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州親子游玩
-
2 # 五月石榴H
我也是那種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人。有時候想想真是不孝,雖然離父母很近,散步都可以走過去,可是自從結婚後,都沒在孃家過夜,都是吃了飯就回家去了,雖然逢年過節也去看看兩位老人,但是比起對孩子的付出,真的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好多時候,父母為了你無意中說想吃什麼,然後年邁的父母就不遺餘力的去準備,去張羅,真的是好辛酸。小時候就聽母親經常說:“娘掛兒路來長,兒掛娘扁擔長”。那時年幼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是現在為人父母,才理解了這句話的無奈和辛酸。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人生只有歸途。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才後悔。帶上孩子,帶上愛人,常回家看看!
-
3 # 麻薯母嬰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就想到前一段時間有個節目我家那閨女,其中有一段就是講papi和新閨女焦俊豔這暢聊起了愛情與婚姻,她給出的排序就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她的解釋是,她的人生排序,是按照陪伴的時間來劃分的,所以把孩子排在父母前,當然可能有人會認為父母把我們養育長大,我們要孝順父母,應該把父母才是第一。難道不排第一我們就不孝順父母了嗎?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孩子排在前面還是父母排在前面,其實她們都是自己非常重要的親人,對於很多人會把孩子排在前面,更多的可能是因為孩子還小,很多事不懂,甚至都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所以作為父母的肯定會在孩子身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他的成長,這肯定是極大部分父母都會這樣的做的,包括我們的自己的父母,在她們眼裡雖然我們早已是成年,可總還是隨時隨地的當你是孩子一樣關係愛護。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為更多的時間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伴侶身上,所以可能在父母身上的精力相對就會少很多,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無奈,並不是不關心,其實在心裡,是非常重視。
所以在大多數人心裡,其實孩子和父母都是一樣的重要。
-
4 # 可愛的嚶嚶醬
我也想到了papi醬的那個排序,之前甚至上了熱搜的。
我還是蠻同意她的觀點的。
但是並不能說是自己的孩子比父母重要,我覺得誰重要都不如自己重要。。
可能會有人說我自私,但是人本質上就是自私的。你去問那麼些為什麼生孩子,有人說是覺得孩子可愛,有人說是為了給自己養老,真正愛孩子的、想培養一個孩子的又有多少呢?現在家裡老人催婚的,催生的,不都是拿這句話嗎”你老了沒孩子怎麼辦,趕緊生個孩子給你養老“。
陪伴自己一生的,不是孩子,不是父母,是自己的伴侶。在我們長大後,父母有自己的生活,等孩子長大後,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們不能為了別人而活。
所以在我心裡,孩子和父母是一樣重要的,我不經常回家看父母,不代表我不愛父母。因為對比起來,畢竟孩子還小,沒有自理能力,所以只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身上。
既然有了孩子,就要好好照顧她,教育她,推薦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5 # 湄玥育兒經
隨著成長,我們對父母的依賴感會越來越少,長大以後外出求學工作,被很多事物分散精力,投放在父母身上的精力就會變少。
當我們結婚生孩子後,我們有限的精力會優先分配給丈夫、孩子。對於孩子,是自己花了無數心思慢慢養大的,基本上每天都會花費很多精力在他們上面。擔心他們餓了、冷了、哭了,因為他們還小,他們不會照顧自己。付出的多,重視程度當然就不一樣。
相反,父母是對我們付出,我們對父母是索取更多。當一方習慣了索取後,對很多事情就會變得理所當然,認為他們不需要我們去照顧,認為他們能夠照顧好自己。我們遺忘了一件事情,就是父母在慢慢的老去,他們逐漸成為大家口中所說的老人,可我們卻還不自知,以為他們還能像兒時一樣為我們擋風遮雨。
父母沒有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我們就感受不到他們的老去,直覺的認為他們能夠照顧好自己。如果父母常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就會下意識的忽略這件事情,很難發現他們的變化。除非在某個瞬間,才能感受到他們老去,也才會發現他們還需要我們照顧。
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們會認為是無知小兒,需要我們引導著去成長。天天花心思養育的,自然會最重視了。
-
6 # 晨光微曉
心理學家指出,家庭序位出現問題的時候,各種關係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幾代人的家庭、金錢關係和事業的成功。
那麼什麼樣的序位才是正確的序位呢?
