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奶奶

    在孩子3歲之前的育兒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到的?

    3歲以前是寶寶成長過程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該學會的該掌握的東西如果沒有掌握,一旦錯過將會造成終身的遺憾!

    在孩子3歲之前的育兒過程中,要做到哪些呢?

    1、智力的開發

    孩子將來否成為優秀的人才,取決於智力水平的高低。如果智力水平不佳即使後天再努力都無濟於事。

    什麼是智力呢?

    智力就是人的一種心理品質,它具有無法觀察到的特點,當然有關智力也是國內外專家長期爭論的焦點問題,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但是在中國大家達成共識看法認為,智力是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等等。據研究表明,孩子3歲之前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這一最佳時期對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如何開發智力?

    據研究發現,從人的智慧器官大腦的成熟來看,新生嬰兒大腦重有400克左右,3歲時,腦重量已達 1080克,4-5歲則增加到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重量。有人說3歲之前是兒童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也有的說5歲前後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兩種說法雖然時間上有差異,但是由此可見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對於開發智力促進成才具有特殊的作用是無可爭論的。

    有關開發孩子智力的理論網上比比皆是這裡不在贅述,這裡只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帶孩子的一些具體做法。

    除去十月懷胎的胎教之外,從寶寶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只要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口中唸唸有詞:“哦,寶貝餓了嗎?喲,寶貝受委屈了。哇!今天寶寶好開心呀……”別以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你發出的每一個音符對寶寶的大腦都是一種刺激。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等到1歲多之後帶孩子出去玩,依然是看見什麼說什麼,給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帶上肢體言語加以展示。或許當時說的有些話寶寶一時不太懂,但是說的次數多了,寶寶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你的意思。

    2、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3歲之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爸爸媽媽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邊,因為孩子出生這頭三年的陪伴對孩子的一生意義重大。孩子的安全感如果有缺失,對孩子的心理、情緒等影響很大,不僅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狀態,同時也給育兒過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給孩子建立安全感簡單來說就是:父母不要和孩子長期分離,尤其是母親;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跟孩子分離一段時間,一定要跟孩子當面說清楚,切忌偷偷溜走。

    3、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歲左右的孩子要面對入園這道坎,幼兒園雖然有老師或保育員在,但是一兩位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不可能像父母一樣照顧孩子那樣細緻,所以在孩子入園之前對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讓孩子自己會做。比如:吃飯、穿衣、睡覺等。

    除了以上說的這些之外,還要教孩子如何與小朋友相處、教孩子學會遇到問題如何向老師求助、教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等等。

  • 2 # 嘟嘟寶貝

    3歲之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從一個呱呱落地的小嬰兒,到具有了獨立吃飯、穿衣、如廁,和能夠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小大人兒”,3歲前的經歷,為一個人在生理和情感發育、技能發展等方面奠定重要的基礎。

    可以說,0-3歲這個階段,可以對人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父母們都會關心,在育兒過程中,有什麼事是在孩子3歲有一定要做到的呢?

    1、安全感的建立。

    安全感是一個人心智健全的基礎,缺乏安全感會導致一個人更容易發生心理疾患,給生活帶來各種負面影響。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三歲之前是一個人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即使是二三個月小嬰兒,也並不是只知道吃和睡,也需要情感撫慰。孩子需要與主要照料人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並能生活在穩定的生活環境中,才能建立安全感。

    孩子與媽媽的安全依戀建立的過程如下:

    在出生後的前6個星期,小寶寶並不怕生,對媽媽和其他人沒有區別,也就是依戀還沒有建立。

    在6個星期到6-8個月,是安全依戀建立的時期,小寶寶不讓生人抱,生人逗他會哭等,在他哭的時候,媽媽走到跟前,即使沒有抱他,他也會停止哭泣,媽媽的聲音也能安慰寶寶。

    在6-18個月,是依戀明確期,寶寶會出現分離焦慮,媽媽離開就會哭。

    18-24個月,媽媽和孩子在互動中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

    有穩定依戀關係的孩子,雖然會有分離焦慮,但是他們更容易被安慰,更有探索性和獨立性。

    為了給孩子建立穩定的安全感,建議在3歲之前媽媽不要與孩子長期分離,即使是老人和保姆幫忙帶孩子,父母每天也要和孩子交流互動,並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2、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大腦的發育。

    腦科學研究發現,在3歲前,大腦的發育突飛猛進,嬰兒剛出生時就像個小接收器,透過看、聽、聞、嘗、觸控等,接收外界的資訊,大腦透過突觸傳遞資訊,當孩子兩三歲時,大腦突觸的數量是成人的兩倍,越來越多的突觸是寶寶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

    所以在寶寶3歲前,父母應該提供足夠豐富的環境,刺激寶寶大腦發育,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比如說,多與孩子說話,朗讀,陪孩子玩玩具,到戶外運動,讓孩子多爬,在家裡佈置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能夠自由的探索。

    其實各方面的刺激就是為了讓大腦接收處理更多的資訊,從而發展語言、動作、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

    切記不要讓孩子過多的看手機看電視,因為那些都是被動的接受資訊,雖然能讓孩子學會一些兒歌童謠,但是因為是單方面的接受資訊,對孩子發育不利。

    3、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果父母有意的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在三歲之前,孩子能夠培養出生活基本自理的技能,比如能夠自己吃飯,能夠自己穿衣脫衣,自己如廁。也能按時睡覺、好好吃飯,這會讓父母在帶孩子過程中省很多事兒,也會從容很多。

    孩子的睡眠習慣從出生的第二個月就可以培養,6個月新增輔食後,1歲前就可以培養獨立進食。

    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手,不要覺得孩子學不會,在學習的階段麻煩一段時間,以後就省心多了。

    4、要溫和,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照顧孩子是非常繁重的工作,父母,尤其是媽媽,容易失去耐心,因為媽媽承擔了照顧孩子的大部分工作,而且還有家務,而且3歲前的孩子探索慾望特別強,會不停的跑來跑去,動動這個動動那個,製造各種麻煩。媽媽很容易情緒失控,對孩子大喊大叫。

    衝動的父母會造就衝動的孩子,父母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而且,經常被吼叫,會對孩子的情感造成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所以,父母要與孩子的交流要溫和,要有意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我知道這很難,我也是每天面對這個極具破壞力的小人兒,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但是如果不是有意控制,那麼幾乎天天要發飆了。

    0-3歲如此重要,以上這些,爸爸媽媽們,你們能做到嗎?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要努力哦。

  • 3 # 二娃媽媽愛二娃

    若說一定有,那就是情感培養。

    多陪陪孩子,擁抱孩子,經常給孩子說愛他。

    愛的表達,在中國是很含蓄的,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在家教比較嚴格的家庭,處理不好對孩子的愛,或者說孩子接收不到父母愛的訊號,經常導致孩子叛逆,進而引發青春期心理問題。

    愛,可以多方面表達,比如對他微笑,擁抱,親吻等等,接納認同他的語言和行為都是愛的外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螞蟻能長老虎那麼大,能打得過老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