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龍海小石碼

    我們的成長,是經歷了時間的灌木叢,而童年紮根在灌木叢的最底端,一刻不曾離去。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

    張愛玲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懷疑,在心裡築起一道堅硬的屏障,把她與世界隔開。在這種陰沉冷酷的環境里長大,青春期遭受過如此殘酷的折磨,心理上不發生一些畸變,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論你信不信,性格的所有線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這件華麗的袍子充滿著時間的蝨子,它們牢牢地抓著,怎麼也甩不掉。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比如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物件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裡什麼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悽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

    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物件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有一個小姑娘,我遇見她的時候,是參加一個遠親的喜宴。那年,她九歲。

    她的外婆倒是個熱情的老人,一見我和陳先生,就對她說,你叫阿姨啊,叫叔叔啊。她叫了我一聲阿姨,對我先生只是禮貌地笑笑,然後躲到了外婆的身後。她的外婆說,小孩子不懂事,別介意啊。

    席間,這個外婆與別人聊得歡,但很少聽到這個姑娘出聲,連想夾遠處的菜,都是用手點點,向外婆示意。時不時的,外婆也煩了,說,你啞巴了嘛,總是這樣,不說話不說話。順手還用筷子敲了敲她的手指。

    小姑娘一開始忍著,後來大哭,說,我要找爸爸,我要找爸爸。現場真是瞬間尷尬,而這個外婆好像是自己精心掩藏的秘密被不小心掀開了一般,特別氣惱。

    還好,外婆終歸是女人,有女人的溫暖。她抱著小姑娘,緊緊的。漸漸的,姑娘平復了情緒。

    後來,我從我母親口中得知,這個姑娘的母親性格極其暴力,時不時地就在家裡動粗,每每與姑娘的父親吵架,除了摔碗以外,還常常把小姑娘的玩具摔碎。

    不過,給小姑娘影響最大的,大約是在她還只有三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出軌,與另一個男人好上了。那個男人當著小姑娘的面,狠狠地把他父親撲倒在地,並扇了她的父親好幾個巴掌。

    而那一次,這個小姑娘因為驚悸過度,在家哭了好多天。

    當然,小姑娘的父親和母親最終離婚了,她判給了她的母親。

    我一度覺得她不願意叫我先生“叔叔”,是因為童年那一次看到她父親被一個陌生男人暴力後留下的陰影。

    我的母親告訴我的一件事從側面斷定了我的猜測,她說,某次她和我父親一起去她家,那時還小,她看到父親就大哭,嘴上叨叨著“壞人,壞人”。

    我問母親,是不是因為童年那件事,母親說,也許是,她對所有陌生男人都這樣。

    為什麼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

    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家M. Ehresnsaft教授也曾發表一篇為期20年的調查研究報告,針對540名孩子及其母親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幼時曾被人虐待、毆打或性侵犯者,長大成人後較易有行為上的問題。

    我們華人面對孩子的時候,時常會說一句話:小孩子那麼小,懂什麼。

    然而,當我們能夠清晰地回憶起自己年幼的時候,自己看到的一切溫暖的、心酸的、暴力的畫面,也該順勢想到孩子的明天是否也會如此,而記憶是否美好,全在於童年的人、事、物。

    我們的成長,是經歷了時間的灌木叢,而童年紮根在灌木叢的最底端,一刻不曾離去,終究是誰也離不開誰,誰也會影響著誰的。

    什麼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但不能沒有愛!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裡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合的。然而,夫妻能夠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況期待每對夫妻都能白頭偕老?

    因此夫妻離異時有所聞,重點是當夫妻分開時,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我們是否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呢?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線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麼,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線的呢?

    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麼,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飢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

    因此,我們要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線,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線有所缺乏,將會讓孩子感到空虛遺憾,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線,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

    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

    因此請記住,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為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改變,否認或隱瞞只會令孩子在無意識裡被否認。

  • 2 # 愛吃菠蘿的蛋蛋

    感覺不怎麼能改變。

    聽過一句話叫幸運的人一身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從小就很膽小,也很自卑;身處農村在城裡讀書,周圍都是城裡的同學,每天都有零花錢,而我沒有,我會為了能跟大傢伙一起玩而偷家裡面的錢。其實家裡也能給的錢零花錢,但是我爸的意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就是要跟別人比學習,而不比其他的。我不知道這些觀點放別人身上是否管用,但是在我這裡確實就沒用了。

    可能還是跟父母性格有關,我爸媽就很喜歡打擊教育,隨時都是比較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而且總感覺不會支援我的觀點,導致我現在基本不喜歡發表意見,總覺得這個意見與別人不一致而苦惱。

    怎麼說,不見得說我現在活的多麼不幸,只是我想自己是那種超級自信的人,但是我不是。比如我老公一家人,即使錯也是超有自信的,我羨慕,但是我知道我可能永遠都做不到。

    現在自己有了小朋友,我還是希望她能更自信,我也儘量多尊重她的意見,不做那種專橫的父母。

  • 3 # 博閱軒愛讀書屋

    童年的很多習慣成年後有一些會延續,有些也會慢慢改變。

    比如我從小喜歡宅在家看書不喜歡出門,不愛吃零食,話也比較少。

    長大後比較活潑宅在家看書也行,出門旅遊和朋友聚會也行,不過很多時候還是喜歡靜靜的待著思考問題。

    吃零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即使買了一堆零食放在面前也會忘記吃。

    唯一改變比較大的是現在只要一聊天就成話癆,感覺自己最擅長的就是表達可以滔滔不絕的一直講。

    不過安靜下來也可以一個字不講。

    童年很多習慣對我們的成長是潛移默化的,不知不覺就這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於特朗普2018年的世界戰略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