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路走來61195714
-
2 # 紹明6481
北宋的趙構,就是一個欺內怕外的皇帝,趙構時代,北宋也有很多主戰派,岳飛最大的主戰派,也是有很多投降派,還出了個歷史上最可怕的漢奸:秦檜,趙構聽秦檜,岳飛可能會造反,(所以莫需有)趙構就聽信秦檜,投降了金朝。如果趙構一向支援岳飛的主戰一邊,清除那些漢奸,同全中國人民一同抗戰。北宋的歷史就會有很長。
-
3 # 灰灰不是飛機
從南宋和金國的內政、人口、軍力、經濟等方面,若趙構全力支援岳飛的話,收復北宋失地沒有問題,滅掉金國也是很有可能!
一、靖康之變是北宋朝廷的不抵抗造成的,而與國力無關!
1、第一階段:1125年秋,金國第一次出動12萬攻擊北宋,北宋遣散各地勤王部隊20多萬,出重金求和;
2、第二階段:1126年9月,金國第二次出動15萬攻擊北宋:
北宋實際情況:
開封城內共有守軍八萬多人(原守軍七萬,加上南道總管張叔夜所率的一萬三千人勤王部隊),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開封市民自願請戰。
趙構(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召集軍民十幾萬;其他各地勤王部隊幾十萬都在趕來途中。
造成靖康之變的原因:
第一、北宋朝廷內部混亂延誤戰機;
第二、趙構手握大軍卻不作為;
第三、北宋統治者在開封圍城戰中的消極抵抗、不守城、主動求和。
結果:公元1127年初,金軍佔領北宋京師汴梁(今開封),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貴卿、朝臣都成了金軍的俘虜,北宋滅亡。
二、靖康之變後南宋穩定發展,軍隊戰鬥力上升,而金國內政混亂、軍隊戰鬥力下降!
1、金國:人口4400萬,鼎盛時期軍隊100萬;
①在10多年時間裡,先後滅掉了不可一世的大遼國,以及堪稱龐然大物的宋朝。在消滅遼國和北宋之後,金國的土地的確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和補充,可國家體制轉換的不完善卻使得金國政變頻發,皇位繼承難以保障,直到完顏亮被弒殺、金世宗繼位,金國才算步入正軌。
②在建國的初期,金國軍隊確實強悍。但是進入中原的花花世界之後,金國軍隊的戰鬥力迅速下滑。
④金國內部一直有契丹起義,同時河北、山東民變不斷。
⑤金國內部不穩,金國初期實行的是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不是君主專制制度,再加上完顏阿骨打的子侄輩都在滅遼滅宋的戰爭中立有戰功,彼此各不相服,對權力都有一定的訴求。
⑥金國統治者也意識到他們沒空去迅速消化中原,所以在滅北宋之後,金國沒有直接佔領汴京極其附近土地,而是扶持了一個偽楚政權,但張邦昌不肯合作,於是又扶持了一個偽齊政權。
2、南宋初期:人口1.1億,軍隊約150萬;
①南宋初年的行營護軍五大部的淵源有三:一是源於南宋初年的御營軍,二是源於宗澤的東京留守司軍,三是源於陝西軍。
②南宋初年,各路宋軍還大興營田,儲備糧餉,宋軍積蓄了充足的糧草,宋軍後勤供應得到顯著改善。
-
4 # 哥哥123
只要趙構不想滅國,支援收復失地,憑著韓世忠一個人就可以收復了,岳飛從旁協助。我不知道誰以訛傳訛說岳飛是中興四將之首,岳飛和韓世忠相比,抗金功勞沒有可比性,岳飛最牛逼的功勞,就是血腥鎮壓農民起義,這點,韓世忠拍馬趕不上。
換作你們穿越到南宋趙構身上,最後你們也和趙構一樣,只能先求和,收復失地,和找死亡國有什麼區別。南宋為了維持正常運作以及軍隊作戰所需,不斷的增加百姓稅收,最後導致老百姓忍無可忍只能起兵造反,這就說明,南方百姓的忍受程度已經突破極限,再增加賦稅,就是全國百姓一起造反,就這種情況下,你收復失地後,考慮到北方失地農民每天最低的生活保障了嗎?單靠南方一地,能撐起南北兩地嗎?北方要自給自足起碼需要三年時間,這三年朝廷靠什麼維持百姓生活所需?當百姓無法生存,想活下去,有什麼辦法,造反,搶奪。那個時候,無論是女真族還是蒙古族只要搬張椅子往哪裡一坐,倒上一壺小酒,一碟花生,並在一旁大叫,加油,快打,好樣的,就這麼幹,繼續。等漢人自己打的差不多了,青壯年急劇減少,那時女真也好,蒙古族也罷,不服吹灰之力,一座座城池就這麼到手了,把剩下的漢人當做奴隸
