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剛日讀史
-
2 # 歷史愛好者畫影
不是趙高的原因,秦國的毀滅從很久之前就埋下了伏筆。可以這麼說我覺得秦國滅亡的原因之一,跟當時選擇的制度有點關係。
大家都知道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成為了歷史上的強國,其中他們認同的法家思想給秦國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
我認為這也沒有什麼,但是感覺秦國自從在法家的道路上面吃到了甜頭。後來就太注重法家思想了,導致一些地基不穩。
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皇宮貴族的利益,這種衝突很明顯到了後期就爆發了。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秦始皇沒有把這種相互之間的利息平衡好,同時改革太快了。
像後面的漢朝也感覺到秦國有些政策是對的,但是他們明顯就小心一點。不過有可能是因為有了秦國,這樣的經驗教訓導致的結果。
對於一些改革首先他們是從小範圍開始的,到了後面才逐漸擴大。比起秦國來說實在是高明好多。
而趙高到後面都沒有當上皇帝,說他是秦國滅亡的話實在太不可能了。
那麼談到秦國滅亡的原因,我更加認為是天時地利人患等原因導致的。
就像我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寫到,很多我們看似比較普通的事情往往決定了後面的發展。所以朋友看了這個你還敢亂做決定,不好好計劃和思考嗎?
-
3 # 看清看透這個世界
趙高只不過是個推手而已,當時天下人對秦國都有仇恨,那就是滅國之恨,要知道當時七國都已經建立幾百年了,還沒有統一帝國的概念,可見滅國之恨多麼深刻。
-
4 # 夏陽太史
是趙高毀滅了秦國嗎?
我的觀點是肯定的,趙高在秦朝這架馬車解體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趙高的身上,我們甚至可以窺見秦朝滅亡的根源。
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帝國形態出現的大一統王朝,然而國運卻只有短短的15年(前221-前207),秦亡之謎是歷朝歷代坊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趙高這個為秦始皇所看重,並在秦始皇死後把握秦朝政局的人在秦朝滅亡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出身文法世家 幸得始皇賞識中國古代是以人治為主要特徵的專制時代,一個人要有至高的地位並得到當權者的賞識,除了運氣之外,自身的才能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首先我們來看看趙高究竟有何德何能,竟然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
我們知道,秦朝是崇尚嚴刑峻法的朝代,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趙高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文法世家,趙高的父親就是文法官吏,趙高兄弟就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之下學習法律,有著相當紮實的文法基礎,而趙高尤其聰穎,有耐心,有恆心。他十七歲開始進入學室(學室是秦朝專門培養文法官吏的學校)學習,三年後參加資格考試,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高考,趙高同學以最優秀的成績脫穎而出,三年後他又一次在考試中取得第一名,進入秦國宮廷,直接當了秦始皇的秘書,從而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華。趙高能夠得到始皇賞識的原因有這麼幾方面:
一,工作認真,業績出色。他在當始皇的秘書期間,兢兢業業,才智超群,深受始皇信賴,甚至當趙高觸犯法律判處死罪之時,始皇帝還加以赦免,這才給了趙高一個繼續掌權的機會;
二,精通法律,文法兼美。前面說過,趙高從小就受到了紮實的法學教育,法律知識淵博,而且他書法精美,他所著的《爰歷》就是秦朝官方的識字課本,更重要的是,他受命教授胡亥法律知識,這為他之後說動胡亥弄權埋下了伏筆;
三,武藝高強,文武雙全。趙高體魄強壯,車技精湛,很快被委任為中車府令(管理皇帝的車馬出行),更加深了始皇對他的信賴。
正是因為如此,趙高才坐穩了自己的位置,牢牢地掌握了大權,再加之他與秦二世胡亥的師生關係,他的權勢甚至還要高於位居丞相的李斯!
