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苗鄉侗寨王阿哥

    (1)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Sing.]是重要的園藝類經濟作物,現在也是中國種植的30多種商業性食用菌中最大宗種類,產量已超過蘑菇。全國約有500萬勞動力從事香菇的生產、加工和貿易。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2003年全國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1038.69萬噸,香菇約300萬噸,佔食用菌總產量的30%左右,產值約佔食用菌加工後總產值408億元的40%。據日本海關統計,2002年進口乾香菇8630噸,2003年1~9月進口乾香菇6130噸,這些香菇基本上是從中國進口的。中國香菇出口量約佔世界香菇貿易總量的80%。

    (2)香菇為人類提供優質的營養品和保健食品。香菇營養豐富、營養種類齊全,子實體和菌絲中的許多成分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功能,既有食用功能又有保健功效。在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感冒和鈣缺乏症等方面作用顯著。同時,在中國人多、耕地少的國情條件下,開闢了一條利用農林下腳料轉化生產非糧優質蛋白質的有效途徑。

    (3)香菇生產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福建、河南、浙江等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農戶是靠種植、加工香菇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在全國有7個省的24個縣食用菌年產值超億元(人民幣),許多農村家庭的日常現金支出、子女上學、建房娶親靠著種植香菇的收入來維持,香菇主產區的富餘勞力靠著種植香菇得到部分轉移。

    (4)香菇的培養料栽培對於農林下腳料資源合理、充分利用,促進生態良性迴圈有重要意義。利用培養料栽培香菇對於節約林木資源,促進農林下腳料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提高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縮短生產週期,便於規模生產和工廠化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均具有重要意義。

  • 2 # 成都雨哥

    正縱觀全球,人類對森林資源利用,都是從利用其熱能入手,或利用其根、莖、葉、花、果,稍有發展,則更精細地利用其藥用部分,進而再提取松脂、樹膠等。唯獨以香菇為謀生特技的菇民,千百年來所創造的砍花法栽培,它以真菌孢子作為種源,生產富含蛋白質的食用真菌。最重要的是,它在利用森林的同時,又保持了森林生態的良性迴圈。香菇的營養價值是不可替代的森林中菌類植物品種繁多,能食用的就有一兩百種。

  • 3 # 京山洋鍋

    (1)蘑鏈,是重要的食品罐頭原料現今,蘑菇是中國30多種商業性生產食用菌中僅次於香菇的大宗種類,產量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逐年上升,2008年中國鮮蘑菇總產預計達60多萬噸。

      栽培區域迅速擴充套件,主產區的省份增多,四川、安徽蘑菇栽培面積和產量增速快,在金融危機較為嚴重的2008—2009年產季,中國蘑菇罐頭及其加工品出口22萬噸。  福建是中國蘑菇生產、罐頭加工和出口的主省份,2008~2009年季全省食用菌總產量191。

      7萬噸,產值79。3億元,出口5。13億美元。其中蘑菇鮮菇總產量31。1萬噸,福建漳州市有蘑菇罐頭加工廠52家,速凍廠26家,烘乾廠10家,鹽漬廠218家,蘑菇罐頭及其加工品出口量佔全國出口量的80%。

        2009年漳州市被中國罐頭工業協會授以《中國罐頭之都》稱號。全國約有300萬勞動力從事蘑菇的生產、加工和貿易。產品的主要去向是中國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歐洲和北美。(2) 蘑菇為人類提供優質的營養品和保健食品蘑菇營養豐富、營養種類齊全,含蛋白質高,子實體和菌絲中的許多成分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功能,既有食用功能又有保健功效。

        在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液膽固醇等方面作用顯著。同時,在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條件下,開闢了一條利用農林下腳料轉化生產非糧優質蛋白質的有效途徑。(3) 蘑菇生產是農業增效、農民増收的有效途徑福建、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的許多貧困的農戶是靠種植、加工蘑菇脫貧致富奔小康的。

