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農家營

    養殖業不能用投機的心態去做,如果能瞭解行業,系統的掌握好養殖技術,知道如何經營都是可以賺錢的。

    華人自古就吃螃蟹,魯迅先生的名言:“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那到底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據民間傳說,幾千年前螃蟹不僅偷吃稻穀,還會用螯傷人,被稱為“夾人蟲”。大禹到江南治水,為了防止夾人蟲搗亂,妨礙工程進度,就派了一個名叫“巴解”的壯士去解決這個問題。巴解想出了挖圍溝,然後將爬進去的夾人蟲用沸水燙死的絕招。

    這一燙不要緊,竟燙出了鮮美的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那誘人的香味更濃了,於是他壯著膽子咬了一口,誰知味道簡直絕了,勝過他吃過的所有美食!於是“夾人蟲”便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巴解,再“解”字下面加了個蟲字,改稱“蟹”,巴解就成了天底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雖然這個傳說故事無從考究,但螃蟹的美味受到王公貴族和文人墨客讚賞的記載卻比比皆是。北魏時期,就有了把螃蟹作為貢品的記載,如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扶柳縣東北有武陽城,故縣也,又北為博廣池,池多名蟹佳蝦,歲貢王朝以充膳府。”歷史上,荒淫且精於吃喝玩樂的隋煬帝就對螃蟹欲罷不能,稱之為“食品第一”。蘇東坡對螃蟹的鐘愛,也造就了 “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名句。

    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成為金秋美食名片。還記得小時候,去河邊抓不到魚就摸些螃蟹回來,媽媽會給炸的脆脆的,那味道至今都回味。每到吃蟹的時候,朋友圈就會盛傳一張圖。配以“1945年的上海貧困家庭,靠吃陽澄湖大閘蟹勉強度日。”的文字,難道桌子上的大閘蟹竟是窮人充飢的食材?這讓網友們紛紛感慨,錯過了“美好的吃蟹時代”!不過據說這是美國攝影師拍攝的一張名為《吃蟹者》的照片,他並未對照片內容給予詳細描述。大家就不要對照片過度解讀了。

    在中國有三大名蟹:古丹陽大澤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勝芳蟹,江蘇陽澄湖河蟹——陽澄湖大閘蟹。隨著陽澄湖的名聲遠揚,陽澄湖大閘蟹聲譽鵲起,成了螃蟹中的貴族。有資料顯示,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總的養殖面積只有1.6萬畝,產量縮減到1600噸左右,不過由於養殖面積減半,生態環境改善,大閘蟹品質提高了。不過由於供不應求,造假手段也是花樣百出,有的從外地進貨,運到陽澄湖“洗個澡”後就冒充陽澄湖大閘蟹在市場上銷售。大閘蟹的火爆帶動了周邊的旅遊業和餐飲業,客觀的產值引來全國各地的養蟹潮。

    養蟹有沒有竅門?保持良好的水質對養蟹尤為重要,很多外地運來的蟹苗養不好跟水質有很大關係。養蟹先養草,不僅可以淨化水質,還可以提供棲息地和餌料。據瞭解,養殖大閘蟹一般前、後期以小雜魚、蚌肉、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飼料或成蟹商品飼料為主,中期以植物性飼料麩皮、穀物、蔬菜和水草等為主,具體投餵量根據蟹的規格、數量、水溫、天氣、環境條件等需靈活掌握。為了防止螃蟹逃逸,必須在放養區域設定攔網,同時在網牆的頂部伸出倒簷,加強防護。

    螃蟹個頭越大價格賣的越高,一隻六兩左右的公蟹,能賣到200元左右一隻。一般中秋國慶是大閘蟹的價位高點,雙節過後價格下降,如果暫養到春節價格能翻倍,一些農村養殖戶靠暫養大閘蟹,一斤能多賺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看來創業不但要善於發現商機,還要能系統掌握好技術,學會判斷市場,利用行情走勢來賺錢,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 2 # 讓美德流傳四方

    大閘蟹規模已超千億,消費者主要對陽澄湖大閘蟹品牌認知度較高,市場需求也大,而陽澄湖產出的大閘蟹數量遠低於市場需求量,其他地區品質較好的大閘蟹會成為消費者的備選,將來可能也會有其他區域品牌大閘蟹變成知名品牌,目前看市場需求大,大閘蟹還是賺錢的。

