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lue369
-
2 # 我就是竹韻
地域相同
燕趙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 “大刀王五”、“燕子李三”都是河北滄州人,霍元甲祖籍也是在滄州,而河北古又屬燕趙之地幽州之所,以上三位俠士都是清末武林中響噹噹的人物,所以後世人尊稱他們為幽燕三俠。
武藝高強,武德高尚大刀王五是京師武林名俠。其武功高強,善於用刀。他一生行俠仗義,鼎力支援維新變法。在變法失敗後,曾設法救譚嗣同等人,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
霍元甲是著名愛國武術家,繼承併發揚家傳“迷蹤拳”絕技。為華人摘掉“東亞病夫”帽子,狠狠地打擊了外國武林人士的囂張氣焰。 霍元甲的愛國情懷很得孫中山的賞識,孫中山讚揚其“以武保國強種”的做法,為其題寫“尚武精神”。
燕子李三李景自幼隨叔父流落到滄州,拜師習武不輟,後又師從石敢當、法慧等,習得刀槍劍戟斧鉞鉤等十八般武藝外,精通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等神技,其輕功飛簷走壁據傳尤為傳神。李三出入深宅大院悄然無聲,雖高牆無以阻隔,即使護衛森嚴亦來去自如,頗有大俠的美譽。
燕子李三盜亦有道,行事獨特,從不向窮人下手,而是專門偷豪宅大戶高官的東西,而且還敢於挑戰舊中國的上層人物,曾向執政府秘書長梁鴻志、國務總理潘復等下手。這為生活在困苦中的老百姓們出了一口惡氣,因此受到普通民眾的廣泛好評。
“李三在偷取了梁鴻志的財物之後,得到了數千元,初冬到城隍廟遊玩的時候,李三看見附近的居民大多貧困潦倒,就起了憐憫之心,給了這些居民每人一元或者二元... ...”所以,這樣的行為,也使得李三頗有義俠之風範,成為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俠盜”。
報紙宣傳和文學作品渲染當時的報紙經常報道燕子李三的案例和他行俠仗義的事蹟。警方腐敗,破案不力,只能無奈承認燕子李三武功太高強,抓住他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以找藉口為自己推卸責任。這樣反而變相吹捧,使得燕子李三的名聲大噪。在李三還活著的時候,他的事蹟已經在民間廣泛傳頌,許多報紙上也連載著以他為主角的小說,這些作品就象催化劑,讓李三的形象進一步得到美化、神化。
民眾的精神寄託清末社會官場腐敗,國家積貧積弱,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眾急切需要英雄人物來主持正義、懲治官府腐敗、打擊外國勢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和競爭力。在這段特殊時期,以偷盜出名的燕子李三應時而生,做出了普通群眾做不出的大快人心之事,成了民眾改變社會亂象、改善自身生活的精神寄託,並以此得以和大刀王五、霍元甲等宗師大家並稱幽燕三俠,實為民族之不幸、國家之傷痛!
