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紀錄片《幼童》,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心情隨著幼童們的遭遇一起起伏,感動。
可以說他們是幸運的,在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革時,他們被送到工業革命的最前沿,接受最好的教育,這段經歷也應該成為他們終生難忘的回憶吧。大他們又是不幸的,在風雨飄搖的清朝末年,他們漂洋過海,遠離家鄉和父母,肩負著民族復興的責任和期望,這種壓力,放在今天,恐怕也不是十幾歲的孩子能夠承受的。
首先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這些幼童,而是為他們開啟留學之路的容閎。對於容閎,我很敬佩他對於自己理想的堅持和努力,在那個時代,他作為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的人,深感中國的命運垂危,他的留學計劃,是為了挽救衰敗的中華民族,為了使中國不再受到來自西方列強的欺凌。他的這種遠見和胸懷,是當時很多政府官員都難以企及的。
但是我覺得也正是這樣的胸懷,讓容閎有點在留美幼童的事情上有點著急和不顧後果了。首先,這樣的心情是無可厚非的,自己十幾年的夢想,一朝實現,又付出了多少心血,殫精竭慮,其中的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就是因為這樣,容閎在對待幼童時,太過於期待,太不計後果,使得清政府對幼童產生了疑慮,以至於最終召回。若是當時容閎和留學事務局能夠把握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度”,可能幼童們就可以繼續在美國完成學業也未可知。
不過雖然這樣,容閎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促進文明開化,仍然是令人欽佩。
除了容閎,這次派遣留學生還有兩個重要人物,曾國藩和李鴻章。此次留學的實行,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這兩位清末重臣。
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同於頑固派的保守愚昧,他們有走向世界的眼界和意識,有學習西方的行動。一幅“侍文正公看地球圖”就可以看出曾國藩擁有著當時少有的世界眼光。
而李鴻章在歷史上則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人們對於他更多的是看到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簽訂《馬關條約》。而在我看來,太平天國運動雖然促進了中國思想的覺醒,但實質上並沒有給中國的近代化帶來很大的影響,而更多的則是暴露了農民階級的愚昧和小農心態,更何況太平天國運動也給人民帶來了災難,許多家庭,田地都遭到毀滅。而李鴻章作為統治階層的重臣,奉命鎮壓也是有理由的,更何況,若不鎮壓,就會出現第二個清政府,甚至比清政府更糟糕的政權。再說《馬關條約》的簽訂,晚清能代表清政府與外國和談,能夠有資格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只有李鴻章一人。況且,簽訂不平等條約,如果不是李鴻章,也會有王鴻章,趙鴻章,近代中國從來不乏這樣的人。《馬關條約》的簽訂不應該歸咎於個人,我相信也沒有誰能夠承擔的起這樣遺臭千古的罵名吧。所以我更願意看到李鴻章開明的一面,看到他為中國近代化所作出的貢獻。
總之,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援下,在李鴻章的一手操辦下,大清派遣留美幼童計劃終於得以進行。
除此之外,再來說說留美幼童們。首先,這些幼童大都是來自窮苦家庭的,
有些都是由於家裡太窮,無法給他們好的生活,父母才讓孩子去參加此次可以稱之為“冒險”的留學。此次留學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廣東,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地域以及開放程度,對人的認識及思維方式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四批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齡只有12歲,我們12歲在做什麼呢?恐怕還是無憂無慮的在父母的庇佑下,安然成長吧。所以,這次出洋,對於孩子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但是,年紀小也有好處,幼童們能更快的接受美國的教育,更好的適應美國的生活。經過近3個月的漂流顛簸,幼童們到達了大洋彼岸。自由的空氣和新鮮的生活讓幼童們欣喜萬分。 他們就像是在籠子裡關了許久的鳥兒,迫不及待的要飛往廣闊的藍天。美國的自由開放的環境,讓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同時也更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個人要想擁有更加開闊的遠見和視野,就要在更加開闊的地方,就像站在喜馬拉雅山看到的景色必然是比坐井觀天更加壯美。而當時晚清的大多數官員和統治者就屬於坐井觀天的那一類,覺得自己擁有的就是整個世界,殊不知,這僅僅是這個世界的一角。這些孩子此時所處的地方,是工業革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地方。
不得不說,中國的孩子很擅長學習,或許是受自古的那種安分守己的思想影響吧。這些幼童到達美國新英格蘭後,就顯出了卓越的天賦。李恩富的語言天賦,讓美華人都嘖嘖稱道,甚至在棒球,划船這些初次接觸的領域裡,中國的孩子也表現的非常好。他們在耶魯,哈佛等高校,汲取著知識,接受著最先進的工業的薰陶。
原本看到這裡,我覺得清政府當局還是做了一些讓人稱讚的事情的,但是後來,看到幼童們被召回,我才深深的感覺到,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怎麼會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呢?
