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梁仔506382598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在經歷了多集艱難的查案之後,最終摸清了之前狼衛們,所說的“闕勒霍多”究竟是何物。這個帶有洋氣名字的東西,不是什麼神話中的神靈,亦或是渾身外掛的開掛反派,而是一種名為“伏火雷”的火藥武器。那麼,歷史上,在唐朝中期,真的出現了有如此威力的火藥武器嗎?

    ▲重創旅賁軍的伏火雷

    那麼首先,火藥在唐朝真的出現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中國有關火藥的最早記載,是在唐憲宗在位時期成書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在這本書裡,火藥有一個頗為儒雅的名字——“伏火礬法”。不過雖然這算得上是有關火藥最早的記載,但可能在此之前,火藥就已經出現。可無論是火藥當時的稱呼,還是作為出處的書,都可以很明顯的體現此時的火藥和軍事還距離甚遠。

    ▲唐代中期火藥還是與道教的煉丹有關

    那麼這一時期火藥的威力究竟如何呢?很遺憾,就《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中的記載來看,當時的火藥配方,是完全沒有電視劇中伏火雷那樣摧枯拉朽的威力。首先,雖然《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中的“伏火礬法”,已經有了硫和硝的配比,但是黑火藥之所以得名,還有一個重要的碳,在此時還並沒有得到使用。作為取代,是將一種叫做馬兜鈴的中藥材,與硫磺硝石混合搗碎,這樣的成分,自然是不可能有電視劇的中的威力。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一時期的火藥記載,還是為了在藥材或者煉丹時,迴避這些配料混合使用,一面造成危險。因此,唐朝中期出現的火藥,其實與戰爭還距離甚遠。

    ▲“伏火礬法”和伏火雷雖然名字類似,但是“伏火礬法”卻和伏火雷的威力和用途,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區別。

    那麼最早的火藥武器,究竟是何時誕生的呢?比較尷尬的是,這一問題目前也是充滿爭議。在唐末,有黃巢軍“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軍營”和天祐元年,後來吳國建立者楊行密“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 。這兩個記載,因為宋代的“飛火”和“火箭”,一般都認為是使用火藥的武器,因此被很多歷史學者認為是唐末就已經出現火藥武器的證據。

    ▲最早的火藥武器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黃巢軍所使用的

    不過這一觀點,嚴格來說並非無懈可擊。因為在唐代語境中“飛火”、“火箭”,多是用來指點燃的弓箭,而且從黃巢軍“火箭”的相關記載中,提到了黃巢軍對於“火箭”的使用方式,是採用了“射”的方式,因此更有可能只是燃燒的弓箭。至於楊行密所使用的“機飛火”,倒是更有可能是採用火藥爆炸來進行推動,並用其中所帶有的燃燒物,以此來焚燒龍沙門。

    不過除了文獻中語焉不詳的記載外,在五代十國時期的繪畫中,倒也留下了中國火器發展的重要線索。在今天巴黎吉美博物館藏的五代時期敦煌絹畫《降魔變》中,就保留了兩個重要的武器形象。在一旁的兩個厲鬼,其中一人手持噴火的管狀噴火武器。在其下方,還有一個厲鬼手持一個正在燃燒的球狀物。

    ▲五代·敦煌絹畫《降魔變》

    當然,雖說這兩個武器形象多少也有些槽點,比如使用管狀火器的厲鬼,竟然直接用手握持槍管等等。當然,這些問題更有可能是畫師本人,對於當時軍事武器瞭解的存在偏差。兩種武器本身的形象,由於實在太過於類似後來的突火槍和鐵火炮,因此很有可能正是後來這些宋代火器,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身。

    ▲鐵火炮

    有關使用鐵火炮的記載,最早可見於北宋滅南唐時期的“火炮”。這種武器的實際上就是使用陶罐或者鐵罐裝填火藥,透過引線點然後,由士兵或者投石機拋向敵軍,透過火藥爆炸的威力,以及飛濺的盛裝物碎片,從而殺傷敵軍和破壞敵軍建築。在《金史》中,描述震天雷的威力“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當然,這種描寫自然也有誇張之處。但是毫無疑問,震天雷的爆炸威力,還是足以貫穿鎧甲,從而殺傷敵軍。

