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說文史

    原因是:在前秦決定開始征伐東晉之前,就已經把北方統一了,這一觀點也是正史上公認的,此時能對前秦帶來威脅的也只有東晉,那時的前秦所佔的國土面積是東晉的二倍多,兵力更是強盛。其他小政權幾乎可以忽略,所以說,只要前秦拿下了東晉,在歷史上它就是一個大一統的政權。

    至於這個政權能維持多久,這就不好預測了,當時前秦的統一也是表面上穩定的,內部多方的民族勢力和強人都還存在,這些人就是造成淝水之戰失敗後前秦瞬間瓦解的主要原因,至於真的統一後,苻堅會採用怎樣的方式治理國家,國祚會有多久,那就是另外一個假設的話題了。

  • 2 # 小波亂彈世界

    淝水之戰跟赤壁之戰非常相像,苻堅在初步統一北方後,將目光瞄向了南方東晉政府。我認為苻堅在北方初定的情況下發動對南方的戰爭是不明智的,失敗是必然的。北方從東漢末年以來一直處於猛人井噴的地方,猛人一個接一個,維持的都是短暫的統一的。更何況苻堅的身後還有慕容垂、姚萇這樣的猛人,他們並不甘心服從前秦的統治,加上此時王猛已經去世,沒有人約束苻堅,苻堅個人的各種慾望也開始膨脹,此時即使在淝水之戰中取得勝利,我覺得路也不會走的太遠,前秦內部矛盾太尖銳了。

    所以我認為,前秦要想建立統一的國家,一是要穩定後方,加快加大漢化的進度,緩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是北方潛在的猛人安心前秦的統治。二是同時派出間諜拉攏東晉政府的部分高階官員,製造南方政權內部不團結,摸清南方官員的心理,直接開打可能會使南方官員和百姓抱成團,只有分化才是上策。這樣征服南方可能會事半功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才能建立,才能走得更遠。

  • 3 # 鶴排雲

    苻堅即使贏了淝水之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也持續不了多久。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有個解決不了的治理模式難題,到底是採用中央集權模式,還是封建諸侯模式,各有利弊。秦採用中央集權模式,趙高弄權,指鹿為馬,秦傳之二世而亡。漢懲秦弊,採用諸侯封建模式,拱衛中樞,未幾年便成尾大不掉之勢,爆發七國之亂,幸得周亞夫為不世出名將,才得平定判亂。後魏曹丕壓制宗室,遂釀高平陵之變,國為司馬氏所篡。西晉建立,採用分封,不過十數年,便有八王之亂,以至國滅。苻堅在世之日,便分封諸子,各領強兵,鎮撫四方,長子苻丕鎮鄴城,次子苻暉鎮洛陽,三子苻宏為太子,守長安,又有降將慕容垂,姚萇等不安於位,各懷異心,伺機而起,復其故國,所以即使苻堅淝水之戰獲勝,統一中國,也不會長久,待其死後,或不待其死,只要中樞不寧,必然會出現諸子爭位,叛亂蜂起,中國重回四分五裂之局。

  • 4 # 辛佑之

    根據符堅個人特點及歷史功績看,如淝水之戰贏了,他極有可能統一全國,也有可能在形式上統一實質上出現分裂局面,定不能出現長久的統一政權。

    ☆符堅其人: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休養生息,加強生產,國家強盛,並逐步統一北方,後攻佔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383年淝水之戰後,前秦大敗,國家陷入混亂,苻堅亦遭羌人殺害,終年48歲。

    ☆苻堅也被稱千古一帝,其優點:

    1、個人善學多才,文武雙全。苻堅從小愛學習,長成後博學多才,胸懷天下,廣交英豪,在其周圍聚集一大幫人才。

    2、大力整頓內政,氣象一新。重用漢人王猛等整頓內政,對胡作非為的宗戚舊臣,對蠻穔不法的氏族權貴嚴加整治,京城的風氣為之改觀,百姓拍手稱快。

    3、大力恢復經濟,秩序一新。一方面開放山澤,興修水利,鑿山起堤,通渠引瀆,大力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便利通商,使前秦經濟的迅速恢復,出現了倉庫充實的興旺氣象。

    4、大力培養人才,人才濟濟。苻堅在位時非常注重人才培養,他廣設學宮,獎勵人材,並每月親臨太學視察,出現了人心思勉、人才濟濟現象。

    5、統一北方。先滅前燕,後經數年滅氏族首領楊纂、前涼、代國等割據勢力,並相繼討平西域三十六國,結束自西晉末年以來長期紛擾割據的黃河流域,統一北方。

    ☆苻堅主要缺點:

