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屈建雲397
-
2 # 嚮往女神
《桃花源記》只是陶淵明的人間仙境,我也想象過這個仙境。在過去其實沒有這個仙境。然而如今這個太平盛世的生活中,在全國各地,全世界千千萬萬個旅遊景區的興起。遠遠地超出了世外桃源這個境界,任由你自由穿梭,想到外面去小憩幾天也可以,想回到鬧熱的都市也行。
再窮的農民,也不差飯吃,不差衣穿,只是好孬而已。沒房子住的,國家建,沒養老國家給。國家不窮,貧民不貧。只有少數人吃飽了沒得撐的,有事無事找事鬧,吃不得一丁點虧,只想坐吃山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嫉妒心不減。
國家號召村村道路家家通,小車一年比一年增多,幾乎家家都有。哪裡都是綠蔭遍遍,芳草蔭蔭。
你若想種殖,只要有一定的規模,國家給你補貼。你若想搞養殖,達到標準,政策有抉持。你想學技術,學手藝,天天都有培訓,反而補貼一定的生活費。
在過去,沒飯吃、沒衣穿,更沒錢上學,不知有多少天資聰明的人被白白的窩藏了。現在又誰上不起學,有幾個實在上不起,國家有沒護持的?
在外面早已超過上千萬的老闆,回老家建一座小別墅,在屋後購置一塊地,種上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讓老人在家給他護著,每年回家幾次,每次住幾天。在外面掙得腰纏萬貫,在家有小別墅、小花園,還求什麼世外桃源。
……
在這個時代,我們算是幸運的一代,雖然有些不稱心,但凡事都沒有完美的。要知足常樂,要幸福每一天。過去的世外桃源,是我們嚮往追求的家園。
-
3 # 大悔憶智冰
我們先來看看陶淵明是怎樣描寫桃花源的:
“漁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可以看出桃花源長這樣:1.神秘,2.和平,3.安寧,4.景色優美,5.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這就是田園詩人筆下的理想世界!
巧合的是,詩聖杜甫的平生願望也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農耕社會的詩意來自未被科學技術開發的大自然和未被商品經濟汙染的乾淨的人心。
直至沈從文,他筆下的華人依然淳樸得令人心醉。
意象派詩歌領軍人物埃茲拉.龐德先生說:“華人的道德,是基於審美的道德。”
從陶淵明到沈從文,我們華人就是這樣的啊!
所以《桃花源記》的民風的描寫是有生活原型的,不是過去某些高人所分析的什麼“逃避現實”。
陶淵明是要逃避現實,但他逃避的是宮廷鬥爭的血腥!
我真的不懂今天的人們為什麼那樣喜歡宮鬥劇!
至於鄉間美景,雞鳴狗叫,至今在最偏僻的地方,也還有殘留。
也是有現實根據的!
所以現代人找到與桃花源相似的地方,毫不奇怪。
我們現在到山裡去玩耍,或者看望親戚、老同學,眼前真的會突然出現毫無心理準備的桃花源!
我有一首詩,寫我發現的一個靜靜的山壪,那山壪就像桃花源。
但願我們不要毀滅了我們的桃花源,不是外國來的一切都好都先進!
埃茲拉.龐德先生說:“華人的《詩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歌。”
是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
埃茲拉.龐德,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不知你讀沒有讀過他的長詩《荒原》?)、海明威、劉易斯的偶像!
-
4 # 燕北林叢
謝千里馬邀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確描寫的是安逸祥和和殘酷血腥並存的現實生活場景,“林盡水源……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千百年來,陶公筆下的桃花源都是官場失意、或懷才不遇者神往的神仙樂土。
但結合到現實中來,《桃花源記》所折射出來的卻是,現實社會的殘酷與血腥。無論是文中所講的是桃花源人的“先世避秦時亂”,還是東漢末年和兩晉”五胡亂華”時期,為躲避戰亂、或逃避苛政酷吏的盤剝壓榨,而“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都反映了現實社會的黑暗,以及底層百姓的生活艱辛,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舉家整邑遷移,逃到深山老林。而這種逃避,正是詩人所向往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或和他最終歸隱有著直接的聯絡。
東晉時,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帝手裡一沒有軍隊,二沒有錢糧,三沒有人才,只好與士族豪門“共天下”。皇帝想有自己的軍隊和財政權力,但一直受到士族勢力的掣肘,這樣就給老百姓提供了開闢自己的“樂土”的空間。所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中國古代,尤其是東晉南北朝時期,並非只是詩人幻想的“烏托邦”。
據史記載,自秦始皇以來,陶淵明生活的晉宋年間,正是中原居民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時期。為了躲避戰亂,許多中原百姓成群結隊,逃進了南方的深山老林,選擇閉塞、險峻的山深林密之處,闢土而居,與外界少有來往,或者乾脆沒有來往。現在看那時候的人口資料,常常看到“人口銳減”的字眼,其實這些“人口銳減”,並非全指死亡,而多數是躲了起來。
陶淵明出身於沒落了計程車族家庭,又有二十餘年的中下層官宦生涯,對生活在社會底層民眾的疾苦和他們的求生之道,應該瞭然於胸。他幻想著逃避了黑暗現實的人們,能夠找到美好的,沒有戰亂,沒有賦稅,沒有欺詐和沽名釣譽、勾心鬥角,人與人之間都能和諧相處的神仙樂土。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說到了,在這個桃源仙境裡,沒有高踞在人民頭上的統治集團,沒有私利、沒有互相攻伐、沒有流血、沒有戰爭!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體現出來的境界,是後來的清高士子們,無論是學識,還是思想,都無法望其項背。
頗為詭異的是,“桃花源”的見證者,也是貫穿全文的主人公“漁人”,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太守馬上就派人跟著他去尋找,結果“漁人”所做的記號都沒了,最終迷了路,無果而歸。
原來當時朝廷從豪門貴族那裡得不到錢糧和人力,百姓所負擔的徭役和苛捐雜稅非常繁重。據史記載,“宋人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在這種背景下,朝廷有一個規定,對於逃戶聚落,懸賞誅求。難怪作為一郡太守,會聽一個打魚人說的話。(看來這個“漁人”也不是什麼好鳥,並非是“忘路之遠近”,而有目的、想得朝廷的賞錢。)
而結尾“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這個劉子驥是陶淵明的一個遠房親戚,兩個人知趣相投,經常遊山玩水,結伴探險,也是一個有身份的人。據說劉子驥非常迷戀“桃花源”。作者把他虛構進故事裡,有何用意?原來劉子驥的身份也代表了他背後的官府,他找到了桃花源,那裡面的人恐怕會在劫難逃。所以,陶淵明的“桃花源”不能讓塵世染指……
集儒家、道家於一身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頗得老莊三味……
-
5 # 上樹去抓魚
桃花源並不是一個現實的人間仙境,陶淵明只是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境,作者透過《桃花源記》表達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因為《桃花源記》,中國有很多地方叫桃花源。還有學者考證說,這個地方在陝西與河南交界靈寶縣的“桃林”,還說這是一位將軍告訴陶淵明的。我們怎麼看文學作品的描寫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怎麼看學者的這種考證?
回覆列表
那個在古代被描寫的神秘兮兮的桃花源,在現代的當下也就不過如此而已。沒有什麼值得深究之處。如果你要是覺得那個桃花源是真的存在的話,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讓你得償所願。你自己“穿越”即可。別人是說什麼也幫不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