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家是一個小城市,我和姐姐畢業後都沒有回老家工作,只有週末或者假期才回去陪爸媽。雖然父母年齡不大,不需要我們照顧,有自己的圈子,但有時候確實能感覺到他們的孤獨。
8
回覆列表
  • 1 # 燕雲十六州V

    我考了那麼多的試,沒想到是為了離開家。故鄉再沒有春和秋,只剩下匆匆來去冬夏。

    自從上了大學跟父母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就像歌詞裡面唱的一樣故鄉再沒有春和秋只剩下冬和夏。可是我上大學的階段裡面,連“夏”也沒有。只有“冬”。

    家裡貧窮,而上大學的開資雖然不大。但是對於我的家庭來說也是很重的負擔,為了可以減少家裡的負擔,從高考過後的那個暑假開始,一到暑假就出去打工。在家裡的時間、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寥寥無幾。

    就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跟媽媽打電話,我問我媽吃粽子了沒有,我媽回答我說“端午節,當然要吃一個粽子了。”然後就沒有了下文。

    年過半百的媽媽身體一直都不太好,家裡的擔子都在我爸的身上重重的壓著。家裡所有的開銷全靠著我爸給人家打零工來維持生計,所以我媽在家裡的時候,從來都不會要求我爸給她買什麼,從來都不會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只是看到鄰居買來一個好看的裙子我媽特別羨慕的圍著人家轉圈圈,鄰居買了一個特別好看的涼鞋拿來像我媽炫耀的時候,我媽眼裡的羨慕之情讓鄰居心裡得到了滿足。

    那個時候我覺得我媽沒有出息,自己沒有就沒有吧羨慕別人做什麼!丟人!

    那一次端午節給我媽打電話,她問我端午節回來不回來。我覺得回家沒意思還不如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玩所以就編了一個理由告訴她,端午節有事情不回家了,我從電話裡聽到了媽媽的失望。她知道今年的端午節又是她一個人過了。

    她自己在家裡的時候總是將就著過,家裡沒有醬油了,那今天就吃白麵條。家裡沒有衛生紙了,那今天上廁所就用寫過字的本子的紙。有時候她讓我覺得,我們還生活在六七十年代。我的家裡好像和外界隔絕了一樣。

    就在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給我媽打電話。那個時候我特別不耐煩告訴她,端午有事情不回家了。可是掛了電話之後,一個場景在我腦海裡面揮之不去。

    我媽在家裡坐著摘著菜,我突然想到現在農村老齡化嚴重的問題。於是就問我媽:“媽,假如以後我去大城市裡面工作了一年只回來一次,那你不是就成為留守老人了?你願意成為留守老人嗎?”我媽那個時候非常認真的看著我說:“我不想成為留守老人。”

    當時我的鼻子酸酸的,我說了一聲好就站起來扭過頭假裝喝了一口水,眼睛裡面的淚水偷偷的滴到杯子裡。我突然想起一句話“你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樣依賴父母,但父母依賴你的程度遠遠重過你的想象。”直到現在我才能理解這句話。

    他們做為你的後盾,永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堅守著陣地。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想過四海為家。可是為了你,他們願意放棄自己的夢想,承擔起生活的重擔把你養大成人。當你長大了,他們的目標突然就消失了,他們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動力。努力想跟上你的腳步,到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老了不管怎麼樣都追不上你。

    他們只能繼續堅守陣地,他們希望當你有一天遇到麻煩、挫折的時候還有一個地方可以為你遮風擋雨。於是他們彷彿又找到了生活的目標,可是逢年過節每次都是滿懷期待跟你打電話,問你有時間回家沒有的時候。你一次次的拒絕,讓他們覺得他們已經從那個可以幫助你的人,變成了你的負擔。他們想讓你飛的更遠不想成為你的負擔,但是卻又身不由己。

    他們最孤獨的時候,應該就是看著隔壁的鄰居孩子回來看他的父母了。而你的媽媽跟人家說:“我孩子雖然沒有回來,但是他給我買了很多的東西。你不信我拿給你看!”看著別的老人兒孫繞膝,而你坐在門口的板凳上羨慕的看著的時候。看著別的孩子一到放假就回來,而父母因為承擔不起你的學費,只能讓你出去打暑假工的時候。

    因為父母給不了你想要的,只能讓你自己去爭取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去幫助你!他們從來就沒有嫌棄過你什麼,只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能完全成為你的依靠!當他們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是他們最孤獨的時候!