    1、過於仁義,埋下隱患。主要表現在對所征服的敵國高層人物不僅不殺不壓制,還留在自己國家重用。 這些人並不是心裡服從,而是表面被迫服從。如前燕被滅後,他給前燕上層人物授予爵位,亡國之君慕容為尚書,前燕的王公貴族們都當上了前秦邊郡長官。後來恰恰是這些人在淝水之戰後叛變,導致前秦滅國。

    2、過於迂腐,不懂變通。主要表現在淝水之戰對壘時,居然看不出東晉計謀,而迂腐的相信東晉仁義、誠實,同意軍隊後退,最終上當兵敗,再也無力迴天,國勢漸弱,在其死後沒幾年就被滅國了。

    3、過於自負,心高氣傲。在統一北方後,苻堅逐步自負,聽不進別人意見,尤其是在伐晉前,苻堅的朝臣,乃至親人都反對伐晉,苦苦哀求,甚至號啕大哭勸阻,但苻堅不聽,心意堅決,反而對心懷不滿的敵降將引為知己,終於在淝水兵敗,兩年後去世。

    因此,就是苻堅贏得淝水之戰,統一天下,也只是形式上統一,不能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必然導致割據分裂。

  • 5 # 江北陸遜

    當然有可能。

    事實上,當時的前秦,疆土已經佔有華夏大半,如果不是淝水之戰大敗,也許隋的統一就要提前由前秦來完成了。

    不信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隋在進軍江南,攻滅南陳之前,其疆土範圍可能還沒有前秦那麼大。

    那麼為什麼前秦失敗而隋又成功了呢?前秦與隋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其實主要的區別在於隋完成了內部的整合,而前秦內部則是一盤散沙。

    事實上,由於西晉八王之亂,北方一片混戰。緊接著就是五胡亂華,前秦其實就是五胡亂華的一份子。但是苻堅卻是一代英主。在他的統治之下,定法制、獎勵農耕(苻堅皇后苟皇后都要親自養蠶,以示重視農桑)、大力提倡儒學,恢復生產,在王猛的配合下,前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可惜王猛死的太早了。

    而且苻堅為人厚道,對待降人,基本上都是以安撫為主,也接納許多各族強豪。比如匈奴的劉衛辰,羌族酋豪姚萇,還有鮮卑慕容氏最牛的人物之一,慕容垂。

    其實前秦並不是沒有看到這其中蘊含的風險。比如苻堅的幼弟苻融就曾經勸苻堅要強硬對待,其實就是殺,但是苻堅不忍,當然也是怕激起變亂。

    而後來苻堅之所以南下伐東晉,目的一是成就統一大業,另外一重目的則是藉此完成內部整合,其中當然有借刀殺人之意。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慕容垂姚萇等人也是人精,亂世中的英豪,他們的應對是積極主張攻晉,當然,其目的則不是那麼單純,藉此脫離苻堅的掌控是其主要目的。

    所以當時前秦朝廷的局面是很有意思的。本應借攻晉獲取軍功加官進爵的前秦宗室、重臣大都秉承王猛遺訓,主張休養生息,暫緩攻晉;反而是應該大力提防的降臣慕容垂、姚萇等各族豪酋則是苻堅攻晉的積極支持者。

    當然,淝水之戰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苻堅的大軍分崩離析以後,姚萇、慕容垂的實力並未受損,很快就開始了分裂和自立反攻倒算的過程。隨後姚萇姚興父子奪了前秦的關中,姚萇甚至在佛寺中縊死苻堅,建立後秦。而慕容垂在淝水之戰後立刻自立,建立了後燕,也算是縱橫一時。

    所以說,王猛被稱為南北朝時的諸葛亮,不是沒有原因的。此人不僅治國有術,而且確實有眼光。實際上,如果苻堅不急於求成,遵循王猛定下的策略,休養生息,完成內部整合等待時機再攻晉,也許他就可以在楊堅之前200年統一華夏,就像題目中所說的,成為第一個統一全國的少數民族皇帝。

    可惜,他沒聽王猛的,也沒聽群臣的,落了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但這個整合也不容易,隨後北魏、東魏、西魏而北齊、北周,歷經二百年才完成了這個民族融合的過程,隨後大隋統一全國也就水到渠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癌早期都有哪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