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12345670wys888

    1太陽病的口渴

    太陽病為外感熱病之初級階段,外邪襲人,太陽首當其衝,故外感病多起於太陽。由於太陽感邪輕淺,若及時正確治療會很快痊癒;若失治誤治則會出現各種變證,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有口渴這一症狀。

    1.1溫邪傷津之口渴

    太陽病,若感受寒邪,其人又是虛寒體質,一般不會出現口渴,若感受溫邪,則易出現口渴,因溫為陽熱之邪,最易傷人陰液而口渴,如《傷寒論》第6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此條之渴就是由於感受溫熱之邪,邪正相爭,熱邪損傷津液,津液不足,欲飲水自救而出現口渴,其治法當參照後世溫病學的治法以辛涼解表益陰為主。

    1.2外寒內飲之口渴

    患者素有裡飲之患,再感受外邪也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或渴……”,此條之渴是或然證,是外寒內飲格局形成後,對津液輸布影響明顯時會出現。此時的口渴並不是津液損傷,而是水飲內停、氣化不行、津液不生所致。治當溫裡化飲,辛溫解表,溫裡解表並用,方用小青龍湯。外邪解,內飲去,氣化正常,津液上承則渴自愈。

    1.3津敷不周之口渴

    在《傷寒論》中也有原先不渴,服湯藥治療後出現口渴情況,如《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渴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此處之渴不是由於津液不布,而是由於發熱之後,溫解之餘,一時津液敷布不周之故。此渴必飲水不多,非邪從熱化,大渴引飲可比,此種渴無需治療,待正氣恢復,氣機通暢,水津四布而口渴自除。

    1.4氣化不行之口渴

    若太陽表證不解,循經入腑,可形成太陽膀胱蓄水證,也可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71條“太陽病……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內經》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外邪隨經入腑,影響膀胱氣化功能,津液輸布不行,津不上承則見口渴,治當化氣行水,方用五苓散。以豬苓、澤瀉滲溼利水,白朮、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陽化氣。諸藥相合,邪解而膀胱氣化得以恢復,津液四布,不治渴而渴自愈。

    1.5飲熱結胸之口渴

    在太陽病中,不僅邪入太陽之腑膀胱會出現口渴,若邪熱與水飲互結於胸膈也可以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137條“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此條之口渴是由於重發汗,傷其津液,復加攻下,使邪熱內陷。本已津傷胃燥,而邪熱又與水飲互結於胸膈,津液難以布達,口渴的出現在所難免,此等口渴治當瀉熱逐水破結,方用大陷胸湯。待邪熱水飲得去,氣機暢,津液布,可望得愈。若見渴止渴,用滋陰潤燥之法,必致貽誤病機。

    2陽明病的口渴

    病邪侵襲陽明,由於陽明為多氣多血之府,正氣充盛,故邪正相爭,其勢激烈,邪實而正不虛,故陽明病每多見於外感病的邪熱極盛階段。由於邪熱熾盛,極易傷津,故陽明病的口渴以傷津為主,但也有水熱互結及溼熱交結的情況。

    2.1熱盛傷津之口渴

    陽明熱勢本盛,若再失治誤治極易出現傷津之口渴,如《傷寒論》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條之口渴是由於太陽病發汗不得法,致使邪熱熾盛,津氣大傷所致。一面是裡熱蒸騰,一面是津液受傷,其口渴應是比較嚴重的,雖大量飲水也不能緩解,治當清熱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參湯;陽明病的口渴也有陽明病本身不當下而下所成者,如《傷寒論》第222條:“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條之口渴是由於邪熱熾盛,誤用下法,燥熱不解而津氣損傷更加嚴重,津傷欲飲水以補充,故見渴欲飲水。治當直清裡熱,兼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參湯。

    2.2熱與水結之口渴

    陽明病誤下後,熱不能除,與水相結也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223條:“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條之口渴是由於陽明熱證誤用下法後,熱不能除,而陰液受損,又熱與水結,蓄於下焦,以致陰傷,水熱互結。熱存津傷,加之水熱互結,氣不化津,津難上承,故渴欲飲水。治療此種口渴,單純養陰生津則水熱之結更增,口渴難愈;若單純清熱利水則陰津更傷,故其治為清熱利水育陰並用,方用豬苓湯。以豬苓、澤瀉、茯苓淡滲利水,滑石既能清熱,又能去溼利小便,阿膠甘平,育陰潤燥。諸藥相合,水熱去,陰液復而渴自止。

    2.3溼熱交結之口渴

    若陽明病熱邪不解,與太陰脾溼相合,溼熱鬱於中焦,熱不得外洩,溼不得下行,亦會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236條:“陽明病……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此條之渴飲水漿是由於瘀熱在裡,耗傷津液,腑氣過燥,加之溼熱內阻,津液輸布失常所致。其治當以清熱除溼,方用茵陳蒿湯。溼熱得去,病因得除,口渴才有望告愈。

    3少陽病的口渴

    少陽居於半表半里之間,外邪侵犯少陽,影響內外氣機,往往會出現口渴。

    3.1少陽樞機不利之口渴

    少陽受病,影響其樞機運轉,可見口渴的症狀。如《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或渴,或腹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此條之口渴一方面是由於樞機運轉不利,津液難以輸布,另一方面也與熱不去津傷有關,治宜和解少陽,去熱生津,方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人參、瓜蔞根。

    若少陽病兼水飲內結,也會見口渴之症,如《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少陽病本有樞機不利,再加之有水飲內結,三焦氣機壅滯更甚,氣不化津,津不上承,口渴之出現勢在必然。此條之渴是由於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機不達,氣不化津,津不上承所致。此種口渴兼有少陽其他主證,必見小便不利、口渴不甚等特點,治宜和解少陽,溫化水飲,方用柴胡桂枝幹薑湯。

    3.2三陽合病之口渴

    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津液易傷,易出現口渴。如《傷寒論》第99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之渴為三陽合病,津液耗損所致,但由於以少陽為主,故治當和解少陽,以小柴胡湯和解。正如方有執所說:“三陽具見病,而獨從少陽小柴胡湯治者,太陽、陽明之邪微,少陽近裡而裡證見,故從少陽一經和而三善備也。”

    4少陰病的口渴

    外邪直中少陰,或他經病證誤治失治傳入少陰,均可形成少陰病。由於致病因素和體質不同,少陰病有寒化證和熱化證。少陰寒化證口渴少見,偶有口渴,是因陽虛無力蒸化,津不上承所致。少陰熱化證之口渴見於《傷寒論》第319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此條之口渴,繫有少陰熱化,耗傷津液,津液本不足,加之水氣不化,水熱互結,津不上承所致。治當清熱利水育陰,方用豬苓湯。

    5厥陰病的口渴

    由於厥陰為陰盡陽生之經,邪入其經,往往易致陰陽不相交通,其口渴的情況也較複雜。

    5.1上熱下寒之口渴

    厥陰病最易出現上熱下寒、寒熱錯雜證。上熱則津液被灼,會出現口渴現象。如《傷寒論》第326條:“厥陰之為病,消渴……”此處之渴是由於病及厥陰,肝氣疏洩失常,木火上炎,津液被耗所致。其治宜清上溫下,寒溫並用,方用烏梅丸。-臨床研究與道-

    來自:事不宜急緩則圓 : 《渴症》

  • 2 # killerhx911

    說了一大堆,你自己記得住嗎,不會總結一下原理嗎?口中的津液是哪裡來的知道嗎?肺主一身水道,口渴多因膽經相火不降,肺金被火刑剋,灼傷肺液。固渴,渴多有熱證。你自己去總結一下看是不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走出情緒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