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風傳世
-
2 # 碼字的蝸牛
公元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帝國,唐朝滅亡(後唐是沙陀李氏所建)。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戰亂時代,也在這個時候,東北契丹部落首領阿保機也建立了契丹汗國。
唐太宗時期,契丹是唐朝的屬部契丹部落早在隋朝時期就已經有所記載,但是在《隋書》中的描述,契丹是中原王朝已知的最野蠻最落後的部落。契丹源於東胡鮮卑,與同樣說蒙古語的室韋、庫莫奚。在隋朝時期,是突厥王庭的外圍臣服部落之一。
唐朝建立之後,所面對的最大的外族威脅只有兩個:突厥和吐蕃;其中唐朝李淵曾經選擇臣服於突厥以獲取其騎兵來逐鹿天下,因此在唐太宗時期,突厥人曾兵進長安索取李淵時期所述的條件(其實就是勒索)。突厥人和匈奴人有個共同點,就是很少將非本部的其他部族當人看,他們曾經稱呼東胡鮮卑人為“狗”。
因此當唐武德年間(也就是唐高祖時期618-626),有一支契丹部落不堪突厥人的勒索,因此南遷向唐朝依附,被唐朝安置在遼州一帶,後來唐太宗時期,又有另外一支契丹部落選擇南下,唐朝安置在營州一帶。
再到後來唐朝攻打突厥阿史那部(汗帳部)時,吸引了大量的曾經臣服於突厥的其他種族部落,因此作為外圍的契丹部落大都選擇投靠唐朝。都得到了唐朝的封賞和安置,直到唐太宗設立松漠都督府為止,此時的唐朝也算得上是開啟了二元政治體制,即中原地帶施行漢家管理制度,而投靠過來的遊牧部落則以建立各地都督府為主,羈縻政策為輔的統治政策——即漢地施行漢法,胡地中漢人施行漢法,胡人施行胡法。
因此唐太宗的頭銜除了是漢家皇帝之外,還有天下各部可汗(天可汗)的稱號。故而契丹部在法理和實質統治中,是唐朝外圍邊疆的一個屬部——由松漠都督府所管轄。
唐朝羈縻政策下的契丹部唐太宗和武則天時期的羈縻政策下的契丹各部是有區別的。
主要是分:部落羈縻州與入內僑置羈縻州
內僑置羈縻州:直接簡潔點的解釋就是——成為中原政權直轄的內屬部落。大多是先投靠過來的,或是漢化程度較高,或對中央政權較為忠誠的。這些內僑置羈縻州的特點是契丹各部其組織原則還保持固有的部落組織形式和生活習,但在官面上,其制度與漢地也差不多少。
部落羈縻州:接受松漠都督府的具體管理事務,而內部事宜是由窟哥(契丹大統領)會同部落首領自理,如征討不庭等軍政事務則要接受營州都督府的調遣。
但這兩種制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這主要是中原政權在分化、分割契丹實力時所需做出的不同調整而改變。
因此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契丹反叛”其本質就是唐朝將其部分割出來,納入另一個內僑州內為藉口。如李盡忠、孫萬榮和可突於分別發動的反唐戰爭,是以營州官吏“侵辱契丹”為藉口,實乃是爭奪內屬部落人口的作為直接結果。
武則天之後的契丹,名義上還是屬臣,實為外藩李盡忠(契丹部落首領,恩賜李姓)的契丹反叛,以及其後來者孫萬榮以反對武周登基為名,提出“還我廬陵王來”的政治口號,屢次覆滅唐(周)朝軍隊後,這個時期的契丹已經不再接受唐王朝的內僑州羈縻制度了。
據《舊唐書》記載,萬歲通天元年(696),威、沃二州自營州南遷幽州,師、帶二州南遷青州;次年,昌、信二州也南遷青州如後來的可突於餘黨涅裡擊殺過折,擁立迪輦俎裡為首領,號稱阻午可汗,這已經表明了契丹八部選擇自立(之前契丹八部選出的首領不會稱可汗)。