-
5 # 德厚致遠
岳飛是南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抗金名將,他精通韜略,有勇有謀,《宋史·岳飛傳》:“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這也正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趙構支援,岳飛完全可以收復北宋江山,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岳飛取得郾城、穎昌大捷後,金兵精銳盡失,消滅了金軍的有生力量,金宋兩軍己實現了攻守轉換,宋軍開始轉守為攻。金兀朮退還開封自保,接連的失利使他哀嘆:“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岳飛鑑於當時完勝的戰局,上書爭辯陳奏:“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二是金軍鬥志喪失,沒有鬥志的軍隊註定失敗,據《宋史.岳飛傳》所載:郾城大捷後,金軍大帥烏陵思謀無法控制部下,只能勸告部下說,大家不要輕舉妄動,等岳家軍來了就出降。金軍統制王鎮、統領崔慶等將領都率所部投降,以至於金軍禁衛軍龍虎大王的屬下忔查千戶高勇之流,都祕密地接受了岳飛的旗幟和文告,從北方前來歸降。金國大將韓常不願再戰,打算率五萬部眾前來投降歸附。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連金軍主帥金兀朮也連夜準備從汴京開封撤逃,汴京乃北宋京都,收復京城,淪陷十多年的中原故土就可望收復了。難怪岳飛興奮地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三是北方淪陷區人民不滿金國統治,心向南宋,願意與岳飛裡應外合共同抗擊金軍,岳飛也派人聯絡北方民間抗金武裝,實施“連結河朔”的策略,此次派往河北的李寶、孫彥、樑興、董榮等義軍首領負責在太行山區和河北、河東等路組織當地忠義民兵,在後方配合岳家軍作戰,北方許多州縣的民間抗金力量也紛紛揭竿響應,截至七月初,曹、懷、衛、孟等州都被攻克。至此,岳飛所部和由他聯絡的各地忠義民兵,對兀朮盤踞的汴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面包圍之勢。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
四是金國的奴隸制制度和高壓政策不得民心、不合時宜,金國統制區的漢人、遼(契丹)人,蒙古人起義造反,鬥爭不斷、內亂頻繁,淪陷區人民心向南宋盼望宋軍北伐予以解放,民心所向就是力量,這也正是岳飛收復北宋失地的大好時機。
就在抗金戰爭既將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趙構受秦檜蠱惑,連下金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也難怪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還是岳飛分析判斷的對,岳飛被害後,南宋再也無力北伐,無法北定中原,岳飛所料一語成讖。
金國對蒙古部落實施的殘酷減丁政策,使得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導致了以報仇雪恨為名的成吉思汗的崛起。
-
6 # 亮羽飛雲99
宋朝之富裕,其地位高於當今美國,不存在缺糧、缺兵、缺錢問題。宋朝也有如岳飛、韓世忠、種家兄弟…等一大批名將。
宋朝之缺———膽!宋朝朝堂文官當權,對百姓凶殘如豺狼,見金軍膽小如鼠,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是由朝堂決定的,也就是文官決定的。所以說不管武將怎麼盡忠,只要奸臣把持朝堂,最終必敗(武將打勝了,文臣講和了;武將正在進改,奸臣不供應糧草了)。
宋朝朝堂之上多奸臣,蔡京、張邦昌、高俅、童貫、秦檜…雖然是一批名將前線勇戰,勝至多是維持現狀。敗則割地賠款。
