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皇帝不稱朕
-
2 # 肖邦老師的課堂
提起海瑞,大家都會想起《海瑞罷官》這部電視劇,而影視劇對於海瑞的事蹟,有許多的演繹成分,與真實歷史存在差異。那麼歷史上的海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為什麼會被罷官呢?
想要了解真相,就要從他的前半生說起。
1.海瑞的出生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海口人。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他從嘉靖時期開始為官,所以堪稱三朝元老。正德八年,海瑞出生了,四歲時,其父就去世了。所以,他跟母親謝氏相依為命,靠幾十畝田,維繫生活。謝氏性格剛強,對小海瑞要求十分嚴格,不許他貪玩,所以海瑞從小就讀四書五經,立志長大後做官,還要做一個不謀私利,不阿諛奉承,剛直不阿的好官,他自稱剛峰。當時明朝正流行大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也就是知行合一的學說,海瑞也深受其影響。
2.初入仕途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各州府主持的考試,考中者為舉人),寫了一篇《治黎策》,得中舉人。策中提出了在海南設立十字道路,設立縣城等辦法,以安定當地的黎族人民。嘉靖二十九年,海瑞到北京參加會試(在京城由禮部主持的考試,考生為各地的舉人),海瑞又向朝廷寫了一篇新的《平黎策》,朝廷沒有重視海瑞的這篇文章,因此海瑞落榜了。嘉靖三十三年,海瑞放棄了科舉考試。不久,海南的布政使(相當於現代的省長)派海瑞到福建做了教師。海瑞教學生要自尊自重,不要對上官隨便行跪拜禮。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為淳安(隸屬於杭州市)知縣,他明斷當地各種疑難案件,還秉公執法,沒收了浙江總督胡宗憲兒子數千兩非法黃金。由於海瑞的剛正不阿,生活簡樸,使得當地的不正之風有所收斂。也因此,海瑞深得民心
3.海瑞被罷官嘉靖執政的晚年,幾乎不理朝政,一心問道,天天設壇祈福,謀求長生不老。朝中大臣們雖然對皇帝心有不滿,卻不敢勸諫。海瑞卻不同於其他大臣,他把自己的家人託付給朋友,還買好了棺材,然後就向嘉靖上《治安疏》,批評嘉靖迷信巫術、不理朝政。嘉靖看了《治安疏》後,很生氣,但還是肯定了海瑞的為人。嘉靖說:“海瑞可以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不久,嘉靖召來內閣首輔徐階,說:“海瑞說的對,但朕久病不愈怎麼能上朝?朕如果能上朝,怎麼會被這個人責備辱罵?”嘉靖越說越氣,於是下令逮捕海瑞,把他關進了監獄,並罷免了他的官職。
以上就是海瑞罷官的歷史事件,看上去好像很簡單,然而背後有多方面的複雜原因。海瑞處在明朝中晚期,而當時的明朝開始走下坡路了,嘉靖皇帝也並賢明,致使奸臣當道,所以大臣們為了明哲保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得過且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海瑞就向嘉靖上疏,講述朝廷的問題和嘉靖的過錯。這一行為,惹怒了嘉靖,把海瑞罷官下獄了。其實海瑞和嘉靖都很瞭解對方的想法,但為什麼還是造成了君臣之間的間隙呢?原因有以下2點
1.海瑞的性格海瑞為人很耿直,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為什麼海瑞會有這種性格?這和他小時候的教育有關。海瑞年幼喪父,母親謝氏為人剛直,對於海瑞的教育也十分嚴格,這就讓海瑞也形成了同樣的個性。海瑞所學的四書五經,也是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的書。而時下所流行的王陽明的心學,也是強調知行合一的理論學說。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教育下,海瑞逐漸形成了不謀私利,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品格。海瑞進入仕途後,也一直堅持這麼做。他屢次向朝廷進言治理國家的策略,朝廷不重視,可他並沒有放棄。治理地方時,他也是保持勤政愛民的作風,堅決地打擊不正之風。最後,由於直接上疏嘉靖時,言其過失,惹怒了嘉靖,才被罷官下獄。