沙丘之謀 大盜竊國秦始皇37年(前210),始皇帝在第五次巡遊時於鉅鹿郡沙丘宮染病歸西。始皇彌留之際口授遺詔,令趙高筆錄。如同我們所知道的,而趙高卻並未將密詔發給扶蘇,而是徑直去找胡亥,試圖說服胡亥,共謀篡位。作為胡亥的老師,趙高深知胡亥的性情,沒聊幾句,胡亥便拜服在老師面前,趙高知道,有了胡亥的默許,計劃已經成功了大半,接下來說服李斯自然不在話下,於是三人之約已成,殺蒙恬,誅扶蘇,天下落到了秦二世胡亥手中,然而胡亥的背後是以趙高為首的利益集團。
本來始皇在世時推行嚴刑峻法,修阿房,築長城,屯兵嶺南,北拒匈奴,天下已是哀鴻遍野,亟待推行善政,才能緩和社會矛盾,公子扶蘇是最好的繼任者。然而沙丘之謀,變生肘腋,天下又落到一群貪得無厭的奸佞手裡,暴政一天勝過一天,“天下苦秦久矣”,陳勝吳廣應時而生,登上秦末戰爭的舞臺。
柳宗元曾說過:“秦之失 在於政 不在制”。儘管你有百萬虎狼之師,儘管你有嚴密的連坐刑罰;儘管你有廣袤的疆土,天下百姓一怒,秦朝這條大舟也不得不傾覆。所以說暴政是秦亡的根本原因。而秦朝在二世之時有沒有可能進行改變呢,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為趙高這個最大的幕後推手的存在,秦朝歷史就這樣改弦易轍,滑入二世而亡的不測深淵!
回覆列表
秦,是亡於指鹿為馬的趙高之手嗎?帶著這個疑問,一起來剖析那個偉大而黑色的政權——大秦帝國滅亡原因。
始皇帝統一六國後,車同軌,書同文,廢分封制置郡縣制,北逐匈奴,南征百越,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統一帝國。
透支社會生產力,讓社會矛盾猶如火藥桶。當時天下初定,民心思安。舊六國地盤,百姓根本還沒適應秦國法律,而秦國卻不管這些,秦國的連坐法,還有勞役法,強加在舊六國百姓頭上。尤其是勞役法,規定每個成年男子皆需每年服勞役一個月。
因此戰後殘餘的舊六國百姓離鄉背井者不可勝數,而秦始皇卻不管這些人的死活,築長城,修阿房宮,建驪山皇陵,劈馳道連通九州,鑿靈渠,戍五嶺,這幾項大工程所費勞力,數已百萬計。且參與之百姓,十死五六。想想看就可以知道,幾百萬人不耕種生產,只為修築這些大工程,後勤會如何供給,所以吃不飽睡不好,還得參加繁重的勞動,病死累死者多不勝數。後代有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由此而來。
而不用去勞役的則需要繳納沉重的賦稅,而秦由於商鞅規定的法律,是重農輕商的,所以大部分的稅是由農民負擔。又因徵走大部分勞力壯丁去勞役,剩下之人耕種生產更加雪上加霜,社會矛盾猶如一個火藥桶。
此時需要一點星火,即可燎原。
秦始皇六次全國巡遊,然而他卻沒有提前立下太子,軍方勢力是心屬扶蘇的,而最後一次卻帶上胡亥一起巡遊。所以在最後一次巡遊之時,病逝於沙丘(今河北邢臺附近)。
而隨行隊伍中,忠心了秦始皇幾十年的趙高,為了自己的私心,和李斯一起撈取從龍擁立之功,立馬篡改秦始皇遺囑,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上位之後,趙高為了肅清反對派,殘害忠良,獨霸朝綱,製造了指鹿為馬的典故。而二世上臺後,除了繼承始皇帝的浩大工程外,還變本加厲的搜刮民脂民膏。
社會矛盾被積攢到頂點,終於爆發:在大澤鄉,陳勝,吳廣二人揭竿起義,星星之火,燎原整個天下。舊六國貴族趁機起兵叛亂。因秦軍主力被派了50萬出去徵南越,趙佗欲自立問題,帶著那支主力秦軍坐看中原烽火便地。而章邯的驪山囚徒軍隊和北邊由王離帶領的長城軍隊,被項羽滅掉以後,秦軍再無可擋起義軍的兵力。
而趙高,狗急跳牆之下,殺了二世胡亥,另立子嬰為秦王,而子嬰用計除掉趙高並夷三族。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子嬰投降劉邦,秦亡。亡於殘暴的苛刻制度,亡於透支社會生產力,而趙高,只不過是一個推手,幫起義軍打了一個助攻而已,雖然也有份亡秦,卻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