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辰史集
-
2 # 曹立順CLS
首先是蘇聯資源豐富,有遼闊的國土,寬闊的海洋,再加上蘇聯政府政治經濟改革的徹底進行,同時斯大林嚴厲的反腐敗鬥爭,和國家集中資源發展重工業,促成了蘇聯國民經濟和綜合國力的巨大提升。
-
3 # 菲比斯2
俄國的農奴制度和蘇維埃制度,實際上人的地位沒有變化,只是服務的物件變了。俄華人歷史上 發現人們在一起做事很有力量。而後的俄華人就聚集在一起做事,成了傳統!
-
4 # 山澗一清泉
我們先簡單說下蘇聯1930年前的背景。
蘇聯成立於1917年,1922年前國內幾乎都是內戰,1924年列寧死後,斯大林透過近4年的政治鬥爭坐穩了一把手位置。下面分析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個人以為有兩個具體如下:
一、內部原因(制度優勢、人民奉獻)
斯大林真正掌握蘇聯大權後,激發出了共產主義教育下人民最大的潛能,調動起了人民的無限的積極性和幹勁,為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無償為國家搞建設。經過1928年開始的兩個“五年計劃”,透過農業、工業集體化建設,到1940年蘇聯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國,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經濟上的世界第二的位置持續了20多年直到被日本超過。
二、外部原因(德國的幫助~利益交換)
德國一戰失敗後,西方列強英法美等幾乎將德國打入十八層地獄:凡爾賽條約要求德國賠付鉅額戰爭款,割讓德國土地,將其海外殖民地全部瓜分。由此,德國失去了工業區、人口、礦藏,還被限制發展軍事,可以說德國是不可能短短二十年就翻身的。
德國為了報仇,尋求國家的再次強大,掙脫英法美等的控制,於是從1922年起就悄悄的私下和蘇聯訂立各種合約,與蘇聯合作。整個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德國將自己工廠、工人、科學家幾乎整個國家工業體系都搬到蘇聯去,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借錢給蘇聯,送裝置、送技術甚至送人給蘇聯,換取能在蘇聯土地上繼續進行工業和軍事的發展以及蘇聯保證德國東部安全的承諾!當然除了引進德國的,其他先進國家的蘇聯也引進。所以1930年代蘇聯的工業、軍事的發展極其迅速,飛機、大炮、坦克、潛艇等各種軍事裝備一下子躍居世界先進行列,為後來二戰的勝利打下堅實基礎。這一成就德國“居功至偉”!
總結上面兩條:一條是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搞建設,其走的集體化道路也稱為蘇聯模式。另外一條是積極引進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的先進裝置、先進技術、先進人才以及科學家,大大推進了蘇聯農業、工業、軍事科技等行業的發展,讓蘇聯在1930年代由弱國迅速崛起,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強國!
-
5 # 大風起兮偶飛揚
應該這麼說,第一,實際上沙俄的工業並非一窮二白,論教育、工業水準,沙俄在一戰前大致起碼屬於第二梯隊水準,比奧匈帝國、義大利和日本都要強,雖然日後的內戰破壞很大,但區域主要還是在烏克蘭區域和白俄羅斯區域,對工業的破壞不像題主想的那麼嚴重。第二,斯大林上臺以後首先是抓住了經濟危機的機會,大量引進西方技術和產品而且當時西方也真心沒有搞技術保密。比如美國卡特皮勒在斯大林格勒修建的拖拉機廠,就是美國廠房照搬過去當然,為此蘇聯的代價是很大的,烏克蘭大饑荒死了300萬人,沒有人買單,第三,蘇聯的斯大林體制發揮了作用,國家引導投資方向,所有的資源全部投降重工業,不惜一切代價這一切都促進了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的發展,但是,只是。。。。所以斯大林三七開。
-
6 # 千里巖
答案很簡單,完成了社會革命之後,工業化的道路被徹底掃清。而布林什維克黨也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沒有工業化,作為一個制度迥異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蘇聯是不可能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他們寧可餓著肚子也要搞工業化。
