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利靜
-
2 # 科羅廖夫
一戰時,最好的飛機是現在看來非常老舊的Fokker E.I,1917年,Albatros D戰鬥機被引入。但即使是像英國戰鬥機Sopwith Snipe這樣技術先進的飛機,也沒有真正的革命升級。到二戰時,戰鬥機技術和武裝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空戰戰術的主要結論可以是:戰鬥機的機動性並不重要,而戰鬥機的速度至關重要。簡而言之,速度加快,機動能力下降,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鬥機的主要趨勢。戰爭時期的一些蘇聯和日本飛機具有非凡的機動能力,但這並不是一個重要的王牌。伊-16戰鬥機在1000米的高空最佳向左旋轉的時間要比Bf.109E-3戰鬥機快1.5倍,但是,伊-16戰鬥機的速度嚴重落後於Bf.109E和Bf.109F戰鬥機。後者可以在高空航速每小時600公里,而伊-16戰鬥機的最大航速是每小時450英里。有人可能會說,由於戰鬥機之間的技術鴻溝,這種說法可能不太正確。但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飛行員可能比對手更有優勢,即使速度差距不是太大,每小時10至15公里。儘管雅克-1B和雅克-9的水平旋轉時間比Bf.109G戰鬥機少,但不能只談論某點優越性。如果你看到一架敵機,你不需要立即攻擊它,評估敵人使用的隊形和戰術,瞭解敵軍的飛行員是否有經驗,再迅速解決,這比和敵機兜轉20分鐘更有效,捲入高風險的持久戰鬥不可行。在太平洋戰場也出現類似現象,二戰時期日本三菱A6M艦載戰鬥機,又被稱為零式戰鬥機,設計非常優秀,採用輕薄的鋁製機身,速度快,航程遠,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在戰爭初期全面壓倒美軍戰機。日本零式戰鬥機比美國的格魯曼 F6F 地獄貓和錢斯沃特 F4U 海盜戰鬥機具備更優良的機動性,但在戰爭後期,零式戰鬥機卻在一場場的空戰中敗北。原因就是美國戰鬥機堅固而且速度快。二戰戰鬥機的機動性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對比速度、爬升率和火力方面來說機動性又是次要的。螺旋槳飛機的發展促進了FW-190D、英國“狂怒”和中島Ki-84“疾風”等戰鬥機的誕生,儘管它們並不是機動性最強的戰鬥機。蘇聯的拉-7和雅克-3戰鬥機具有非凡的水平垂直機動性,但這些戰鬥機也有很大的侷限性,不能攜帶過多的武器,不允許飛機攜帶大量燃料和炸彈。拉-7戰鬥機裝備二門20毫米機炮,彈藥量只有170發。後期型安裝三門20毫米機炮,彈藥下降到只有130發,機翼下只能攜帶200公斤的炸彈。最後來總結一下,二戰時戰鬥機的最重要的特點是:1. 速度;2. 強大的武器;3. 爬升率;4. 機動性。而在二戰空戰中戰鬥機的速度和武器裝備遠遠重要於爬升率、機動性,當然,除了重型雙引擎飛機,它們不太可能與單引擎戰鬥機平起平坐。當噴氣式戰鬥機面世的時候,螺旋槳戰鬥機就迅速退役了。原因只有一個,動力最澎湃,速度最快的螺旋槳戰鬥機,在噴氣式面前也是烏龜。
-
3 # 嘻嘻一哈哈
我說兩句,其實速度取決於機動性。現在看起來使用“螺旋槳”拉進式的飛機和萊特兄弟或者是二戰時的螺旋槳飛機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現在大多數的軍用螺旋槳飛機的動力不是二戰時多采用的“星形發動機”,而是先進的“渦槳發動機”。
比如我們所熟悉的TU-95熊式戰略轟炸機、E-2C鷹眼預警機、P-3海上巡邏機等都是採用的渦槳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在螺旋槳向前產生拉力的同時,發動機產生的噴氣推力還在向後產生著作用,而且這種噴氣推力遠大於螺旋槳產生的動力,只不過沒有經過加力燃燒室這一段所以沒有噴氣式戰鬥機那樣的尾噴口,不太明顯罷了,這一點你可以去觀察運輸機,噴口特徵同樣不明顯。
而且渦槳發動機具有省油、續航力大、安全可靠等諸多優點,所以才被廣泛採用,事實上TU-95熊式採用的NK12大功率渦槳發動機的技術水平是要高於同級的B52超級空中堡壘採用的渦噴發動機的。
-
4 # 大馬哈魚12
