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榮耀歷史
公元前260年,戰國末期兩大軍事霸主秦國和趙國在長平短兵相接,打得天昏地暗,最終趙國慘敗,秦國慘勝。
《史記》對這場戰爭有著濃墨重彩的描寫,而且出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由於《史記》的影響力太大,所以紙上談兵成了小學生都知道的成語,主人公趙括也就被嘲笑了2000多年。
但是,長平之戰真的是《史記》中描述的那樣嗎?趙括真的是軍事白痴窩囊廢,只會紙上談兵?這邊有很多疑點,看完分析我確保你會改變想法。
戰前抱佛腳
1、時間跨度
長平之戰不是一場戰役,而是一系列戰役,準確時間正史記載的有衝突,從持續5個月的到持續3年的都有相應記載,所以我們熟知的長平之戰只是最後一場戰役。
2、雙方軍力
太史公說趙國最後被坑40萬降卒,再加上前期打掉的軍隊,趙國在長平一戰少說投入50萬。趙國北方邊境與胡人接壤,一直有重兵把守,另外還與魏國、燕國等接壤,一樣需要軍隊來駐守,這樣趙國全國的軍隊要達到80萬以上,那麼當時趙國的人口有多少呢?
有 考證不到400萬,如果再按一戶人家5口人,也就是說趙國全國80萬戶,每戶出一名壯丁入伍。在農耕社會,壯丁就是生產力,如果每戶的壯丁都去參軍了,那 麼田裡的活誰來幹?當年趙國的GDP就歸零,會瞬間崩潰。所以在有明確記載的朝代,最大的動員效率也是五戶出一人,所以當時趙國全國的軍隊最多也就16 萬,撐死了20萬。
反觀對手秦國情況也類似,軍力可能稍高於趙國,但是也是屬於最高動員。
這邊還有一個疑問,這場戰爭的起源是秦趙兩國爭奪上黨,並非秦國要攻滅趙國,那麼有必要舉全國之力嗎?況且當時秦國在國際上名聲並不好,楚、魏都可能背後捅刀子,不得不防。
所以綜上所述,長平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之和不超過30萬,坑殺40萬降卒更是誇大其詞。
趙括:如果給我四十萬軍隊,我早贏了
3、雙方實力
當 時的趙國是唯一一個可以站著和秦國說話的,其他的都被打趴下了。但是相較於秦國打遍天下無敵手,趙國力量還是稍弱的,一開始雙方試探性地進攻時趙國就節節 敗退,要知道那個時候趙軍將領是戰國四大名將的廉頗,而秦軍的將領也不是白起,而是王紇,廉頗遠比王紇厲害,由此可見秦軍的戰鬥力是超過趙軍的。
4、雙方將領
第一回合是廉頗對王紇,廉頗連吃幾場敗仗後堅守不出,打持久戰。因為秦軍是遠距離作戰,後勤供給遠比趙軍困難,所以拖不得。
戰國四大名將——廉頗
秦國便施展離間計,讓趙王調離廉頗,換上趙括,而同時秦軍主帥也悄悄更換為白起。
白起,不出世的名將,當時已經將強大的楚國打得毫無脾氣,現在還隱藏實力偷偷地來到長平前線,所以無論趙軍將領是誰,輸了都是正常,以此嘲笑趙括不合理。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
5、雙方君王
長平之戰,雙方投入這麼多兵力,打得曠日持久,後面是雄厚的國力支撐,很明顯秦國國力遠超趙國,所以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秦昭襄王是咬牙堅持,但是趙孝成王就扛不住了,不滿廉頗的龜縮政策,這也是秦國離間計能輕易成功的原因。
可以看出來秦軍是長距離作戰
於是趙孝成王換年輕氣盛的趙括上陣,趙括是帶著趙孝成王主動出擊的命令的,所以王命在身,迫不得已主動向秦軍發動攻擊,落入白起圈套導致全軍覆沒。
太史公:趙兄,您受委屈了
總 結下,長平之戰並不是《史記》記載的百萬大軍,趙括也沒有害得40萬趙軍被坑殺。趙括不是什麼能將,但能擔任如此大戰的主帥也說明有一定能耐,但是他碰到 了白起,自己手下的趙軍戰鬥力又不如對面,還被趙孝成王逼著主動出擊,所以失敗是大機率事件,由此認為趙括是庸將,只會紙上談兵,被嘲笑了2000多年, 確實是太史公坑了他。
回覆列表