當然,契丹八部有個優良的傳統,即大首領並非是家傳的,而是由八部間選舉出來的,為了八部的利益,大首領必須要做到能屈能伸。
因此阻午可汗在後突厥被唐朝覆滅之後,迅速選擇再次投降唐朝。但這次就連唐朝都必須以王這一級別來封賞(封崇順王,賜名李懷秀,拜松漠都督)。
因此武周之後的唐朝所統領的契丹,名為屬臣,實為外藩。
如開元十二年(724)三月(唐玄宗時期),“契丹遣使來朝且謝恩。往歲,契丹使木處離奉國信歸蕃,是以來也”。
終唐一朝施行的羈縻政策下的契丹,是所有外族(非漢族)之中漢化程度較高的其中一支(另外兩支是党項李氏和沙陀李氏)一、唐朝對契丹部落採取的“納質“、“入宿衛”制度。
如前面提到的唐玄宗時期,契丹遣使過來,請求質子歸藩的請求。還有質子在唐朝中原政權內部參與漢化學習和軍事學習,授折衝郎將官,成為宿衛,保衛皇宮。如
開元十四年(726)四月,“契丹遣大首領李闊池等六人來朝,皆授折衝,留宿衛”;
開元二十三年(735)十二月,“契丹遣使渴胡等來朝,授果毅,留宿衛”。
甚至是前面提到的孫萬榮,其之前就是唐朝宿衛部隊一員,曾任過折衝校尉。
朝廷不僅要求充當人質的貴族子弟及時送入長安,授予職任,而且還規定了交替輪換制度。且還會根據情況,如部落首領突然暴斃時,其部的質子會根據情況來確定是否“還藩”。
如唐玄宗時期,就曾下過詔書,質問契丹八部和奚部,怎麼還沒送新的小子來呀,你們家哪些老小子已經在長安呆膩了:
“今外蕃侍子,久在京國。宜命有司,勘會諸蕃充質宿衛子弟等,量放還國。契丹及奚,延通質子,並即停追。前令還蕃首領等,至幽州且住,交替者即旋去。“
”十五年,契丹遣首領諾括來送質子並獻方物。”
二、除了“納質“、“入宿衛”制度,唐朝還經常“誘惑”漢化程度較高的首領,提出全面內附的請求——即“內屬”。
“內屬”就是主動脫離部落組織、自願成為歸附朝廷的“歸化”人口。
前面的“納質“、“入宿衛”那是強迫性質的,而”內屬“就是自願性質的、全面內附於中原王朝的了。當然這裡面與唐朝政權的極力招納、扇惑政策、甚至是戰爭結果是密不可分的。
如奚部,就曾經被唐朝摩擦到地上教育一番後,唐朝就將俘虜的五千人當做教育經費收取了,安置在歸義州,僑治幽州良鄉縣,從此成為唐人了。
而由契丹“歸化人”構成的歸附人口,則都被集中安置幽州境內。就如大賀氏(最早投靠),在唐晚期其統治地位被遙輦氏家族取代後,內附於唐朝,被安置在幽州,還娶了唐朝靜樂公主(只是半年後,被安祿山欺凌,一怒之下,殺了公主反了唐)。
總述契丹的崛起並非是偶然的,是唐朝推行羈縻統治的結果,而“幽州契丹”的客觀存在,和在唐朝內部裡已經轉化成為唐人的契丹族如李光弼、孫孝哲,以及後來殺死安祿山的李豬兒(小時候被安祿山閹割)等等。
因此當中原內戰之時,除了沙陀李氏忠於唐朝,還有大量的漢人外遷到東北地區,與漢化程度較高的契丹族融合。因此在遼史中也隱約記載著,契丹八部,尤其是阿保機迭剌部,就曾為漢人選定地方,並鑄城,以安置更多的漢人。
回覆列表
契丹屬於東胡鮮卑人。傳說一位美麗的仙女騎著青牛在內蒙西拉木侖河畔與一位騎著白馬的仙人相遇,二人結為仙侶,生下八個兒子,成為後來的契丹八部。
契丹八部在隋末時以部落聯盟的方式開始逐步融合,統一對外征戰。唐朝時向唐臣服並朝貢,部分族人還被遷到山東安置。安史之亂後,乘亂得到快速發展。
唐末時,部落名義上還是藩屬。公元907年,唐朝滅亡。這時的契丹並未立國,仍然只是原始部落聯盟而已。不過這一年,耶律阿保機統一了部落。9年後,阿保機建國,正式稱"契丹國""。再之後,直到公元947年,才改國號為"遼"。
所以,唐末契丹只有部落,沒有契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