文臣當權,對武將多防控,後勤兵員不足,被動防守,最終滅亡。
文臣不懂軍旅,制定戰略,不求有功,多點防禦。被人各個擊破了。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假設你有兵10萬;對方20萬,分守10城;你可以一個個的消滅。你先揀軟柿子捏。每勝一仗,對兵將歷練、士氣大振。
反之,你被動防守,結果是被人各個擊敗。金兵強是經常各個擊敗宋軍。
岳飛勝是攻防結合,若是皇上支援,朝中無奸臣誹謗拖腿,以岳飛之能當然可以恢復河山。若皇帝有中興之姿,再命韓世忠等進軍,滅掉金遼也是順暢之事。
-
7 # 風雨中的梅雲
如果趙構支援,岳飛會滅了金國的。而且,南宋能打仗的軍事統帥不止岳飛一個。我們說,當時金國的騎兵非常厲害。但岳飛的步兵有著專門剋制金國騎兵的辦法和兵器。金國當時的騎兵是柺子馬和連環馬,岳飛的軍隊配有鉤鐮槍,和大斧,鉤鐮槍也是槍,平時可以作戰殺敵,對付騎兵的時候,鉤鐮槍的作用就大多了。在岳飛的部隊裡,鉤鐮槍是和弓弩手,刀盾兵還有長柄大斧手聯合行動的。歷史上有過記載。在對付連環馬的時候,鉤鐮槍手只要放倒一排中的一兩匹戰馬,那麼這排連環馬就算是廢了。在對付柺子馬的時候。鉤鐮槍手主要是跟大斧手密切配合。其他的刀盾兵和弓弩手主要是防護的。他們主要是保護鉤鐮槍手和大斧手的。鉤鐮槍手只負責鉤倒敵人的騎兵,之後勾掉頭盔。如此,鉤鐮槍手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大斧手出場了,他的目標最簡單,就是一項程式。剁腦袋。另外,還有過一項記錄,在雷電交加的大雨傾盆之夜,南宋步兵身著黑衣偷襲金兵營寨。事先約定好的,不許說話,只能打口哨。而且,他們不舉火把。摸黑前行。因為當時金兵頭上都有大辮子。所以,這些南宋步兵要殺的人也很好認,只要摸著大辮子就是一刀。平時貓在地上不動換,趁著閃電的照亮快速前行。幾百人,一個晚上,殺了五千多金兵。己方零傷亡。還有一個記載。金兵入侵南宋,晚上正睡得香。南宋步兵敲鼓吹號等金兵穿好盔甲騎上戰馬排好隊形準備作戰時。鼓號聲便會戛然而止。恢復平靜。等金軍剛睡著,宋軍就會周而復始的騷擾他們。直到最後,這些金兵困得都從馬上掉下來了。所以,南宋不是沒有辦法打贏金國。是趙構不想打。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支援岳飛直搗黃龍的話,岳飛一定會做到的,之後呢。把井裡的那兩個撈上來送回來,趙構乖乖下野讓位?別逗了。趙構才不會那麼做呢。再者,趙構非常清楚岳飛的能力,他更知道金兀朮不是岳飛的對手。也正因為趙構清楚這些事,所以,岳飛的軍隊只要一過黃河。趙構就會讓他回來。做個假設,如果趙構知道岳飛打不過金兀朮的話,還會管他嗎?反正是你岳飛要自己去送死,那你自己去好了。對吧。也正因為趙構知道金兀朮打不過岳飛。而趙構更不想讓岳飛把井裡那兩個迎回來跟自己搶乳酪。所以,才有十二道金牌急招岳飛回朝。之所以金牌十二道,這麼急,說句不好聽的,恐怕當時的金兀朮只是已經朝不保夕了。所以,秦檜才攛掇趙構,趕緊發金牌招他回來。而秦檜也知道,岳飛可能會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為由,不會回來。所以,這才連發十二道金牌。岳飛不得已奉詔回杭州後。金兀朮驚魂未定,摸了摸腦袋。給秦檜去了道手書,岳飛不死,絕不和談。大家說,如果岳飛的戰鬥力很渣的話,金兀朮還會這麼有所顧忌嗎?要知道,金兀朮曾經可是搜山檢海拿趙構的主。說白了,南宋領土全失,皇帝都躲到公海上去了。金兀朮還不NB嗎?金兀朮之所以要殺岳飛,是因為在岳飛面前,他毫無勝算。而趙構要殺岳飛,是因為他怕岳飛真的直搗黃龍,迎還二聖。跟他搶江山。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讓岳飛去死了。因為在趙構看來,能打到金國首都迎還二聖的人只有岳飛。其他的韓世忠劉琦等人,都沒這個能力。但他們也不是不能打。只是沒有岳飛那麼變態而已。在趙構看來,岳飛死後,韓世忠等人也可以維持現狀。他們雖然打不過金兀朮吧,但也不是金兀朮三幾下就能解決的。這樣,二聖就回不來,自己的乳酪就還是自己的。於是,岳飛回來後就被關進了大理寺,為了拿到岳飛的犯罪證據。秦檜和他的手下無所不用其極。什麼樣的酷刑都用了,岳飛一直在喊冤。因為他的確是清白的。最後沒辦法了。秦檜只能以莫須有殺之。謝謝。
