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匠心
-
2 # 散擔個啦
很多人小看了呂布,特別是遊戲裡他的智力幾乎為個位數,其實他也是一方諸侯,智力不夠能有八健將?能當諸侯?應該說他只是屬於不會掩蓋人性的人,現實裡這種人不少,大多數敢想不敢幹,或者沒實力幹而已。
-
3 # 二兩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沒人回答,雖然對呂布不是很感冒,但也算不上討厭,所以就我自己的一些淺顯的理解,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認為,每個人的眼中的歷史人物都是不一樣的,你眼中的大英雄可能在別人眼中就是暴君或者叛徒之類的。呂布,在三國的歷史中,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呂布這個人的生平。
呂布(161年-198年),字奉先,幷州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人,東漢末年著名武將與軍閥。先後為丁原、董卓(最後親手殺了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在劉備與袁術交戰時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於白門樓。
提到呂布,就不得不提到民間流傳下來的那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見就單純戰鬥力來講,呂布在民間老百姓心中的形象還是很高大的。
至於你說喜歡呂布的人,是什麼心態,我想可能又下面幾種心態:
第一種:被呂布的勇猛所折服說到呂布的勇猛,我想用“三國第一猛將”一點也不誇張。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長坂坡上一聲吼嚇死曹軍一大將”,這麼厲害的兩位蜀軍中的上將連同劉備,三人同時對打呂布,尚且沒有分出勝負,可見呂布戰鬥力爆表。
所以,這一雷人是喜歡呂布的勇猛。
第二種:被呂布敢愛敢恨敢做的率真所吸引呂布這個人,還真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點都不去過多靠考慮後果。為了貂蟬,他可以拋棄義父董卓,投奔丁原,並最終親手殺了董卓。
起初,他跟隨各個軍閥,只是一名勇將,但後來他看到你們各個當諸侯軍閥,我為什麼不能當。所以,劉備與袁術交戰時,趁機佔據了徐州,也成了一方諸侯,有了自己的小地盤。
所以,這一類人是喜歡呂布的率真。
第三種:三國中呂布經歷簡單,沒有過多權謀之術俗話說,老不看三國,三國之所以對人們有那麼多的吸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計謀、謀略。看三國,感覺每個人都那麼複雜,富有心計,一不小心就會中了別人的計謀。不說那些魏國、蜀國、吳國中的頂尖的謀士,就連以猛漢身份出現的張飛,也曾經用計謀獲得戰爭的勝利,可見,在三國時期,無人不計謀,不計謀不成三國。
苦肉計、離間計、美人計等等,要是腦袋直,不會拐彎,在三國時期會死的 很快。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一些人看累了,或者看膩了勾心鬥角、你來我往的各種計謀。這時候,他再回去看呂布,會發現,哎,這個人還是比較簡單的,一生也沒有用過太多計謀,簡簡單單根據自己的喜歡,要麼殺別人,要麼被殺,簡單的一生。
所以,這一類人是因為喜歡呂布的簡單。
總結:所以,呂布也有呂布的人格魅力,喜歡他的人或喜歡他的勇猛、或喜歡他的率真,也或者是喜歡他的簡單,總之,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理由。另外,或許也有一部分人喜歡呂布,是因為他曾經用了貂蟬,這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
4 # 擁有壓倒一切的魅力
因為三國演義:大部分人喜歡的其實是三國演義的呂布武器戰馬女人天下無雙的武力(我本人也是)不過歷史上的呂布也不差可以說三國演義加強了呂布個人武力減弱了呂布的智力,歷史上呂布武力也不差,有單挑郭汜的記錄(歷史上沒幾次單挑)還有幾十騎破張燕萬餘人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戰績,不過呂布人品是不太好。