留學事務局的官員吳子登的報告奏稱,“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即使竭力整飭,亦覺防範難周,極應將局裁撤”。
我不得不說,清政府在這一方面表現出來的,只一種極度的不自信,對本國政治的不自信,對中華文化的不自信。其實說到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區別,我認為,中華文化更注重個人德行及修養,強調人本身內心的力量及善念,適用於太平盛世對人們的規範和要求。而西方文化則是注重對自我的發現和對自由的追求,強調一種實踐性。其實作為文化本身,並沒有可比性,我們也不能魯莽的說哪種文化好,哪種文化不好。重要的是我們對待不同文化的態度。就像華人將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稱為“奇技淫巧”,但是在美國世界博覽會的時候,美華人民對於中國的瓷器,絲綢則是大加讚賞。雖然是不同方面的比較,但清政府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也是導致中國受盡欺凌的一個原因吧。
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的原因是怕他們學習美國的文化後,忘記自己的國家,但我覺得,從小在中華文化薰陶下的孩子們,是有著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的。有一位名叫黃暄桂的幼童寫道“十載攻書向學堂,果然富貴出文章。鰲魚湧出千層浪,丹桂開時萬里香。三級浪中龍見爪,九霄雲外鳳翱翔。狀元榜上標金字,直入皇都作棟樑。”這裡所體現的,不正是他們的報效國家的心嗎?還有一點令我非常寒心,就是幼童們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後,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驚異的目光,嘲笑的人群以及潮溼陰冷的“求知書院”。如果我是此時的幼童,我也會想念大洋彼岸溫暖的生活和和善的人群。
但即使是這樣的待遇,回國的幼童們,仍然懷著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仍然為祖國奉獻一生,甚至獻出生命。
還有讓我深思的一點是這些幼童在美國和在中國的照片的對比。按理說,那個時期,中國的照相技術應該也不錯了,所以就排除技術上的差異。先看幼童在美國唸書的照片,他們是神采奕奕,並且眉宇間透出自信和那個年紀該有的張揚。而他們在中國的照片則恰恰相反,官帽遮住了他們眼神中的光芒,長袍馬褂束縛了他們矯健的步伐,他們的眼中,也沒有了當時那些自信和驕傲。
其實我們看清朝的許多照片,上面的人都是沒有生氣,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是不是這種不開放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呢?