2.嘉靖的性格嘉靖皇帝其實是一個明白的人,但他私慾過重,又好面子。他為了求長生不老,幾十年不上朝,把政事都交給奸臣嚴嵩,使得朝廷內外一片混亂,國家岌岌可危。所以海瑞才會上疏,要其改正錯誤。嘉靖看了海瑞的上疏後,覺得海瑞說的有理,所以嘉靖才說海瑞可以與比干相比。另一方面,嘉靖又很在乎面子,受不了海瑞的直接,所以他說自己不是商紂王。先帝正德皇帝無子,所以大臣們就選出正德的堂弟嘉靖即位皇位,嘉靖執政之初,想給自己的父親追加帝號,大臣們都不同意,於是嘉靖當廷打死了16位大臣,86位大臣停職,134位大臣下獄,之後就沒人再敢反對嘉靖給他父親追加帝號了。這件事說明,嘉靖很愛面子,不能容人,誰反對他,誰就會被治罪。
海瑞從小受到的教育使他形成了一種耿直的性格,不管是誰,只要出現了錯誤,他都要指出來。而嘉靖又恰恰是一個,不會認錯,且容不得別人的反對的人。針尖對麥芒,這兩個人就槓上了。海瑞和嘉靖彼此之間其實是瞭解對方的,海瑞在上疏之前就已買好了棺材,說明他知道自己會有什麼結果。而嘉靖看到海瑞的上疏後認為海瑞說的對,但還是找了許多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最後把海瑞罷官下獄。從這些事實來看,海瑞和嘉靖的性格是相對的,君臣之間的配合存在很大問題。而且這兩個人,都不願意為了對方做出改變。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性格決定命運,因此海瑞被罷官是必然的結果。
回覆列表
海瑞在給嘉靖皇帝上疏時,任戶部主事。
明清兩代的“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主官為尚書,正二品(清代升從一品,以下所論皆為明代),副主官為侍郎,正三品;以上尚書、侍郎又稱“堂上官”(簡稱“堂官”),相當於今天說的“部領導”。
部領導下面分“司”辦事,根據當時的十二個省(布政司),設為十二個司,司的領導稱“郎中”,副職是“員外郎”(有趣的是,今人所知的郎中是醫生,員外則成了地主的代稱),員外郎下面,就是主事了。
明代制度,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可見,海瑞在上疏“罵皇帝”時,並非“七品小官”。
其實,在明清兩代,已經不可盡以品級高低來論官員地位了。
比如布政司的長官布政使,相當於省長,品級高達從二品,可是由於他是地方官,地位反而遠不如正三品的侍郎。又如御史、給事中,官階不過七品,真正的“七品小官”,可是他們在地方與巡撫抗衡,在朝廷可以彈劾大學士、尚書。官小而權重!
古代賦予小官以大權,實際上是一種“以小制大”的權術。但六品主事不在此列。
從郎中、員外郎到主事統稱“部屬”,他們屬於“俗吏”,就是具體做事的官兒,在地位之“清華”上遠不及十三道監察御史和六科給事中,也不如翰林院的史官(修撰、編修等)。
這三類官員的“分工”是:部屬做事,御史給事中掌糾劾,史官只管“養望”,寫寫文章就有好前程。也就是說,海瑞作為主事,本職工作就是埋頭做事,議論政事、糾彈大臣,是御史給事中們的事。
御史給事中負有“言責”,議論朝廷政事得失是他們的責任,為了鼓勵他們進言,甚至准許他們“風聞奏事”,就是把聽來的訊息當作證據,用於進諫。所以御史給事中又稱“言官”“言路”。除了言路,其他官僚均各司其職,不許胡亂上疏議論政事。
根據以上介紹,可知海瑞作為戶部主事,卻給皇帝上疏論“治安”(《治安疏》),明顯超出“官守”之外,屬於“出位議事”,屬於越權行為(“出位”就是越出職責範圍的意思)。就憑這一點,就可能遭到批評,甚或被彈劾治罪。
但明代是言路大開的時代,在朱元璋時期,為了鼓勵進言,甚至允許民間百姓直接上朝奏事,通政司可以接天下官民的題奏本章,朝門外還安設了登聞鼓,給百姓“告御狀”的機會。因此,在明代,非言路官員上疏議政的情形並不鮮見,比如萬曆時,那個大罵皇帝“酒色財氣”的雒於仁,僅僅只是大理寺評事,是個從八品的小官。他把皇帝罵得那麼慘,萬曆皇帝還拿他沒辦法。為什麼?因為明代沒有因進言而降罪臣子的律條。而且臣子以言獲罪,還會帶來“壅蔽言路”的輿論壓力,所以君臣對此都較為敏感忌諱,不大愛拿言論治人之罪,這與清代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