當然了,要說蘇聯是一個弱國並不合適,蘇聯繼承的沙俄工業也並非毫無基礎,雖然當年沙皇俄國的工業水平相對比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來說確實是工業體系並不完整,工業產值也相對落後,技術水平更不用提,最關鍵的一點在於裝備製造業嚴重落後。但是沙皇俄國仍然自己能夠獨立設計和建造較為先進的戰列艦,僅此一點就可以充分說明,他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布林什維克黨作為一個自己定義自己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政黨,從這一個建黨學說來說,天然的就有擴大產業工人隊伍的動力,只有這樣子自己的政治基礎才會不斷擴大。加上當時蘇聯賦予自己作為世界革命主要根據地的歷史史定義,那麼在未來世界革命戰爭中,必須有強大的工業作為支援,這一點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
也正是有介於此,列寧在國內戰爭剛剛結束,開始恢復建設的時候就提出“共產主義的未來就在於蘇維埃加電氣化”。儘管在當年革命的理論,仍然存在一定的幼稚,但是列寧對於工業革命正在發展的趨勢來說還是非常敏感和判斷正確的,他準確的意識到了新的工業革命必定是建立在“電氣化”的基礎上。
雖然列寧很快就去世了,但是斯大林在加快蘇聯工業化程序上的立場與列寧並無太大不同,並且出於其個人的性格原因,斯大林毫無疑問地用鐵腕手段來推進蘇聯的工業化,這期間雖然因為農業集體化過於急躁和粗糙產生了一些諸如烏克蘭饑荒的悲劇,但是這種挫折也沒有動搖他的決心。
而國際上當時發生在29年到33年之間的大危機,正好又給了蘇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以美國著名的工業家哈莫為代表,大量的西方技術和資本為了走出遍地蕭條的環境,尋找新的增長點,在看到蘇聯願意對他們開放的時候,義無反顧地撲上了去。而西方國家雖然懼怕蘇聯的紅色理論,但是那畢竟還是在將來,現在如果能讓自己的資本找到可以獲取利潤的機會,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和裝置獲取自己走出危機急需的資金,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蘇聯在30年代透過五年計劃,這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準確地把握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利用了國際有利條件,最後快速完成工業化,這是沒什麼奇怪的。
-
7 # 小寶4857
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了工業化,為了原始資本積累,瘋狂壓榨農民,同時優先發展工業,斯大林利用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利制定高度集中的工業體制,才有的後來的蘇聯
回覆列表
其實蘇聯經濟的崛起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無可厚非的。
我們先明白一點,那就是在蘇聯之前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而這些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開放,有強大的市場經濟來確保繁榮,受國家管控的企業是很少的,在很多國家甚至沒有,這也是原始資本為何可以在海外為所欲為,因為他們不受當政者的大力管控,即使在很多方面不符合本國之本,美其名曰保護股民之財產,也就可以不受追究,。
而蘇聯30年代的崛起,看似是崛起,其實是資本主義各國的經濟衰落了,但是這樣的崛起,也給這個蘇聯經濟的崩潰埋下了禍根。
蘇聯在結束戰時經濟後,努力的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大國經濟路線,那麼很明顯,他們找對了,那就是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相對於市場經濟的優勢在一開始並未體現出來,歐洲的各國學者也並未看好這種新的經濟模式,一度認為計劃經濟就是集權政府的常規經濟,不是現代經濟發展道路。很明顯他們是錯誤的。
蘇聯的經濟模式成功的避開了經融風暴,這並不是說經濟發展的強大,而是蘇聯的自閉模式讓他獨立於世界經濟之外。
在經融風暴完畢後,各國都開始了補救,衍生出了其他的管理和發展方式,但是畢竟都是才剛剛開始運作。
而1928年蘇聯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後,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在1934年蘇聯就已經進入了第二個五年計劃,並且提前超額完成,這說明了蘇聯的計劃經濟體系已經較為完善和處於先進水平。
所以蘇聯的崛起是一定要感謝金融風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