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武

    德國在歐洲是重要的國家,默克爾帶領下的德國又是歐盟的重要國家,此刻作為歐盟領導人裡面排第一號的,自然特別希望“中導條約”能夠保留,而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在歐洲裡面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為了歐洲不會成為美俄退出“中導條約”的“人質”,自然要極力保留中導條約了!謝邀,不浪費大家時間,簡要分析:

    1.“中導條約”的簽署方是美國與前蘇聯,從1987年12月簽署之後,是自有核武器以來美蘇首次達成的真正削減核軍備的條約,被視為雙方為限制軍被競賽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此次俄美退出“中導條約”,美國鬆綁後必然會在歐洲國家大量部署“大殺器”,而俄羅斯也一定會將“大殺器”瞄準美國部署在歐洲國家的“大殺器”,這樣歐洲國家就成為美俄退出“中導條約”的“人質”。這種情況下,德國肯定要積極勸導雙方能夠理智對待了。

    2.作為成熟的政治家,默克爾非常清楚當前的形勢,多年來對於支援俄羅斯的態勢保留意見,多次呼籲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就在去年4月份,英國、法國跟著美國利用敘利亞杜馬所謂的“化武疑雲”進行精確打擊的同時,德國卻與俄羅斯簽署了“北溪2號”能源協議工程。昨天看到報道,此項工程現在已經鋪設管道超過700公里。一旦北溪2號建成後,俄羅斯的能源就直接到達德國,而德國在確保只有能源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可以轉手將能源油氣售賣給歐洲其他國家賺取差價。

    所以,德國此刻勸導美俄保留“中導條約”,既有長遠考量,更有為了德國能夠獲得更大利益在裡面。畢竟,一旦雙方退出中導條約,德國也會成為“人質”,從而影響國家發展的安全和平環境。

    3.現在歐洲國家的安全保障基本上都在依靠美國領導下的北約,這也是德國最為焦慮的地方,畢竟二戰後的德國也保留美國軍事力量到現在,而自身的軍事力量發展十分受限,但經濟的發達在未來可能迎來的“核軍備競賽中”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態勢,自然不希望核軍備競賽開啟了。

    4.其實,美俄自冷戰以來簽署的圍繞核軍備競賽的條約,在未來一段時間,都有可能面臨撕毀的可能,而一旦束縛雙方的三大條約都沒有了,世界必然會有進入高階核軍備競賽的威脅!

    “中導條約”已經危在旦夕;1991年美蘇簽署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09年到期;新版“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11年生效,2021年到期。就目前的情況,如果特朗普繼續霍霍,而美俄關係繼續冷卻,到2021年新當選的總統基本上只有1個月的緩衝與反應期,能夠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都是一個大問題!

  • 2 # 早春記憶

    德國已經不是希特勒時代了!他們也希望世界和平!默克爾昨天還說:……只所以這樣考慮,這是因為我們已經放棄了納粹主義(大體意思)!

    默克爾比西特勒強多了!

    也比安倍晉三強的多!

    期望世界和平已是主旋律!

  • 3 # 鷹眼看事

    《中導條約》的去留對歐洲實在太重要了,作為歐盟最重要的國家的總理,當然極其關注。

    俄羅斯不會聽之任之,俯首就擒,必然做出相應的反擊。俄羅斯已經公開宣稱,凡是部署美國核彈的歐洲國家,一旦美俄發生戰爭,這些國家都將是核攻擊目標。

    《中導條約》的廢除,目前看來對美國有利,歐洲分裂,都依靠美國,美國可以多賣導彈,甚至核彈。但是,美國可能還沒想到,如果歐洲發生核戰,美國難道可以倖免?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曾經說過《俄羅斯的核武可以數次毀滅全美國》。所以美國也應該看得遠一些;有些錢是能掙的,有些錢是不能掙的。畢竟愛因斯坦說過《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武器將是棍棒和石頭》。因此,美國也應該悠著點。

  • 4 # 小龍lxl

    中導條約保護的本身就是歐洲,對中國沒多大意義,小日本部署不了中導,南韓已經裝備薩德。沒了中導美國可以敲詐歐洲,俄羅斯可以恐嚇歐洲

  • 5 # 六甲裡風

    默克爾的總理生涯已經接近尾聲,特朗普鬧騰《中導條約》大家心裡都有一本賬,世界人民都想安穩過日子,現在只有美國威脅全世界,不能有一丁點美國的威脅。德華人沒那個資本反抗美國,但又不想失去大國聲音,有條約總比沒條約好,所以默克爾只能在那亂嚷嚷。

