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傑律師

    兒女經濟上遇到困難了,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的幫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無論父母是貧是富。

    如果父母有經濟能力,也很樂意幫助兒女,畢竟兒女是最親的親人,看到兒女有困難,幾乎沒有一個父母袖手旁觀,坐視不管。

    當然,作為子女,如果萬不得已,不要輕易向父母要錢,一來增加父母的壓力,二來引起父母的擔憂。家庭困難一點的父母本身就艱難度日了,再加上兒女的要錢,對父母來說,也是個煩惱的事。對家庭富裕的父母來說也許好些。

    啃老族確實有,那也是身不由己。繼承父母財產也是理所當然。世界就是這樣,天倫道德,人之常情,理解萬歲!

  • 2 # 你好我是劉先生

    “啃老”與“繼承”是一樣的嗎?

    啃老:指已成年,具有社會生存能力的年輕人還依靠父母或親戚養活自己。也就是說他本身已具備養活自己的社會功能,卻主動地把這種功能讓渡了;

    繼承:指把前人的物質遺產、作風、文化和知識等接受過來。繼承本身有可能是被動的,如父母去世後,子女成了第一繼承人繼承了家裡的財產,也有可能是主動的,但這個主動通常不被繼承者覺知,如一個家族的某種風氣,會以一種潛移默化又異常精確的方式被後輩一代代傳承下去。

    所以說啃老和繼承是不同的,它與貧富沒有關係。當然啃老可能與一個家庭的內部動力有關,今天我們就從家庭系統的角度再來看看啃老那些事。

    啃老與貧富無關,與家庭系統的健康程度有關

    曾奇峰老師說,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恩愛,家庭中大抵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夫妻關係惡劣,家庭的問題可能就多些。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可能只是一個表象,在表象下面,有很深的家庭動力,家庭關係的因素。有很多人要透過症狀、問題來控訴或平衡TA的家庭關係。

    而孩子是家庭中對關係最敏感的人,當孩子沒有能力把自己的家庭問題用語言表達出來,他便會用症狀的方式呈現出來。啃老便可能是症狀之一。

    朋友的弟弟小吉兩年前大專畢業後就不願讀書了,也不願意去工作。即使遠在上海工作的姐姐(我朋友)專程回家勸說也無濟於事。小吉天天在家晨昏顛倒地玩遊戲,餓了就到廚房找些現成的吃,沒零花錢了就找媽媽要,還不時跟媽媽吵架。兩年間出門的次數不足十次。

    聽朋友說,她父母的關係一直不好,兩人是“為了孩子”才不離婚的。但他們都心照不宣地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是不得已也不和對方說話,他們刻意的迴避與禮貌,讓家裡窒息而冷清。父母認為,現在姐姐已經工作了,弟弟也大專畢業了,他們作為父母養育子女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離婚也可以提上日程了。小吉敏感地捕捉到這一點,對於20歲的小吉來說,姐姐不在身邊了,他更不願意父母離婚,但是他沒有能力用語言來表達,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複雜的問題。於是“啃老”便是他能用的最好的辦法。

    他發現當他不去讀書不去工作的時候,父母反而更有話題了,今天爸爸說某某大學挺好的,可以再去讀個自考本科;明天媽媽說,她有個朋友開公司需要幫手,可以去他那裡學習學習——這樣小吉自覺地把這個家最大的問題引到自己身上——這個家最大的問題是父母關係不和。

    但父母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小吉潛意識裡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把自己變成家裡最大的問題。這樣不僅能讓爸媽有話可說,還用與媽媽吵架的方式讓家裡變得熱鬧,也成功地讓爸媽迴避他們自身的問題,可謂一箭三雕。他在用近乎自廢武功的方式來維持家庭的完整,這種情況下啃老就成了這個家庭的溝通載體,能讓家庭成員的連結更緊密。

    當一個系統中有人為主要的問題負責時,這個系統的張力就會降低。又因為每個人都在其中獲得了好處,所以大家會不遺餘力地指認: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大家又心照不宣地幫助他維繫“不對”的局面(如小吉的媽媽仍然有求必應地給他零花錢)。