-
8 # 趣文談史吧
如果全力支援下,不說能夠全面收復失地,但是至少至少遼國不會輕易再和宋朝開戰,宋朝會持續很久。
1.有些時候打仗不能光論軍師能力而言,我們偉大的解放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是很差的,可是我們依舊打敗了日本,國民黨,美國,還有其他國家。這證明打勝仗武器實力並不是決勝得唯一因素。
2.如果趙構全力支援,那就是民心所向。會將所有的愛中國人士都投入到打仗中來,那麼,後勤供給,兵員補充將會更容易。以前尚且能打勝仗,何況全國上下一心呢。
3.如果趙構支援,那麼便能讓會打仗的將領聚攏在一起。要知道宋朝時候,能打仗的將領是很多的。對於收復失地,也沒了阻礙。那麼,取勝得機會更大!
4.宋朝得經濟是很繁榮得,要是趙構能全力支援。那麼,不用多長時間,宋軍得武器裝備便能更強,那麼,取勝得機率還是會越來越大。
5.宋朝不是不強悍,只是宋朝開國以來,便重文輕武,導致軍師能力下降。但是宋朝經濟特別發達,要是趙構能夠全力支援,那麼,要不了多久,宋朝得臣民得戰鬥意志便會激發出來,再有經濟作為支撐,那麼是很容易打敗遼國得。
所以說,如果趙構全力支援,那麼,打敗遼國,收復失地得可能性是很大的!
-
9 # 劉煲的故事
先說一下我的結論:即便趙構全力支援岳飛,收復北宋半壁河山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首先從政治層面,北宋末年統治階級腐敗的治理體系,已經從根本上做了“自宮”,已經不具備與正在日益強盛的金國抗衡的基礎。如果說汴梁城破,“徽欽二帝”被俘還僅僅是一個偶然事件,但是後來金國大軍長驅直入江南,已經是兩國實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的結果。
然後從經濟層面來看,趙構依靠忠於朝廷的主戰派東征西討,勉強撲滅了南宋各地農民起義軍,終於形成了一個比較統一的完整的統治局面,國庫空虛到了極致。為了維持各地抗金力量與金國的侵略對壘,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只是為了不讓金國南下,為了保住半壁江山,不得已而為之。
不管徵收“遼餉”還是“練餉”,都是對江南農民額外的盤剝壓榨。土地兼併嚴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一旦出現這種局面,不但金國南侵無法抵抗,整個南宋朝廷都有可能被徹底顛覆。
回到問題,趙構全力支援岳飛,只能是一種心情,但是從行動上並沒有太多的選項。岳飛取得的勝利,也僅僅是在抵抗的前提下不斷獲得,但是在北伐之路上,前進的步伐遠遠不夠——不是不想,是做不到。
所以說,就算拋開趙構私心,舉整個南宋之力支援岳飛,也會由於涸澤而漁式的統治導致南宋內部的首先崩潰,根本就不可能達到徹底收復失地,迎二聖還朝這樣口號式的目的。
-
10 # 另類文史
本題目只談正史,不提演義。
從情感來說,我很願意岳飛“直搗黃龍”,念及靖康之恥的悲慘,我甚至願意“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成為現實。
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是需要實力才能完成的。
就像網路上一句很著名的話那樣:沒有實力的憤怒一文不值。
如果趙構支援岳飛收復失地並“迎還二聖”的話,不只是岳飛,就連趙構自己也將面臨“國破家亡”的結局,至於岳飛,則更是身敗名裂。
從軍事實力而言,南宋軍力與金軍相差甚遠,無論是宋史記載還是金國曆史記載,都沒有岳飛“大獲全勝”的記錄,至於“朱仙鎮大捷”和“大破柺子馬”等精彩故事,都只是在話本小說中才能“一窺芳蹤”。
金人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文明,如果戰線拉得太長的話,糧食補給就只能靠“以戰養戰”的模式從宋朝政府勒索獲取。
趙構在一路難逃的過程中,也有意無意的實施了堅壁清野的舉措,讓沿途的城市村莊不給金人留下一粒糧食,水井也填上,甚至路邊的野草也儘可能毀掉。
金軍將戰線拉得太長,從西北塞外不毛之地出發,想佔據東南的魚米之鄉,豪言壯語怎麼睡都可以,但實施起來卻不是說的那般輕巧。
