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格育兒部落

    腦癱的直接病因是腦發育成熟前,腦損傷或者是發育缺陷導致的以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為主的綜合徵。腦損傷和腦發育缺陷的時間我們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出生前、圍生期和出生後。

    圍生期因素主要有:低體重、早產、胎盤功能不全、缺血缺氧等。這些都是患腦癱的高危因素。

    出生後因素主要有:新生兒期驚厥、呼吸窘迫綜合徵、吸入性肺炎、敗血症、缺血血氧性腦病、顱內出血、腦積水#等,也屬於腦癱的高危因素。

    三個月的孩子一般年齡比較好,特徵表現不太明顯,但是如果孩子有以上高危因素存在的話我們就要注意!三個月孩子頸部力量已經不錯了,如果三個月的孩子還有不能豎頭,握持反射還沒消失,孩子頭圍較小等這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 2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寶寶出生後隨著成長髮育,每個階段都可能有新“開發”的技能,也可以由此判斷出一些發育是否存在異常,如果是腦癱患兒,可能會出現一些與其他同月齡的孩子不一樣的表現,如發育遲緩,活動異常等,當然如果是較輕的腦損傷也是不容易判斷的,在於父母及家人的耐心認真觀察。

    想知道哪些是異常的就要先了解一下哪些是正常的,那麼三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發育指標呢?中國衛生部發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三個月寶寶的生長髮育大致如此:

    男寶寶

    體重:平均在6.7千克,正常範圍為4.69KG-9.37KG;

    身高:平均為62釐米左右,正常範圍1382.5px-1725px;

    頭圍:平均為40.50釐米左右,正常範圍為 917.5000000000001px-1115px。

    女寶寶

    體重:平均為6.13千克左右,正常範圍為4.40kg-8.71kg;

    身高:平均為60.60釐米左右,正常範圍為1355px-1687.5px;

    頭圍:平均為39.5釐米左右,正常範圍為900px-1085px。

    如果有發育異常需要注意!需與其他疾病區分。

    三個月的寶寶會什麼?

    抬頭

    三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很穩的抬起頭,有個別寶寶趴伏或平躺會有嘗試翻身的跡象。

    主動動作和被動動作

    自主動作增加,如眼睛可隨光亮/鮮豔/聲響吸引移動,盯住並嘗試觸碰眼前物體,吃拳頭,逗弄有反應,微笑等表情,對聲音的敏感,可以聽到媽媽呼喚,做出反應等等~

    怎麼發現腦癱?

    腦癱原則是早發現早干預,越早越好,所以有賴於家長們的細心和耐心,如果三個月寶寶有異常表現如肌張力異常,透過觀察寶寶的自主運動情況,和被動動作,如家長抬起寶寶的胳膊放下是不是直接掉落,後做外展動作僵硬等。一旦發現孩子疑似腦癱,馬上到正規的醫院就醫確診!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3 # 醫教寶育兒助手

    兒童大腦性癱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癱,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致殘性疾病,統計後的發病率約1-2%左右。

    目前腦癱的治療依然是一項複雜而艱苦的。

    我們總是提倡腦癱要早發現早治療,可是很多家長對腦癱的不瞭解,導致孩子異常狀態明顯之後才發現不對勁,但腦癱是發現越晚治療時長越大,家長應該怎麼分辨孩子是否是腦癱呢?

    大致來講,就是時常觀察寶寶的運動發育情況、語言發育情況、智力發育情況等

    下面我歸納了一下需要高度關注的寶寶:

    不過在腦癱鑑別診斷中,也要根據患兒的年齡、癱瘓部位、病型、併發損害等具體情況還要驚喜深入的瞭解。

    一旦發現孩子疑似腦癱,或者說出現異常情況,請立即就醫,腦癱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 4 # 丁媽親子時光

    腦癱的後果很很嚴重,如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試聽障礙等,這些都是導致兒童肢體和智慧殘疾的主要原因。

    因此爸爸媽媽在撫養寶寶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去就醫,因為一旦寶寶腦癱,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3個月寶寶發育情況:

    1.動作:仰臥位可以變成側臥位,俯臥舉頭可以與床面成45度,直立位及俯臥位能抬頭;

    2.語言:咿呀發音、發出和諧的喉音;

    3.環境適應及行為表現:能微笑、頭可以看到物品或者聽到聲音可轉動

    4.身高:男寶59.7----64.3cm 女寶58.4---62.8

    5.體重:男寶5.97---7.51kg 女寶5.47-6.87kg

    6.頭圍:男寶39.2--41.8cm 女寶38.3-40.8cm

    寶寶的腦癱症狀:手腳經常用力伸直或者扭曲,身體好像很“有力”;滿月後頭仰、扶坐時不穩;3個月不能抬頭;4個月緊握拳,手不能鬆開,拇指內收;5個月俯臥時前壁不能支撐身體;6個月扶立時足尖、足跟不能落地;7、8個月不能發出ha、ma音,不能獨坐;9、10個月不會爬;頭和手頻繁顫動抖動,眼睛不能注視;自主活動少、過分哭鬧或者安靜、張口、餵養困難、對聲音反應差。

    寶寶腦癱,治療越早,效果挺好,治療的黃金時期為“出生後至5個月內”,因為6個月前是大腦細胞分化最活躍的階段,在此期間配合治療能取得顯著效果,家長如果早期不重視,嬰兒一旦錯過治療的關鍵期,將後悔莫及。

  • 5 # 母嬰參考

    新生兒腦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腦癱患兒已突破1000萬,其中中國約有600多萬。正常情況下,如果此病能儘早發現,儘快治療,是能夠得以康復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孩子都是在2歲以後才被發現,遺憾地錯過了最佳的治療康復時間,其療效大打折扣,對孩子們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因此,希望各位家長能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腦癱寶寶在三個月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異常反應:

    1、身體大運動發育遲緩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大運動發育都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大多是按照“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的規律,寶寶大約在2個月左右,開始慢慢學會了45度抬頭,鍛鍊了其頸部及胸椎肌肉,這也為三個月時的翻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寶寶在3~5個月之內已經學會了翻身,說明他們神經發育正常。

    反之,若遲遲不會這個動作,可能有腦癱的危機,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因為父母經常將孩子抱在懷中,讓孩子缺乏鍛鍊的機會,腦神經接受的刺激過少,同樣會出現大運動發育遲緩落後的情況。

    2、聽力障礙

    這屬於腦癱的早期症狀之一,從人體聽覺正常發育規律來看:人體聽覺系統發育較快,正常情況下,1月齡的寶寶就會對高聲貝的噪音敏感併產生牴觸情緒;2個月左右就會開始尋找音源;3個月左右能聽見周圍人的說話聲。如果寶寶在三個月以內對噪音及父母的說話聲毫無反應,可能就是腦神經發育存在異常,不排除腦癱的可能性。

    3、緊握雙拳不會張開

    在3個月以前,寶寶大腦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神經元對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差,所以常常會緊握雙拳,直到3個月左右,寶寶大腦皮層慢慢完善,對手部動作的操控性增強,此時就會自然地開啟拳頭。如果遲遲不會張開,可能是腦癱兒。

    此外,如果寶寶經常性嗆奶,且不會吮吸乳頭、叫名無反應,不會微笑……患腦癱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在三個月以內沒有得到處理,可能就會影響今後的智力發育,孩子將來的視力、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把拆遷款全部給弟弟,老了要我和弟弟一起養老,我該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