  • 3 # 漁民小謝

    這個問題永遠會是個問題,養殖業是個高風險的行業,每年都有很多人走出去又有很多人踏進來水產養殖風險又要高於一般養殖業(水裡東西不像山裡東西看得見那麼明顯)我覺得大閘蟹這個行業會整合,2018年普通蟹除中秋以外其他時間段價格都不理想,基本維持在40-50%的養殖戶保本價格。但18年優質蟹價格始終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供小於求,這說明蟹市場悄悄的在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懂得了專賣店蟹和菜市場或者線上交易的蟹是不同的,他們開始願意高一點價格購買優質蟹。這種現象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明顯。所以不管是2019年或者再往後,養殖大閘蟹以及其他水產要往更高品質更好質量的方向發展。但養殖優質水產的成本較高,所以風險也會越大,要有過硬的技術。需謹慎投資

  • 4 # 蟹農小滿

    談到2019年螃蟹養殖,作為一個螃蟹養殖戶忍不住出來比比兩句!

    其實中國的絕大部分水產品都是有個行業發展過程:早期規模不大技術差利潤高——規模擴大技術提升價格平——規模爆發技術完善利潤薄。大閘蟹養殖在本人看來已經是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過渡的時間段了。養殖有沒有利潤就是看成本控制和技術水平了。

    根據我個人養殖經驗和了解的情況作以下分解,有無利潤請自行判斷!

    成本項:田租(600~1200每畝每年)各地區價格有高有低。

    蟹苗(4毛~8毛每隻)(每畝投放800~2000只)

    蝦苗魚苗(有養殖戶套養青蝦桂魚等經濟產物可根據實際判斷)

    投餵(根據塘口養殖數量和大小各飼料投入在1000~2000元每畝)

    螺絲(每畝投放500元~1500元)(也有人家不投放螺絲)

    其他(肥料/草種/藥品/人工/設施/增氧裝置等價格不太好設定根據需求計算)

    最後如果是新開塘口還需要挖機/防逃網等投入。

    利潤

    螃蟹養殖產出螃蟹,青蝦,桂魚等經濟作物。螃蟹畝產根據投苗多少產出100~300斤左右,2018年根據商品蟹規格大小价格在25~60每斤區間內。

    案例:2018年 本人塘口30畝,成本投入15萬投放苗種32000只,收穫螃蟹5500斤,平均售價約40元每斤。其餘水產品產值約2萬。利潤9萬上下,養殖周邊中上水平。

    風險提醒:螃蟹養殖過程中會有倒藻,缺氧,高溫,底熱,中毒,等各類風險,每年都有人功虧一簣,請慎重考慮!

    最後,螃蟹養殖如果可以做到自產自銷,自助定價,對養殖利潤有較大保障!

  • 5 # 清利典銘

    這麼說吧,江蘇興化一個縣級市30萬畝河蟹養殖面積,17.18年興化這裡百分之70掙錢,虧本很少。一個是因為天氣還算可以,還有一個養殖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中秋節時候安豐一個鎮的螃蟹交易市場就可以達到500億銷售額。想要到市場只能走3公里,車根本過不去,有螃蟹就是掙錢,為了收點貨能打起來。市場是有的,只要勤奮多學,把技術掌握好,河蟹還是可以的!今年我身邊很多人都擴大了面積,有的去安徽哪裡養了!

  • 6 # 水鄉老茂

    我們這邊很早就開始有人養大閘蟹了,大概九幾年的時候,那會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搞大閘蟹養殖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但也不是什麼人養都賺錢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簡單說幾點,不喜勿噴哦。

    1、技術問題,前面說了養大閘蟹成本相對比較高的,想賺錢需要你產量高,比如畝產100斤才能保本,你只產50斤那還賺什麼錢

    2、經營管理,知道怎麼養了得用心去做,你不管它,它不會理你。水、飼料很多方面

    3、銷售方面,現在大閘蟹的需求是很大的,辛辛苦苦養的能賣個好價錢也是很關鍵的

    最後祝老闆心想事成!養蟹賺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佛蘭探界者,日產奇駿,2019榮放和馬自達CX-5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