總之,派遣留美幼童這件事情,更多的還是給垂危的清王朝注入了些許活力吧,這些孩子也不負眾望的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閃閃發亮的人物。
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容閎,曾國藩,李鴻章以及那些遠赴大洋彼岸的孩子們都已遠去,但他們在百年前所演繹的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國家的跌宕命運,依舊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上的探路人,是驚濤裡的領航者,他們讓這個古老的國家一步步的走向更好的道路。他們的歡笑,淚水,堅定,彷徨,都讓我們動容,讓我們看見這個古老民族步履艱難的走向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看完了紀錄片《幼童》,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心情隨著幼童們的遭遇一起起伏,感動。
可以說他們是幸運的,在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革時,他們被送到工業革命的最前沿,接受最好的教育,這段經歷也應該成為他們終生難忘的回憶吧。大他們又是不幸的,在風雨飄搖的清朝末年,他們漂洋過海,遠離家鄉和父母,肩負著民族復興的責任和期望,這種壓力,放在今天,恐怕也不是十幾歲的孩子能夠承受的。
首先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這些幼童,而是為他們開啟留學之路的容閎。對於容閎,我很敬佩他對於自己理想的堅持和努力,在那個時代,他作為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的人,深感中國的命運垂危,他的留學計劃,是為了挽救衰敗的中華民族,為了使中國不再受到來自西方列強的欺凌。他的這種遠見和胸懷,是當時很多政府官員都難以企及的。
但是我覺得也正是這樣的胸懷,讓容閎有點在留美幼童的事情上有點著急和不顧後果了。首先,這樣的心情是無可厚非的,自己十幾年的夢想,一朝實現,又付出了多少心血,殫精竭慮,其中的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就是因為這樣,容閎在對待幼童時,太過於期待,太不計後果,使得清政府對幼童產生了疑慮,以至於最終召回。若是當時容閎和留學事務局能夠把握好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度”,可能幼童們就可以繼續在美國完成學業也未可知。
不過雖然這樣,容閎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促進文明開化,仍然是令人欽佩。
除了容閎,這次派遣留學生還有兩個重要人物,曾國藩和李鴻章。此次留學的實行,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這兩位清末重臣。
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同於頑固派的保守愚昧,他們有走向世界的眼界和意識,有學習西方的行動。一幅“侍文正公看地球圖”就可以看出曾國藩擁有著當時少有的世界眼光。
而李鴻章在歷史上則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人們對於他更多的是看到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簽訂《馬關條約》。而在我看來,太平天國運動雖然促進了中國思想的覺醒,但實質上並沒有給中國的近代化帶來很大的影響,而更多的則是暴露了農民階級的愚昧和小農心態,更何況太平天國運動也給人民帶來了災難,許多家庭,田地都遭到毀滅。而李鴻章作為統治階層的重臣,奉命鎮壓也是有理由的,更何況,若不鎮壓,就會出現第二個清政府,甚至比清政府更糟糕的政權。再說《馬關條約》的簽訂,晚清能代表清政府與外國和談,能夠有資格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只有李鴻章一人。況且,簽訂不平等條約,如果不是李鴻章,也會有王鴻章,趙鴻章,近代中國從來不乏這樣的人。《馬關條約》的簽訂不應該歸咎於個人,我相信也沒有誰能夠承擔的起這樣遺臭千古的罵名吧。所以我更願意看到李鴻章開明的一面,看到他為中國近代化所作出的貢獻。
總之,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援下,在李鴻章的一手操辦下,大清派遣留美幼童計劃終於得以進行。
除此之外,再來說說留美幼童們。首先,這些幼童大都是來自窮苦家庭的,
有些都是由於家裡太窮,無法給他們好的生活,父母才讓孩子去參加此次可以稱之為“冒險”的留學。此次留學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廣東,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地域以及開放程度,對人的認識及思維方式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四批留美幼童的平均年齡只有12歲,我們12歲在做什麼呢?恐怕還是無憂無慮的在父母的庇佑下,安然成長吧。所以,這次出洋,對於孩子們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但是,年紀小也有好處,幼童們能更快的接受美國的教育,更好的適應美國的生活。經過近3個月的漂流顛簸,幼童們到達了大洋彼岸。自由的空氣和新鮮的生活讓幼童們欣喜萬分。 他們就像是在籠子裡關了許久的鳥兒,迫不及待的要飛往廣闊的藍天。美國的自由開放的環境,讓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同時也更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個人要想擁有更加開闊的遠見和視野,就要在更加開闊的地方,就像站在喜馬拉雅山看到的景色必然是比坐井觀天更加壯美。而當時晚清的大多數官員和統治者就屬於坐井觀天的那一類,覺得自己擁有的就是整個世界,殊不知,這僅僅是這個世界的一角。這些孩子此時所處的地方,是工業革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地方。
不得不說,中國的孩子很擅長學習,或許是受自古的那種安分守己的思想影響吧。這些幼童到達美國新英格蘭後,就顯出了卓越的天賦。李恩富的語言天賦,讓美華人都嘖嘖稱道,甚至在棒球,划船這些初次接觸的領域裡,中國的孩子也表現的非常好。他們在耶魯,哈佛等高校,汲取著知識,接受著最先進的工業的薰陶。
原本看到這裡,我覺得清政府當局還是做了一些讓人稱讚的事情的,但是後來,看到幼童們被召回,我才深深的感覺到,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怎麼會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呢?