  • 2 # 豆芽撒網

    在自己的城市,外出的時候,看到路邊涼亭裡孤單的坐著的老人。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經過學校門口時看到有一對對家長領著孩子回家的時候。

    每次媽媽打完電話後

    每次想父母的時候

    父母的話題是沉重的,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夫妻只有一個兒子,兒子不學好,天天在外面瞎混,只要缺什麼都找父母要,父母有什麼給什麼,。多年過去,當年的父母已變成隻身的母親了,兒子依然和以前一樣,缺什麼要什麼,。有一天兒子又回來了,家裡也沒東西了,母親就到廚房裡用刀把自己的心給剜出來捧在手心裡,走到兒子面前說,兒子,家裡再也沒東西了,我就把心拿出來給你吧,你以後就好好的好好的哈。說完就倒下了。

    父母的恩親是還不完的,有時間還是常回家看看。

  • 3 # 凡夫張sir

    自已畢業後在另外城市生活,最怕父母問的一句話就是以後怎麼打算的,是在外面生活嗎,以後還打算回來嗎。每當父母問這個問題時,腦海裡想到的就是父母年老後的孤獨,也是深深的自責的時候,怪自己沒有本事。怕自己的努力趕不上父母的衰老速度。

  • 4 # 玉門關北雁

    就我來說

    2, 房間都熄燈了,她一個人看著電視發呆的時候,心疼的要命

    3,每次我回廣州都要送我去機場,一直在背後送我的時候

    4,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來呀的時候

  • 5 # 雲水無雙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

    老舍先生說:“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有位朋友說起,自己的姥姥快100歲了,母親80多,每天早上起床後,還可以叫聲“媽”,想想也是好幸福的事情。

    一般的人,年過半百之後,就開始與父母漸行漸遠,眼見著他們一個個離去,即便沒有離去,也會深深明白,有一天,他們終將與你陰陽兩隔。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父母去,人生已無歸途。

    記得奶奶還活著的時候,經常跟我們背誦三字經、增廣賢文什麼的,奶奶沒有讀過書,也不會寫字,我們就問她怎麼會背這麼多書。

    她說自己的父親是私塾先生,每天以教書養家度日,她和姐姐耳濡目染,出嫁前的十來年,也背會了不少文章。

    奶奶說起自己家中的人和事,她和姐姐的閨房,父親教書的堂屋,那些遙遠年代的人和事,聽來就象歷史章回小說中的情節,格外令人好奇。

    奶奶說,出嫁後沒十來年,父母就去世了,那個年代,人的壽命短。我問:那您還回去過嗎?

    奶奶正色說:父母都不在了,家都沒了,回哪去?

    我問:那從前的房子呢?

    奶奶說:那是哥嫂的家了。

    我又想起自己的父母,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去世後,他們也基本沒有回過老家了,頭幾年還回去和兄弟姐妹們聚一聚,總感覺在別人家裡,有諸多不便。後來便不再走了,只是逢年過節打個電話,有事情問候一下。

    每個在外的兒女,都以為來日方長,一年抽一兩次的時間,回家看看父母,然後匆匆離開。其實父母眼見著兒女離開,每次都象放飛了一隻風箏,有著不知它飛向何方、幾時可見的無奈和迷茫。

    這種無奈和迷茫,其實是基於上了一定歲數,就越加會惦量自己的時日還有多長。

    遠方的兒女,都安慰自己說,等有時間了,一定回家好好陪陪父母,但是你的年紀在一天天增長,憑什麼以為父母還一如今天。

    今天他們能出門,不久的將來,他們可能連門都出不了;今天他們能走動,不久的將來,他們可能需要臥床度日;今天他們還在,總有一天,他們將不會存在。

    中國的養老機制有諸多不健全,養老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化的大問題,但是,隨著問題的日加突出,相信我們偉大的國總會步步改革完善。

    但做為子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是永遠也不能夠彌補的。

    乘父母還在,還有家可回,就儘量離得近一些,就儘量多回家陪陪他們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18歲年紀的人應該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