    ▲日本《蒙古襲來繪卷》中的震天雷

    不過如果是金元時期的震天雷,是否能夠達成劇中的效果呢?從劇中火藥的量來看,對建築造成一定破壞,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就像前文所說,鐵火炮或者說震天雷,它們的威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於盛裝火藥的容器,在爆炸時爆裂飛濺,從而對敵人進行殺傷。然而在劇中的張小敬和崔器,不僅經受了足以將人吹倒的衝擊波,而且張小敬在後來遭遇馬車爆炸時,更是距離極近。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張小敬和崔器,沒有因為衝擊波而造成內臟受損的重傷,而且張小敬更是在無甲情況下,經歷了爆炸,卻沒有被飛濺的木片或石塊擊殺。

    ▲在極近距離遭遇爆炸,不僅沒有出現嚴重的內臟震裂,甚至沒有被濺起的木石波及,只能說張小敬和周圍的人,簡直都猶如天(導演)祐。

    總的來說,《長安十二時辰》的伏火雷,已經違背了時代背景。而且其威力的奇怪表現,也說明了導演對於火藥武器各個方面的認知,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 2 # 影視猴子

    火藥是古代煉丹炸爐啟發研究而出的。

    中國現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九世紀。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會發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象。這裡的“密”應該是蜂蜜的“蜜”。蜜加熱能變成炭。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藥的配方。

    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於軍事。

    火藥用途: 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 3 # 鄭州第二大閒人

    唐朝中期鄭思遠著的《真元妙道要略》火藥的製作

    全書凡分三篇,勒為一卷。然書中有“三五之位在第三卷中說訖”句,知是書似原為三卷,或每篇為一卷,抑或今存書有闕,不得而知。三篇目即:點假驗真鏡、證真篇、煉形篇。首篇大抵言外丹點化之種種費財及危害,並列敘諸偽丹藥和黃白之鑑別方法。開篇雲:“夫道者,黃道赤氣七九翅精三一少女為要,妙在採氣還丹。”批評“學人不遇明師,誤認糞穢,錯修鉛汞”,以致損命破家,遂列敘服餌點化以為費財危害者三十餘條,並闡述偽丹藥和偽金銀之諸多識別法。

    其中有云“以硫黃、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認為此不但不能煉出丹藥,還有“損命破家”之禍。顯然指的是爆炸燃燒事件。可以認為這就是火藥發明的先驅工作。這裡的蜜高熱就會燃燒而變為炭,硫黃、硝石(KN03)中加入炭末,就是“黑色火藥”。對近代世界起重大作用的火藥,就是由此發明創造出來的。

    火藥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一大發明,中國是世界上發明火藥最早的國家,對世界歷史的程序起了推動的作用。 早在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已把硝石列為用木炭煉丹的上品,具備了發明火藥的物質基礎。 東漢時期魏伯陽在其所著的《參同契》中,記載了關於煉丹時發現硝石和其他礦石在一起燒煉時發生劇烈反應的情況,後來的《淮南子》、《水經注》等書也作了關於火藥使用的記錄。 但準確記載火藥的製作方法和在軍事上使用的時間是在唐代,晚唐以後,火藥被製成球形的“飛火”用來攻城,人們漸漸從冷兵器時代邁向火器,開啟了熱兵器的時代。從此,火藥和火器得到迅速發展,引起了武器系統以至軍事科學的變革。

    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出現在唐朝末年和北宋時期。 火藥發明以後,很快被用於軍事鬥爭之中。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 (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裡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藥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引線點燃後用弓射出。

    所以,在天寶三年,應該是不存在火器使用的,但是影視作品為了更好的演繹戰爭,所以加入了當時並不存在的伏火雷,給人的感覺更震撼。

  • 4 # 梁仔506382598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在經歷了多集艱難的查案之後,最終摸清了之前狼衛們,所說的“闕勒霍多”究竟是何物。這個帶有洋氣名字的東西,不是什麼神話中的神靈,亦或是渾身外掛的開掛反派,而是一種名為“伏火雷”的火藥武器。那麼,歷史上,在唐朝中期,真的出現了有如此威力的火藥武器嗎?