最終,金兵在黃天蕩被韓世忠打的差點全軍覆沒。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目前我們熟知的岳飛“屢戰屢勝”“大破金軍”以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說法,都來自岳飛孫子岳珂的著述,正史中並無相關記錄。
後世有人考據說這首詞應為明朝將軍王越所作,因為他有何岳飛相同的遭遇。
不管怎樣,岳飛的愛國熱忱不容置疑,然而,即便是趙構原意傾盡全力支援岳飛收復失地,也僅只是能收復故都開封而已,以岳飛的軍事才能和宋朝軍隊的戰鬥力,如果一切順利,也只能止步於河南境內而已。
小說和評書中的許多戰績,故事原型脫胎於岳飛剿除偽齊政權的部分戰果。而偽齊政權,是北宋滅亡後被金人扶植起來的第二個傀儡政權,其戰鬥力相當於汪精衛時期的稅警團,隨便招募三五十個香港古惑仔,就能滅掉上千個稅警團的建制。
這種貨色,簡直就是龍套中的龍套,弱雞中的弱雞。
和他們相比,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賈寶玉也能成為蓋世英雄,更遑論是岳飛這樣盡忠報國的名將了。
“捷報頻傳”確實可以鼓舞士氣,弘揚愛國情懷,然而如果真要救亡圖存,非得有硬核實力不可,否則就是以卵擊石。
綜上所述,即便是趙構支援岳飛收復失地,勝算也很小。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
11 # 無氣倒被人欺
第一,所謂的“朱仙鎮大捷”只出現在岳飛的孫子岳珂的《鄂王行年編》裡面,除此之外,宋與金兩國都毫無記載。宋史專家鄧廣銘認為“朱仙鎮大捷”是岳珂的虛構之言。
第二,在金國的記載裡,讓金國軍隊遭受到重大損失的一共就兩次:吳階的“和尚原”與張榮的“縮頭湖”之戰。順帶提下,張榮這個如果不是讀過宋史的瞭解的沒幾個,張榮是個湖匪,當初岳飛不戰而退放棄泰州後,是張榮與金國部隊在縮頭湖大戰打敗了金人,收復了泰州。這兩次戰役,一個是山地,一個是水戰,都是金國不擅長的領域。
第三,1140年岳飛的北伐,實際上是南宋軍隊打的一次有限的反擊戰而已。金元術同時面對的是南宋的幾支軍隊攻擊,面對河南這一片區域,他的軍隊是薄弱的,所以前期岳飛能夠佔領不少地方。當金元術收縮兵力,集中對付岳飛的時候,岳飛也只能撤回江南了。
我們不談讓岳飛收復北宋的河山,只說讓岳飛守住河南,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可以看看宋理宗時期吳潛關於防守河南的摺奏:葢自潼關而至清河,上下二三千里,非精兵十五萬人其守不固。然兵必資糧,人日食一升有半,則日用米約十二萬石。姑自九月置守三月罷守,亦計用米八十四萬石,不知何所取給。借使吾之事力可以趣辦,然糧必須夫運,一人致逺其力可負七鬥,八十四萬石之米非調一百四十萬夫不可,不知何所取備。
在宋理宗的時候,光守河南的花銷南宋就吃不消。那麼在宋高宗時期,如果要北伐,花銷恐怕更是天文數字,趙構拿的出來嗎?或者說是江南的老百姓拿的出來嗎?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
1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如果宋高宗支援岳飛,岳飛完全有能力徹底打敗金國,收復北宋河山。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岳飛多次打敗金兀朮,曾經把金兀朮的軍隊殺得屍橫遍野。
這個“柺子馬”的描述,和《水滸傳》中呼延灼用“連環馬”進攻梁山,非常相似。徐寧上梁山之前,梁山沒有人能破解呼延灼的“連環馬”,梁山軍隊被呼延灼的“連環馬”騎兵部隊打得大敗,直到湯隆說徐寧的鉤鐮槍可以破“連環馬”,所以梁山用計把徐寧請上梁山,呼延灼的“連環馬”騎兵部隊被梁山軍隊大敗。
岳飛破“柺子馬”的方法和徐寧的鉤鐮槍破“連環馬”的方法也非常類似。
金兀朮調動一萬五千多柺子馬騎兵部隊,前來襲擊岳飛的部隊。岳飛下令步兵手持麻扎刀衝入敵陣,不要抬頭仰視,只管砍馬蹄。柺子馬都是連在一起的,只要一匹馬倒地,其他的兩匹馬就無法前進,宋軍奮力攻擊,於是大敗金軍。
金兀朮大哭著說:“自從海上起兵以來,全都是靠它取勝,今天算完了!”
