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拓海車隊尤小強

    其實不僅僅是騎行318,還有很多騎行中國的,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僅僅是磨練了身體,更磨練了心性。

    別人可以不理解,但是請不要隨隨便便去評價甚至貶低別人的生活。

    騎行可以教會人們很多東西。

    1_團結合作。我和我的隊友要想去到更遠的地方,就要保證每一個人身體車輛都不要出問題,保持節奏。分享水或者食物,統一手勢訊號。幾個體力好的隨時更換破風手。類似於鋼七連的不拋棄,不放棄的一種精神。

    2_交朋友。❤❤❤不僅僅是隊友,路上還有很多的騎行者,他們樂於助人,記得有一次我朋友的腳踏車鏈子掉了,我們兩個正在費力的弄,有一位大哥正好路過,問要不要幫忙,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果有騎友遇到了難題,能幫也是盡力幫一幫。有幸的話還會成為朋友。

    3_鍛鍊身體,更好的欣賞風景。騎車的速度介於步行和開車之間。步行太慢,耗費時間太多,開車又不能隨時隨地停車,有些地方不準車輛進去。

    哈哈,如果還是不能理解,那就不要理解了,因為如果你試著理解了以前不理解的事情,自己可能也就成為了那樣的人。比如說我。最後祝各位車友騎行愉快。

    不抬槓,不辯論,我要去騎車了。

  • 2 # 速度快寂寞追不上我

    這個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為了旅遊 有的是跟風 有的是夢想 有的純屬裝逼 真正騎下來的有多少 好多人到了第一個地方就就搭車 然後到了景區 把腳踏車搬下來拍照 然後發朋友圈 哇 我好牛逼呀 搭了多少車只有他自己知道 真正的騎行者不在乎哪條路 只是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更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發朋友圈

  • 3 # 噴孜

    對於騎行318這種現象來說,忒正常不過了……和你去逛公園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如果硬要加以區別,那是您加上去的。

  • 4 # 邵可容

    謝謝邀請 ,對於騎行318國道,我認為是與論媒體宣傳導向的問題,就象跑步一樣,好像跑個馬拉松,就是跑步的最高境界,但是跑步能持續跑下去的,跑過五年十年的,不到10%,騎行318國道,許多人沒有充分準備,就去挑戰,好像騎行到拉薩,就是騎行的最高境界,其實能騎行到拉薩的,也不到10%,大部分人都是搭車到拉薩。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風景好的地方,而且適宜騎行的地方有許多,過去築路,都是沿江沿河修建的,騎行在這些路上,有山有水,風景秀麗,靠廣大的騎友,不斷的去發現,靠媒體宣傳給大家,象川藏線上HC爬坡難度的,各地都有,也靠騎友去發現,然後推薦給大家。騎行地方多了,川藏線,也就回歸平常了。

  • 5 # 維川同學

    每當回答一個問題我都會去思考提問者以什麼樣的心境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提問,就這麼一個只有問號而沒有絲毫背景描述的問題,讓人難以琢磨。首先,提議提問者研究一下提問題的藝術,畢竟一個好的提問者才能得到好的答案。其次,發表一下對騎行318的看法。就據我的認知,每個人對一件事是否有意義的認知的定義是不同的,就好比旅遊這件事吧,在喜歡旅遊的人眼裡,或許它是發現世界、認識世界、親近自然、自我放鬆的一些行為藝術,就算滿程艱辛,依舊永遠在路上;而相反的事就是這件事或許在另外人的眼中就是浪費生命、自討沒趣,甚至是自我折磨。騎行318是一件需要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金錢甚至生命的事。概括的講,就是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在地球上發生移動;而具體的講:是一個人騎著車在一段未知的旅途中完成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從何時出發、用什麼車、是否結伴的規劃到上路後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及長時間做一件事的體驗,這些都是絕無僅有的,沒有體驗過的人永遠是不知道的。

    最後,不要輕易去質疑別人的任何看似荒誕的行為,或許表面現象不同但他的內心精神境界或許完全碾壓任何人;也不要再沒有任何實踐的時候去發表對某事的看法甚至責難的疑問,因為沒有體驗就沒有發言權。

  • 6 # 旅行攝影師次仁

    這條國道從上海到西藏日喀則樟木口岸,5000多公里,騎行者多選走最後2500公里段。這條路上有巨大而豐富的文化差異、地質差異、氣候差異。光從外觀的感受來說,即是實踐一本大百科全書。

    這段路最低海拔300多米,超過5000米雪山埡口5座。5000米落差上上下下,帶來心裡、生理的挑戰。穿過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會看到各種植被,動物,以及體感各種氣候。

    在大城市裡,想去拜訪某個景區,參拜某個寺廟,去哪個動植物園,往往會花一大筆錢。然而318的這段路上的自然風景比那些要精彩很多,而且不要錢。白天騎行在畫中,晚上在水草豐美的河邊搭起帳篷,仰望星空,那是怎樣的寂靜?伴隨著運動產生的多巴胺,一日經歷四季、花海、村莊、姑娘,那是怎樣的酸爽?

