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晉春秋——帝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於是入白太后,沈、業奔走告文王,文王為之備。帝遂帥僮僕數百,鼓譟而出。文王弟屯騎校尉伷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眾奔走。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魏氏春秋曰——戊子夜,帝自將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陵雲臺,鎧仗授兵,欲因際會,自出討文王。會雨,有司奏卻日,遂見王經等出黃素詔於懷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今日便當決行此事。”入白太后,遂拔劍升輦,帥殿中宿衛蒼頭官僮擊戰鼓,出雲龍門。賈充自外而入,帝師潰散,猶稱天子,手劍奮擊,眾莫敢逼。這個不管怎麼看司馬昭都不像在宮裡的樣子吧!然後他從宮裡出去,帶著幾百人敲鑼打鼓就要跑出去砍人?他知道司馬昭在哪麼?他確定他這麼去抓的住司馬昭麼?
回覆列表
-
1 # 漢周讀書
-
2 # 穎潁影娛
是個悲劇人物,也是個敢作敢為的人
曹髦被立為魏帝后,一直想中興曹魏有所作為,他在這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怎奈司馬家族牢固的勢力網路不是他一人能夠衝破消除的。安於現狀心有不甘,他知道自己不奮爭等待他的就是有一天被廢。
與其等待被廢的結局不如拼一下,像他自己說的,何況也不一定就是死的結局。思慮再三,他還是忍不住想奪回皇帝應有的權利,明知這樣的話是死多活少的結局。
曹髦不在願意忍受下去,不再甘做傀儡和等待司馬昭把他從皇帝的寶座上趕下來的命運,他毅然決然地駕車去征討司馬昭,曹魏的勢力真的是小到只剩他自己了。
此時的曹髦振臂一呼,只有自己響應,在東止車門曹髦親自握劍拼殺,被迎面而來的中護軍賈充慫恿太子舍人成濟用長戈刺殺於車下,死時不滿20歲!一代帝王,為自己的理想獻出了生命!
-
3 # 天涯過客3547
魏文帝曹髦是三國後期最悲壯的帝王。由於司馬懿隱忍一生。熬死曹魏三代君主。終奪取曹魏江山。此時,曹魏第三代君主曹髦已成司馬家的傀儡皇帝,有名無實。軍政大權完全由司馬昭掌控。軍國大事完全由他決定。一手把握朝政。年輕的魏文帝曹髦雖然小小年紀。卻深深知道曹魏江山不保,不久就會由司馬家代替。而自己也將成為刀下之鬼。亡國之君。想到此處,於是暗下決心,與司馬昭決以死戰,可他也深深知道大權已經被司馬家掌控,自己這樣做無非是以卵擊石。毫無勝算。儘管如此,他也決不委屈求全。但終就是寡不敵眾,血濺東止門。從此曹魏江山露滅,退出歷史舞臺。雖說曹髦不自量力,但他的帝王尊嚴和氣節骨氣是值得我們褒揚學習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01
在中國古代史上,曾出現過無數可敬可佩的偉大母親。
比如,知書達理的孟母;愛國愛民的岳母;聰慧睿智的孝莊…
而在三國時候,也曾有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卻鮮少為我們所知。
她,便是曹魏尚書王經的母親。 王經,字彥緯,冀州清河郡人,出身農戶。因得益於同鄉、大鴻臚崔林賞識,獲得提拔,出任郡守。
問度娘,這郡守差不多相當於現今的市長。從農民到市長,可謂平步青雲,連升N級,王經難免有些飄飄然。
這時,母親馬上就敲上了邊鼓:兒子啊,你是農家子弟,今能做到二千石的官,事情太過頭了不吉祥,可以到此為止了。
王經很孝順,嘴上雖沒反駁,心裡卻說:二千石的郡守算什麼?我的仕途才剛剛開始呢。
還別說,沒幾年功夫,為官清正、能力確實不弱的王經就做到了尚書的職位。
但,母親的顧慮,也正一步步變現。突然有一天,奪命大禍就臨了頭。
02
這樁禍事,還得從一場殺得血肉橫飛的宮廷政變說起。
政變的一方,是曹魏的第四個皇帝曹髦,一個不折不扣的蔫人。
自公元254年,年僅14歲被扶立為新君起,曹髦就成了政變的另一方、權臣司馬昭手中的提線木偶。
司馬昭身為當朝大將軍,兼理相國,一手握著槍桿子,一手攥著筆桿子,動不過嘴就動槍,能動槍絕不吵吵,自是牛.逼哄哄,全然不把曹髦放在眼中。
就連曹髦發道整飭街邊商販、無足輕重的聖旨,司馬昭都要指手畫腳,折騰他改了又改。
貴為九五之尊,卻天天遭受嘲諷,貶損,曹髦憋屈得要死,無處發洩,於是賦《潛龍》詩一首:
傷哉龍受困,不能越深淵。上不飛天漢,下不見於田。蟠居於井底,鰍鱔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我曹髦是龍不是蟲,本該飛昇在天,潛游大海,如今卻被困井中,連泥鰍黃鱔都特麼張牙舞爪來欺負我。
哪料,這首詩很快就被司馬昭看到了。
次日上朝,司馬昭當著文武群臣的面,破口叱責曹髦道:你們曹家天下都是我們司馬氏打下來的,你個薄情寡義的豎子,為何罵我是魚鱉蝦蟹?一通怒罵,司馬昭悻悻而去。
回到宮中,曹髦越尋思越窩火,禁不住涕淚橫流。
哭著哭著,突然拍案而起,咬牙發了狠:生得窩囊,活得憋屈,我還算男人嗎?司馬老賊,咱走著瞧!