    ▲重創旅賁軍的伏火雷

    那麼首先,火藥在唐朝真的出現了嗎?答案是肯定的。中國有關火藥的最早記載,是在唐憲宗在位時期成書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在這本書裡,火藥有一個頗為儒雅的名字——“伏火礬法”。不過雖然這算得上是有關火藥最早的記載,但可能在此之前,火藥就已經出現。可無論是火藥當時的稱呼,還是作為出處的書,都可以很明顯的體現此時的火藥和軍事還距離甚遠。

    ▲唐代中期火藥還是與道教的煉丹有關

    那麼這一時期火藥的威力究竟如何呢?很遺憾,就《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中的記載來看,當時的火藥配方,是完全沒有電視劇中伏火雷那樣摧枯拉朽的威力。首先,雖然《太上聖祖金丹秘訣》中的“伏火礬法”,已經有了硫和硝的配比,但是黑火藥之所以得名,還有一個重要的碳,在此時還並沒有得到使用。作為取代,是將一種叫做馬兜鈴的中藥材,與硫磺硝石混合搗碎,這樣的成分,自然是不可能有電視劇的中的威力。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一時期的火藥記載,還是為了在藥材或者煉丹時,迴避這些配料混合使用,一面造成危險。因此,唐朝中期出現的火藥,其實與戰爭還距離甚遠。

    ▲“伏火礬法”和伏火雷雖然名字類似,但是“伏火礬法”卻和伏火雷的威力和用途,都有著非常巨大的區別。

    那麼最早的火藥武器,究竟是何時誕生的呢?比較尷尬的是,這一問題目前也是充滿爭議。在唐末,有黃巢軍“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軍營”和天祐元年,後來吳國建立者楊行密“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 。這兩個記載,因為宋代的“飛火”和“火箭”,一般都認為是使用火藥的武器,因此被很多歷史學者認為是唐末就已經出現火藥武器的證據。

    ▲最早的火藥武器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黃巢軍所使用的

    不過這一觀點,嚴格來說並非無懈可擊。因為在唐代語境中“飛火”、“火箭”,多是用來指點燃的弓箭,而且從黃巢軍“火箭”的相關記載中,提到了黃巢軍對於“火箭”的使用方式,是採用了“射”的方式,因此更有可能只是燃燒的弓箭。至於楊行密所使用的“機飛火”,倒是更有可能是採用火藥爆炸來進行推動,並用其中所帶有的燃燒物,以此來焚燒龍沙門。

    不過除了文獻中語焉不詳的記載外,在五代十國時期的繪畫中,倒也留下了中國火器發展的重要線索。在今天巴黎吉美博物館藏的五代時期敦煌絹畫《降魔變》中,就保留了兩個重要的武器形象。在一旁的兩個厲鬼,其中一人手持噴火的管狀噴火武器。在其下方,還有一個厲鬼手持一個正在燃燒的球狀物。

    ▲五代·敦煌絹畫《降魔變》

    當然,雖說這兩個武器形象多少也有些槽點,比如使用管狀火器的厲鬼,竟然直接用手握持槍管等等。當然,這些問題更有可能是畫師本人,對於當時軍事武器瞭解的存在偏差。兩種武器本身的形象,由於實在太過於類似後來的突火槍和鐵火炮,因此很有可能正是後來這些宋代火器,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身。

    ▲鐵火炮

    有關使用鐵火炮的記載,最早可見於北宋滅南唐時期的“火炮”。這種武器的實際上就是使用陶罐或者鐵罐裝填火藥,透過引線點然後,由士兵或者投石機拋向敵軍,透過火藥爆炸的威力,以及飛濺的盛裝物碎片,從而殺傷敵軍和破壞敵軍建築。在《金史》中,描述震天雷的威力“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當然,這種描寫自然也有誇張之處。但是毫無疑問,震天雷的爆炸威力,還是足以貫穿鎧甲,從而殺傷敵軍。

