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兩歲時第一次用青黴素類藥再林,全身包括消化道都起了紅斑,從此再沒用過青黴素和頭孢,今年十五歲,病毒性感冒很嚴重,醫生給開了頭孢,提醒了醫生青黴素過敏,還是給用了,很擔心,求助各位大神。
11
回覆列表
  • 1 # 一盞茶的恬靜

    青黴素過敏病人一般不用頭孢菌素。

    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都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是化學結構中含有β—內醯胺環的一類抗生素。大家都知道,青黴素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過敏反應,產生原因是青黴素溶液中的降解產物青黴噻唑蛋白、青黴烯酸、6-APA高分子聚合物所致,機體接觸後可在5-8天內產生抗體,當機體再次接觸時即產生變態反應。用藥者多在接觸藥物後立刻發生,也有少數病人數日後發生。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型別,為Ⅰ型變態反應,死亡率極高。Ⅱ型主要表現是溶血性貧血、藥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等等。Ⅲ型的血清樣反應,不嚴重,最常見,停藥後可消失。

    頭孢菌素也有過敏不良反應,蕁麻疹、皮疹居多,過敏性休克就相對罕見。可和青黴素是有交叉過敏現象。意思是這樣的,約5%-10%青黴素過敏的人,頭孢菌素也一樣過敏。頭孢菌素是發展很快的一種抗生素,已經發展到第四代了,各代之間主要表現在抗菌譜的越來越強大,其內在的固定基環不變。因和青黴素同屬一類藥物,有β-內醯胺環,因此有相似的理化特性、相似的生物活性、相似的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有青黴素過敏的病人不用頭孢菌素,因為過敏有時會急劇發展危及生命。入院或者門診看病,醫生最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問有沒有什麼藥物過敏,有的話還需要在病歷表面紅筆標註。

  • 2 # 醉笛牧歌

    能用,也不能用!能用是指親朋好友,信任自己的病人,可以考慮用。不能用,是看面相、語言不善,反覆追問醫生使用的每一個藥的毒付作用者。凡有鬧事苗頭的病人絕對不用,素不相識的病人一般不用。一般問清楚,如果不是高敏的,或對青黴素過敏有懷疑的,可以考慮用,不必皮試。不主張注射,一般是口服比較安全。口服頭孢過敏也就是面板搔癢多見,不會出什麼大事,臨床上用了很多例了,病人從來沒有出過事。

  • 3 # 藥事健康

    不能

    咱們都知道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均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分子結構中均存在不穩定的β-內醯胺環。因此該類藥物在生產、儲存及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致敏原。

    此外,為了預防藥物過敏反應,在使用青黴素或頭孢類藥物之前,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及家族史,特別是有過敏體質的患者;並在皮試或首次給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如出現面板瘙癢、紅疹或發熱等不適,應立即停藥。 

    參考文獻:

    [1]李 平,卜書紅,周 佳等.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臨床交叉過敏反應的發生機制及美國相關處理流程介紹[J].中國藥房, 2017,28(26):3711-3715.

    [2]田鑫,喬海靈.β-內醯胺類抗生素交叉過敏反應的結構基礎[J].中國藥學雜誌,2009,44(8):564-566.

    [3]李春紅,王敏.3 種 β 內醯胺類藥物可疑交叉過敏 1 例[J].今日藥學, 2017,27(1):55-57.

  • 4 # 醫患家

    (特約回答: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平原醫院臨床藥學室 高麗麗)

    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藥物同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可用於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兩類藥物使用前大多需做皮試。那麼,青黴素過敏者能用頭孢菌素類藥物嗎?為什麼?

