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廬山百龍霸1
-
2 # 吃喝玩樂IN聊城
《西遊記》描寫了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的故事。除了極少數的妖怪沒有後臺靠山之外,其餘或大或小都有一個仙界神界的大佬後臺。其實反映的都是社會現實。四大名著作品都有思想深度,特別是社會效果和政治見解上,不能不說是表現完美。 再看《封神榜》的內容,無非是妖魔神仙的鬥法過程,姬周與殷商的權力爭奪。除了激烈的刀兵場面,仙怪的神通比試,沒有` 有價值的歷史總結 ,顯然與四大名著的思想性相比是有差距的。這樣看來,四大名著的` 確定還是相當準確的 ,當然《封神榜演義》與《三言二拍》可以作為第二名著梯隊加以欣賞。
-
3 # 吉月文
從文學層面上看,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水準差距很大。既有文學技法上的差距,也有思想層面上的差距。
首先,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相比,在思想層面上有很大差距。西遊記實際上是四大名著當中主題最為隱晦的,對於現實的影射之處很多,對於宗教透過戲謔的方式進行了批判。封神演義的主題則較為單純,本質上就是為道教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神仙譜系。可以說兩者的思想深度不在一個層次上。
其次,封神演義在敘事當中重複性的內容比較多,不如西遊記在敘事當中呈現出來的內容豐富。這本質上也是因為封神演義主題較為單調導致的。為了完成構建神仙譜系的目的,所以不得不把大量的人物呈現出來,而在敘述過程當中,又不是非常重視前後之間的差異和變化。所以導致前後內容有很多重複之處。比如誅仙陣和十陣,實際上沒有什麼本質差異。西遊記雖然也是九九八十一難,但每一段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非常明顯的重複之處。這就體現了兩位作者在創作當中的文學能力差異。
再次,西遊記的人物塑造要比封神演義成功的多。西遊記的人物,尤其是主角孫悟空是有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從前到後,孫悟空在應對事物的時候,有了明顯的不同。比如在三打排骨精的時候,做事非常衝動。而回歸之後,開始逐漸重視唐僧的心態,做事開始穩重。這表明孫悟空的是性格也在故事推進的過程當中發生了變化。而封神演義中的人物,非常平面,沒有前後變化,而且因為是群像式的人物創作,所以導致個人性格也不夠鮮明。除了哪吒具有比較鮮明的性格特徵之外,其他人物的創作都是比較失敗的。
最後,四大名著最早脫胎於明代時候的四大奇書,按成書先後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清代的時候,因為金瓶梅包含較多的淫穢內容,所以用同類型的另外一本著作紅樓夢代替。到了近代的時候,開始用四大名著的說法。這四本書實際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四個小說類別。分別是歷史演義小說,俠義小說,神魔小說和世情小說。這四個類別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歸納出來的,被後世學者廣泛認同。古人在評定四大奇書的時候,不一定有具體的類別名稱概念,但是是有這種潛意識的。西遊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也是明清時期神魔小說中的佼佼者。其後的封神演義和清代的鏡花緣傳奇,在創作水準和思想深度上都要比他差至少一個檔次。其他長篇神魔小說的水準比封神演義和鏡花緣傳奇更差一些,當然不可能入選。由西遊記作為神魔小說入選四大名著,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
4 # 博學多才文盲
當然就是思想深度不同了。首先四大名著分別是歷史、俠義、世情、神魔四種。西遊記比封神榜要好的多。
封神榜是什麼?簡單的興周滅紂為主題。紂王昏庸無道。武王伐紂多麼的正義。各路天神的幫助。是古代最簡單的改朝換代的思想。新的王朝統治者是絕對的正義。紂王是絕對的昏庸無道。
一條取經的一路上,很多妖怪都是神仙的坐騎。殺人了以後又被帶回天上。到了西天,還有人要人事。天竺是佛祖腳下,竟然全是頂級的妖魔。玉皇大帝因為鳳仙郡的郡侯對於利益不尊敬,三年不下雨。跟封神榜完全就是兩個風格。