家庭系統排列的代表人物海靈格經常用河流來比喻一個家族。
我們的家庭序位正如這條河流,是順流而下的,所以在尊重和孝敬父母的同時,更多的關注點在孩子的健康更好的成長上,從大的角度而言是更有利的。
當然如果不孝順則另當別論,不孝是一種斬斷源頭的行為,無源之水,會流動不下去的,自然各方面的順利也就只是鏡花水月。
而夫妻關係則是兩個人的平行關係,承上啟下,所以夫妻雙方的重心都是彼此,才能讓家族的河,流淌的既源遠流長,又不會山洪暴發。
需要補充重要的一點,父母之重視子女,不是把子女的地位凌駕於長輩之上,而是用更多的陪伴和悉心教導,讓孩子成為一個在愛與規則中的最好的自己。
-
7 # 生活小常識tou
有人說養兒方知父母恩,確實自己做了母親,也就明白了對兒女的心了,孩子在我的心裡目前確實是第一位,因為孩子太小,而且不能獨立,而作為母親就是要照顧他們,自己的父母畢竟還是可以自己照顧的好自己,但就不能說有了孩子就對父母不關心了!
上有老下有小 顧的了一頭另一頭就顧不了許多了,夜裡有時候把寶寶哄睡著了,自己何不在想,假如自己還小,任然在爸爸媽媽的依賴下快樂的生活著該多好,就沒有了現在的操心和壓力,回憶起小時候自己是多麼的無憂無慮,再看看現在爸爸媽媽頭上夾雜髮間的白髮和臉上的縐子,心裡真不是滋味,把我們幸苦養大,到頭來老了還要幫我們,在時間上目前女兒虧欠你們,在經濟上女兒也虧欠你們,自己成立了小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壓力有了負擔,我也很想能幫助到自己的父母,改變她們的生活,是女兒做的還不夠,即使我有時候和你們爭兩句希望你們都不要放心裡,但女兒的心裡還是有你們的,每每事情發生之後其實我都特後悔!!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身體健康 兒女孝順!
-
8 # 利劍1850
我兒子比我丈夫都重要,因為,我丈夫合他的家人合夥把我氣成乳腺癌差點沒死,他就聽他家人的話,直到現在還不知道珍惜我,天天和我幹仗,所以,心寒了,決定離開他了,和兒子生活,
-
9 # 無所謂213478592
孩子應該跟父母一樣的重要,一個老了需要照顧,一個小的需要哺育,應該是同等的重要。沒有父母的養育,那來自己的今天,父母對自己太重要了。孩子是自已生養的,應該盡心扶育他成人,在自己的關懷下健康成長,是自已的責任和義務。
回覆列表
首先非常慚愧的表示,我也是這樣的父母!
俗話說不養兒女不知父母恩,可是養了兒女知道了父母恩,我想大部分新晉分母還是看待孩子更重要吧!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原因,從我自己分析來說如下!
一是孩子作為夫妻兩人的愛情結晶,本身是夫妻感情昇華的一個體現,自然格外愛護!
二是作為新晉父母的責任感,自己離開了父母組建新的家庭,生兒育女,撫養長大,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過來的!
三是我們從小到大可能有各種遺憾錯過,那麼孩子作為我們未來希望的一個載體,肯定對他們充滿了期待!想讓孩子成為自己期許的樣子!
父母是為我們一直在付出,我們也理所當然的習慣了享受這些付出,所以有時候可能會忽略他們的感受,儘管說他們也不會抱怨,但是還是多關心關心父母吧,在一起的就多陪他們說過話聊聊天,不在一起的就多打打電話或者多回家看看!
不要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