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訊息
-
2 # 獵蘿蔔AI
1.看準未來幾年甚至十年的行業動向,選一個自己看好的行業;
2.抱著儘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的心態和隨時就滾蛋的準備,不要被辭的時候,一臉茫然,沒有任何準備。
3.單身貴族們花錢不要大手大腳,最好不要有任何負債,花唄、信用卡的坑最好填滿。然後開始存錢,存錢雖然不能致富,但是可以以備不時之需。
4.薪資越高,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就越大,你在跳槽開價的時候,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的能力究竟值多少錢,做薪資於能力相匹配的事,不然真的風險很大。
5.守得雲開見明月,一定要樂觀哦~沒有過不去的坎。
-
3 # 隨機漫步
年底了,各家公司的財報紛紛出爐了,2019的年度預算也要開始做了。哪裡需要縮減預算,哪些需要降低成本,通通算起來。“裁員寒潮”就是這麼來的,當然大環境比較緊張也是一個原因。
說職業的“救命稻草”,聽上去好誇張,有人會說,這又是在販賣“焦慮”。但是,一直奉承的一句古話是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就是要時刻有防範危難的意識,時刻做好面對危機的準備,只有時刻有危機意識,才不至於被危機、困難一擊即倒。不要等危機來了,才匆匆忙忙開始準備,那是來不及的,只能“安樂死”了。“救命稻草”,只需要在救命的時候才能用上,但是如果不提前準備,需要的時候去哪裡找這根“稻草”呢?
所以,
我們首先應該要有的是“未雨綢繆”的思想準備。上面,我們已經說了2點了:第一,擺正“販賣焦慮”的認知心態。這是在提醒你:危機已經來臨了,你需要警覺了,你需要做準備了。“販賣”其實更多像是一個警鐘,像是哪些街頭叫賣的聲音,為了引起你的注意。你可以“不買”,但是你不能“不賣”這個警鐘的“賬”。警覺起來,對自己沒有害處。第二,近年來生活好了,好多人也安逸了,逐漸麻痺了危機意識了。真的是家有餘糧,不怕乾旱洪澇了。但是,現在極速發展的社會,有餘糧是不夠的,還要更多的儲存來保障。為什麼還需要更多的儲存,因為你的生活、精神已經被富裕的生活所浸淫得不知西東了,回不去“貧困”的日子了。如果忽招危機,沒有充足的儲備,巨大的生活落差,可能會讓你直接崩潰。
其次,馬上行動!擺正好心態之後,我們馬上來製作“職業的稻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上班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所以,職業的稻草,我們就來自於職場,具體來看,我們可以認為職場的軟硬實力,就是我們的“職業稻草”了。
加強硬實力是什麼?PPT、Excel、PS、Pr等等,一直沒有時間學,沒有時間練的技能,現在、馬上、立刻學起來!用起來!不要再拖了!不要等到隔壁小王會做PS,你明明會做但是已經手生了,被裁掉才後悔流淚。
加強軟實力是什麼?好好溝通學起來、好好交辦學起來,不是要叫你“阿諛奉承”,而是好好說話,清楚、準確、有效地把專案的事情,與上司下屬溝通清楚。不要等上司下屬都覺得你“弱雞”,“連話都說不清楚”,“浪費公司資源”的時候,才後悔流淚。
再者,持續行動!三天打魚,天天曬網,是沒有用的。持續的行動,才能產生效益,才能製作成真正的“職業稻草”。我們在講“職業稻草”的時候,還不需要說你要有多麼高超的、無人能及的技能,只需要你切切實實、踏踏實實地做好基本功,並且是持續的,需要有厚實的時間積累的。
練拳又練功,到老不會空。需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時刻用危機意識驅使自己紮紮實實、腳踏實地。要抗住寒潮,只能“紮實寨,打呆戰”。這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山寨”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紮實的山寨就是你的堡壘,就是你的護城河,就是你的過硬的軟硬實力。
記住,能救你命的只有你自己,這根“救命稻草”就是你自己。
回覆列表
分析一下你是被裁員的高危險群嗎?