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雖然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不止趙括一個人的問題,甚至趙國君臣的錯誤決策要佔主要責任,但身為事件當事人,趙括的鍋同樣甩不掉。即使趙國的戰敗無法避免,但由於趙括的錯誤決策,導致趙軍全面潰敗、損失慘重同樣是不爭的事實。
趙括的責任推卸不掉雖然由於趙國君臣的錯誤抉擇,趙括上任之後趙軍必然要選擇主動出擊,但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正是由於趙括的錯誤決策,才導致了趙國損失如此巨大。我認為在這場戰爭中,趙括至少犯下了以下致命錯誤:
1、輕敵冒進。趙括上任對軍隊完成調整改編後,隨即向秦軍發動進攻,面對“秦軍詳敗而走”,趙括選擇了追擊,直到“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對於貿然追擊這件事,並不能僅以趙括不知秦軍換將作為理由,即使秦軍沒有換將,秦將仍然是王紇,難道趙括面對秦軍的佯敗,就可以率軍追擊了嗎?廉頗身為老將在面對王紇之時,還知道進行試探性進攻,初戰不利後迅速轉入防守。趙括身為趙軍主將,在沒有摸透秦軍虛實,甚至沒有進行試探性進攻的情況下,被勝利衝昏頭腦,輕敵冒進的責任是推卸不掉的。
2、沒有預留預備部隊。根據史料記載來看,秦軍對趙軍的合圍只動用了3萬軍隊,“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對於趙軍數十萬大軍來講,3萬秦軍並不算多,如果趙括預留有機動力量的話,面對趙軍主力的拼死突圍和趙國機動部隊的拼死相救,裡外夾擊之下秦軍很難徹底切斷趙軍的後路,畢竟秦軍的援軍抵達尚有時日,趙軍並非沒有突破防線的機會。
3、錯失突圍良機。在攻至秦軍壁壘前,久攻不下之際,甚至在秦軍出兵切斷後路,將主力分割包圍之際,趙括並沒有選擇立即突圍,而選擇了就地構築壁壘固守待援,這又是一記昏招。雖說這有“秦出輕兵擊之”的原因在,但趙括顯然沒有明白險地不可久留的道理,如果選擇在秦軍未能完成合圍,或者說在秦軍尚未徹底圍死的情況下突圍,並非沒有逃出生天的機會。我們不知道趙括當時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是不知道秦軍主力位置,導致搞不清楚突圍方向還是怎樣,總之錯過突圍最佳時機是事實。
雖說我們分析這場戰爭有利用上帝視角的嫌疑,對於趙括當時的境地無法準確判斷,但從結果來看,這三個問題的確是趙括的致命失誤,也是導致長平慘敗的主要原因。身為趙軍主將,趙括的責任是根本推卸不掉的。
趙國戰敗的其他原因當然,將趙國戰敗的全部責任推卸給趙括也是不恰當的,趙國君臣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是如今為大家趙括翻案的主要依據。
1、愚蠢的求和之舉。在初戰不利,廉頗選擇沿百里石長城一線構築防線死守的情況下,趙國由於準備不夠充分,國記憶體糧告急,加之進入農忙時節,國家運轉出現了問題。於是當時趙國朝堂出現了主和的聲音,而趙孝成王最終同意了與秦國議和,派遣鄭朱到秦國議和,秦國則利用這一機會,對外製造了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此舉動導致趙國徹底陷入了“五國不救”的境地。
2、錯誤的戰略思路轉變。在議和不成,廉頗又堅守不戰的情況下,趙國朝堂再次分成了主戰和主守兩派,而趙孝成王迫於國內壓力,最終倒向了主戰派。這才是趙國最終做出換帥決定的原因,而趙括只是諸多主戰派將領的其中一個候選人罷了。所以,趙國君臣的戰略思路從主守變為主戰,這才是換帥的根本原因,當趙國戰略思路改變之後,身為主守派將領的廉頗被換已成既定事實,而趙括只不過諸多主戰派將領候選人之一而已,秦國間諜的反間計也僅是影響了趙國君臣對於替代者的選擇而已。
綜上所述,趙國君臣的錯誤抉擇可能是趙國戰敗的根本原因,但身為趙軍主將的趙括做出的錯誤抉擇則是趙國慘敗的根源,趙括的這個鍋是甩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