-
3 # 經典重溫之似水流年
多人在電視或者小說中,都聽說過“燕子李三”這個名號。他是一個集神偷、慣竊、俠盜稱呼於一身的人,多年來,大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他是老北京的一個傳奇人物,在民間有很多人甚至把他與拳王霍元甲、大刀王五並稱為“幽燕三俠”。
歷史上,有資格被稱為“燕子李三”的人,其實有三位:
第一位是李芬,河北薊縣人,在家排行老三,也是最早使用“燕子”這一綽號的人。
第二位是李聖武,山東禹城李家莊人,也是在家中排名第三。年幼的時候就學習過武術,長大後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到後來,甚至成為了一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人。這期間,李聖武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甚至把李景華這位老“燕子李三”做的所有事情都安在自己的身上,到處吹牛說:自己武藝高超,能夠飛簷走壁,意圖李代桃僵,謊稱自己就是燕子李三。
第三位則是李景華,北京人。李景華是真正的、也是最正宗的燕子李三了。
第一點,“燕子李三”的始作俑者就是李景華,他是首個被稱為“燕子李三”並被承認的人物;
第二點,當時,代表著官府的法院、警方及監獄等地方,都曾在正式的文書上寫明瞭“燕子李三即李景華”這樣的字樣,可以說,李景華也是唯一一個得到了官方承認的“燕子李三”;
第三點,北平的眾多雜誌、報刊比官方更早的稱呼其為“燕子李三”,這些言論影響著當時的整個社會輿論,當然,這也為李景華就是正宗“燕子李三”的說法奠定了一個輿論基礎。
一方面是因為,李三這個人的行動非常獨特,他不僅僅專門偷豪宅裡的東西,而且還敢於挑戰舊中國的上層人物,例如:執政府秘書長梁鴻志、國務總理潘復等。此舉,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為當時生活異常困苦的老百姓們出了一口惡氣,因此非常受老百姓的喜愛。
並且,李三是一個好人,他仗義疏財,會主動地去救濟貧窮老百姓。他偷了東西之後,雖然有很多都是自己花費掉,但是,仍會留下一部分來幫助貧困的老百姓們。《實報》中就曾經報道過燕子李三偷竊的事情,內容表示:“李三在偷取了梁鴻志的財物之後,得到了數千元,初冬到城隍廟遊玩的時候,李三看見附近的居民大多貧困潦倒,就起了憐憫之心,給了這些居民每人一元或者二元... ...”
還有一個就是:他作案後總要留點痕跡,如仿效小說中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盜的做法,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或留下寫有“燕子李三”字樣的紙條,以表明明人不做暗事,好漢做事好漢當。這更使得他聲名大噪,“燕子李三”的綽號由此得來。
綜上所述:武功高,身輕如燕,專劫豪富來濟貧,深得老百姓的喜愛,每次做案,都留下一張白紙做的燕子,故人稱燕子李三。所說說“燕子李三”能與拳王霍元甲、大刀王五並稱為“幽燕三俠”?不是沒有道理的。
回覆列表
燕子李三,原名李鴻,字景華,1898年生於京東薊縣。幼時隨叔父到滄州獻縣落戶,艱苦度日。滄州習武之人眾多,他也跟著學了點武藝。因其稟賦較好,身體輕快,漸漸地,爬牆上樹易如翻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於家境貧寒,及其年紀稍長便開始四處偷盜,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屢屢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家的財物,名聲大振。
為了增強本領,李景華曾師從田盤山萬松寺師父石敢當,及其同道師弟五臺山法慧。法慧因見他從小在山區長大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除教他刀槍劍戟斧鉞鉤等十八般武藝外,又授他八步登空和燕子三超水,傳說神奇。在地面上上竄下跳,在水面上可貼水面跳躍,宛如燕子掠水疾飛,因此在師兄中得名燕子李三。幾年苦練,功夫大進。 為了反“偽科學”的需要,關於李景華究竟有什麼樣的輕功,中國大陸自然存在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說法。認為李景華不會有傳說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輕功,不能在水面上點水而行。
李景華一直在平津一帶活動,曾在北平右安門外關廂居住。因身懷絕藝,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細緻地摸底,並配有特製的藥水等,李景華很少失手,作案無數。曾到臨時執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竊,還偷過國務總理潘復、執政秘書長梁鴻志、愛新覺羅瑞仲家等人的財物,所以,名聲越來越響,轟動一時。每次作案後,為顯示自己藝高膽大,燕子李三還故意戲耍權貴,仿效傳奇小說中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盜的做法,把一隻用白紙疊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顯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據說“燕子李三”的綽號便由此傳遍民間。 當時時局十分混亂,當權者即為國之巨蠹,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對於專偷富人的李景華倒有一份親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漢時遷一樣的人物。李景華有時候也將偷竊的部分財物分給百姓,受到百姓的稱頌。有報紙就曾這樣報道:燕子李三“得贓數千元之巨,初冬往遊城隍廟,見附近居民以貧苦者太多,遂起憐憫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捨,遂為偵緝隊注意,跟蹤逮捕”。因李三武藝高強、劫富濟貧,被後人尊稱俠盜“燕子李三”,與“大刀王五”、霍元甲並稱為“幽燕三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