  • 6 # 秋葉飆風

    記住,歐美是一家,人家怎麼打弄也是人家哥兄弟的事,對外的時候都是一致的。這點弄不懂,還自我陶醉於幻想於人家和你好和你結盟,那就是腦子進水了!不抱幻想,打其七寸,讓其知道痛才是讓美歐不敢妄為的根本。相信黨、政府吧,因為這是一個為人民的黨和政府!

  • 7 # 摩雅視說

      首先來說,《中導條約》是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與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為保證各自勢力範圍的安全利益,兩國首腦簽定的一個相互制衡的檔案。

    《中導條約》簽訂的歷史背景可以說是美蘇兩個核大國冷戰時期的產物,結束了美蘇雙方在歐洲地區劍拔弩張的導彈對峙,大大減少了籠罩在歐洲國家上空的戰爭陰雲,被歐洲視為里程碑式的裁軍條約。

    美國在當時的北約國家蘇聯周邊大規模部署中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射程覆蓋了原蘇聯大部分領土和主要打擊目標,而蘇聯的中短程導彈不構成對美國本土的威脅,在戰略上講顯得意義不大迫於戰略被動從而催生了跟美國進行消除陸基中短程導彈的想法。鑑於當時美國來自北約及歐洲成員國的強烈反對的壓力和自身國內的壓力,雙方經過6年間的坎坷曲折談判終於在1987年底完成該條約的全部原則性檔案的簽署,這對於當時的兩國核威懾力量的結構和在全世界的戰略佈局發生了深遠的變化及影響,對於限制發展核武庫、削減核彈頭數量提供了實際有效的約束效力,基本也是兩國冷戰意義的結束。

    從當時的戰略態勢上講,《中導條約》的簽署顯然是有利於原蘇聯,但原蘇聯削減的武器數量是以2倍於美國的數量為代價才換取的一紙協議,美國也考慮到當時籠罩全世界的劍拔弩張的核危機,為了達到雙方的一個安全的戰略平衡點,削減核武器對雙方都有好處的前提下達成該協議。

    其次,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以及北約東擴不斷向原蘇聯盟國的延伸,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不斷被壓縮。尤其是受特朗普上臺以後不斷推行的“美國優先”國家戰略的影響。美國認為,美國的戰略應以自身安全發展為重心,歐州的安全應以歐洲國家自我防衛為主,美國不再需要過多地直接承擔歐洲盟友的安全義務。一方面“退群”後可以透過生產銷售相應戰略防衛或進攻的人《中導條約》限制生產的武器,提高歐洲盟國的防衛安全;另一方面,又可以滿足其軍火貿易帶來的外匯收入。對於美人來說,可謂是一種“雙贏”。

    但要,從這一條約中“退群”,歐洲國家則需要直接承擔來自於俄羅斯的戰略壓力,都普遍感到嚴重不安,並予以一致的批評和反對,認為特朗普此舉無疑將給歐洲安全蒙上陰影,並對歐洲地緣政治局勢和歐洲一體化程序產生深遠的影響。

    德國作為歐洲地區和歐盟成員中的一個大國,國內面臨的經濟社會等問題也較為突出,也需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德國一直在尋求自己的國際定位,特別是在默克爾上臺以後,德國對自己的定位更加明確:成為歐盟的領頭羊。現實也確實如此,在默克爾的帶領下德國現在在歐盟這個大集體中相當有話語權。

    因此,美國“退群”對於德國面臨的內外壓力顯而易見,正如德國《焦點》週刊發表文章稱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的決定是“歐洲的噩夢”。文章認為,特朗普再次犧牲了歐洲。對歐洲來說,解禁的中程和中短程導彈的攻擊範圍將覆蓋整個歐洲,這將帶來致命的風險。尤其是對欲當歐洲老大的德國來說,更是一種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因此,從維護德國的自身的利益和其戰略發展需要,默克爾就必須努力爭取美國和俄羅斯繼續留在《中導條約》之中,並企圖將中國也一同捆綁其中,以滿足其戰略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婦女和小孩的求助,為何索隆身體力行,牛鬼丸則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