金兀朮增加兵力又來攻擊岳飛的部隊,岳飛部將王剛率五十名騎兵偵察敵情時與敵軍相遇,王剛奮力斬殺了敵軍將領。岳飛當時正出來視察作戰地形,望見黃色塵土鋪天蓋地,他親率四十名騎兵突入敵群戰鬥,打敗了這股援軍。
看到吧,王剛的五十名騎兵偵察兵加上岳飛視察作戰地形的四十名騎兵,加起來九十名騎兵,打敗金兀朮的援軍,說明岳飛的作戰能力實在勇猛善戰。
三,《宋史•岳飛列傳》中明確記載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之前,岳飛的抗金形勢非常好,他得到敵佔區的百姓大力支援。書上是這樣描述的:
岳飛抗金深得敵佔區的百姓歡迎,岳飛也很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招撫結納兩河地區的豪傑。換句話說,就是招安眾多的佔山為王的山寨,把他們的力量也納入抗金統一戰線。他們約定日期一同起兵,和官軍會合,都打“嶽”字旗,共同抗金。岳飛通過他們掌握了金軍確實情報。
或許有人又會說,岳飛勾結強盜山寨,所以皇帝不能容忍岳飛的所作所為,所以召回岳飛。
戰亂時期,很多正直的人被迫走上佔山為王的這條路,開明君主不會因此著急給他們定罪,都會赦免他們,讓他們成為上陣殺敵的戰將。比如三國時期,趙雲在公孫瓚死了以後,他沒有歸附劉備之前,在臥牛山呆過幾天時間,周倉、廖化比趙雲呆在臥牛山的時間更長。劉備如飢似渴地巴不得得到他們,哪裡還會嫌棄他們曾經佔山為王?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岳飛得到兩河地區豪傑的支援,力量大增。
四,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之前,金國很多將領已經投降。
金軍大帥烏陵思謀一向號稱凶狠狡詐,這時也無法控制他的部下,只能勸告說:“不要輕舉妄動,等岳家軍來了就出降。”
金軍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人都率部投降。
金國龍禁衛龍虎大王的屬下忔查千戶高勇之流,都祕密地接受岳飛的旗幟和文告,從北方前來歸降。金國將軍韓常打算率五萬部眾歸附岳飛。岳飛非常高興,對部下們說:“一直進抵黃龍府,我和諸位開懷暢飲!”
岳飛抗金的形勢進展到這裡,距離徹底打敗金國就差最後一步,如果宋高宗支援岳飛,岳飛完全可以徹底打敗金國,收復北宋河山。
回覆列表
如果趙構全面支援岳飛,岳飛還是有可能收復北宋原有失地的,但要直搗黃龍,全方位擊敗金國是不現實的。因為金國的軍事實力遠高於宋朝,這一點兒趙構比岳飛看的清楚。岳飛只所以在中原地區連敗金軍,是因為在本土做戰,一是當地老百姓認同宋朝統治,不認可金朝統治,民心向宋,給宋軍全面支援。二是軍隊的糧草運輸距離短,能夠保障宋軍的後勤線。在佔盡地利人和後,岳飛帶領的宋軍才能擊敗金軍。一旦宋軍進入金軍的領地做戰,將失去地利人和的因素,勝利的希望就會很渺茫。後來韓託侘的北伐,雖舉全國之力,並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全力支援,最後在金國強大的實力面前還是以失敗告終。這就從側面映證了岳飛北伐佔領金國很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