵,子襲位則降為公爵,孫襲位則降為侯爵,以此類推,後世每襲位降爵一等,直至平民。

    克勤郡王嶽託

    而鐵帽子王,何謂鐵帽子王,鐵就鐵在王位“世襲罔替”,什麼是“世襲罔替”,意既後世襲位,不降等級,永襲王位;不似其他王位,每襲位一代,降級一等,直至平民;所以稱為鐵帽子王,意既鐵打的王帽,永固不損。

    鐵帽子王還享有同樣“世襲罔替”的王府,年俸白銀萬兩,年祿米萬斛等優異待遇。

    而實際上,封建社會皇帝,皇權至上,金口玉牙,鐵帽子王,惹惱了皇帝,生殺遞奪一句話,還有什麼鐵帽子嗎?

    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足壇,“強行雙驕”的是不是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