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母性是道德綁架嗎?
7
回覆列表
  • 1 # 超想靜靜

    關鍵看怎麼理解吧,個人感覺如果一個女人是自己想要堅強,那麼別人給她這樣的評價是在讚美,就像很多時候我們看到身邊的姑娘們有孩子以後,都是自己帶,他們為了孩子願意做更多的事情,願意成為孩子的支柱,這種堅強是發自內心的,別人評價是對她行為的認可。

    反過來說,如果是明明不想做,但是別人卻用這樣的話來逼迫,那就屬於道德綁架,這種也不僅是針對女人,也不僅只有這一個詞,還有很多,女人的賢良淑德,男人的責任擔當,用所謂的道德來約束別人就算得上道德綁架。

    其實不論什麼時候,最主要的還是自己該如何選擇,你做自己認為對的,堅持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就好了,眾說紛紜,沒有哪個人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2 # 手機使用者15843432799

    母愛是最偉大的,子女為弱,為母才堅強,前一段看過一個新聞,兒子欠錢跑了,母親撿廢品,風雨無阻,硬是把錢還完了,當採訪母親時,母親哭著說兒子回來吧,錢媽還了,使多少人流淚,母親剛強不是別人要求的,而是這個世界人性的表現,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提倡的

  • 3 # 創意社

    為母則剛是美德,要求女人為母則剛就是綁架!

    本文作者丨俊哲

    最近我被安利了一部日劇,叫做《坡道上的家》。

    這部主要講述女性“喪偶式婚姻”的家庭劇,在豆瓣上有著9.1分的好成績。

    雖然只有6集,卻用一種扒皮的方式,把女性婚後遭遇的隱性歧視,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了觀眾。

    而其中最讓人感到窒息的,就是社會賦予女性母親這個身份以偉大的含義的同時,在他們身上施加的道德綁架。

    劇情從一場殺嬰案開始,兇手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安藤。

    從親友到媒體,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女人是因為愛慕虛榮,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而起的殺心。

    何況在法庭上,安藤的丈夫看起來對妻子很關心,不僅讓媽媽過來幫忙,還找朋友打聽怎麼照顧小孩。

    然而隨著案情的推進,真相逐漸被揭露出來。

    本身就因為產後抑鬱症而飽受折磨的安藤,每次向丈夫求助時,收到的只有“你可以做到的”,這種不痛不癢的安慰話。

    明明只要動動手就能分擔的家務事,丈夫卻推三阻四。

    還藉口加班陪客戶,躲在公司或酒店,逃避照顧孩子的責任。

    而他聲稱找來商量的朋友,竟然是大學時的前女友。

    婆婆所謂的過來幫忙,也不過是不斷貶低兒媳來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於是丈夫的精神出軌,家人的冷眼旁觀,外人的閒言碎語,讓安藤的病情日益嚴重。

    她開始間歇性失憶,無意識的時候還會傷害孩子。

    可覺察到這些異常的丈夫,不僅沒有及時幫忙分擔妻子的壓力,反倒指責妻子是個不合格的母親,於是在又一次犯病之後,安藤錯手淹死了女兒。

    而在案情之外,陪審員裡沙子法官芳賀也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裡殺子在辭職成為家庭主婦後,要負責家裡所有的大小事宜。

    丈夫如同巨嬰,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但不體恤妻子,反而揪住一個問題,不斷貶低她。

    而法官芳賀這邊,丈夫口口聲聲答應,會在生孩子以後一起照顧。

    可有了孩子以後,丈夫卻以自己不能兼顧工作和育兒逃避責任,還要求事業上升期的妻子,放棄升職加薪的機會,回家當個主婦。

    而支撐這些丈夫和公婆,提出這樣無理要求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你是母親所以這都是該做的”。

    所以,他們敢要求妻子們必須獨自包攬所有的家務,忍受公婆鄰里街坊自以為是的刁難,甚至必須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

