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聞看中美

    兩個國家元首的重要會晤,安排在第三國,並不多見。

    兩國元首不在本國不在對方國,而選擇在第三國會晤,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兩國沒有外交關係。二是缺乏在國際活動中的見面機會。三是兩國處在戰爭狀態或者特殊的對抗狀態時期。

    最近幾年,令世界矚目的兩國元首在第三國會晤,就是美國特朗普和北韓金正恩的“特金會”。

    美國與北韓沒有建立外交關係,為了解決朝核危機,特朗普和金正恩去年六月在第三國新加坡,實現了美朝元首歷史性握手。

    特金的面對面擦出了好的火花,用特朗普的話說“我們的人質已經回家,核試驗暫停了,15個月也沒有發射過一枚導彈。”

    元月份,北韓特使金英哲在白宮,向特朗普遞交了金正恩的親筆信。特金再次相會,徹底實現北韓半島無核化的時機己經成熟。

    2月5號,在眾議院作國情諮文時特朗普宣佈,2月27至28日,他與金正恩將再次“特金會”。

    這次特金會2.0會晤,雙方選定的第三國是越南。世界上有哪麼多國家,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偏偏選在越南呢?

    首先,越南對美朝而言,都有大使級外交關係,北韓在河內有大使館,並且在地緣政治上,越南對美國的關係對北韓的關係,都處在相對中立的狀態。對美朝均中立的政治位置,讓特金在越南見面,都會有舒服感。

    然後,越南和美朝目前都關係良好。北韓日本有關離散家庭團聚的多次秘密對話就是在越南舉行的。最近幾年,美越關係升溫很快,去年5月, 越南總理阮春福與特朗普白宮會晤,隨後特朗普回訪了河內。與美朝都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讓特金在越南見面,都會有安全感。

    然後,越南對美朝都極具吸引力。歷史上越南信仰共產主義,現在實際走的是類似資本主義的道路。對美國而言,越南是重要的貿易伙伴,在與中國處在貿易糾紛的背景下,美國希望推動越南的發展。對北韓而言,既取得經濟成功,又不放棄太多政治權力,並且和美國歐盟都搞好關係的越南模式,金正恩很感興趣,多次公開表示越南有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正在爆發的蓬勃活力,讓特金在越南見面,都會充滿獲得感。

    然後,從技術上講,金正恩同志的專機“蒼鷹1號”的續航能力和安全係數都有限,經過中國飛往越南,三五個小時行程,金正恩同志會很安心。還有,二月底的河內或者峴港,氣候舒適,讓偏愛溫暖的特朗普和金正恩,都會感到心情舒暢。

    最後,越南也特別歡迎特金會。近幾年越南吸引了大量外資,與歐盟和環太平洋國家完成了自由貿易談判,經濟活力四射,去年GDP增長達到約7%,成為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強勁的經濟體之一。全世界囑目的特金會,再度在越南上演,讓極想展現其外交潛力,吸引外國的投資和關注的越南,無疑會收穫多多。

  • 2 # 我叫鹽汽水

    其實兩國元首在別的國家會晤的情況挺罕見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去任何一方的國家進行訪問會晤,以示友好,不過有一些特殊情況和原因,會選擇在兩個國家以外的地方會晤。

    1. 兩個國家還沒有建交,但是由於一些事情,兩國領導人需要見面進行洽談,鑑於現狀,會選擇一個第三方國家進行會晤。

    美朝首腦於2018年6月12日,進行第一次會晤,地點是新加坡嘉佩樂酒店。第二次會晤於2019年2月27日至28日進行,地點則是越南河內。

    2. 此次美朝首腦會晤選擇定在越南,理由也比較簡單,越南和北韓、沒有都有外交關係,而且在美朝關係中,越南相對中立,所以對於美朝雙方來說都不會有什麼輿論壓力,以確保會談的正常、有序地進行。

    而第一次在新加坡會晤主要是出於政治、安全、位置等因素進行考慮,美國一直把新加坡作為一個“中立國家”,北韓對新加坡也不反感,更沒有與之衝突或交惡的歷史。

    3. 走訪越南對於美朝雙方都有好處。2018年11月,北韓外相李勇浩參觀了河內高科技工業園區和另一個越南北部主要工業園區,學習其招商引資的過程與成果,一時之間引來外界的種種猜測,有訊息稱北韓將於越南進行更多經濟上的深入和做。

    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東南亞的經濟正在崛起,越南作為美國重要的經濟貿易伙伴,在未來會加大力度在越南的投資,考慮越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價效比較高的人力成本,美國在未來也會加強與越南的合作。

    相信美朝雙方經過這次會晤會達成很多共識,這對國家社會的影響產生一定影響,希望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 3 # 商務新觀察

    為什麼兩國元首會晤時要去別的國家?這恐怕是有些絕對了吧,事實上兩國元首在第三方國家會晤的情況並不常見。比如說,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上個月於日本大阪進行短暫交流後,又專程到訪南韓首都首爾進行國事訪問。

