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談古今者
-
2 # 本昌談歷史
一,宋史中的岳飛
宋史中的《岳飛傳》概括了岳飛的一生,字裡行間對岳飛褒揚有加,幾乎是一個沒任何缺點的完人。說他少時就有氣節,喜好孫吳兵法,有報國之志,成了智勇雙全的宋將。在整個抗金斗爭中,指揮作戰無數卻無一敗績,可謂常勝將軍。岳飛還以孝廉聞名,母親過世三天湯水未進。岳飛一生廉潔,銓釋了他"文臣不惜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就太平”的誓言。
二,金史中的岳飛
金史中的岳飛與宋史截然不同。在金史的筆下岳飛是個懦弱小人,甚至把不是岳飛打的敗仗也記在岳飛身上,說明岳飛的無能。還把岳飛指揮的勝仗篡改成敗仗,如,黃天蕩一仗,宋史記載是金兀朮被宋軍包圍48天,狼狽從蘆葦蕩逃走。金史記載成了宋軍被金兵狂追70裡,逃進黃天蕩,除韓世忠逃走外全軍覆沒。
三,岳飛在宋史和金史中判若兩人,為什麼?
因宋丶金是勢不兩立的兩個敵對政權,岳飛是宋朝中最堅定的主戰派代表,也是金最怕最恨的敵人,所以金史故意貶低他也就不難理解了。作為宋史,岳飛是人們崇拜的英雄,宋史記述中對他褒揚有加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歷史本來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3 # 歷史風物誌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先後收復鄭州、洛城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
關於《宋史》《金史》是如何評價岳飛的,這個需要查閱兩部史籍,《宋史》實際上並不是宋代修撰,而是到了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用了兩年半的時間才成書,最後主導編撰的是元朝一個叫阿魯圖的中書右丞相。因此宋史也可以看成是元朝對岳飛的評價。元修《宋史》記載:岳飛治軍以身作則,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敵方女真人讚歎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可見元朝人也是認可宋人對岳飛英雄的評價,對岳家軍甚至給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樣的評價,而作為岳家軍的中心人物,岳飛很明顯是得到了元朝的認可。
《金史》很多地方對岳飛的功績是沒有詳細說明的,甚至是有些歪曲事實。但是在《金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卿家專制蜀漢,積有歲年,猜嫌既萌,進退維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君臣之義,已同路人,譬之破桐之葉不可以複合,騎虎之勢不可以中下矣。此事流傳,稔於朕聽,每一思之,未嘗不當饋嘆息,而卿猶偃然自安。且卿自視翼贊之功孰與岳飛?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一旦見忌,遂被三夷之誅,可不畏哉。故智者順時而動,明者因機而發,與其負高世之勳見疑於人,惴惴然常懼不得保其首領,曷若順時因機,轉禍為福,建萬世不朽之業哉!這是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儒略曆1206年),金章宗寫詔書招降吳曦時說的,這無疑是金國皇帝直接承認了岳飛的戰功,據傳金女真將領最畏服岳飛,平日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稱其為“嶽爺爺”。聞知岳飛死訊,喝酒相慶。被扣押在金的宋使洪皓目睹此情此景,給南宋朝廷的密信中寫道:“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諸酋聞其死,酌酒相賀。”所以無論《金史》有多麼的歪曲事實,也攔不住人民甚至敵人對他的敬仰。實際上學者們認為《金史》存在很多的漏洞,經常出現張冠李戴,年代順序、人名地名不統一的問題,所以相對而言,元朝修撰的《宋史》在記錄事實上會顯得更加嚴謹一些,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還存在爭議,但岳飛絕對是英雄。
-
4 # 跑步走一二一
岳飛: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其人在同為正史的《金史》、《宋史》中的描述有很大差別,主要體現在對岳飛戰功的描述上:《宋史》中記載的多是岳飛的赫赫戰功;《金史》中描述的多是岳飛吃的敗仗。