    這種明目張膽的歧視言論,打著“為母則剛”的幌子,先剝離掉女性的經濟權,繼而讓女性因為靠人養活失去尊嚴,最終喪失話語權。

    讓一個本該是獨立自主的女人,變成了丈夫孩子的附屬品。

    於是當她們表達情緒時,只會被看做是在藉口偷懶。

    然而忍耐就有用嗎?並不會。

    一直以來,人們對母親這個角色是捧殺的

    無論是什麼時代,母親都被披上一層道德柔光,品格被放大,幾近於神。

    可成為母親的代價,同樣也是慘重的。

    前一段時間梅根王妃產後出現在大眾面前,整個人浮腫了一圈,不僅尚未消退的肚子高高隆起,就連脖子上出現了不少色斑。

    在華裔脫口秀演員黃阿麗的節目中,她也曾調侃過自己生頭胎後的經歷。

    而Ella在臉書上也公開自己產後三年來受尿失禁困擾,不得不依靠手術治療的經歷,更是讓很多人這才瞭解,原來為人母,痛苦的不只是妊娠過程,還有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向下滑動檢視全文

    但因為太平常,又多少讓人有點難以啟齒,所以過去人們避之不談,反倒讓有些人覺得,做母親不過是件簡單的事。

    不提及,能忍耐,不代表不痛苦。

    何況有些折磨只會積勞成疾,比如產後抑鬱症。

    雖然很多醫療學者,都曾不止一次的勸告過產婦家屬,孕後的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應該得到重視。

    可面對產婦性情的變化,很多家庭總能找到自圓其說的理由搪塞過去,比如“內分泌失調”,比如“太作”。

    於是悲劇一次次發生,人們跳出來指責自殺的母親太自私,卻沒有人瞭解背後的誘因是什麼。

    說到底,一直以來的捧殺,讓人們對為妻為母的女人們,抱有太多“期待”。

    他們理所應當的覺得,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壓力,家務育兒上的工作量。

    只要成為妻子母親後,女人們一定能夠獨自消化的過來,畢竟“我媽當年就是這麼過來的”。

    一旦妻子們在婚後生活中手忙腳亂,她們就要被迫遭受“連這都做不好”的責難,“嬌生慣養慣了”的嘲諷和“你怎麼這麼笨”的否定。

    而這些沒來由的冷暴力,做妻子的不得不獨自吞嚥,因為“這是妻子應該做的”。

    但產婦也好,妻子也罷,她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會難過會痛苦,希望被關心被在意,這有什麼錯?

    更何況結婚時誓詞裡說的言之鑿鑿,怎麼結了婚,成為了母親以後,家務孩子就成了妻子們自己一個人的責任了?

    而受天性、原生家庭、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影響,人和人生來就是不同的。

    用“一視同仁”的眼光來要求每個人,用一模一樣的方式,去承受生活中的問題是不現實的。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本是讚頌母愛的偉大,而不該成為壓在媽媽們心頭的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而基於“以前的女人如何如何”、“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論調,只對妻子提出要求,讓她們為成為“好妻子好母親”做犧牲,更不是一個健康有愛的家庭該有的狀態。

    走入婚姻,成為母親都應該是幸福的事,別讓它們成為埋葬女人一生的墳墓。

    願更多媽媽、更多家庭能像Ella一樣,正視那些美好愛情背後,這些生兒育女的過程中出現的不美好。

    痛苦說出來不丟人,而家人的關愛和理解能救人。

    寫在最後:

    看到這,大概會有人這會讓沒結婚的年輕人恐婚恐育,還會讓一些正遭受“守寡式婚姻”的媽媽們模仿。

    但生兒育女是人生大事,被隱瞞和道德綁架後做出的決定,只會讓人心生怨恨。

    唯有權衡過利弊做出了決定,才能無悔接受婚姻育兒帶來的饋贈。

    母親也有脆弱的權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開始和維繫一段異地戀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