    這樣的“啃老”行為可能發生在任何經濟狀況的家庭裡,與貧富無關,但與家庭系統的健康程度有關。

    孩子越過父母的邊界,試圖去解決父母的問題

    家庭系統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成員能否維護自己的邊界及尊重他人的邊界。家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核心家庭中母親承擔母親的職責,父親承擔父親的功能,孩子就會選擇做一個快樂而任性的孩子。

    否則家庭中就會有人越位,這種越位就是邊界不清的表現。如上面提到的小吉,他在家庭中是孩子的位置,但由於父母不願意承擔解決夫妻矛盾的責任,小吉便越過父母的邊界,試圖去解決本應屬於父母的問題。

    在6個月前孩子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以為他與母親是一體的,在這個階段父母怎樣滿足孩子都不過分。孩子6個月後,他能慢慢地坐穩並爬行,這使他有了自身存在的最早感受。他也會慢慢清楚媽媽是獨立於他之外的存在,媽媽不會每時每刻都滿足他。這個“不滿足孩子”就是給孩子最初的邊界,如果孩子在此前的全能自戀被滿足得足夠好,在媽媽不能立即滿足他的時候,他就有可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邊界的存在。

    當他慢慢長大,她能分辨出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也能分辨出爸爸的衣服和媽媽的包包,“我的”玩具和“我的”衣服。這時如果父母在使用孩子的東西時,能經得孩子的同意,在其他孩子要拿他的玩具時,能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孩子就能知道,別人要越過他的界限時,是需要被他允許的,他的感受和意願是值得被尊重的。

    我們經常也會遇到這樣的媽媽,她們盡心盡力地養育孩子迴應孩子的需要,她們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部都給了孩子。她們盡力化解自己在生活中和育兒過程中的痛苦和無助,她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是:只要你過得開心就好。

    但她們經常會閹割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憤怒,也從不表達自己的感受。她們是完美的100分媽媽。但這樣的親子關係,孩子無法感知媽媽的感受,也無從去感知媽媽的邊界。當孩子長大後,他也很難去感受別人的感受,很難去尊重別人的邊界。

    大學同學老張畢業後回家鄉的二線城市工作,因離家近他選擇回家和父母同住,早餐和晚餐在家吃。這時張媽媽要求他每月付房租和伙食費合計800元,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多年後自己買了房子。

    張媽媽是退休的小學校長,張爸爸是一家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家裡自然不差這800元的生活費,但是這樣的舉動卻讓老張清楚:房子是父母的不是我的,媽媽也不是專為我服務的,我是需要付費來購買她的服務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親子關係缺了點溫度,然而正是這點留白的溫度,讓他擁有了更多向上而生的能量。

    一個完美的啃老族,是如何被養成?

  • 3 # 小董217637173

    窮人家的孩子,長輩子,沒有,那什麼肯老,要自立更生,艱苦奮鬥,而富人的孩子,肯定的,繼承長輩子的家業,多幸福的日子啊!越有越好,有底不為虧。

  • 4 # 白晉湘

    你就不要在這裡瞎操心了,人家的孩子啃老或者是繼承管你啥事?如果你的孩子困難你能不讓啃嗎?如果你是土豪,你不會讓你孩子繼承嗎?

  • 5 # 伊春美食美客

    咱能不能別把孩子遇到困難了,向父母要點兒錢,申請一下援助就當做是啃老了,就當做是一種繼承了。其實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我們的這個傳統,我們沿襲的這種習慣,不就是父母掙錢兒女們花嗎?

    所以說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們花自己的錢做一些正確的事情,當父母的還由衷的感覺到新銳呢,這就是我們的一種心態,別人看著是不舒服的父母,被兒女們花著的錢的感受是快樂的,所以說別妄加評論,人家花不花父母的錢。我想如果你有能力也會給自己兒女花錢的錢,不就是用來自己花和兒女們花嗎?總之我不認為那些偶爾管父母要點錢尋求幫助的就是啃老了,就是繼承了,我總覺得有的時候父母的錢真的是充裕的話放在孩子的身上,讓他少一分拼搏多一份自信。讓他多一份功利,少一份擔憂,這樣的話他的生活也快樂,作為父母的心裡也舒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善意沒有得到回報,施善者要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