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是三農自媒體人。
3
回覆列表
  • 1 # 德馨清靜

    我對農業知識技術有一定的瞭解,不敢說了解很多,因為農業知識技術太廣泛,要想研究太深太廣是不可能的,只能從某個方面去深入的學習。本人是農學專業畢業,主要學習的園藝作物的栽培技術學習,對果樹、蔬菜、花卉的學習有一定的瞭解。

  • 2 # 空谷幽蘭154812915

    謝邀答:我出生在農民家庭,上的是以農學為主的學校。因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農民,農業有著不解的情緣。兒時看父母辛苦勞作,一年到頭有吃的沒花的,貧寒度日,農村大多如此,也見慣不怪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

    總體來說還不是很富裕的。比前二三十年是好很多,但有些地區靠種地也只能解決溫飽。這其中的原因就是人們的思想覺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我想做的就是:以我及人,改變思想,提高認識,學有所用,作有所為。學農,助農,興農。

  • 3 # 原鄉源味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長大的孩子,老家在四川大巴山中,從小看爸媽種莊稼幹農活,大一點了也幫家裡乾點農活,閒時幫家裡放牛砍柴,忙時幫忙收莊稼。瞭解一年四季的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什麼季節該種什麼農作物,什麼天干什麼農活,長大了到城裡打拼,安家立業,但還是喜歡農村的生活,特別現在城裡的食品安全、環境汙染讓人害怕。

    我現在正打算在我生活的城市周圍鄉村找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作為以後養老。

  • 4 # 李言9

    我認為三農領域的自媒體人,作者,不是單單你能瞭解農業知識多少就是一個好的三農領域自媒體作者了,既然是三農領域、這個領域就太大太廣了,不是拍幾個農村影片有什麼土特產,怎麼搞百家宴,三農領城是什麼,就是讓我們這些三農媒體人去發現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者在你們的地區是如何發展協調好的典型,發到網上供廣大網友分享,和叄與發出各人的評論和不同反應,要談三農問題就不能把任何一項拿出來單獨論述,農業,農村,農民只有終合論述,終合去治理才能協調發展,

  • 5 # 農業早班車

    您好,感謝邀請。我爺爺種地,1.2公頃,我父親種地,3.7公頃,我也種地,260公頃。不過我是上的農業大學,學的土壤肥料專業,去種業公司用專業技術,集約化、規範化、機械化模式種地。現在,我在農業資訊服務公司,省級12316/12582平臺,給農民講解農業技術,價格行情,政策分析。

    我非常熱愛農業,喜歡在壟間看作物長勢,喜歡種子雜交培育新的品種,也愛分析政策為用大家聽得懂的話去講解,還喜歡價格分析,幫助大家分析市場行情走勢。

    每天上班很累,但晚上回家或者閒暇時間也會抽空回答問題,發一些文章。17年開始我就釋出資訊,但中間工作原因,太忙停了很久。2019年開始,我認為需要一個平臺去展示自己,豐富自己,順便還能學習,還能幫助別人,我要堅持下去。
  • 6 # Benge

    現在我家裡還種著將近兩畝地,我們這邊一人七八分地,雖然不多但是一直種著。

    我們這裡主要是種玉米小麥,現在不管是種還是收割都非常方便快捷了,其它的農作物種的很少。

    玉米小麥一般就是澆水 施肥 打藥 補補地頭什麼的還是比較簡單。

  • 7 # alhqqcom我是揚

    我學的是農學,深感農技知識對農業的重要,改革開放初期,農業知識貧瘠,農業生產落後,農民對農業科技如飢似渴,對農技人員很重視,由於科技的進步與轉化,促使農業生產逐年增產,幾十年來,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農業增收,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老一輩農技人員的付出與奉獻,功不可沒!

  • 8 # 江湖夜雨十年燈zzh

    這個問題我非常感興趣,也有話要說。

    我出生在農村,生長在農村,雖然基本沒做過什麼農活,但我多瞭解農村喲!