螺旋槳戰鬥機,速度快,它的機動性就強,在空中格鬥就好,尤其是高空的機動性最重要,飛機靠的是機槍,近距離格鬥,為此速度快,爬升高,就能佔據制高點,對敵機壓制性的射擊。如果飛機的速度慢,爬升等機動性差,就只能被動挨打了。
-
5 # 陶式防務評論
速度是機動性的重要部分,沒有速度的機動性是沒有意義的,但只有速度也不構成完整的機動性。
最典型的就是蘇聯米格-3戰鬥機,速度在1941年就超過了640公里/小時,甚至比德國最新式的BF-109F更快(600公里/小時),號稱是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最快的戰鬥機。但是米格-3翼載較大,低空盤旋半徑比BF-109還要大30%,導致低空格鬥會比較吃虧。
儘管如此,米格-3的綜合機動性還是相當好的,尤其是垂直機動性非常出色,水平機動性也不弱,據稱不弱於雙翼的伊-15。但是,米格-3過分強調高空高速效能,帶來了可靠性、操縱性和穩定性的一些隱患和缺陷(比如高速狀態下打不開座艙,被擊落後不能逃離),所以導致飛行員評價不好,再加上為伊爾-2的發動機讓路,最終在1942年初就停產了。
此後蘇聯直到1942年下半年,才透過拉-5和雅克-3,重新擁有了匹敵米格-3速度的戰鬥機。
由此可見,只考慮選擇速度或者機動性,仍然是過於簡單化了。戰鬥機的效能取決於很多方面,如果過分突出某一項,很可能帶來更多的缺點,所以還是平衡為上。(陶慕劍)
-
6 # 紅色手電筒
在二戰前,蘇聯曾經是有過這樣的空戰設計,當時蘇軍裝備的兩種殲擊機,伊153和伊16,伊153是雙翼機轉彎半徑小,繞圈非常容易,而伊16是單翼機,是當時飛行速度最快的飛機,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收放起落架的飛機,儘管這個收放起落架還是用手搖的。蘇軍當時的思路是用伊16追趕敵機,把敵機纏住,等著後邊的伊153上來和敵機繞圈。蘇聯人的伊153和伊16在三十年代是世界一流的戰鬥機,在中國幫助中國打鬼子。Me109在西班牙把當時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伊153和伊16打得很慘,特別是伊153。伊16憑藉著還說得過去的速度,勉強是可以和Me109能夠一戰,但是Me109的出現給蘇聯設計的空戰模式判了死刑,高速戰鬥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低速雙翼機在高速戰鬥機面前是沒有還手餘地的。
但是,這種戰術設想到了西班牙戰場就被現實打破了,德國的Me109憑藉速度優勢,把善於轉圈的伊153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蘇聯人只有伊16能夠勉強和Me109的初期型號相對抗,而且交換比非常難看,這也就是蘇聯在衛國戰爭前一下子推出了一大堆的所謂新式飛機,就是後來的雅克,拉格這些飛機,還有米格。其實,在戰鬥機出現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就是速度,兩層機翼阻力太大,去掉一個。活塞發動機和螺旋槳不能再提供更高的速度了,換噴氣發動機。
速度快的螺旋槳飛機通常發動機功率都不錯,或者是由於重量輕,功率不大的發動機也能夠是獲得比較滿意的飛行速度,而且爬升速度速度也很快,這種情況下,高速戰鬥機根本不會和善於轉圈的戰鬥機去轉圈,而大部分是採用俯衝-攻擊-改出這樣一個攻擊過程,在二戰中被擊落的戰鬥機被擊落的時候,駕機的飛行員根本沒有發現敵機就被擊落了,如果沒有擊中,馬上就利用高速度擺脫敵機,然後再找機會再發動攻擊。
當然,如果是雙方的速度類似,沒有特別大的速度差,那麼雙方也是會進入咬尾格鬥或者叫狗斗的過程,這個時候誰的飛機比較善於轉圈就佔了便宜,但是進入狗鬥階段,影響的因素就很多了,而且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個王牌飛行員被初出茅廬的菜鳥擊落的事情也是可能發生的。
回覆列表
速度與機動性同等重要。二戰時期的螺旋槳戰鬥機,是以小口徑機炮和航空機槍為主要武器,進行空中作戰。
那個時代,沒有導彈,槍炮的射程有限。飛行速度和機動性是致勝的關鍵,誰的速度快,就能先接敵,先開火;誰的機動性好,則可以在不利的狀態下,迅速擺脫對手,佔據有利位置,擊落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