    一般來說,兩國元首的會晤可以透過互訪來完成,但之所以有些時候會選擇第三方見面,有正常情況也有特殊情況。正常的通常都是在某些國際外交場合或者大型綜合性國際會議上,為了達成某些協議或者溝通,也會提前進行安排。此外,要是兩國之間短期內無法實現元首互訪,那就只能考慮在第三方國家會晤。

    比如說,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7月2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首次“普特會”,就是因為美俄之間由於“通俄門”等事件的影響無法去對方國家會面。但是,又不得不舉行雙邊會晤的情況下,那就退而求其次,找一個兩國元首都能認可的地方談。

    再比如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與朝方最高領導人會面時,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至今沒有建立外交關係,只能是考慮去第三方會談,而新加坡就成為彼此都能接受的會談地點。後來第二次會面又選擇越南首都河內也是同樣道理。

    另外,像今年6月底在日本大阪召開的G20元首峰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日本大阪會見了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多國領導人,這其實也是充分利用大型綜合性國際會議場合,尋求雙邊會晤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 4 # 木春山談天下

    這涉及到國際禮儀問題,木叔來給大家普及一些常識。

    簡而言之,兩國高層會晤可以選擇的地方很多,包括對方國內,也包括第三方。

    其中第三方也有幾層不同的含義,比如專門在第三方安排雙方會晤;比如在參加多邊會議的時候在第三方會晤等。

    基本上這三種情況比較普遍,木叔就分別來說說。

    第一,在雙方國家會晤。

    這是兩國高層最常用的會晤渠道和手段。通常會在互訪時舉行。

    那麼雙方就可以在兩國分別舉行高層會晤,對兩國關係乃至國際關係進行安排。

    (普京訪問白俄羅斯和盧卡申科總統晤面)

    第二,在第三方專門安排會晤。

    這種情況多見於兩國關係一般,甚至敵對,不能在彼此國家進行會晤,但又需要會晤的時候。

    比如2017年特朗普和普京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了會晤。

    這是一次專門為兩人安排的會晤,沒有其他國家參與。

    之所以選芬蘭是因為這裡比較中立,無論對俄羅斯還是對美國關係都不錯。鑑於美國和俄羅斯關係緊張,特朗普還面臨“通俄門”調查,所以當然不能在美俄的土地上進行會晤。

    這樣比較中立的第三方就自然成為考慮的重點。

    第三,在第三方多邊場合會晤。

    通常出席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各國高層會有多種會晤,屆時安排雙邊會晤就是常態。

    於是莫迪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美國總統特朗普等都有雙邊單獨會晤。

    這樣的國際場合的多邊會晤也很常見,畢竟參加會議也是結交朋友,深化友誼,這要比正式訪問一國會晤要更方便,也更有效。所以這種多邊活動上的雙邊會晤越來越是一個趨勢。

  • 5 # 陶短房

    兩國元首一對一在第三國會晤的情況其實也不算很多見,如果必須要在第三國會晤,通常有幾種情況。

    最常被提及的,是在常規互訪之外要安排一次具備特別性質的一對一峰會,而這樣的峰會又是不定期的,儘管兩國間有外交關係,但也不便放在任何一國舉行,否則只辦一次有“不對等”之嫌,連辦兩次又不免浪費,安排在中立國第三方舉行就顯得比較得體。普京和特朗普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峰會,二戰前期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大西洋憲章》時索性跑到加拿大紐芬蘭外海軍艦上,都是這樣的考慮。

    但最常見的,則是利用國際會議、活動的機會臨時安排出席國領導人間的“一對一”峰會,因為是在第三國會場進行所謂“場外會晤”,當然撿日不如撞日,就地會談是必然的。聯大期間的紐約、G7/G20峰會、瑞士達沃斯論壇……都是舉行這類“場外會晤”的常見地點。

    第三種情況,則是兩國間沒有外交關係,甚至處於敵對狀態,卻出於某種需要而舉行最高層峰會,為確保彼此安全,兼顧對等原則,往往會把第一次最高層峰會的地址選在雙方國土之外,以後視情況再作下一步定奪。這種情況最突出的範例,是特朗普和某個東亞國胖子在越南河內舉行的峰會。

    實際上這種“在第三國舉行峰會”的做法古已有之:歐洲中世紀邦國間解決爭端,常常採用“朝聖”的方法,即兩個邦國的首腦“不約而同”去羅馬教廷“朝聖”,然後利用中立的教廷進行接觸和商談;在遠東,春秋後期著名的“向戎弭兵”,主角是晉國和楚國,但“峰會”地點卻在兩國間的宋國,而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齋藤道三會晤織田信長”,雙方見面的地點,則是在兩人領地美濃國和尾張國的騎界“兩不管”地點——富田正德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自己對未來沒有希望,甚至想死,你們會怎麼辦?