還有,封神榜裡。闡教的弟子,基本都是神仙的後代。或者是有身份的人。姜子牙是落魄的貴族。唯獨只有申公豹是窮人出身。還是壞蛋。但是截教呢?都是妖怪出身,都是窮人出身。但是他們都是反派。封神榜宣傳的都是偏向維護統治者的內容。西遊記確實批評諷刺統治者的內容。
兩本書根本不是一個境界。我們你們一本是派領導馬屁的內容。一本是批評領導的內容。你們喜歡哪個?封神榜根本不如西遊記。
-
5 # 轉了三十多圈的驢
四大名著是近幾十年的說法,以前是六大奇書。這也沒有«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比西遊記成書要遲很多年。都是明朝神話小說,都是將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相融合編寫出來的。就流傳廣度,文學水平而言«西遊記»遠遠超過«封神演義»。
-
6 # 難忘歷史的改變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是幻想寫出的長篇小說,雖然對社會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但是,書中的主演是作家的命名,不是歷史名人的記載,所以含金量低,比不上〈三國演義〉的價值。
-
7 # 爛泥伯伯
之所以《西遊記》是四大名著,而《封神演義》沒有進入,我覺得答案很簡單,就是《封神演義》相比《西遊記》,文學水平還是太差,與四大名著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雖然在當時,《封神演義》取材新穎,人物眾多,世界觀宏大,但本質上還是接近於快餐文學。下面分四點簡單聊下《封神演義》的缺陷。
1.張冠李戴,借鑑抄襲
《封神演義》雖然故事背景早於《西遊記》,但大家普遍認為其成書晚於《西遊記》。《封神演義》被人所詬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借鑑或者刻薄點說抄襲《西遊記》的現象。試舉一例,《西遊記》第七回,赤腳大仙向佛祖敬獻棗梨時有詩: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閒極樂那西方。
而《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接引道人應準提道人之邀前來破截教的誅仙陣,接引道人出場時,也有一首類似的詩: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閒極樂是西方。
如此相似,應該算得上借鑑抄襲了吧。特別是“棗梨香”一詞,在《西遊記》中算得上貼合應景,而在《封神演義》中則過於牽強。
2.人物眾多,面目模糊
《西遊記》雖然主角僅有寥寥四人,但是天上仙佛和地上妖怪倒也不少,取經四人組性格鮮明,深入人心,仙佛妖怪也大多都刻畫完整,為人津津樂道。但反觀《封神演義》,雖然人物眾多,但性格千篇一律,面目模糊,刻畫完整的不過哪吒、楊戩、黃飛虎等寥寥數人而已,就算是主角姜子牙,到底性格如何,與其他周軍將領有何區別,也是深藏霧裡。
如果說戰爭中將領繁多,難於顧忌,那看看與《西遊記》同為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3.詞語重複,情節相似
舉個例子,《封神演義》五十九回到六十一回殷洪下山,六十三回到六十五回殷郊下山的情節便幾無二致,大抵可概括成:師前設誓—下山途中申公豹說反—助封伐周—師徒反目—應誓遭報。又如四十五回到四十九回破十絕陣寫法則完全流於程式,許多語言、句式相差無幾,諸如此類。
反觀與《西遊記》同為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一共寫了37次火攻,戰術多樣,次次不同。特別是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連營可以稱得上最為精彩的三把火攻了。
4.情理粗糙,難經推敲
這種情況在《封神演義》中出現較多。試舉一例,《封神演義》破十絕陣時,作者要凸顯十絕陣的威力,故意製造破陣波折,所以雖然每一陣都有闡教十二金仙級別的負責破陣,但每一陣仍會先安排一個炮灰上場,這麼奇葩的戰術安排,作者的解釋是炮灰命該如此。諸如此類,書中一有情理難以解釋之時,就抬出宿命論來,這倒是省下了作者不少功夫,也更把這書往快餐文學板塊推進了一步。
就文學性而言,《封神演義》確實難以與四大名著相提並論,難等大雅之堂。
回覆列表
封神演義描繪的顯得雜亂無章。人物形象也不夠特色鮮明生動,也不夠豐滿傳神。動不動就,一道靈魂往封神臺去了。所以藝術成就遠遠不如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