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因為當公司裁員時,工作的可取代性越高,越容易成為第一個被裁員的物件。
在跟學弟妹聊工作問題時,我常會聽到他們對於自己工作的抱怨。第一年抱怨,第二年繼續抱怨;剛開始會說要換工作,隔了一段時間,你問他們:「工作找得怎麼樣了?」他們會很積極的說:「喔,我找了超多工作,有在面試了!」一年之後再問:「那你現在在哪裡工作?」他們這時就會面露尷尬神色,有點難為情地說:「我都準備要跳槽了,但是過年時跟我爸媽討論時,他們勸我不要想那麼多,說那間公司比現在的公司更小、更沒有名氣,福利也不穩定,說不定半年之後就倒了;雖然現在這間公司給的薪水不高、福利也沒有特別好,但至少穩定呀!他們說現在工作那麼難找,叫我不要想東想西了……」
有一陣子因為處理公司的帳戶問題常跑某家銀行辦事,所以也跟一位理財專員變得很熟,等候的時間就會開始閒聊。她說自己畢業就進了這間銀行,轉眼間已經待了六、七年,我問她:「你喜歡這份工作嗎?」她搖搖頭:「不喜歡。」她感慨,希望趁自己還年輕時,有機會換一份能被賞識的工作;她說自己其實也有在找工作,偶爾會去面試,像最近一次是去另一間銀行,也是做理財專員,薪水有稍微高一點,她正考慮要不要跳槽。
到下次我去銀行辦事時,問她:「你決定要換工作了嗎?」她態度猶豫了:「這裡的環境雖然不好,但我對同事、環境都很熟悉了……」看得出來她開始在找理由,說服自己留下來。當時,我剛好有個機會可以介紹她到另一間公司當財務長,於是我跟她說了,並問她想不想過去面試?因為面試她的營運長我很熟,雖然無法保證她可以拿到這份工作,但至少可以保證一定有面試機會。
等了一天、兩天、三天……都沒收到她的簡歷。一直到我又去銀行辦事時見到她,我問:「你不是要把簡歷寄給我嗎?」她急忙回答說:「我正在準備,也正在跟爸媽商量,而且也在計劃要怎麼跟主管說我要離職的事……」
又過了好幾天,還是沒收到她的簡歷。到下次再遇到她時,我說:「我已經幫你跟那個公司的營運長打過招呼了,你怎麼還沒寄過來給我?你只要把簡歷寄過來就可以直接來面試了,沒問題的。」結果她很猶豫地解釋了一大堆:「我回去跟爸媽商量,他們說那間公司是新的,沒聽過;他們勸我,說我現在的薪水雖然低、福利雖然差,但我年紀也不小,快三十歲了,現在工作很難找,叫我不要想那麼多了,所以我真的很兩難,最後我只好跑去算命,算命的說,我今年不適合換工作……」
之前各種讓人想離開的原因,現在又全部變成想留下來的理由了。轉職的第一步,我們得先說服自己;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還能說服誰呢?有一大半的人都是今天說想換工作,明天還是接受現況繼續做下去,轉眼間三十歲了,結了婚、有了房貸車貸,只得把家人、小孩放在第一優先,其他的事「之後再說」。每次聽到「之後再說」這句話,都覺得很妙──「之後」,到底是什麼時候?
只能說,不接受現狀、決定要改變,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跨出去。
至於轉職的首要考量,除非只是為了賺取高薪,否則就要先考慮想換的這份工作,是不是有興趣與熱忱,到底對我們的終極目標有沒有幫助,是不是能讓我們更快速、更進一步地達到那個最終目標。此外,還要考量這份工作的「可取代性」;就這一點,我常會提醒自己的學弟妹:「不要成為一個公司裡三個會計的其中之一。」因為當公司裁員時,工作的可取代性愈高,愈容易成為第一個被裁員的物件。
重點是,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把你換掉,大家都沒有感覺,代表你的工作之於這個公司是可有可無、沒有影響。轉職時要加以考量的一個重點,就是千萬不要選擇「可取代性」太高的工作,一旦成為團隊中那個不獨特的一員,就有可能埋頭苦幹到別人把你換掉時,仍是一點感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