《金史》中關於岳飛的描述由於岳飛不是金華人,並沒有在《金史》中單獨列傳,但在金國的歷史上,岳飛又是一個繞不開的人,所以在《金史》的各類傳記中多次出現過關於岳飛的記載。粗略統計大概有8處,其中描述岳飛打敗仗的佔了5處,由此可見在《金史》中對岳飛的描述:岳飛是一個猥瑣、懦弱的人,而且在金軍面前屢吃敗仗。
《宋史》中關於岳飛的描述《宋史》則側重於對岳飛的正面描述,岳飛的民族精神支撐了人心惶惶的南宋社會,沒有岳飛等著名將領的頑強抵抗,在當時的南宋朝廷是支撐不下去的。《宋史》中高度褒揚了岳飛直搗黃龍的豪情和“靖康恥、猶未雪”悲憤。
《宋史》、《金史》中對岳飛的描述出現差異的歷史原因兩部史書同為元朝時期編纂而成,主要參考依據是兩國的實錄、國史及各類實記,雖然是有元朝廷主持,但參與編纂者多是兩國的遺臣遺老,在編纂過程中存有很大的主觀意識,並不能完全客觀的展現真實的歷史面貌。《宋史》中不排除對岳飛功績的誇大;《金史》也存在對岳飛人格的抹黑,主持修史的元朝史官在這一點上並沒有強行統一,而是給後世人留下了兼聽則明自己分辨的空間。
談談新時期對岳飛新的歷史定位為什麼現在淡化了岳飛“民族英雄”的地位?我們現在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我們中的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作為主體的漢民族不能夠將自己的民族英雄強加於其他少數民族的頭上。我們現在的民族英雄應該是收復新疆的左宗棠、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抗美援朝的彭大將軍、兩彈元勳的鄧稼先、導彈專家的錢學森、改良水稻的袁隆平…..跑題有點遠了!
對待岳飛在《宋史》、《金史》裡的不同描述,我們要用的辯證的歷史觀來看,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場、不同民族利益,才產生了這樣不同的歷史描述。
回覆列表
自古以來的民族英雄有很多,平常最為熟知的必然是有岳飛的,忠君愛國、抗擊金朝、悍不畏死的民族英雄,可是在最近被專家去掉了“民族英雄”四個字,踢出了歷史書,因為後來的金朝也是在中國的領土上,所以岳飛不算是民族英雄。
岳飛十二歲參軍入伍,一生下來打過不知道多少勝仗,然而朝廷的主和派只知道一味的求和,最後岳飛被十二道金牌逼的不得不班師回朝,在岳飛的威懾下,宋金雙方開始議和,而岳飛又遭到了秦檜等人的誣陷,最後連同長子一起遇難。
岳飛雖然死了,但是其事蹟卻一直廣為流傳,是人們心中的大英雄、真豪傑,但是繼岳飛的民族英雄稱號被剝奪後,陸續的又有不少人出來質疑他:“岳飛的赫赫戰功不過是南宋人士鼓吹出來的,金兵聞“嶽”喪膽都是假的。”
其實如果掰開了歷史去看,這些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不外乎三個原因,其一就是岳飛的死是當時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金人是真的被打怕了,甚至把岳飛視作了恥辱,所以岳飛一旦死了,金兵自然是非常的開心,開始對之前發生的事情抵賴不承認。
其次就是《金史》中的記載,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金朝在岳飛手上不斷的吃虧,最後怎麼可能會把這些記入歷史當中,在歷史中對於岳飛以及金國的敗仗諱莫如深,更甚者就是不提起,裝作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而且《金史》中其實對岳飛的描述全都是黑化,這本史書的價值觀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沒有公正的去記載歷史,“黃天蕩戰役”就在金史中被完全逆轉,在金人的筆下,岳飛就是個猥瑣懦弱的小人,不斷的在金兵的手下吃虧逃跑。
而在《宋史》中對於岳飛的記載自然是很正面的,有人認為當時的社會情況,簽寫和議文書是必然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自從黃天蕩戰役後,金朝計程車氣就已經一天不如一天了,金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相比於南宋更加的需要議和。
金朝放回了秦檜,裡應外合下除掉了金朝的心腹大患,用岳飛的鮮血穩固了金朝的穩定,說起來是多麼的諷刺,之後還要對岳飛大加摸黑,可悲可嘆,兩部史書截然不同的記載,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岳飛,想必所有人心中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