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仲韋錄1296
-
2 # 李爾勳
初一早晨手臉洗過,大人帶著孩子給長輩拜年,長輩提前準備好紅包,孩子拿些孝敬長輩的禮品(茶葉或保健品之類),一般走最親的。熱熱鬧鬧,說說笑笑,開心歡樂。
-
3 # 使用者泰和
我們家鄉是很傳統的,對拜年是有規矩的。
一、除夕拜祖宗,長輩。凡有供奉祖宗家譜的人家都要去拜祭,燒香磕頭。然後,家有長輩的要拜年,要行大禮,跪拜。在家裡也要給爺爺奶奶和父母磕頭拜年,得到圧歲錢。我們小時候不含糊,現在不那麼嚴格了。
二、大年初一,大面積拜年開始。第一次見面的人要抱拳互道過年好。小夥伴們隨意組合,成群搭夥地挨家拜年。見著長輩就磕頭,老人樂呵呵地說聲,好好,都長一歲。‘長一歲’是長輩對小輩的讚賞詞。
三、新媳婦拜年是亮點。一般是初一,新媳婦由嫂子領著,既當響導,又當保鏢。往往有些小年青的跟在後面輕薄嬉鬧,只有嫂子能把他們罵跑打散。這個經驗是總結出來的。想當年我從外地領媳婦回家過年,就是這樣辦的,她沒見過這局面,回來後直跟我叫苦呢!
四、串門式拜年。初三以後一般性拜年基本結束了,開始親戚和至近的朋友之間互相串門,贈送禮物,互相宴請。路遠的坐火車,騎摩拖,腳踏車,各行其是。我小時候可不像現在,所謂禮品很簡單,一包‘槽子糕’(蛋糕)就能串門,幾毛錢壓歲錢也拿得出手。真稱得上‘大道從簡’了。
說起這些事很留戀,想起許多人和事。願回憶常在,傳統代代相傳!
-
4 # 熠熠古客
拜年,是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種風俗。寄託著人們在新的一年裡對家人,親戚裡道,親朋好友們的祝福和希望。
我們當地習俗,大年初一早飯後,大人孩子都要穿上新衣服,帶著禮品,先到本家長輩家裡拜年。路上遇到熟人都要拱手問好。
問好語言有“好✘✘了”,“過年好”,“✘✘過年好”等形式。到長輩家後,年輕人要給年老的長輩磕頭拜年。對年輕長輩要拱手作揖拜年。長輩老人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18歲以下未上班自立的小孩壓歲。
小孩咋調皮,玩耍大人都不能吼,更不能打小孩哭。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拉著家常,說著吉利話兒。長輩留拜年來的家人吃過酒席後,拜年人才可回家。
年初二是帶著禮品去岳父家拜年日。
正月十五前除了正月初五月忌不拜年不請客外,每天都要去親戚家拜年吃飯或輪流請回拜的親戚朋友吃飯。以前一直要到過了二月二,才算過完年。現在簡化到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就算過完年了。
-
5 # 江養民
拜年!正月初一早晨,首先給家裡祖宗拜年,燒香,泡香茶,掬躬作禮。
二,家裡至親,即房股(也就是未出五府)的至親集合在一起,向股下之內的老人家拜年,老人拿香菸分給後生,牛奶,飲料,糕點分給小孩。
三,全村人到飼堂燒香,燒紙,跪拜磕頭祖宗,放鞭炮,放煙花,時長達2個小時之多,比賽放鞭炮,煙花,看誰家的千響多,煙花貴,都圖在新的一年裡,炮竹放的大,煙花放的好就大吉大利,紅運喜事連連,出門遇順風,掙錢張東南西北財,人財兩旺,身體安康,小孩一順長,讀書聰明棒,鯉魚跳龍門,中榜天下揚,家門出狀元,全村都光榮。
過了初一,初二拜舅公舅母年,是母親的兄弟為第一大。
初二,拜岳父岳母,舅舅家年,為第二大,
初三,拜姑爺姑娘家年。
初四,姨夫家互相拜年,小的先拜大的。
初五,舅公舅母拜小的年。
初六,舅兄,舅佬拜姑爺家年。
初七,初八以後朋友,同事相互拜年。一直拜到正月15鬧元霄。
元霄以後,農村有句俗語,"吃了元霄飯,各自自打辦″。已開始紛紛出門掙錢去了,村裡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女人和吃公家飯的及電工,開店的,開車的人在家。飼字錯,更改,祠堂。
-
6 # 使用者54810347618
謝邀,各種節日,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讓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不枯燥無味。傳統節日新年,更為重要,寓意辭舊迎新。我是東北的,過年餃子是不可以缺少的,年夜飯,新衣服,給老人買禮物,小孩的壓歲錢。忙碌了一年的親朋好友藉機會聚聚,相互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新年快樂!