    β-內醯胺類藥物產生過敏反應的原因是β-內醯胺環可與蛋白質的氨基基團反應,產生一種半抗原-載體複合物,這種β-內醯胺-蛋白質結合物可以激發過敏反應。一般在用藥後1h發生,可致蕁麻疹、麻疹樣藥疹、血清病、藥物熱、支氣管痙攣、血管性水腫、心血管性虛脫等。如青黴素過敏反應的半抗原是主要決定簇-青黴噻唑決定簇、次要決定簇-青黴烯酸決定簇;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反應的半抗原主要決定簇與次要決定簇不明確,可能有Cephalosporoy l、Cephalosporany l和產品中的雜質等。

    若是對青黴素類嚴重過敏,則禁用頭孢菌素類藥物;若是對青黴素類一般過敏,可根據病情慎重選用頭孢菌素類藥物,而青黴素類與第一代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交叉過敏反應發生率明顯高於二代、三代、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因此宜選用二代、三代、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尤其是三、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

    由上可知,青黴素過敏者能否用頭孢菌素類藥物需根據青黴素過敏嚴重程度選擇,同時在首次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後的0.5-1小時內應嚴密觀察,若出現過敏反應需迅速處理。

    參考文獻:

    1青黴素面板試驗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7,97(40):3143

    2頭孢類抗菌藥物面板過敏試驗專家共識(2008年)[J].

    3杜冠華(譯).藥理學原理:藥物治療學的病理生理基礎(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26-527

  • 5 # 用藥諮詢室

    青黴素類抗生素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抗生素 ,其過敏反應一般分為速髮型過敏反應和遲髮型過敏反應,速髮型過敏反應常在用藥後60分鐘內發生,主要包括蕁麻疹,嚴重的威脅生命的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和支氣管哮喘 ,少數患者可延遲至6小時內發生 ,遲發性變態反應通常發生在用藥1小時以後,主要表現為藥物熱,皮疹,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等。

    臨床上輕度過敏反應透過停藥後緩解,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需要採取立即搶救措施,因此,青黴素類藥物使用之前應做皮試,治療過程應該在有急救資格的醫療機構實施,輸完液後應該觀察半小時後再回家。

    青黴素類過敏反應的機制是由該類藥物的抗菌活性的核心結構_β內醯胺環的水解產物產物引起,這些水解產物中,大部分是青黴噻唑,並不引起激烈的抗原抗體反應,只有水解產物的5%稱為小抗原決定簇,這些成分與抗體親和力強,容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等速髮型過敏反應而危及生命,臨床皮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預見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速髮型過敏反應,並不能預測皮疹,藥物熱等一般過敏反應的發生,而且,速髮型過敏發生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與給藥劑量無關。減量或者降低給藥速度只能避免患者其他型別的過敏反應發生率,並不能阻止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由於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抗體會逐漸衰減,約80%曾發生過IgE介導的過敏性休克患者會在10年後失去敏感性,因此,臨床上應該擯棄發生過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終身不能使用青黴素的錯誤觀念。就醫時應告知醫生自己發生的是什麼型別的過敏反應,是曾出現過過敏性休克還是一般的皮疹,藥物熱等過敏反應,或者僅僅是皮試陽性。輕易的放棄使用青黴素並非是理性的選擇,青黴素類藥物在許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由很好的療效,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丹毒等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感染,青黴素類藥物具有很好的敏感性,而且排除過敏性休克的不良反應之外,青黴素類藥物是抗菌藥物中安全性最好的品種,尤其對於青少年兒童以及孕婦。

    頭孢菌素在化學結構上與青黴素類似,主要核心基團也是β內醯胺環,但是在其他結構基團上與青黴素有區別,青黴素疾病結構是β內醯胺環和噻唑環,頭孢菌素的疾病結構是β內醯胺環和噻嗪環,噻嗪環是六元環,穩定性要比噻唑環好,因此不容易開環,頭孢菌素類過敏反應主要是由其側鏈引起,因此,兩類藥物在致敏基團上不同,交叉過敏反應取決於是否有相同或者類似的側鏈。

    那麼,如果發生了青黴素過敏,能否使用頭孢類抗菌藥物呢,首先,要區分過敏反應是過敏性休克還是其他種類的過敏反應,如果是過敏性休克,是絕對不能再使用頭孢菌素的,如果是一般的過敏反應,還是可以謹慎使用的,在品種選擇上,儘量選擇與青黴素化學結構差距大的品種,如大多數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克肟,頭孢曲松等與青黴素類藥物側鏈結構相差懸殊,可以在考慮感染部位的致病菌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基本情況後權衡利弊,謹慎使用,並在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做好搶救措施的準備。下列圖片中,左圖是青黴素的化學結構,右圖是頭孢菌素的化學結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實施高效的網路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