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雕刻歷史

    格物和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是“八條目”中的其中兩條。關於格物致知的解釋,有很多種說法。主流的解釋是朱熹的說法,從學理的角度看,朱熹的解釋也是比較接近《大學》原意的。

    簡答來說,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擴充自己的知識,形成是非善惡的判斷。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結果,這兩個環節都是從知的層面來說的,也是客觀的一面。而誠意和正心是從心的層面講,也即主觀的一面。誠意是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誠實,正心是要要克服各種不良的情緒,端正自己的心靈狀態。《大學》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後,就達到了修身。

    可以看到,誠意正心是要保證自己的心是善的,格物致知是要保證自己知道什麼是善的。只有具備為善之心,同時又知道何為善,才能確保結果的善,這就是修身的內容和目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致知的知,顯然是指客觀事物的知識,包括自然社會的規律,人事的道理,人性的好惡,等等。

    但致知的知與一般的知也是有區別的。中國歷史上之所以沒有為知識而求知的科學,就是因為《大學》的致知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研究活動,而是以向善為最終目的的求知。也就是說,這裡的致知是以德性為導向為前提的。任何與修身養德沒有直接關聯的求知,都會被排斥。

    戰國時期莊子的好友惠施,本來是比較富有探索精神的,代表了當時自然科學的方向,但他的這種立場卻被莊子批評為“逐萬物而不返”,即一味研究客觀事物,而忽視了根本的人心。莊子的這種態度,事實上是中國傳統傾向的反映。

  • 2 # 淡漠千里1

    格物就是仰觀俯察。透過對周遭事物的觀察、分析、歸納、推理、驗證進而悟道,是謂格物致知。這裡的知是關於宇宙人生最根本的知識。即所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是也。

  • 3 # 成城路上

    格,各聲,“木”指樹木。“各”意為“十字交叉之形”。“木”與“各”聯合起來表示“樹幹與樹枝形成十字交叉之形”、“枝杈為十字交錯之形”。本義:樹木枝幹分叉系列,引申為格子、探究。

    當前最形象的理解是微分,是把整體事件、事物不斷細化,按照2格、4格、……9格……不斷細化、探究,力求發現其本源、本原及其“道”,即為致知。

  • 4 # 南山陽

    這條問題在談儒家功夫,特別是宋明理學的所倡所爭,是繞不過的重大問題,於後者尤為突出。

    從現存儒家經典看,格物的“格”最早見於《尚書》。《尚書•舜典》有“格於文祖”,另一篇<益稷篇>又有云“祖考來格”,此處的“格”就是到來的意思,並不算是概念。至《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鄭玄注為:“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像人所好來也”。這裡說的是,外界事理的呈現與人心的善惡有絕大關係,人的認知與德行守操是一體的意思,已經有些命題化了。這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儒家一種認知觀和信仰態度。然而,宋之前的儒家,基本上沒有把“格物”看成是儒家命根般的功夫,只肯定人的認知與內心的德性修行、人格人性有著合一存在的事實。

    至宋儒,程伊川首次把“格物”看作是人認知萬物的最核心尺度,“格物致知”創新了儒家功夫的境界、要求和途徑。其雲:“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二程遺書》,卷二,二先生語二上)“格猶窮也,物猶理也”(同上書,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語十一)。視格物為窮理,這就是前所未有的開創之說了。程氏認為,人生所遇無非是物,是物就有物之性理,格物並非一次完成,“亦須積累涵養”(同上,卷十五,伊川先生語一)。具體怎麼做呢?他認為“莫先於正心誠意。然欲誠意必先致知,而欲致知又在格物。致,盡也;格,至也。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窮而至之,所謂格物者也”(同上書,卷十八)。

    朱熹後來總結出程伊川有關格物致知的功夫,一共有九條,有點兒囉嗦,其中重要的一條是“窮理者,非謂必盡窮天下之理,又非所止窮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覺脫然有悟處”(同上書,卷二)這層意思,大體因為朱熹的承繼光大,最有影響,其注《大學》五章補傳雲:“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至此提鉤括領,“格物致知”頓成儒門功夫之要衝關口。

    其實說到底,“格物致知”所言並不在乎物理方面真懂多少,不在乎是否達到盡多少事物性理,而是在於透過格物,把自己放到赤誠於天地萬物,沒有自我偏執的狀態,從而完整地讓萬物之至理呈現於人生,人與物(事理)高度融合,達到生命的至聖之境。這是一種什麼追求?宗教的追求!一個信徒教徒,修煉自身,成就聖教尺度的功法,在我看來,就是所謂“究天人之際”具體的操持功夫和檢驗系統。

    好了,至此我們應該明白,“格物致知”中的“格物”與我們現時代說的“科學研究”“科學探索”“科學發現”,區別到底在哪了。儒家的“格物致知”是宗教道統裡一門實踐的功夫,求把人的內在生命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澄明,本真,光輝,通透。而現代科學求的是純客觀物象之理之跡的真相,探求背後的原理規律。雖然兩者都強調態度上要端正,不能有“私”,不能“夾帶”先入為主的看法,但兩者的語態、追求、檢驗尺度,完全不搭界。至於說,陸九淵、王陽明之反對程朱的“格物”那就更是徹底的主觀宗教化了。

    我再次強調,儒家,又名“儒教”。儘管他在神明問題上模凌兩可。

  • 5 # 內蒙古小寇

    格物致知本是兩個詞語,“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格物、致知”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

    “格物、致知”其中的字詞意思: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由於“格物、致知”是儒家的重要而又經典理論,因此在不同的朝代都給出了相應的註解:

    1.東漢

    【鄭玄】: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2.唐朝

    【李翱】: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

    3.北宋

    【程顥】: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

    4.現代

    【丁肇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5.現代漢語詞典釋解:

    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以上節選歷史上名人對“格物、致知”的註解,我認為“格物”:其實是我們探究事物,它描述的是一個過程,而“致知”: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能達到的結果。因此:“致知”中的“知”,在這裡是一個名詞,“致”是一個動詞,“知”是指所能達到的一切東西。而我們平時所講的“知”其詞性有動詞,如:知道,也有名詞,如:知識。這是我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若有錯誤的地方,敬請在下方評論批評指正。

  • 6 # Hendrymii

    格,推究;致,求得。

    格物致知

    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漢語大詞典的解釋,簡單明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14天,睡覺時突然大哭,不知道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