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李談移民
-
2 # 漁耕樵讀
沒有現代測繪工具,不代表不能測繪。實際上中國測繪技術發展的相當早。據《史記》記載,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已經開始了測繪
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大禹治水的時候,已經帶著平直準線,和測繪的尺規,以天象定方位。開闢九州道路,鞏固九澤堤壩,測量九山高度(也做測繪九山脈絡)。當然這個九可以說是個虛數,九為陽極之數,就是非常多的意思。
古人靠著觀察天象四季星辰的變化來推測方向,所以被稱作“載四時”。例如北極星距離北天極只有40"之差,也就是說北極星一直在我們正北方向偏差不但1°。這精確度不說讓你修千里之路,讓你修十里總是沒問題吧。十里之後再修正角度。
就拿明朝來說,明朝規定:“十里一鋪,六十里一驛”。你要說一千里地修偏了還好說,十里地你都你都拐的不知道去哪裡了,那你這修路的活也別幹了,回家養老吧。
規矩、準繩、四時實際上,中國古代測繪技術不但發展的早,測繪精度也相當高。既然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規矩和準繩,那我們可以看看古代有哪些儀器來輔助這些規矩和準繩。
古代水準儀
唐朝《太白陰經》上,水攻篇對它的使用方法有詳細的描述。
以水注之(水平),三池浮木齊起,眇目視之,三齒齊平,以為天下準。或十步,或一里,乃至數十里,目力所及,隨置照板、度幹,三浮木尺及照板黑映齊平,則召主機板人以度竿上分寸為高下,亦以白繩計其尺寸,則高下丈尺分寸可知也。遞相往來,尺寸相乘,則山崗溝澗,水源高下,可以分寸度也。水平槽兩側設有浮木,槽中注水,三塊浮木頂尖處齊平為基準。然後另一個人帶著度竿向相去十步,觀察度竿刻度。如果需要更加精確的角度,因為目力的問題會看不到刻度。
那就要用到照板,照板非常大,上白下黑,另一人上下移動照板,當對準後,照板再和度竿對照。目力好的人甚至可以看到數十里。而度竿的精確度為分,共兩千分,如果目力好的人,這水準儀的精度可以媲美現代的電子水準儀。
再看規矩,規,就是圓規,用來畫圓的,這就不多做介紹了。矩就是三角尺,用來測量長度,也可以估算角度。
根據太陽的移動測量時間的工具被叫做日晷。實際上它的用途不僅僅可以用來測量時間,也可以藉助它來估算物體的高度。當然就是用影子的長度。
說到這些儀器和測繪學的發展,就不得不說到一些著名的科學家。例如宋朝的沈括,他第一個用科學的方法測繪了《天下州圖志》以“二寸折百里”,繪出了宋朝版的全國地圖。他還發明瞭很多精密的測量工具,精確測量了400公里汴渠的高度差。
更厲害的是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磁偏角的人,他提出:“常微偏東,不全南也”。地磁南北極和地理南北極並不完全重合,磁偏角這個概念在400年後才被提出。元朝的郭守敬是第一個提出以海平面作為基準的人,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個詞叫做“海拔”。還有蘇頌,朱思本等人都對測繪技術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所以沒有現代測繪工具並不代表不能測繪,就像古人沒有打火機難道就不能生火了?既然解決了測繪問題,那修路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我們可以看看秦朝時期修建秦直道,令人驚歎的是它儲存到了現在。
荒山野嶺的地方居然沒被雜草覆蓋
-
3 # 星輝650
魯迅說過,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兩城之間的路是行人走出來的,
先有了人趟出來的小道,再修寬修實,鋪磚鋪石,
-
4 # 布穀公社
古人修築連線兩座城市之間的道路為什麼不會偏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只要我們結合古人的地圖繪製和現存的古代官道,也就是馬路的修築原理,就可以反推出古人修路不會偏離的原因。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古代的官道。古代的官道其實也是我們叫的馬路的來源。現在跑汽車的公路,我們叫馬路,而發明公路的西方國家從來都不叫馬路,因為公路設計最初也是為了跑汽車的,不是為了跑馬的。
古代的官道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中國古代的官道,只要是大路,也就是連線兩座城市之間的道路,必然是可以跑馬、和行駛馬車的。
而兩座城市之間的官道基本上都是由一個一個的村莊和一個一個集鎮串聯起來的,在這些村莊和集鎮之間修築的官道大約1米多寬,不是由平整的石板鋪就,就是由一顆一顆的河卵石組成,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這樣的道路我小的時間就見過,我家門前就有這麼一條道路,聽老人家說,這條官道就是我們鎮通往我們縣城的唯一道路,而沿著這條官道,往相反的方向,則可以通到另外一個縣城。
也就是說,在兩個縣城之間,我們村是一箇中間點,由這個中間點往兩個縣城出發,都要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村莊和一個又一個的集鎮,在沒有汽車和公路的年代,這就是交通要道。
從我家門口的官道可以推理得出,古人修築兩個城市之間的道路就是這樣像串冰糖葫蘆一樣串起來的。
那麼,古人又是如何將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做到最短的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其實就是依靠古代的一種重要工具——“記裡鼓車”。
記裡鼓車
這個“記裡鼓車”類似於我們的里程丈量器,很顯然,透過這個工具,可以在兩座城市之間的無數個村鎮之間找到最短的距離,這個在古代用來繪製地圖的工具,也應該是修築兩座城市之間官道最有效地輔助工具之一。
綜上所述,我認為古代修築道路而不偏離的原因就在於村鎮之間的道路修築和地圖繪製工具的輔助。前者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解決了兩個村鎮之間道路最短的距離,而後者則解決了兩座城市道路之間最短的距離,正式這種對最短距離的追求,才讓古人修築的道路不會發生根本性的偏離。 -
5 # 袁徹
現在的路也不是直的。公路包括鐵路要順著人口密集的村莊鎮店修。這樣才有最大效益。單純的高速直達是現代的觀念,在古代沒有意義的。就是現在修高鐵也是一個城市過,另外一個過不了爭來爭去。所以可以看來路從來就不是直的。古代一個縣城到另一個縣城走路這樣的事情應該不多。一般都是鄉紳賢達修橋補路,一段一段的。如果整體拓寬,那麼就和現在一樣,一段一段做。有錢的地方早拓寬了,沒錢的地方只能等待和有錢的鄉紳捐助。像秦直道這樣的工程又是另外一種狀況。透過天文和星象可以看到方向的。而且秦直道不一定直,只要保證夠寬。大概的方向就可以了。另外過去人和馬的距離有限,和我們現在服務區一樣,幾十裡就需要一個驛站。這些驛站也天然的把路分成一段一段。按段施工就不會偏了。那些認為兩個縣城中間劃一個線直直的修的情況現在也沒有啊。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的道路修建資料一直比較迷,很多聲稱的古遺址也沒有強力的證明。老李也沒有找到與秦直道有關的有力證據。倒是與羅馬大道有關的道路老李有所瞭解。
羅馬大道——古代工程學上的里程碑下圖是位於龐貝古城的羅馬時期修建的道路的一段。
羅馬道路的建設有賴於精確的測量工序,包括透過切割山坡,用橋連線河流和溝壑,溼滑的地面部分用木樁作地基支撐。老李查閱相關資料,總結出來的結論如下,
首先進行精準的地圖繪製,古羅馬人已經擁有了一套十分成熟的地圖測繪理論。
設定里程碑和標記,將長距離的道路分成較小的區間進行建造。
下圖為羅馬時期的道路網狀圖
這是當時的工程師使用的水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