-
7 # 漂泊25227
現在過年,團聚的意義是第一位,古來,家庭成員分離的少,過年是以慶賀新春為主,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人們是為新年祈禱全家人平安和有好的收成而祝福,所以過年慶祝的方式有很多,現在社會已完全不同了,分離打工創業的多,還在鄉村的老人們就是渴望團聚,暢談一年來的收穫和來年打算,為了家裡人過的更好而去努力,至於吃什麼不重要了,大家平時吃的都好,穿衣服也是常換新的,所以過年就是傳統節日,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團聚一起的意義就大了。
-
8 # 中醫之家Yt
我們山東人過大年 除夕晚上 下餃子的時候要放鞭炮 鞭炮越響 餃子越好 做上一桌子山珍海味 全家裡一起推杯換盞 開開心心 邊看春晚邊喝著小酒 到24點 再開始放鞭炮迎接新年開始 把新衣服準備好 大年初一早晨5-6點起床 換上新衣服 吃上餃子 給家裡老人拜年 開始走街串巷 滿大街都是同一句話 過年好!
-
9 # 荷衣飄飄若飛若揚
過年我們這邊中午吃年飯,是正餐,很隆重;晚上隨意些,吃米飯,吃麵條(雞湯麵比較多),吃餃子(不常吃)。
吃年飯前必須放鞭炮,晚飯後小朋友玩炮燭,放煙花。
晚上守歲,至少到年初一凌晨(我母親整晚不睡,迄今已堅持了八十多年,說是“今年守歲守得好,明年得個大棉襖”——其實現在一件棉襖也不值什麼錢了),又必須放鞭炮,叫“住天方”(諧音,我不知道是那幾個字,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
10 # 孤風夜雨幾番
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過後,就要開始清理房前屋後衛生的工作,主要是對房子前後的排水溝進行清淤疏通,還有牆體清潔,打掃屋子裡的蜘蛛網和擦拭門窗,把所有被褥蚊帳清洗晾曬
,廚房的一應廚具也一併清洗,連鍋底都擦得閃亮如新。
二十八、九,準備好年夜飯所須的大部分食材,如閹雞、筍乾、扣肉、鴨或鵝,排骨、魚、青菜,需食新鮮,三十早上再買;備好做年糕、包粽子的材料;還要準備好春聯、鞭炮和祭祖用的香燭。
年三十吃了團圓飯後,多數是父母輩把年糕和粽子做好,在除夕守歲時煮,煮到十一點左右就熟了,趁新鮮,大傢伙一起品嚐一些,其它的起鍋放好,留待贈送親朋。品嚐新鮮的年糕和粽子後,就大概零點了,開始燃放鞭炮,然後,有活動的繼續,困了的睡覺去。
大年初一,家中最早起的放鞭炮,煮素食,早餐後,各自拜年活動。
年初二,有回孃家的習俗。各大小夥們,帶看媳婦、孩子,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探望岳父母去。
回覆列表
座標河南商丘,我們這邊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以內除初三外都可以拜年。
拜年流程一 大年初一,凌晨5點放鞭炮吃餃子,在天沒亮之前,到家族鄰居家拜年,我們這拜年很有講究,不只是給活著人拜年,死去的人也要拜,家裡有人去世後,除夕晚上把去世人照片拿出來,上香,放貢品,等初一早上來拜年,拜年需要給去世人,作揖磕頭,磕4個頭。給活著的人直接說句拜年了就可以了,活著的人一般不給磕頭,這也是我們這邊風俗。
拜年流程二 大年初二就可以走親戚,外婆,姑姑,舅舅,都可以去,拿上禮品,給活著的人說句 給xx拜年了,給去世人也要磕頭拜年,(除初三外一直到正月十四都要拜年)
拜年流程三 大年初三在我們這邊俗成鬼節,這天來拜年必須是家裡有人去世三年內才可以,也就是去世的人還沒過三週年,在這3年內,才可以初三來拜年,和正常過年拜年沒什麼差別,只是放到了初三,還要下墓地燒紙。(聽起來我們這邊過年很恐怖的,其實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們這邊大概也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