    小時候,每半個月我們都要跟著老師進山。我們村後面,走上兩三里,就是一座大山,每個週末我們小孩兒們都要去山裡面拾柴。

    我最喜歡春天上山。映山紅開了,滿山通紅一片,美不勝收。山上柴草很多,不多時袋子就滿了,我們砍上一大捆映山紅,吃花的葉子,酸酸甜甜的。

    到了初夏,山上的野果子更多了,野草莓,野雞爪兒(一種吃根的甜植物),還有我們叫不出名字的野果子,到了嘴裡,都是美味。

    秋天,野生蜂蜜到處都是。松樹上白乎乎一片,我們把松樹葉子摘下來,吃上面糊得厚厚的一層蜂蜜。

    我覺得,我們那一代,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現在的孩子呢?雖然也生在農村,可是分不清麥子和稻子的孩子,太多啦!

    記得有一次上課,我講到了小松鼠愛吃松果,全班只有一個孩子說摘過鬆果,別的孩子那叫一個羨慕呀!想我小時候,松果遍地是,拾都拾不完,愜意呀!

    希望現在的農村孩子,能多親近親近大自然,做個名副其實的農村人,長大了,以農村為傲,因為我們吃的喝的,都是自己種的,自己養的,無公害啊!

  • 9 # 農者之光

    農業知識即農學理論。技術是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因環境和人為所做的手段與方法。

    農學,是一個基礎學科,知識面廣而闊,縱深力度也很深遠。但基本用於農業實際生產中有,種植類,養殖類,加工貯藏類。。。。。

    種植業。傳統種植農業中以土壤為主,新農業又出現工廠化無土栽培以基質或水培為主。但無論怎樣去做農業中的種植業,都要滿足植物的五大生長條件。1,溫度,2,光照,3溼度,4,水分,5,肥料。所以,若要種好植物,管好植物,學習植物生物習性很有必要。若這些基本知識已懂,還有幾本書你要看一下。土壤學,氣象學,植物生理學,普通植物病理學,園藝栽培學,微生物學,生物學,昆蟲學。。。。。。當你讀過這些書才算明白植物種植的一丁點秘密,若再向前鑽研,就要向生命學的方面挖掘,這方面需要科技儀器,平常百姓無法實現。。。。。

    養殖業。傳統散養或放牧養殖。現在又出現了工廠化養殖。但無論怎樣搞養殖,也少不了五大條件。1,溫度,2,光照,3,水,4,溼度,5,營養。所以說,要想養好動物不但要控制好五大條件,更要與動物生物習性相吻合。其中動物營養學,動物病理學,動物微生物學一定要看一下。再根據種植知識相互穿插,才會學的更有意義。其實種與養是不分家的。但現實中卻分開了。。。。。

    加工貯藏,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未來必會大有發展。特別是利用智慧機械或電氣化機械前途光明遠大。。。。。本人因沒有實踐不易多說。。。。。

    也許你讀起來,短短几百字,但我卻實踐學習中卻用了二十多年,就是現在也裡一瓶不滿,半斤八兩。。。。。。所以農業做起來很費勁,茫然另人望不到邊,況且農藥及化學知識也很重要。銷售還要看市場。。。。。。

  • 10 # 原生態酵素農技種植

    大師看風雲,

    技師看地形,

    專家看電腦。

    種地的不瞭解理論,理論的,不瞭解種地。又瞭解種地又有理論的不是專家,是一線農技員。但是農技員很難成為專家。專家也很難成為農技員。大部分都是懂個50%。能夠懂百分之60的,起碼實際工作8年時間,才能夠說對某一項瞭解透徹。敢說百分之80都瞭解的,實際工作最少15年時間。一下田時間少於2個月的不是專家,是模特走秀。一年學習理論低於5個月的是導演。一年能夠下田4個月理論達到6個月的。能夠稱為專家。中國鳳毛麟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取適合自己的水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