-
5 # 淮河漁夫
雖然我們贊同這種價值觀,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部人的追求,甚至有一大部分人!可能我們看小書不喜歡他的人品,但是他有他的價值,換成現在寶馬開著,美女睡著,朝裡有人,並且自己事業也不錯!價值不贊同,但是可以理解
回覆列表
我對呂布談不上喜歡,只能談得上理解,他也是生長在亂世裡的,他有著舉世無雙的武力,他本來也可以成為那個時代裡最耀眼的一顆心的,他本來也能成為眾多逐鹿中原的諸侯之一的,最後卻無奈的,永遠都只是別人手中的利刃,他的性格決定他的成就,他的性格在乎小利而忘大義,典型的目光比較短淺,為了利益,他能將朝夕相處的義父丁原謀殺,只是為了李肅送來的金珠和那匹名揚史冊的赤兔馬,他衝動,他能為了所謂的大義將董卓殺死,瓦解了董卓軍遏制當時形勢的格局,最後,他除了敗逃,一無所得,他耀眼,黃巾之亂時,他能將丁原手下的將領完全壓制在他的光環之下,他豪爽,為了救劉備一命,他不惜轅門射戟,不惜得罪當時的袁術,不管是為了劉備的什麼(貌似當時劉備除了關羽和張飛,是一無所有),這樣的舉動足以說明,他有成為諸侯的潛質,卻沒有成為諸侯的才能,對於,呂布來說,前半生跟著丁原跟著董卓,走的太順了,先是幷州刺史的主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參謀部的參謀長,再是,董卓手下的騎都尉加義子,直到,董卓被殺,他還被王允尊為救國功臣,甚至,在後來董卓部將李催領兵攻破長安,他呂布也憑個人武藝硬殺出去了,這些勝利給他帶來了驕傲和目空一切,後來折在了劉備和曹操聯軍之手時,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尋找出路,而是就此消沉下去,最後是,區區一個曹操就能將他逼入絕路,(曹操謀殺董卓的時候,若不是呂布及時趕到,也許,董卓就真的被曹操給殺了,若是呂布早到一步,曹操就只能圖窮匕見了,相信,曹操VS呂布的結果沒有人會有懸念吧!),曾經救過的劉備也一言將他將死,眾多部將降的降,死的死,逃跑的逃跑,最後,一縷白綾結束他的一生,他死前一定後悔過,一定怨恨過,可惜,歷史是沒有僥倖和憐憫的,本來該擾亂三國格局的梟雄,最終死在了白門樓,曹操可謂是羞辱他到極致了,先是用牛筋繩將人高馬大的呂布,硬縛成可憐蟲,逼得呂布說出那句“縛太急,乞緩之”的求饒之語,對於,曾經虎牢關前,叱詫天下的戰神,這是多大的羞辱,曹操在幹什麼,他坐在旁邊,享受著曾經不可一世的敵人如今跪倒在身前的那種滿足感,從他口中飛出的那句“縛虎不得不急”這句話,對失敗者呂布的心理防線,可謂是重重摧殘了一下,曾經你是猛虎,如今,你只是敗軍之將,生死皆由我,如果,當時呂布能將他的傲骨保持到最後,也許,他也不失為是一名極有魅力的悲劇英雄,可惜,他放棄了自尊,乞求成為曹操手中的利刃,為他披荊斬棘,“以將軍之勢,再加上吾之武勇,何愁天下不定!”就是這樣,曹操也沒放過他,在劉備那句:“公可知丁建陽,董仲穎的下場?”出口後,他毫不猶豫下達了賜死呂布的命令,心中存有恐懼的曹操,更是將女性賜死的專利——白綾,用在了一代飛將,一代溫侯身上。
相對來說,三華人物,我並不喜歡,那些個主流派的人物,比如說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許諸,司馬懿,典韋,龐德,馬超,陸遜,周瑜,甘寧,太史慈等等那些個主流角色,我比較憐惜和關注那些個在三國這個大劇本中,太早逝去的角色,我相信如果給他們活下去的機會,他們不一定做的比別人差,記得,那個忠義無雙的高順嗎?他帶領的“陷陣營”,可是在虎牢關前擋住了十八路諸侯聯軍,在曹操捉住他時,曾問過他,“願降否?”他默默無語,敗了就該接受那敗的結果,尚若不是呂布無能,他也許,還能在三國裡創造屬於他的篇章,記得,那沮授嗎?官渡之戰前,他曾勸過袁紹,“若依屬下之謀,尚可為之,若不依,此戰不可為,恐敗之”,氣的袁紹差點砍了他,若不是,身旁的謀士勸住,他當時就被殺了,可惜,在官渡之戰後,他為了保全宗族,請求曹操殺了他,全他忠義之舉,當時,他若歸降曹操,恐怕,三國中會多上太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