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尋蹤
-
2 # 月明如昔
謝邀,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戰國中後期,由於秦國的崛起,山東六國感受到壓力,於是在縱橫家的遊說下,開始組織起了合縱,以致於崛起了眾多優秀的縱橫家,比如蘇秦,張儀,公孫衍等!
合縱者,地圖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東西為橫,秦國在西方,所以把三晉連秦,稱為連橫! 南北為縱,把三晉和楚、齊的聯合,稱之為合縱!本意就是合眾弱敵一強!
歷史上一共有四次合縱!第一次合縱是前318年,公孫衍倡導,楚懷王力壓齊宣王成為縱長,組織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但最終不了了之。
第二次是前296年,由於秦昭襄王在前299年扣押孟嘗君,導致他逃回國後,主導了這次合縱攻秦:齊閔王成為縱長,齊國名將匡章為主將率領齊韓魏三國聯軍攻破函谷關,導致秦國割地求和!
第三次是前247年,為抵抗秦國的兼併,在魏國信陵君的帶領下,魏、楚、趙、韓、燕五國攻秦!雖然戰勝,但是已經不能改變大局!
第五次是前241年,山東六國唯一僅存的雄主楚考烈王為縱長,春申君黃歇為統帥!趙將龐煖為主將率領趙楚燕魏四國攻秦,雖前期勢如破竹,但是最後仍以失敗告終!考烈王在此戰後遷都壽春!
合縱的優勢在於兵多將廣,基本集中六國最優秀的君主和將領,比如匡章、信陵君、龐煖等!但多以失敗告終只因為六國心理小盤算比較多!導致合眾弱敵一強,成為了眾弱互掐,給一強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即使如此,每一次合縱也對秦國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秦國一直考慮的絕縱親之腰也是為了打破六國合縱!
實際上,戰國後期:趙國幾霸、楚國復強、魏國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如果不是秦國後期出現絕對優勢,攻破韓魏、絕縱親之腰,導致再也無法組織起像樣的合縱,恐怕戰國時期還要延長,甚至出現歐洲列強一般四分五裂!
-
3 # 妙趣侃歷史
戰爭的目的利益,不論是合縱還是連橫,這些策略都是為了利益之爭。合縱連橫都是戰國時期非常優秀的外交策略,但實施難度各有不同,所以結果各異。
合縱的優勢在於人多力量大,團結一致抵制強國,而且合縱各國可以以最小的損失來保全本國家的利益,甚至還能透過合作從他國獲得一些利益。
到後來史料告訴我們,使用連橫之策的秦國獲勝而統一天下。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連橫打敗了合縱,原因我覺得有三個,一,秦國當時國富民強。二,對任何國家來說,戰爭都會有損失,選擇依附秦國他們的損失損失會降到最低。三,合縱各國,戰爭不論勝負都無法平衡,聯盟並不穩定。
秦國當時國富民強自秦孝公繼位後,決心圖強改革招攬人才。商鞅入秦後提出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些列變法求新策略,被得以重用。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之後的幾代秦國國君都堅持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也在逐漸增長。特別是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時期,史料說秦惠文王為秦國拓寬了國土面積(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招攬了眾多人才。
秦昭襄王有效利用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政策,離間友好的鄰國,他還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強大軍隊,贏得到了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等一系列戰爭的勝利。如此的兵強馬壯,為後來連橫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戰爭本不是容易的事情,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對諸侯國是很具有誘惑性的。《孫子兵法》說過“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告訴我們打仗的不一定要透過武器的切磋,也可以透過謀略。於是合縱連橫家到各國遊走,提供各種有利的策略。
各個諸侯國君也希望透過一些策略,儘量避免戰爭,當然還能從他國獲取利益是最好的。因為戰爭本就是傷他國而損本國的事情,對於利益的追逐更是諸侯國家的本能。如果是合縱,可以減少相應戰爭,但是如果依附於秦國,得到的利益可能會更多。
所以衡量再三,一些諸侯國就經不住誘惑,選擇依附與採用連橫之策的秦國,所以最終連橫贏。
合縱聯盟容易失衡合縱是讓多和國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抵制強國。雖然“眾人拾柴火焰高”,但也容易發生內部矛盾。透過總結,大概發生了5次大規模的合縱戰爭,其中是連橫贏的次數是多於合縱的。