03
清朝大儒、自號船山病叟的王夫之有言:“至弱之主,必有暴怒”。
用民間大白話說,那便是:蔫人出豹子。
連遭霸凌欺辱之下,曹髦這個蔫人徹底紅了眼,馬上召來平素視為心腹的三個臣子,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三個臣子,分別是尚書王經,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
一君三臣,甫一碰面,曹髦便憤憤然道出了一個流傳後世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與司馬賊勢不兩立,今天你們要助我,誅殺此賊!
三人聽罷,皆心驚肉跳肝兒顫:皇上並非鬧著玩,說氣話,而是要動真格的。
可事實是,敢和相國鬥,無異於以卵擊石,癩蛤蟆跳油鍋,自己作死。
還請陛下再忍一忍,萬勿意氣用事。尚書王經誠懇勸道,如今,司馬氏權傾朝野,到處都是他的爪牙。再者,陛下的皇宮衛隊寡弱不堪,又怎鬥得過人家的精銳府兵?
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緊跟著附和,陛下三思,四思,再思啊。可曹髦鬥意已決,當即將討伐司馬昭的詔書擲於地上,調兵遣將去了:就這麼定了,誰死誰活,今晚便見分曉!
04
尚書王經見曹髦不聽勸,唯有搖頭嘆氣的份兒。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則相視一眼,前腳剛出殿,便將王經拽到了背靜處。
王大人,皇上這麼做,有幾分勝算?侍中王沈問。王經答:半分沒有。
既然沒有,還去送死,這不腦袋進水了嗎?散騎常侍王業接茬。
王經斂眉問:你倆啥意思?
這還用沒說嗎?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咱找司馬相國告密去。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異口同聲說道。
王經一聽,鼻孔裡躥出一股冷風,轉身就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你們去吧。
接下來,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還真就屁顛屁顛跑去了相國府。曹髦則穿鎧披甲,躍上戰車,親率宮中三百餘僮僕侍衛,擂鼓吶喊殺了去。
別看動靜不小,下場卻很慘。只一個照面,曹髦的烏合之眾便被司馬昭的精銳府兵打得落花流水,死傷大半。而此時,尚書王經業已回到了家。
母子相見,當院站定,但見王經肅容整衣,將膝一沉,噗通,恭恭敬敬跪在了母親面前。
05
母親不解,詢問緣故。
母親,想當年,兒子不該不聽你的話啊:王經三個響頭磕過,接著把皇上曹髦不堪受辱,意欲誅殺司馬昭,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這倆貨變節叛主,並拉攏他向司馬昭告密等諸項事宜,從頭到尾,原原本本,全給母親說了一遍。
明擺著,司馬昭隻手遮天,飛揚跋扈,膽敢不站他的隊,哼,昭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母親大人,自我幼時,你便教我做人當心存仁義,做事需光明磊落。兒子做到了,卻連累您了。兒子大不孝啊。
當王經向母親悲聲謝罪時,年僅19歲的曹髦已遭擊殺,喋血街頭,從此成為史上最值得敬重的窩囊君王。
而王經家中,母親聽罷,居然臉色如常,笑著回答說:兒子,你做得對。在世為人,誰能不死?只怕死的不得其所。為此事大家同死,還有什麼遺恨?
果然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兒子秉守氣節,重義重情,母親欣之慰之,與之同死,又有何懼?
事實也是,司馬昭弒君後,立即抓捕王經及其母親,交由廷尉處置。
不久,王經母子同上刑場,凜然而笑。刑場外,故吏向雄悲愴慟哭,情動長街。
及至司馬昭嫡長子司馬炎篡魏建晉之後,亦心懷感愧,詔告天下稱:已故尚書王經,雖身陷刑法,但其義不賣主之舉,實屬可敬可嘆。
而更值得敬畏的,還有一顆剛強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