        在全國有7個省的24個縣年食用菌產值超億元(人民幣)。福建沿海許多農村家庭的日常現金支出、子女上學、建房娶親靠著種植蘑菇的收人來維持,蘑菇主產區的富餘農村勞力靠著種植蘑菇得到部分轉移。

      (4) 促進迴圈經濟發展,建設節約型農業利用耕地種植的可再生麥稈、稻稈和其他作物秸稈及禽畜糞便栽培蘑菇,栽培後的剩餘物可作為沼氣發酵基質或成為種植作物的有機肥料,使農業有機質多次有效重複利用,若加上其他如太陽能、雨水等綜合利用,成為完成由土地到土地的有機質良性迴圈和促進迴圈經濟發展的典範。

        (5) 綜合利用,保護生態利用糞草料栽培蘑菇對於可再生的農產品下腳料資源合理、充分利用,變廢為寶,提高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便於規模生產和工廠化生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促進生態良性迴圈具有重要意義。

  • 4 # 笑笑咩9898

    香菇是重要的園藝類經濟作物,現在也是中國種植的30多種商業性食用菌中最大宗種類,產量已超過蘑菇。全國約有500萬勞動力從事香菇的生產、加工和貿易。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2003年全國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1038.69萬噸,香菇約300萬噸,佔食用菌總產量的30%左右,產值約佔食用菌加工後總產值408億元的40%。據日本海關統計,2002年進口乾香菇8630噸,2003年1~9月進口乾香菇6130噸,這些香菇基本上是從中國進口的。中國香菇出口量約佔世界香菇貿易總量的80%。

    (2)香菇為人類提供優質的營養品和保健食品。香菇營養豐富、營養種類齊全,子實體和菌絲中的許多成分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功能,既有食用功能又有保健功效。在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感冒和鈣缺乏症等方面作用顯著。同時,在中國人多、耕地少的國情條件下,開闢了一條利用農林下腳料轉化生產非糧優質蛋白質的有效途徑。

    (3)香菇生產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福建、河南、浙江等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農戶是靠種植、加工香菇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在全國有7個省的24個縣食用菌年產值超億元(人民幣),許多農村家庭的日常現金支出、子女上學、建房娶親靠著種植香菇的收入來維持,香菇主產區的富餘勞力靠著種植香菇得到部分轉移。

    (4)香菇的培養料栽培對於農林下腳料資源合理、充分利用,促進生態良性迴圈有重要意義。利用培養料栽培香菇對於節約林木資源,促進農林下腳料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提高這些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縮短生產週期,便於規模生產和工廠化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均具有重要意義。

  • 5 # 心同止水55509108

    香菇種植具有廣闊前景,是農戶發展庭院經濟的優勢產業,市場好,技術易掌握。

    (1)為人類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食用菌不僅質地柔嫩、味道鮮美、食味獨特,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因此食用菌常被人們稱作美味佳餚,譽為“山珍”“植物性食品的頂峰”“上帝的食品”“長壽食品”等。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質元素等成分。

    (2)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變廢為寶。食用菌栽培的原料十分廣泛。如各種農作物的下腳料,麥草、稻草、棉籽殼、玉米芯、麩皮、米糠、野草、作物秸稈、高粱殼等;林業上的闊葉樹鋸木屑、樹枝、樹葉、雜木和廢木材;釀造業上的酒糟、醋糟;製糖業上的廢甜菜絲、廢糖蜜;各種畜禽的糞尿等。利用這些材料栽培食用菌,不僅可以得到人類理想的健康食品,同時還消除了對環境的汙染,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活躍山區經濟。國內外實踐證明,利用山區部分雜灌林木資源和剩餘勞動力,進行香菇等食用菌的段木栽培或代料栽培,都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對活躍山區經濟和農民脫貧致富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中國山地複雜、菇樹資源豐富、氣候條件多變,這為發展一定規模的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河南魯山縣,泌陽和西峽、福建古田等地栽培了大量的香菇,併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郎窯紅瓷器如何鑑別真偽與怎麼鑑定郎窯紅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