合縱輸失敗的第一次是聯軍內部內訌。合縱的第二次失敗是因為秦國策反魏國和趙國,合縱軍隊被瓦解。可見合縱的聯盟,如果有一國經不住誘惑懈怠了,聯盟也就瓦解了,這樣的合作風險是很大的。所以最後連橫勝。
趣味小總結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但前提是心齊,如果心不齊,泰山是怎麼也移不動的。連橫最終能取得勝利,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是秦國自身是很有實力的(有錢、有人才、有軍隊)。當然合縱各國的不團結也讓秦國統一變得更迅速一些。
-
4 # 福福林
合縱的優勢在於東方六國死死的把秦國壓制在函谷關,使秦國沒辦法向外擴張,之所以連橫最後勝利,是因為六國各個心懷鬼胎。沒有一位國君可以和秦王相比,貪圖小利。沒有長遠的戰略驗光,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
5 # 老樹時光倒流
合縱和連橫是戰國後期兩大縱橫家蘇秦和張儀的兩種策略主張,是敵對的。合縱的目的就是倡導六國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強大的秦國,而連橫就與其相反,遊說六國中個別諸侯國靠攏秦國,以圖撕裂六國聯盟。合縱的失敗在於六國各自為政,各自的利益至上,雖然表面上簽有盟約,但在關鍵時候毫無約束力,而且六國之間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也沒有得到有效化解,在強秦暫緩向六國發動戰爭後,六國抗秦的壓力得到了舒解,六國之間的矛盾又重新出現加劇了,為了各自的利益衝突不斷出現;我覺得抗秦是消極的,只要秦國暫緩發動進功,合縱抗秦就基本上停止運作了,六國聯軍各自班師回國。而連橫就是連橫親秦,把六國聯盟撒裂,利用六國之間的深層次矛盾爆發而產生衝突,有目標地許以利益拉攏個別合縱成員國,反過來與秦國結盟,利用秦國的強大獲取利益,而他的成功就是利用了六國之間的矛盾,以及對各自利益的貪婪追求,已經沒有“唇寒齒亡"的概念而施行,這亦是利用人性醜陋的表現,在道義與利益的選擇。這就是合縱失敗的關鍵原因。或者合縱進取些,不但只停留在抗秦單方面,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反之連橫就不同了,他成功地瓦解了合縱聯盟,並且加入了“遠交近攻”的策略,為秦國後來統一六國提供了完善可行的策略。
回覆列表
合縱的優勢,就是一夥人聯合起來揍一個。
合縱連橫是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保全自身,獲取利益而採取的外交策略。合縱是指“合眾弱攻一強”,七國實力有強有弱,單打獨鬥打不過,那就聯合幾個難兄難弟一起上。而連橫是指“事一強以攻眾弱”,“事”即“侍奉”的意思。當大哥也需要有小弟撐場面的,而小弟跟著大哥混,也能撈取一定的好處,各得其所。
由此,戰國時期也興起了一批縱橫家,周旋於各國間拉幫結派、挑撥離間,口才必須要好,還必須說到要害,讓君主們深以為然。縱橫是指的方位,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因為秦國處於七國最西端,與山東六國東西走向,拉攏政策稱“連橫”。而其餘六國地理位置多為南北走向,故抱團取暖的政策稱為“合縱”。
熱點歷史小說出於情節需要,多將張儀和蘇秦作為合縱連橫的創始人,兩人是鬼谷子的弟子,是同時代對抗的兩方。但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典籍《戰國縱橫家書》記載,張儀死於公元前284年,蘇秦死於公元前310年,前後相差26年,當張儀縱橫七國時,蘇秦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士子。合縱政策的倡導者另有其人,一般認為是魏國的公孫衍。
七國爭雄,實力才是根本,縱橫只是手段之一。無論合縱或是連橫策略,都並非是鞏固的軍事聯盟,而是根據眼前的形勢,不斷的組合變化的。七個國家都不容易,為了不被打垮,都煞費苦心的審時度勢,具體加入哪一邊,就看哪方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維持天下各方勢力的均衡,也是各國執政者們需要考慮的。比如魏國強大時,打到趙國家門口,齊國一看,不能讓魏國一家獨大,於是來幫忙謀劃了“圍魏救趙”,熄了魏國的火。各國之間算盡機關,不過這種均勢一直在各國間似乎很有默契的保持著。
這種均衡一直維持到秦國行商法後,秦國在新法的促進下,已經凌駕於六國之上,此後的合縱行動就多是“六弱攻一強”。
與其說“連橫”打敗了合縱,不如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是山東六國雖然意識到了秦國的強大與威脅,但六國畢竟不是一國,各有各的算計,這種鬆散的結盟,很容易就被秦國分化離間而垮掉。更重要的是,秦國經過自秦孝公後,幾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國力日強,而六國在秦國不斷的蠶食打擊下,已是疲憊不堪。
在秦昭襄王用白起時,已經開始有計劃的統一六國,只是滅國大戰的契機到了秦始皇這一代,才徹底成熟。合縱連橫這一古人的智慧,後世也普遍用於國與國關係和商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