留學事務局的官員吳子登的報告奏稱,“外洋風俗,流弊多端,各學生腹少儒書,德性未堅,尚未究彼技能,實易沾其惡習,即使竭力整飭,亦覺防範難周,極應將局裁撤”。
我不得不說,清政府在這一方面表現出來的,只一種極度的不自信,對本國政治的不自信,對中華文化的不自信。其實說到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區別,我認為,中華文化更注重個人德行及修養,強調人本身內心的力量及善念,適用於太平盛世對人們的規範和要求。而西方文化則是注重對自我的發現和對自由的追求,強調一種實踐性。其實作為文化本身,並沒有可比性,我們也不能魯莽的說哪種文化好,哪種文化不好。重要的是我們對待不同文化的態度。就像華人將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稱為“奇技淫巧”,但是在美國世界博覽會的時候,美華人民對於中國的瓷器,絲綢則是大加讚賞。雖然是不同方面的比較,但清政府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也是導致中國受盡欺凌的一個原因吧。
清政府撤回留美幼童的原因是怕他們學習美國的文化後,忘記自己的國家,但我覺得,從小在中華文化薰陶下的孩子們,是有著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的。有一位名叫黃暄桂的幼童寫道“十載攻書向學堂,果然富貴出文章。鰲魚湧出千層浪,丹桂開時萬里香。三級浪中龍見爪,九霄雲外鳳翱翔。狀元榜上標金字,直入皇都作棟樑。”這裡所體現的,不正是他們的報效國家的心嗎?還有一點令我非常寒心,就是幼童們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後,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驚異的目光,嘲笑的人群以及潮溼陰冷的“求知書院”。如果我是此時的幼童,我也會想念大洋彼岸溫暖的生活和和善的人群。
但即使是這樣的待遇,回國的幼童們,仍然懷著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仍然為祖國奉獻一生,甚至獻出生命。
還有讓我深思的一點是這些幼童在美國和在中國的照片的對比。按理說,那個時期,中國的照相技術應該也不錯了,所以就排除技術上的差異。先看幼童在美國唸書的照片,他們是神采奕奕,並且眉宇間透出自信和那個年紀該有的張揚。而他們在中國的照片則恰恰相反,官帽遮住了他們眼神中的光芒,長袍馬褂束縛了他們矯健的步伐,他們的眼中,也沒有了當時那些自信和驕傲。
其實我們看清朝的許多照片,上面的人都是沒有生氣,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是不是這種不開放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呢?
總之,派遣留美幼童這件事情,更多的還是給垂危的清王朝注入了些許活力吧,這些孩子也不負眾望的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閃閃發亮的人物。
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一百多年,容閎,曾國藩,李鴻章以及那些遠赴大洋彼岸的孩子們都已遠去,但他們在百年前所演繹的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國家的跌宕命運,依舊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上的探路人,是驚濤裡的領航者,他們讓這個古老的國家一步步的走向更好的道路。他們的歡笑,淚水,堅定,彷徨,都讓我們動容,讓我們看見這個古老民族步履艱難的走向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