    對於喜歡騎腳踏車的人來說,騎行318上升到神聖的地步,這是世界第三極的冒險大旅行,世界上沒有一條路可以與之媲美。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享受騎行318,由於限制外華人進藏,這條路簡直只是華人的內部福利啊!

    相對於在課堂讀死書來說,旅行更能促進心智增長,更何況是身體力行的騎行呢?當你在書本里找不到自己的出路,當你厭倦了那些帶有很強主觀性的描述,走出來實踐成了唯一出路。

    當然,很多人覺得騎行318很自虐,一路風霜雨雪,還被曬得黑不溜秋,哪有在家吹空調打遊戲安逸?其實,騎行一樣讓人上癮,有的人甚至認為,“要麼騎行,要麼去死”,以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讀解那些獨闖羌塘的二桿子。

    次仁君寫過《騎車去朝聖》《騎遍麗江》,最先也是個懼怕風吹日曬的傻白甜,近幾年先後騎過阿里岡仁波齊、印度、東南亞,越騎越歡喜。

    於騎行人來說,腳踏車是最舒適、最合理、最拉風的環遊世界工具。次仁君雙輪走過上萬公里,途中見到不少這樣的大牛,他們在路上走了四五年,騎行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

  • 7 # 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騎行318這一現象的出現,首先離不開這條景觀大道上的絕美風光。

    在分析這種現象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來看看,那些騎行在這條道路上騎友們,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什麼樣的目的而出發的吧。        第一種騎友,單純的愛好旅行,被這條景觀大道上的形形色色,數不勝數的美景所吸引,懷著旅遊觀光的心態出來的。對他們來說,徒步即慢且苦,行程較長,開車或者飛機太快,浮光掠影,會與太多的美景擦肩而過,錯失太多。騎車,於是就成了最合適的出行方式,走走停停,隨心之所欲。    

       第二種騎友,單純的騎行愛好者. 也許他們之前騎行過很多的短途線路,但是在他們心中,318國道才是他們騎行生涯神聖之路,就像是麥加之於伊斯蘭教徒,布達拉宮之於藏民一樣的,在他們的夢裡,會有無數次的去憧憬著騎行在318國道上的場景。這一路的經歷,會讓他們的騎行生涯得到極大的滿足,若干年後的火堆旁,喝著小酒,微紅著臉龐對著身邊的朋友們,回憶著自己當年的牛逼!

           第三種騎友,現實生活中的逃避者。也許是生活中,也許是工作中,也許是情感中,受到過重大的挫折,苦苦掙扎卻又難以自拔的,希望透過這一路的騎行之旅,到達心目中的聖城拉薩,用一路的美景來轉移自己,用一路的艱辛來磨礪自己,用一路的疼痛來麻痺自己,布達拉宮紅牆外的轉經筒,大昭寺的鐘聲,誦經聲,以及藏民們磕長頭時的虔誠與堅韌。許多的因素,也許可以讓他們忘卻(哪怕是暫時的)那個曾經是個Loser。事實上,我接觸的騎友裡,第三種騎友佔的比例相對來說更多一些。        

    這麼多懷著不同理想,不同目的騎友們,不約而同的騎上了這條最美的景觀大道,   既有主觀的因素,又有客觀的因素,當下318國道的通行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多處翻山路段已經被隧道打通,著名的塌方危險區也已經被改造完成,騎行的難度大大降低,安全性和舒適性不斷的提高,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騎行者,紛紛踏上了出發的征途。

  • 8 # 蜀道不再難1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沿途見到很多騎行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路風餐露宿。艱苦異常。也許是為了達成某種心願。或是為了自己能完成別人無法完成的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吧!但是還是非常佩服他們的!

  • 9 # 山水154651994

    首先申明,我沒有騎行過,但是身邊有人騎行過。騎行分兩種,一種是機車,一種是腳踏車。

    我同學機車騎行到拉薩,然後把機車快遞迴老家,自己火車回老家。按照他的說法,過程很享受,不累,完全是一種放鬆旅行。這種旅行機車要選擇比較好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比較先進的,一箱油能跑300公里以上的最好。我對機車不是很熟悉,有興趣的自己去網上看。

    腳踏車騎行318就厲害了,完全是對身體體能,心理承受能力,思想意志力的考驗,能走一個單程的人,我個人很佩服他們,但是不建議大家去跟風仿效,我同學騎機車都要瞞著家人,怕他們擔心。騎腳踏車走318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傍著你。如我這種顧慮太多的人(母親要陪,孩子要養),我連自駕318都沒去嘗試,騎行估計這輩子都不敢想。

  • 10 # 豫見西藏

    不管是騎腳踏車、機車還是開車我都尊敬的稱她是一種有態度的旅行體驗。最好的風景在路上。一種經歷、閱歷了的心路里程。

    有淚水、雨水、雪水、放棄、忍耐、堅持與抗爭。有歡笑、苦難、磨礪與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班族下班後還可以做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