    ▲日本《蒙古襲來繪卷》中的震天雷

    不過如果是金元時期的震天雷,是否能夠達成劇中的效果呢?從劇中火藥的量來看,對建築造成一定破壞,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就像前文所說,鐵火炮或者說震天雷,它們的威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於盛裝火藥的容器,在爆炸時爆裂飛濺,從而對敵人進行殺傷。然而在劇中的張小敬和崔器,不僅經受了足以將人吹倒的衝擊波,而且張小敬在後來遭遇馬車爆炸時,更是距離極近。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張小敬和崔器,沒有因為衝擊波而造成內臟受損的重傷,而且張小敬更是在無甲情況下,經歷了爆炸,卻沒有被飛濺的木片或石塊擊殺。

    ▲在極近距離遭遇爆炸,不僅沒有出現嚴重的內臟震裂,甚至沒有被濺起的木石波及,只能說張小敬和周圍的人,簡直都猶如天(導演)祐。

    總的來說,《長安十二時辰》的伏火雷,已經違背了時代背景。而且其威力的奇怪表現,也說明了導演對於火藥武器各個方面的認知,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 5 # 影視猴子

    火藥是古代煉丹炸爐啟發研究而出的。

    中國現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九世紀。書中說“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會發生“焰起,燒手面及火盡屋舍”的現象。這裡的“密”應該是蜂蜜的“蜜”。蜜加熱能變成炭。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藥的配方。

    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於軍事。

    火藥用途: 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 6 # 鄭州第二大閒人

    唐朝中期鄭思遠著的《真元妙道要略》火藥的製作

    全書凡分三篇,勒為一卷。然書中有“三五之位在第三卷中說訖”句,知是書似原為三卷,或每篇為一卷,抑或今存書有闕,不得而知。三篇目即:點假驗真鏡、證真篇、煉形篇。首篇大抵言外丹點化之種種費財及危害,並列敘諸偽丹藥和黃白之鑑別方法。開篇雲:“夫道者,黃道赤氣七九翅精三一少女為要,妙在採氣還丹。”批評“學人不遇明師,誤認糞穢,錯修鉛汞”,以致損命破家,遂列敘服餌點化以為費財危害者三十餘條,並闡述偽丹藥和偽金銀之諸多識別法。

    其中有云“以硫黃、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認為此不但不能煉出丹藥,還有“損命破家”之禍。顯然指的是爆炸燃燒事件。可以認為這就是火藥發明的先驅工作。這裡的蜜高熱就會燃燒而變為炭,硫黃、硝石(KN03)中加入炭末,就是“黑色火藥”。對近代世界起重大作用的火藥,就是由此發明創造出來的。

    火藥是中國古代人民的一大發明,中國是世界上發明火藥最早的國家,對世界歷史的程序起了推動的作用。 早在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已把硝石列為用木炭煉丹的上品,具備了發明火藥的物質基礎。 東漢時期魏伯陽在其所著的《參同契》中,記載了關於煉丹時發現硝石和其他礦石在一起燒煉時發生劇烈反應的情況,後來的《淮南子》、《水經注》等書也作了關於火藥使用的記錄。 但準確記載火藥的製作方法和在軍事上使用的時間是在唐代,晚唐以後,火藥被製成球形的“飛火”用來攻城,人們漸漸從冷兵器時代邁向火器,開啟了熱兵器的時代。從此,火藥和火器得到迅速發展,引起了武器系統以至軍事科學的變革。

    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出現在唐朝末年和北宋時期。 火藥發明以後,很快被用於軍事鬥爭之中。從目前的史料來看,最早使用火藥武器是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 (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裡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藥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引線點燃後用弓射出。

    所以,在天寶三年,應該是不存在火器使用的,但是影視作品為了更好的演繹戰爭,所以加入了當時並不存在的伏火雷,給人的感覺更震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為什麼要擺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